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介紹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shù)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閱讀又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在閱讀中要關(guān)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
1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小學階段是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時期,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成為小學階段總的教學目標。
1.刺激引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一個人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的獲取主要靠的是閱讀。語文教學一方面要重視教育學生閱讀的樂趣;二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很好的主動學習習慣。兒童是否能培養(yǎng)起閱讀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學校第一學年的教學活動。
假設教師能發(fā)現(xiàn)、獎勵和發(fā)展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每一個長處,那么他們就會以樂觀的態(tài)度去對待教師的教學活動,愛上這門課程。低年級語文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便是:教育學生喜歡上語文課,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教學盡大概增加趣味性,在活動中、在游戲中帶領(lǐng)學生學習語文,應用語文,使學生品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才氣增加興趣。
2.教育學生閱讀本領(lǐng)
《語文課程標準》中,第七條總目標一開始就說:“要逐步教育學生具有獨立閱讀本領(lǐng)”。
提起閱讀本領(lǐng),很多教師就自然想到讀懂詞語,讀懂句子,讀懂段,讀懂篇,就會想到朗讀、默讀和背誦,以為訓練這些便是培養(yǎng)獨立閱讀本領(lǐng),這是對閱讀本領(lǐng)的誤解。沒有真正領(lǐng)會到語文學科的基礎(chǔ)性、工具性和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沒有做到“為他們的終生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chǔ)”。
其實讀懂并不錯,難題是閱讀本領(lǐng)不但僅是讀懂?!墩Z文課程標準》就提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教育學生具有體會、理解、欣賞和評價的本領(lǐng)。這種各方面的能力的培養(yǎng),各學段可以有所側(cè)重,但不該把他們機械的割裂開來。”這里說的是“重點”,自然還有別的本領(lǐng)。
課標還提出“逐步教育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本領(lǐng)”,當然還應當有語感,朗讀、默讀、背誦以及速讀等本領(lǐng)等。這種各方面的能力還被表述為獨立閱讀本領(lǐng),理解本領(lǐng)是獨立閱讀本領(lǐng)的基礎(chǔ)和核心。
3.養(yǎng)成學生寫作的習慣
社會生活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小學生也不例外。他們有本身的生活經(jīng)歷和生活經(jīng)驗,有本身對生活的體會和認識,有本身的喜怒哀樂(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有本身的內(nèi)心世界和語言世界,這些與成年人相比,有的時候是幼稚可笑的,但他們的習作所表現(xiàn)的恰恰就需要是這些幼稚可笑的童真童趣。
假設依據(jù)他們的認識本領(lǐng),而不是有意或無意去拔高他們的認識本領(lǐng),再加上得力的、充足的語言訓練,假設他們對語言現(xiàn)象、語言的形式有了較多的了解和積累,對一個意思可以選擇更加準確乃至于帶有一點生動的語言來表達,他們對習作大概就不會感到太困難。起碼文從字順是不難做到的。
也便是說,習作的內(nèi)容對小學生不是什么太大的難題。作文教學無非便是處理寫什么和如何寫的難題,寫什么屬于內(nèi)容的范疇,主要靠學生的生活積累;如何寫屬于形式的范疇,主要靠的是學生閱讀的積累。
如何寫要有關(guān)到寫作的基本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和基本技能(對動作方式的一種概括,是按一定的方式反復聯(lián)系或模仿而形成的熟練的動作),要有關(guān)到語言的積累,語言的積累不但需要掌握一定數(shù)量的的詞匯,了解部分語言現(xiàn)象和語言的形式,還要有對語言比力敏銳的體會本領(lǐng)和理解本領(lǐng),這些不是作文教學所能處理的難題,而主要應在閱讀教學中加以處理。
所以,閱讀教學就需要結(jié)合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有意識地帶領(lǐng)學生理解課文的表現(xiàn)情況,理解語言的形式,并融入最基本的寫作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么樣立意、選材、安頓層次結(jié)構(gòu)和遣詞造句的。
