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
寓言故事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xùn)意義的故事,是文學(xué)體裁的一種。它的結(jié)構(gòu)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xiàn),寓言的故事情節(jié)設(shè)置的好壞關(guān)系到寓言的未來,下面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關(guān)于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歡迎查閱。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1
在我國歷的春秋時代,有一個杞國人,總是擔(dān)心有一天會突然天塌地陷,自己無處安身。他為此事而愁得成天吃飯不香,睡覺不寧。
后來,他的一個朋友得知他的憂慮之后,擔(dān)心這樣下去會損害他的健康,于是特意去開導(dǎo)他說:"天,不過是一些積聚的氣體而已。而氣體是無處不在的,比如你抬腿彎腰,說話呼吸,都是在天際間活動,為什么你還要擔(dān)心天會塌下來呢?"
那個杞國人聽了,仍然心有余悸地問:"如果天是一些積聚的氣體,那么天上的太陽、月亮、星星,會不會掉下來呢?"
開導(dǎo)他的朋友繼續(xù)解釋:"太陽、月亮、星星,也都只是一些會發(fā)光的氣團(tuán),即使掉下來了,也不會傷人的。"
可是杞國人的憂慮還沒有完,他接著問:"那要是地陷下去了呢?又該怎么辦?"
他的朋友又說:"地,不過是些堆積的石塊而已,它填塞在東南西北四方,沒有什么地方?jīng)]有石塊。比如,你站著踩著,都是在地上行走,為什么要擔(dān)心它會陷下去呢?"
杞國人聽了朋友的這一番開導(dǎo)之后,終于放下心來,十分高興。他的朋友也為他不再因無端的憂愁而傷身體,感到了欣慰。
其時,有位楚國的思想家名叫長盧子的,在聽說了杞國人和朋友的對話之后,不以為然,他笑著評論道:"那些彩虹呀,云霧呀,風(fēng)雨呀,一年四季的變化呀,所有這些積聚的氣體共同構(gòu)成了天;而那些山岳呀,河海呀,金木火石呀,所有這些堆積物共同構(gòu)成了地。既然你知道天就是積氣,地就是積塊,你怎么能斷定天與地不會發(fā)生變化呢?依我看,所謂天地,不過是宇宙間的一付小小物體,但它在有形之物中又是的一種,其本身并未終結(jié),難以窮盡;因此人們對這件事也很難想像,不易認(rèn)識,這都是很自然的。杞國人擔(dān)心天會塌地會陷,這確實有點想得太遠(yuǎn);然而他的朋友卻說天塌地陷是根本不可能的,這也不對。天與地不可能不壞,而且終究是要壞的,有朝一日它真的要壞了,人們又怎么能不擔(dān)心呢?"
對于這場爭論,戰(zhàn)國時的鄭人列御寇也有說法。他認(rèn)為:"說天與地會壞,是荒謬的;說天與地不會壞,也是荒謬的。天地到底會不會壞,我們目前尚不知道。不過,說天地會壞是一種見解,說天地不會壞也是一種見解。這就好像活人不知道死者的滋味,死者也不知道活人的情形;未來不曉得過去,過去也不能預(yù)測未來。既然如此,天地究竟會不會壞,我又何必放在心上呢?"
毫無疑問,如果用今天的科學(xué)常識來看待天和地,我們完全可以斷言,那個杞國人和他的朋友,以及古代思想家長盧子和列御寇的觀點都有偏頗。但這則故事仍然說明:對于一個時代所無法認(rèn)知和解決的問題,人們不應(yīng)該陷入無休止的憂愁之中而無力自拔。人生還是要豁達(dá)些好。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2
戰(zhàn)國時,趙國、燕國都不是實力很強的國家,然而趙惠文王無視對趙、燕兩國虎視眈眈的強大的秦國,打算出兵攻打燕國。
為了避免一場國破家亡的戰(zhàn)亂,燕國的蘇代跑到趙國去求見趙惠文王,以游說趙與燕兩相和好、共同抗秦。蘇代對惠文王說:
“大王您先別談打仗的事,我且講個故事給您聽:一只河蚌好久沒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陽,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張開蚌殼曬太陽。河蚌只覺得渾身舒服極了,它懶洋洋地打起瞌睡來。這時,一只鷸鳥飛過來,悄悄落在河蚌的身邊,很快地用長長的尖嘴伸過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驚醒,迅速用力把蚌殼一合,將鷸的尖嘴緊緊地夾住了。
鷸鳥對河蚌說: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會被干死、曬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只死蚌了?!?/p>
