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古今中外的遵紀守法的故事
關于古今中外的遵紀守法的故事
家有常業(yè),雖饑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1、陳毅制定“入城守則”
1949年5月24日夜里,上海街頭響起半夜激戰(zhàn)的槍聲。第二天,天蒙蒙亮,市民們小心地打開一點門,從門縫里望出去,只見馬路兩側,整齊地躺滿了抱著槍,合衣而睡的解放軍戰(zhàn)士,市民們感到奇怪,“這些軍隊怎么和以前不一樣的呢?”
不一會,市民們開始走出家門。他們看到戰(zhàn)士已經起來了,有的在洗漱,有的在吃飯,吃的是饅頭、咸菜。于是,不少市民拿出熱水瓶,給戰(zhàn)士們倒開水。戰(zhàn)士們笑嘻嘻地搖著頭,謝絕了。天大亮了,“解放軍露宿街頭”,“解放軍秋毫無犯”的消息,迅速傳遍了整個上海,市民蜂擁上街頭,歡迎人民子弟兵,慶祝上海獲得新生。
原來上海大戰(zhàn)役打響前,陳毅就讓秘書長起草了《入城守則》,為接管上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不要以為我是總理》
周總理生前從不認為自己是國家總理就可以置身法紀之外,他總是時時處處帶頭遵紀守法。有一次,他乘車去政協(xié)禮堂開會,司機違犯了交通規(guī)則,交井批評司機的時間很長,耽誤了開會時間。同車的干部想去和民警交涉,總理嚴厲制止說:“這怎么行?交通規(guī)則是政府頒布的,政府總理應帶頭遵守??偫聿蛔袷?,就是帶頭破壞制度。”一直等到警察放行,總理一行才離開那里。此后,總理常常叮囑司機,不能違反交通規(guī)則,說:“不要以為我是總理,就可以特殊,可以違章。”
3、《曹操自刑》
歷史上一些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為了維持統(tǒng)治的秩序,保持內部的一致,增強戰(zhàn)斗力,都是非常注重紀律并帶頭遵守的。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曹操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一次曹操帶兵出征,路過一片麥田,他當即下令:“任何人不得踐踏麥田,違者斬!”命令一下,人人都小心起來。偏巧,曹操的馬受驚了,奔到麥田里去,官兵見狀,都站在田埂上、路旁邊,默默地看著。曹操勒回了馬,立即把行軍主薄叫到馬前,讓其議罪。主薄言引《春秋》說:“罰不加于尊”,這件事就算了。曹操說,我自己下的命令,自己帶頭去破壞它,怎么讓三軍執(zhí)行?但我是全軍之主,也不好自殺,只有處于刑法了。說著,他拔出寶劍,割下胡子,古人是不割須不理發(fā)的,這是當時的一種刑法。曹操自刑,全軍震動。此后,曹操的威望就更高,曹軍的紀律也更嚴明了。
遵紀守法的反義詞是違法亂紀,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