可是教學中一定要將有關(guān)知識(知識是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經(jīng)驗的總結(jié))用最淺顯的、適應小學生認知本領(lǐng)的語言來表述。假設,不妨將“立意”說成是所要表達的主要意思或中心意思,將“選材”表明為針對主要意思所要寫的內(nèi)容等等。
教材(教材是由三個基本要素,即信息、符號、媒介構(gòu)成,用于向?qū)W生傳授知識、技能和思想的材料)中的課文多為文章的經(jīng)典或精品,表現(xiàn)手法高超,自然有許多不適宜小學生學習,但只要是文章,除了特殊的表現(xiàn)手法外,還有一般的、基本的表現(xiàn)手法。
假設:寫景物的課文,作者是如何選取觀察(細察事物的現(xiàn)象、動向;考查或調(diào)查;清朝官員的名稱)角度的,抓住了景物的哪些特點,按照如何的次序,將景物寫具體的;寫事的記敘文,作者是如何將一件或幾件事寫具體的,是按什么次序記敘的;寫人的記敘文,作者是如何寫人物的心理、外貌、神色和姿態(tài)、動作行為的,環(huán)境描寫與場面描寫和人物相互間的聯(lián)系等等。
又如:作者在具體描寫中應用了哪些準確、生動、鮮明的語言,這些語言有哪些特色,這些語言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及表達效果等。
4、重視閱讀感受的體驗
語文是人文性很強的學科,大多數(shù)的閱讀文章都包含著濃厚的感情色彩。閱讀又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在閱讀中要關(guān)注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要充分尊重學生鮮活的生命存在,牢固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閱讀過程中要落實“對話”的理念,轉(zhuǎn)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
教師是閱讀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要鼓勵學生積極探索、獨立思考、敢于發(fā)表自己獨特的感受。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調(diào)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以讀為主,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在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閱讀,去理解詞句。
學生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看法和疑問,有自己的評價,有自己的體驗,有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讓閱讀過程真正成為學生快樂的精神體驗的過程。
5、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學貴有疑”,知識往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要前提。閱讀也不例外。能抓住重點,抓住關(guān)鍵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閱讀中要提出自己的疑問,要探討疑難問題。
閱讀應是開放性的,閱讀不僅在課堂,也在課外,如圖書館、網(wǎng)絡等。閱讀應是挑戰(zhàn)性的,要敢于探究未知的,要張揚個性,要有創(chuàng)新。閱讀還應是實踐性的,要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6、注重積累,培養(yǎng)語感
語文的學習是很難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只有“厚積”才能“薄發(fā)”,沒有積累,談不上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所以豐富的積累、良好的語感,全部通過閱讀來實現(xiàn)。首先要加大閱讀范圍,拓展自己的視野,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有益讀物。
另外還要注意在閱讀中的積累,積累詞語,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出色的篇段,通過閱讀積累形象材料、情感材料、思維材料以及佳詞好句,以此來增強語感,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自我閱讀、自我理解、自我感悟是基礎(chǔ)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掌握熟練的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力求做到善于精講、善于點撥、善與啟迪,把各種各樣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自然地滲透到閱讀教學的每一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學習一篇篇生動、具體的課文時,在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具體過程中感知學法。