河蚌也十分強硬地說:
“我看你能餓多長時間!我今天不松開你的嘴,明天也不松開你的嘴,你就會在這里被餓死,到時候這岸上就會有一只死鷸了?!?/p>
兩個小東西就這樣對抗著,誰也不肯相讓,真有要拼個同歸于盡的架式。
這時,一位漁人走過來,十分輕易地就撿了個便宜,把蚌和鷸都捉住,滿心高興地趕回家去。
蘇代的故事剛一講完,趙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著自己的腦袋說:
“多謝先生的啟發(fā),如果我們小國間自相殘殺,讓秦國從中得利,那我們跟這故事里剛愎自用的鷸和蚌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于是,趙王取消了攻打燕國的念頭。
從這則寓言我們應(yīng)該認(rèn)識到,有頭腦的人不論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權(quán)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動。否則,為了一點點恩怨、矛盾而互相爭斗,必定會做出鷸蚌相爭的蠢事來。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3
魯國有一戶姓施的人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愛學(xué)儒家的仁義之術(shù),小兒子愛學(xué)軍事。大兒子用他所學(xué)的儒家仁義思想去游說齊王,得到齊王的賞識,聘請他為太子的老師。二兒子到楚國去,用他所學(xué)的法家軍事思想游說楚王,在向楚王講述自己的思想、觀點時講道理、舉例子,有條有理,楚王聽了很高興,覺得他是個軍事人才,就封他為楚國的軍事長官。這樣,兄弟兩人一個在齊國任職,一個在楚國作官,他們賺的錢多,使家里很快富裕了起來。兄弟兩人都有顯赫的爵位,讓他們家的親戚朋友也感覺到非常榮耀。
施家鄰居中有一戶姓孟的人家,家庭情況與施家以前相仿:家境并不富裕,也是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與施家大兒子一樣,好學(xué)儒家仁義之術(shù);二兒子也是愛學(xué)兵法之術(shù);兩家的兒子還曾經(jīng)在一道討論學(xué)問,研究兵法。孟家為貧窮所困擾,生活很艱難。孟家看到施家這兩年很快富裕起來,門口的馬呀、車呀經(jīng)常有來的,來的人員中有當(dāng)兵的,也有當(dāng)官的,真夠榮耀,很有點羨慕施家。由于這兩家一直都很友好,孟家就向施家請教如何讓兒子取得官職的方法。施家的兩個兒子就把自己怎樣去齊國,怎樣向齊王游說及如何到楚國,又如何對楚王游說和當(dāng)官的經(jīng)過如實地告訴了他們。
孟家兩個兒子聽到后,覺得這是個門路,于是大兒子準(zhǔn)備到秦國去,二兒子準(zhǔn)備到衛(wèi)國去。
孟家大兒子到秦國去后用儒家學(xué)說游說秦王。他向秦王講得頭頭是道,真是口若懸河,口才不錯。秦王說:“當(dāng)前啦,各國諸侯都要靠實力進(jìn)行斗爭,要使國家富強的,無非是兵力、糧食。如果光靠仁義治理國家,就只有死路一條。”秦王心想:這個人固然有才能,他要我用仁義之術(shù)治國就是想要我國不練兵打仗,不積糧食不富裕,這能行嗎?于是,命令軍士對他施行了最殘酷的宮刑,然后又將他趕出了秦國。孟家的二兒子到了衛(wèi)國以后,用主張發(fā)展軍事的學(xué)說游說衛(wèi)王。他為了能讓衛(wèi)王采納他的意見,能在衛(wèi)國授爵當(dāng)官,向衛(wèi)王進(jìn)言時有條不紊他講述自己用兵的道理。衛(wèi)王聽后說:“我們衛(wèi)國是弱小國家,又夾在大國之問。對于比我們強的大國,我們的政策是要恭敬地侍奉他;對于同我們一樣或比我們還要弱的小國,我們的方針是要好好地安撫他們,只有這樣才是我們求得安全的好方法。你提的軍事治國固然不錯,但如果我依靠兵力和權(quán)謀,周圍的大國就會聯(lián)手攻打我國,我們的國家很快就要滅亡。假若我好生生地放你回去,你必定會到別國去宣傳你的主張,別的國家發(fā)展了軍事力量再對外擴張起來,會對我國造成很大的威脅。”衛(wèi)王感到這個人既放不得,又留不得,于是派人砍斷了他的雙腳,然后把他押送問魯國。
孟家的兩個兒子回到家里,已是殘廢人了,全家人感到又悲又恨,他家父子三人找到姓施的人家里,悲痛地拍著胸脯責(zé)備施家。施家的人回答說:“不論辦什么事,凡是適應(yīng)時勢的就會成功、昌盛,違背時勢的就會失敗、滅亡。你們學(xué)的東西與我們相同,但是取得的效果卻完全不同,為什么呢?這是由于你們選擇的對象不同,同時又違背了時勢啊。我們的做法和行為又有什么錯誤呢?”
