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的回憶故事:金色的朝陽
知青的回憶故事:金色的朝陽
編者按:《金色的朝陽》一文是作者回憶當年與知青們一起工作的日子與故事。下面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當年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不為人知的故事吧!
知青晨曲
“乘東風,迎朝陽,報刊雜志我車上裝,車上裝……”
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寇家七隊集體戶仍然是歌聲嘹亮,唱著《郵遞員之歌》。1973年4月的一天,剛離開父母兩個多月的一群高中生,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他們即感到興奮又感覺茫然,靠唱歌來打發(fā)臨睡前的時光。
他們都是中國水電一局豐滿250工程處職工子弟,年齡都不到20歲,但他們都很懂事,很團結。那個時候,年輕人在一起生活,最大的問題是糧食不夠吃。下鄉(xiāng)頭一年吃供應量,每人每月只有30斤,如果不計劃著吃的話,月底就得挨餓!然而,他們從來沒有因為吃飯問題吵過架,反而會出現(xiàn):飯少了,讓來讓去剩了;飯多了,倒是一點不剩!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精神鼓舞下,他們決心團結一心,過好生活關、思想關、勞動關,干出一番事業(yè)。
金川是這個集體戶的戶長。他晚上10點多鐘就入睡了,因為明天早晨5點鐘就要起床上工,他是戶長必須帶頭。可是,剛睡一個多鐘頭,就被歌聲吵醒。他有心勸同學們馬上睡覺,別耽誤明天上工。然而轉念一想:勸一人容易,勸眾人難。本來年輕人就是晚上不愿意睡,早晨不愿意起,硬讓他們馬上改變習慣,反而會事與愿違。他想,領導同學的最好方法是先順著他們,要表現(xiàn)得比他們睡得還晚,讓同學們反而受不了他。潛臺詞是:“我比你們睡得還晚還能早起,你們?yōu)槭裁床荒?”這就叫做“反其道而行之。”
有趣的是在睡夢中,金川把《郵遞員之歌》學會了。他爬起來揉一揉眼睛,就開始跟著同學們大聲唱了起來。有的同學笑他裝睡,原來是偷摸學歌呢。他也不辯解,就是唱:看誰唱得好,看誰唱得響?剛過12點鐘同學們陸續(xù)打瞌睡了,他一個個叫同學的名字,就是不讓他們睡,一直到同學們一個個向他告饒并保證明早按時上工為止。同學們都睡著了,但他仍清醒著,琢磨起歌詞來:“乘東風,迎朝陽”,這不合乎邏輯啊!“乘東風”,意思是東風從背后吹來,那么看到的應是西方,怎么能“迎朝陽”呢?
金川想起了中學時代給小學代課的情景:““””后期,學校“清理階級隊伍”,有一些小學老師被隔離審查,小學四年二班沒有任課老師。校革委會決定,選派初中二年二班的金川代課一學期。金川沒有教學經驗,就虛心向老教師們學習備課、講課的方法,并請教注意事項。他發(fā)現(xiàn),老師們不敢放開講課,生怕犯政治錯誤。比如講“東方紅”三個字,他們就講:“東,東方紅的東;方,東方紅的方。”就不敢說“東,東西的東;方,西方的方。”談“西”色變!但金川不怕,該怎么講就怎么講,小學生們都挺愛聽……
想著,想著,他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上工了——哦!上工了——哦!”姚隊長尾音調高的吆喝聲,把金川喊醒了。他急忙穿好衣服,就叫同學們起床。同學們一個個那個不愿意啊,叫醒這個,那個又睡了。正當金川無計可施的時候,生活委員周萍從女宿舍跑了過來,對著男同學大喊:“快起來!把昨晚唱歌的精神頭兒給我拿出來呀。再不起來,我們女同學進去把你們一個個從被窩里拽出來!”這時,男同學們就好像打了興奮劑,一窩蜂地爬了起來。
想干一番事業(yè)必須有團隊精神,而且還要把“起早”作為必修課。金川在中學時代就能起早,開始時是為了釣魚,后來是為了鍛煉。以他在中學時代拜天津知青張元龍為師學拳擊的經驗看,想早睡最有效的方法是從早起開始。所以,開始時他逼同學們早起,逐漸改變生物鐘,適應農村的作息時間。并且上工時金川要求,除了留一名做飯的同學外,集體戶的同學一個也不能掉隊!