加強閱讀教學中的學法指導應該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反對機械灌輸?shù)腻e誤方法。如前所述,語文閱讀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理解、自我感悟為基礎(chǔ),重視學生獨特的心靈感受和生活體驗,破其卷而取其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讀書的主人,引導他們自覺地讀,主動地讀,鼓勵他們多讀書、讀好書、精讀書。
當然還要注重和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與交流,分享閱讀帶來的喜悅。同時還要給予學生及時的、積極的評價與鼓勵,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和認同。
只有讓學生置身于閱讀的自由天地,才能構(gòu)筑起閱讀與學生心靈相同的平臺與橋梁,才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圖文并茂、音像俱佳、情感交織的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世界,讓學生在這個美妙的氛圍中細細感悟閱讀的精彩以及無限的樂趣。
二、培養(yǎng)興趣是前提
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教授說過,“成功的秘訣在于興趣”。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在內(nèi)心深處真正地喜歡學習語文。首要問題是培養(yǎng)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激發(fā)起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在學生學習閱讀課文前,教師精辟、巧妙的導語顯得十分重要,恰當?shù)膶дZ猶如畫龍點睛的神奇之筆,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時語文教師還需要不斷錘煉和加工自己的語言,使語言充滿親切感、充滿激情、充滿幽默、充滿智慧、充滿力量、充滿啟迪等。
教師還要恰當?shù)厥褂靡欢ǖ男误w語言,如一個滿意的微笑、一個贊許的目光、一個親切的點頭示意、一個輕輕地愛撫等,都能極大地煥發(fā)起學生內(nèi)心對知識的無限神往和眷戀。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技能,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本領(lǐng),使學生品嘗到通過自身努力而發(fā)現(xiàn)的驚喜和成就感。
教師還要能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shù)手段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渴望知識、追求成功體驗的信心和力量。一句話,教師要善于駕馭語文閱讀課堂的節(jié)奏,善于調(diào)控語文閱讀課堂的氛圍,善于感染學生的情緒,善于鼓舞學生的意志和進取的精神,力求讓學生在亢奮的心態(tài)下較好地完成閱讀任務。
三、喚醒情感共鳴是關(guān)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濒斞赶壬苍f過:“教育根植于愛?!币虼酥挥性诮虒W中處處滲透“愛”,才能喚醒學生的情感因子,才能使學生在對文章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為此,教師要做到三點:
一是在閱讀課文時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的生活經(jīng)驗。
二是注重和加強閱讀的反復性,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初步形成對課文內(nèi)容的大致了解。值得一提的是,教師一定要用飽滿激情的、抑揚頓挫的語調(diào)去朗讀那些精彩紛呈的語句和語段,這樣既能突出主題,又能渲染感情,還能讀出其中的韻味。
三是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以及逆向思維。當然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可能會因為知識層次的差異、生活經(jīng)驗的不同以及對事物感悟的不同而產(chǎn)生多樣化的認識,有時也會難免造成認識上的偏差,這時教師只能耐心地加以引導。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激情才會被點燃,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才能不斷提高。
四、優(yōu)化教學,增強互動是重點
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增強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全方位互動。比如在課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讓他們通過個人或小組學習共同探討課文的背景知識,疏通課文中的字詞,確定課文中的學習目標,并根據(jù)目標提出質(zhì)疑和假設,同時標明自己的疑惑。
課堂上,通過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互動,共同確立目標,共同探究答案。對于那些確有難點的內(nèi)容則由教師進行適當?shù)狞c撥和講解。這樣語文閱讀教學就會體現(xiàn)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將會更好地發(fā)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五、傳承國粹文化是助推