這篇故事告訴人們:不論辦任何事情,都必須考慮條件是否適合,對象選擇得是否正確,要適應(yīng)形勢。對別人的經(jīng)驗不能死搬硬套,不然的話,必定會把事情辦糟。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4
從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練就了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lǐng),立射、跪射、騎射樣樣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幾乎從來沒有失過手。人們爭相傳頌他高超的射技,對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從左右的嘴里聽說了這位神射手的本領(lǐng),也目睹過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賞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宮中來,單獨給他一個人演習(xí)一番,好盡情領(lǐng)略他那爐火純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來,帶他到御花園里找了個開闊地帶,叫人拿來了一塊一尺見方,靶心直徑大約一寸的獸皮箭靶,用手指著說:“今天請先生來,是想請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領(lǐng),這個箭靶就是你的目標(biāo)。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于因為沒有競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guī)則:如果射中了的話,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減你一千戶的封地?,F(xiàn)在請先生開始吧?!?/p>
后羿聽了夏王的話,一言不發(fā),面色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走到離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腳步顯得相當(dāng)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拉開弓開始瞄準(zhǔn)。
想到自己這一箭出去可能發(fā)生的結(jié)果,一向鎮(zhèn)定的后羿呼吸變得急促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fā)抖,瞄了幾次都沒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終于下定決心松開了弦,箭應(yīng)聲而出,“啪”地一下釘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yuǎn)的地方。后羿臉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彎弓搭箭,精神卻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離譜。
后羿收拾弓箭,勉強陪笑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夏王在失望的同時掩飾不住心頭的疑惑,就問手下道:“這個神箭手后羿平時射起箭來百發(fā)百中,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賞罰規(guī)則,他就大失水準(zhǔn)了呢?”
手下解釋說:“后羿平日射箭,不過是一般練習(xí),在一顆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fā)揮。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績直接關(guān)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充分施展技術(shù)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把賞罰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dāng)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過分計較自己的利益將會成為我們獲得成功的大礙。我們應(yīng)當(dāng)從后羿身上吸取教訓(xùn),面臨任何情況時都應(yīng)盡量保持平常心。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5
春秋時期,朝廷政令殘酷,苛捐雜稅名目繁多,老百姓生活極其貧困,有些人沒有辦法,只好舉家逃離,到深山、老林、荒野、沼澤去住,那里雖同樣缺吃少穿,可是“天高皇帝遠(yuǎn)”,官府管不著,興許還能活下來。
有一家人逃到泰山腳下,一家三代從早到晚,四處勞碌奔波,總算能勉強生活下來。
這泰山周圍,經(jīng)常有野獸出沒,這家人總是提心吊膽。一天,這家里的爺爺上山打柴遇上老虎,就再也沒有回來了。這家人十分悲傷,可是又無可奈何。過了一年,這家里的父親上山采藥,又一次命喪虎口。這家人的命運真是悲慘,剩下兒子和母親相依為命。母子倆商量著是不是搬個地方呢?可是思來想去,實在是走投無路,天下烏鴉一般黑,沒有老虎的地方有苛政,同樣沒有活路,這里雖有老虎,但未必天天碰上,只要小心,還能僥幸活下來。于是母子倆依舊只有在這里艱難度日。
又過了一年,兒子進(jìn)山打獵,又被老虎吃掉,剩下這個母親一天到晚坐在墳?zāi)惯呁纯蕖?/p>
這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經(jīng)過泰山腳下,看到正在墳?zāi)惯呁纯薜倪@個母親,哭聲是那樣的凄慘??鬃釉谲嚿献蛔×耍P(guān)切地站起來,讓學(xué)生子路上前去打聽,他在一旁仔細(xì)傾聽。
子路問:“聽您哭得這樣的悲傷,您一定有十分傷心的事,能說給我們聽聽嗎?”
這個母親邊哭邊回答說:“我們是從別處逃到這里來的,住在這里好多年了。先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去年,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里,如今,我兒子又被老虎吃了,還有什么比這更痛心的事呢?”說完又大哭起來。
孔子在一旁忍不住問道:“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個地方呢?”
這個母親忍住哭聲說:“我們無路可走啊。這里雖有老虎,可是沒有殘暴的政令呀,這里有很多人家都和我們一樣是躲避暴政才來的?!?/p>
孔子聽后,十分感慨。他對弟子們說:“學(xué)生們,你們可要記?。簹埍┑恼畋瘸匀说睦匣⑦€要兇猛啊!”
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酷剝削與壓迫,使窮苦人走投無路,他們寧可生活在猛虎威脅的環(huán)境中,也不愿生活在暴政的統(tǒng)治下。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寓言故事三年級
上一篇:經(jīng)典寓言故事高中生
下一篇:動物寓言故事八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