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初中歷史教學的當務之急。在興趣培養(yǎng)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興趣的廣度和效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一歷史課堂教學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高一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一、挖掘教材活力
新穎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不斷更新、變化,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習動機的重要條件。若教材本身具有新穎性,教師在講課時只要如實地把知識傳授出去即可。若教材本身是枯燥的,則要求教師運用自己的智慧去挖掘其中新穎、活潑的因素。
《商鞅變法》一課,教材中只是簡單地介紹了商鞅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教師在講述時,可采用"以人帶事"的方法??從秦國被歧視到秦孝公發(fā)憤圖強,求賢若渴;商鞅入秦見孝公,從秦孝公打盹發(fā)怒到促膝談心;從"三年便之"到"十年大悅"。商鞅雖然被舊貴族殺害,但舊法已不能重復,貴族的勢力在變法過程中已遭沉重打擊,封建地主的經濟政治地位已經鞏固。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國富兵強,為秦滅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教師通過集中講述商鞅這個歷史人物,帶出"商鞅變法"這一歷史事件,讓人物形象和歷史事件更完整、豐滿、生動,學生對這一歷史事件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直觀再現歷史
多種教學手段的交替使用,尤其是直觀教具、多媒體等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能夠生動地再現歷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于過去的人和事往往有著探求的欲望。教師的責任就是充分運用講解的藝術,新穎靈活地將歷史事件真實地再現于學生面前。這就需要直觀教具等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再現歷史事件、人物形象,還能在生動直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梳理,開拓思維,以達到理解所學知識的教學目的。直觀教具的種類很多,在不同的情況下可采用不同的教具。如在介紹原始人使用的石器時,可出示掛圖,讓學生對砍砸器、刮削器有感性的認識。在介紹"魏、蜀、吳"與"遼、西夏、北宋"時,可自制圖表如下。
學生看了這樣的圖表,對兩個時期中各政權的位置及關系便會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組織歷史知識競賽、創(chuàng)建課外活動小組、參與社會實踐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也對培養(yǎng)學生興趣起著重要作用。
三、創(chuàng)造成功機會
教師不妨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成功的機會,這是鞏固學生學習興趣的保障。成功會給他們帶來心理上的愉悅,愉悅的心情最容易產生師生感情上的接近。教師在課堂提問、安排課內練習、布置課外作業(yè)以及組織其他信息反饋活動時,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讓他們既體會到克服困難的艱辛,又擁有完成任務的喜悅,這對學生鞏固已形成的學習興趣,堅定學好歷史的信心大有益處。
二.歷史會考復習策略
一、端正認識,營造一個重視會考復習教學的氛圍
開卷考形式的出現,可能會引起部分教師和高一學生的誤解,以為開卷考學生可以翻書抄答案,考試的要求降下來了,平時用不著花時間看歷史課本和做題目,只要考試時會抄書就行了。顯然,這種認識是錯誤的。開卷考應該說要求學生記憶的內容減少了,但由于材料題和問答題的綜合性與靈活性大為提高,學生如果對課本的內容學得不系統(tǒng)與深入,歷史課本內容不熟,連所答內容在課本什么地方都顯得陌生,要比較完整地答好材料題與問答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以為開卷考要求學生熟悉歷史課本的程度反而高了而不是低了,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提高了,由此決定學校及任科教師、學生對新的考試形式下的歷史會考比以前要更加重視,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考試成績。因此,作為高一歷史教師在會考復習階段要正確引導,營造一個重視會考復習教學的氛圍。但現實往往是,因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學校不重視高中歷史會考,無形之中對學生和任課教師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使會考總體成績難以上去。如上所述,出現開卷考,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學校與高一學生不重視歷史會考的復習教學,結果是更多的學生過不了歷史會考關。在這種情況下,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向學生說明會考的重要性、新考試形式下的會考應注意的各事項等,以引起學生對歷史會考復習的重視。
二、合理安排教學進程,是取得會考復習成功的保證
高一歷史會考的范圍是《中國近現代史》上下兩冊內容,范圍廣,知識點多,而時間又緊,在完成教學內容的進程時應作合理的安排,一般在完成上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后,把下冊的教學內容提前一或二章到本學期來上,一般在第二學期的前階段就可以把新課教學任務完成,然后進入會考復習階段。歷史新課教學內容可以在四月中旬完成,然后開始會考總復習。這樣,一方面有較充裕的時間來復習迎考,另一方面也使學生心理上產生緊迫感,會主動配合去復習記憶歷史知識。在新的考試形式下的會考復習教學可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按會考標準要求完成基礎知識的復習,這階段穿插一些材料題與問答題的練習與分析講解;第二階段進行模擬題訓練,以提高學生適應開卷的應試能力。這一階段的復習教學工作極為重要。
三、抓40分鐘課堂效率,是提高會考成績的關鍵
對于高一學來講,歷史會考任務很重,壓力很大,因為他們還要應付地理會考及其他科目的學期統(tǒng)考。學生平時課外學習歷史的時間很少,即使布置歷史作業(yè),學生往往也是抄一遍書,效果不好,因此必須著眼于課堂40分鐘效率的提高,這種要求在新考試形式下顯得更加重要。
要提高課堂40分鐘效率,上課力求生動易懂,講得生動一些,才能使學生對知識點在課堂上記住,從而落實知識點。為使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可結合圖片、多媒體教學課件等手段,適當對課文中的知識點內涵、外延進行補充展開,對重要的歷史事件、典型的歷史人物進行描述評價,以使學生產生共鳴。課堂上要求學生用各種符號在課本上把知識要點標劃出來并記住。對于要求列為開卷出題的條目內容,課堂上教師必須下功夫進行材料題或問答題形式的復習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能力、思維能力。如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這一知識,要求學生在課本中寫上“前提”、“內容”、“目的”、“實質”及“認識”,并把相關的內容做上標記,并用“經濟體制改革與社會主義改造比較”之類的問題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這樣復習教學能使學生水平有所提高。同時為了鞏固知識,在每節(jié)課安排5-6分鐘時間提問。提問聽寫內容可以是教材后的思考題,可以是教材中的材料題,還可以是《會考標準》所列的內容,也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自己設計。但每次提問、聽寫都要評批記分,這樣可以使學生引起重視,加強記憶的效果。同時,有必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一些主觀題的訓練。因此,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是提高會考成績的關鍵。
四、利用會考標準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是提高會考復習有效性的補充
在歷史教學中,學生不是被動的知識接受者,而是學習的主體,因此,要教會學生在歷史學習和會考復習中如何使用會考標準。對于有志學習文科、能力較強學生要激勵發(fā)展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自覺學習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具體說來,就是要避免學生對照會考標準的知識條目進行記憶性學習,而引導學生利用會考標準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教師要避免對照會考標準進行知識條目的抽象講解,要盡可能讓學生運用他們自己已經學過的概念和方法去理解史實。然后,要鼓勵學生按照會考標準提出問題和評價歷史事件,并自己嘗試解答歷史問題。
對于一些學習“差生”,不少教師頗感頭痛,但不能放棄,要盡量助其興、動其情、授其法、促其恒。因為客觀題分值減少,而60分的主觀題對于他們來說失分會很多。顯然,學困生思維能力、綜合概括能力、文字組織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復習教學階段要多指導他們記憶的方法、分析歸納的方法、文字表達的方法,甚至是依據會考標準設計專門的填空,進行課堂提問和考試復習,并在復習實踐中用之。
高一歷史課堂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高一歷史課堂教學方法
上一篇:高中化學必修一學習計劃
下一篇:高一歷史課堂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