語文教學是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認為,“語文是民族之根。它無聲地記載著本民族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記載著民族文化的地質(zhì)層,母語教育必須與民族文化緊密相連”。
語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散發(fā)著思想深刻、文筆雋永、語言凝練、意境悠遠的精神光芒,蘊含著極其豐富的人文素養(yǎng)內(nèi)涵,她承載和傳承著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教師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就是讓學生和智慧親密接觸,讓學生和智者共勉。
學生在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同時,不但能感悟到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持久生命力,而且能感受到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文化的熏陶。因此,我們要在語文課堂上努力營造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相融合的濃厚氛圍,在閱讀教學實踐中深入挖掘教材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讓學生在品讀中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秀美。
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情趣導航,以“趣”動“情”,以“情”促“趣”,使閱讀成為“悅讀”,閱讀是一種享受。
楊屹老師“情趣”教學的內(nèi)涵是:以情感為依托,讓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的和諧統(tǒng)一的軌道。教學中,通過運用多種手段,充分調(diào)動與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師富有情趣的教學藝術(shù)誘導下,生動活潑、積極主動地學習,在趣味中獲知,在求知中得趣,達到教與學的和諧、情與知的統(tǒng)一。
可見,以“情趣”作為教師教學設計理念上的導航,作為語文教學中的導航,就避免了教學中只重語言訓練,不重精神陶冶;只重機械分析,不重學習過程等近乎“殘忍”的語文教學,保護好學生求知欲望和感悟的靈性,語文素養(yǎng)便會提高。
對老師而言,在“情趣”上下的工夫是充分挖掘教學內(nèi)容中的情趣因素,語言情趣的發(fā)揮,對認知過程趣味的體現(xiàn)。對學生而言,“情趣”體現(xiàn)在閱讀學習過程中就是:覺得閱讀內(nèi)容有意思,想研究朗讀;老師說話有意思,想聽;閱讀過程有意思,讀、說、畫、演皆想嘗試;閱讀結(jié)果有意思,愿意記誦;閱讀體驗有意思,是一種享受。
情趣導航,以“趣”動“情”,以“情”促“趣”則是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好途徑。
1、觸摸語言,感受閱讀的樂趣;
欲讓孩子感受讀之樂趣,最重要的是放手讓他們充分地閱讀文本,與“語言親密接觸”,在這種接觸中觸摸語言,感受形象,體驗情感。放手讓孩子們自由閱讀,教師要舍得花時間,不要過早地介入孩子的自由閱讀。
讓孩子在課堂上充分地讀,教師可以適當?shù)刈鲂┮龑В圆桓缮婧⒆幼约旱拈喿x為前提,可以表揚:“瞧,這個同學讀得多入神啊!”可以引導:“注意課文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為什么?!笨梢渣c撥:“課文有些地方寫得十分有趣,找找看。”可以要求:“讀完一遍后,你認為重要的地方和你受感動的地方你可以反反復復讀?!薄?/p>
將教師的引導作為一道道精心設計的佳肴一樣,隨著孩子閱讀的進程,徐徐端出,完全是僅供孩子們參考,并不要求孩子回答,這樣孩子不會覺得你是在干擾他的閱讀,這樣孩子才可能真的“沉”入文中,心靜于閱讀,心醉于閱讀,享受到較為自在的自由閱讀的樂趣。
如:蘇教版三年級《掌聲》講小英是班里的殘疾兒童,她生活在自卑和孤獨中,因為同學們的一次掌聲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得愛說愛笑了,生活充滿陽光,告訴我們生活中人人皆需要掌聲,人人都要奉獻掌聲的道理。
我是這樣處理的:釋題時簡單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獲得過什么樣的掌聲,獲得掌聲后的心情和行為都有什么不同,激發(fā)學生研讀的興趣。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書,找出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詞,聯(lián)系生活換位思考。學生靜靜地讀,認真的劃,情動于內(nèi)心,對課文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
比如對句子: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分層閱讀的:學生首先在閱讀中注意了“默默地”這個詞語,我就讓學生讀讀這句話,讀出自己對這個詞的認識,學生輕輕的讀出了“靜靜地、悄悄的”的詞語本意;然后想想“總是默默地”說明了什么?
聯(lián)系生活想象小英都怎樣“默默地生活”?
學生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很快作出想象:“六·一”兒童節(jié)不會看到她在舞臺上的身影,課堂上也不會看到她高高興興舉起的小手,選“三好學生”時同學們不會想到她……請學生再輕輕地讀讀這句話,讀出“默默地”不被注意的感覺。
繼續(xù)引導學生換位體驗:你愿意作一位“默默地”生活的人嗎?為什么?學生的情感受到觸動:“不愿意,因為太孤獨(寂寞、痛苦、沒信心)了”。此時動情的點撥:明明是花朵一樣美好的童年,卻聽不到她歡歌笑語,看不到她美麗的笑臉,表面上默默地生活,內(nèi)心卻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你會?學生的臉色凝重起來。
此時,學生的朗讀自然有情有味,水到渠成。隨后的研讀活動自然也有了探索的興趣、有了發(fā)自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
所以,在課堂上讓孩子們真正充分地、自由自在地閱讀,老師只提供適當?shù)膿茉埔娙帐降狞c撥,這是展開教學、讓他們獲得樂趣的一個前提。
2、師生共讀,體驗美妙的感受
當然,讓孩子們自由閱讀,并不等于放棄教師的指導作用。除了上述的“邊讀邊指導”外,時刻不要忘記了另一個重要角色,那就是新課程所倡導的“參與者”的角色。
因此,教師完全可以以一個孩子的“學習伙伴”的身份,當孩子們在閱讀時,教師也要投入課文的閱讀之中,或與孩子一起搖頭晃腦地放聲朗讀,或一起入神地默讀,與孩子一起享受閱讀、品味閱讀。這樣,孩子會更加感覺到閱讀的樂趣。
在隨后的“讀的交流”中,教師以一個平等的參與者身份與孩子“對話”,孩子會感到格外真切,有道是“佳作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種“課文共欣賞,師生一起讀”是多么美妙的讀書境界啊,它是一種更加讓人向往的閱讀享受。
二、課堂閱讀教學掌舵,課外閱讀學習是語文能力提高的動力
我們知道如果是把學生的語文能力比作是一只飛鳥的話,那么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就是它的兩翼。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眳问逑嫦壬舱f:“回憶自己的學習過程,得之于老師課堂上講的占多少,得之于課外閱讀的占多少。
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開,也就是說,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課外閱讀?!? 在當今信息量激增的社會里,讓學生學會搜集,處理信息,培養(yǎng)學生較強的課外閱讀能力已刻不容緩,而我所支教的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令人擔憂:
1、學生對課外閱讀缺乏興趣:在農(nóng)村,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難以形成。在家中,家長不能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榜樣,由于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長很少去閱讀書籍,也較少督促子女去博覽群書。在他們的心目中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孩子。
2、課外閱讀涉及的范圍較?。涸诩议L和小學生的頭腦中,一聽說要買課外書,80%的家長、學生買的是出色作文籍。形成了出色作文等于課外書籍這樣一種狹隘的概念。
3、學生課外閱讀習慣難以養(yǎng)成:學生閱讀書籍囫圇吞棗,粗粗瀏覽一遍即是閱讀。很少做讀書筆記,即使做了筆記,也無非是幾句好句,幾個好詞。
為了較大改變農(nóng)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達到新標準所規(guī)定的要求,我們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對農(nóng)村課外閱讀的開展進行了研究和改革。
(一)、激發(fā)興趣,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
只有培養(yǎng)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濃厚興趣,學生才會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
(1)、榜樣激勵。榜樣能使學生產(chǎn)生看齊的向上心理。平時,老師可以有意地向?qū)W生介紹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更可以在班中樹立典型,讓學生之間相互激勵,使學生逐漸認識并努力多讀書,并且對書籍產(chǎn)生熱愛之情,從書籍中汲取無窮無盡的精神食糧。
(2)、活動激趣。開展與課外閱讀有關(guān)的活動,在有趣、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可以開展與課內(nèi)閱讀有關(guān)的收集活動,以課外促課內(nèi),相得益彰,體驗收獲的喜悅。還可以定期舉辦各類主題競賽,如故事大王賽、詩王競賽、手抄報賽、成語接龍賽,.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熱情。
(3)、展示成果,激勵學生閱讀興趣。小學生課外閱讀,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獲外顯,得到老師、家長、同學的認可與贊同,滿足自己的成就感。在實踐中,我們采用“課外閱讀成長記錄袋”的方式,記錄學生課外閱讀的成果。
小小的袋中有學生摘錄的好詞好句好篇章,有學生在故事演講賽中的錄音帶,有學生自制的手抄報……定期在班級內(nèi)部向?qū)W生展示他們的課外閱讀成果,定期在學校展示全校學生的課外閱讀成果,使每位學生心理上產(chǎn)生極大的滿足感,從而激勵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指導課外閱讀,提高課外閱讀效率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學生只有正確合理的選擇自己所需的作品,快速準確的運用閱讀方法,做好讀書筆記,課外閱讀才有效率,才有收獲。
(1)、做好讀物推薦
由于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鑒別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作為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做好讀物推薦工作,在讀物推薦時,重點是要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遵循這個原則,我們就可以從以下四個途徑向?qū)W生推薦書籍:
(a)、推薦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guān)的書籍:課外閱讀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我們推薦讀物時,可以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進行。如上完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們可以讓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選》,學習了《草船借箭》,可以向?qū)W生推薦《三國演義》。
(b)、推薦與年齡特點適宜的書籍:小學六年,跨度較大。我們推薦讀物時,不能一刀切,必須根據(jù)每一級段學生不同的年齡特點,向?qū)W生提供書籍名單。如:三、四年級的孩子,他們的識字量比較豐富,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我們就可以向他們推薦《格林童話》、《寶葫蘆的秘密》、《兒童科幻小說》、《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
(c)、從時空結(jié)構(gòu)上推薦有關(guān)內(nèi)容:在實踐中,大膽地將報紙、雜志、小說、影視、廣告、標語等語文信息引入課堂,豐富深化教材內(nèi)容。如:今年神州五號飛上太空,振奮人心。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相關(guān)報道,了解事件始末。
(2)、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閱讀方法一般包括精讀、略讀。在課外閱讀中,學生常用的是略讀。根據(jù)閱讀目標的不同,我們又可以把略讀分為游覽式讀書法和篩選式讀書法。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方法,我們要遵循課內(nèi)帶課外,扶放相結(jié)合的原則,讓學生應用課堂中學到的一般的閱讀順序,即先初讀,感知課文大意,然后精讀品析,最后評議摘錄。只有正確的方法才有正確的讀書體驗。
(3)、輔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外閱讀應讓學生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讀書筆記類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詞好句,科學珍聞,生活常識等以豐富語言,增長知識,啟迪思維,陶冶情操。
感想型:再讀完一本讀物后,結(jié)合現(xiàn)實和個人經(jīng)歷寫出對有關(guān)問題的認識及感想和體會,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續(xù)編故事,改寫故事,發(fā)展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從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我們要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三)、落實檢查,深化課外閱讀
只有通過檢查,不斷地改進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學生的閱讀才能有所獲,有所得。
(1)、家校互動:學生的課外閱讀一般都在家中進行。一定要爭取家長的配合,督促、檢查子女的閱讀。
(2)、建立讀書報告制度。每天中午10分鐘,安排一個同學講述自己閱讀中的收獲,其余同學評議。此舉一舉兩得,不但能矯正學生課外閱讀中的不足之處,還能借同學的口,開拓其余學生的視野。
(3)、定期檢查讀書筆記。通過檢查讀書筆記,能讓老師了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nèi)容、種類、數(shù)量,并指出筆記的優(yōu)缺點,明確努力方向。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檢查,互相提出修改意見,來自同齡人的幫助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課外閱讀作為課內(nèi)閱讀的延續(xù)和補充,極大的開拓了學生的視野,豐富了學生的學識。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課外閱讀保駕護航。讓學生徜徉在書海中,在書的海洋中去積累語言,親近母語,陶冶情操。
三、積累就要經(jīng)常運用,成為語文學習中的好水手
閱讀積累,做讀書筆記是一個很好的辦法,而日記,則教會學生運用。而教師參與學生的成長日記,則會使學生更快更好的養(yǎng)成愛讀愛寫的習慣。我就喜歡靜靜地捧讀學生的日記,時不時的寫上幾句,與學生通過日記做心與心的交流。
而我的學生們也樂于這種紙上交流,課堂上沒有理解透徹的問題、生活中不同的看法、每天不同的心情、班級里的大事小事……這些學生有親身體會的內(nèi)容都喜歡在日記里用他們最喜歡的語言來表達。
現(xiàn)在的班里有有個叫薛菲的女生,因為在一次日記中用到了好多四年級沒有學到的新詞,我讓她班里讀了,請同學們點評,從此她的日記記的更勤了,學校竹林里的小鳥、花壇里打的第一個花苞甚至老師的新服裝都走進了她的日記,而且語言越來越優(yōu)美準確,讀她的日記經(jīng)常有許多驚喜。
教學之余,找點時間,看著這些孩子們漸漸成長的足跡,實在不失為工作中的一大趣事。因為有這些孩子的帶動,加上孩子們都想與老師做朋友的積極性,整個班級就有了愛讀書愛寫日記的氣氛。
4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諸如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競賽、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如我在教學《周總理借書》一課前,翻閱了大量資料,寫了一篇充分體現(xiàn)總理一生鞠躬盡瘁、大公無私精神的短文。當我聲情并茂地讀完時,自己都感動得流淚了。
學生也受到了老師的感染,他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深刻地體會總理精神的偉大,他們體會詞句的那種精細程度是以前沒有過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內(nèi)驅(qū)力被極大地激發(fā)起來,便產(chǎn)生了極強的學習動機。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能夠表現(xiàn)出超常的勇氣、毅力和智慧。
但是,學生的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還需要教師注意調(diào)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
一是當學生認為對課文內(nèi)容理解得差不多、沒有什么可想的時候,就追問一個可以加深理解的問題。
二是當學生思考遇到困難時,就提出有點撥作用、能使學生豁然開朗的問題。
三是當學生的思維處于抑制狀態(tài)、不愿意思考問題時,就提出可能引起爭論的問題,以激發(fā)他們探討的興趣;四是當學生滿足于自己能從一個角度提出問題時,就從另一個角度提出他們沒有想到的問題。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形成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效率、順利地達到目的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閱讀,既在主動、愉悅的氣氛中進行,又能在遇到問題時排除困難,堅持達到閱讀的目標。良好的閱讀習慣一旦養(yǎng)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生受用。
在小學階段就要下氣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預習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主動克服閱讀困難的習慣、使用工具書的習慣及勤于閱讀的習慣等等。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能自己去讀書并有所獲。
教師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比如《十里長街送總理》一課,一是學生對周總理不太熟悉,二是人們自發(fā)地聚集到長安街送別總理的感人場面學生沒有親自經(jīng)歷,這對他們理解課文內(nèi)容有一定難度。我校一位老師在講讀課之前,讓學生從報刊上收集有關(guān)的資料和圖片,并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些材料,課上得非常成功。
三、培養(yǎng)質(zhì)疑解疑的能力
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zhì)疑問難,教師可以清楚地知道學生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難點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針對性地教學,減少無效勞動。對于學生來說,能夠起到深入理解課文內(nèi)容、促進學生主動探究、激活學生思維及養(yǎng)成求知興趣的作用等等。
教師要教給學生在何處質(zhì)疑。一般來說,應在難點處、困惑處、關(guān)鍵處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一位教師在講《蝙蝠和雷達》一課時,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為什么課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沒有用,它還長眼睛干什么呢?”……
學生提出了問題,誰來解疑呢?教師應引導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同時要注意發(fā)動學生互助解疑,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由于家庭環(huán)境不同、經(jīng)歷不同、學習基礎(chǔ)不同,學生在認知、情感、思維等方面存在差異。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學目標要適度靈活,課堂提問要分出層次,練習設計要難易有別,針對不同學生進行反饋評價等等。
四、創(chuàng)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
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學習上的精神負擔,使學生在教師的熱愛、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地學、主動地探索。
在閱讀教學中,師生應處于一個平等的地位進行讀書、討論、研究、爭論。教師應是一名與學生平等的參與者,并起著積極的引導作用。學生也正是在互相問答、互相討論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動中,成為能動的學習主體。
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傾聽同學們的意見,使學生在課上敢說愛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這種氛圍中,學生才能積極地參與。
有位年輕教師,在講完《麻雀》一課后進行小結(jié)時說:“讀了這篇課文,從老麻雀奮不顧身搶救小麻雀的記敘中,我們感到了那種偉大的母愛……”話音剛落,一位男同學立刻舉起手,大聲而認真地說:“老師,我不同意說是母愛,因為課文從頭到尾都沒有寫老麻雀是公的還是母的!”老師聽后,馬上笑著說:“你讀得真認真,想得也好。
老師的概括看來不準確,那么怎么說才確切呢?”課堂又一次活躍了,同學們總結(jié)出:這篇課文表現(xiàn)了一種親子之情。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