又是一個晴天,太陽從東方升起,霞光萬道。金川領著同學們與社員們一起到村東頭做水稻苗床。一路上,同學們唱起了新學的歌:“乘東風,迎朝陽,報刊雜志我車上裝,車上裝……”
后 記
寇家七隊當時住有26戶農民,能有百十號人口,七八十坰耕地,大部分是水田。生產隊勞動力男女老弱都算上不到60人,其中集體戶的知青將近占年輕勞動力的三分之一。為了適應新形勢,生產隊任命金川為民兵排長,他還被選為生產隊團書記、寇家大隊團總支副書記(第二年被選為寇家大隊團總支書記)。插秧季節(jié)剛過,大隊下來調整生產隊班子時,社員們又把剛下鄉(xiāng)僅有三個月的金川推選為生產隊副隊長。劉利民同學接任了集體戶戶長工作。年底,寇家七隊集體戶被九站公社評為先進集體戶,金川本人被評為全公社的知青標兵、吉林市郊區(qū)先進個人,出席了吉林地區(qū)首屆知識青年“雙先會”。
第二年春節(jié)期間,金川領寇家七戶知青挨家挨戶拜年。男女同學在一起有說有笑,洋溢著純真的友情。突然,有一個同學嚴肅地問金川:“金川,你知道你什么時候最恨人嗎?”當時他蒙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因為他平時對同學們要求得特別嚴格,得罪人是常有的事。他不知道同學指的是哪一件事。這時,另一個同學笑著說:“早晨,我們都不愿意起床,你硬把我們叫起來上工,太恨人了!”說完大家開懷大笑。
金川聽后也跟著笑了,他心里清楚同學們和他一起干,吃了不少苦頭,同時也有驕人的收獲。 金川想起了當初家長單位水電一局豐滿250工程處動員應屆畢業(yè)生下鄉(xiāng)時的情景:當時,他們知青下鄉(xiāng)地點可供選擇的有寇家七隊和另一個生產隊集體戶。因為寇家七隊比較窮——遭受早霜災害吃返銷糧,集體戶的住房是比較破舊的土坯房,附近連分男女蹲位的大廁所都沒有。同學們的家長都爭著搶著要讓自己的子女去另一個生產隊集體戶——公社先進集體戶,知青中有小隊隊長和大隊團總支書記;知青住房是新建的磚瓦房,附近還有磚瓦結構的大廁所!那時,很多家長向單位領導表示:“如果讓我孩子去寇家七隊集體戶,我就不同意孩子下鄉(xiāng)!”
當時,金川受天津知青元龍兄“夫志當存高遠,有不可奪之志,事則無不成”的贈言影響,壯志凌云!他認為,條件越不好,越有發(fā)展空間。所以,他動員集體戶同學和他一起去改變寇家七隊的落后面貌!集體戶同學討論的結果,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學贊同金川的意見,可是同學的家長們堅決反對,都不肯拿出戶口薄和糧本(當時供應糧食的證件)讓子女辦理調轉手續(xù)!為此,金川挨家挨戶做同學家長的思想工作,經過一個多星期不懈地努力,終于說服了大部分家長。當時他說:“現(xiàn)在寇家七隊落后咱不怕,只要我們集體戶的同學團結一心,積極參加生產勞動,一定能改變寇家七隊的落后面貌!”
當年年底,金川的預言靈驗了:由于金川他們集體戶的知青和社員們共同努力,寇家七隊當年就翻身,摘掉了后進隊的帽子,并且每個知青扣了口糧款之后還剩余一百多元。所以,同學們的家長對金川表示滿意。特別是家長們看到金川他們集體戶同學之間關系這么融洽,感到欣慰,到了誰家都盛情款待!
為了同學們的今天微笑,讓同學們的家長放心,其實金川做足了功課:一是集體戶實行民主管理。集體戶規(guī)章制度的建立,大事情的決策,全戶同學共同討論,表決通過后實施。二是實行集體戶用工年終分攤制。即集體戶日常生活所發(fā)生的做飯、買糧、買菜、種菜、打柴等用工費用與生產隊工分掛鉤,年終每人分攤,多退少補。讓每一名知青感到在集體戶干活與到生產隊干活是一回事!三是要了一套房子,把老戶知青請了出去。因老戶知青吃大米,新戶知青吃供應糧,老戶知青不愿意合伙做飯吃。為了解決“貌合神離的同居”局面,金川反復做大小隊領導的工作,最終在短期內給老戶知青要了一套獨門獨戶的房子,讓她們高高興興地搬了出去。四是帶領寇家七戶全體知青到豐滿湖上打了一解放車燒柴,解決了剛下鄉(xiāng)時集體戶燒柴短缺的問題。五是到家長單位水電一局豐滿250工程處找領導,請來了一名木匠師傅并要回來一解放車板材,在集體戶房后建成了一個區(qū)分男女的大廁所,解決了十多名男女知青,每天如廁難得問題。
事在人為,條件并不能決定一切!有時候不利的條件,反而能激發(fā)人的斗志,創(chuàng)造出輝煌業(yè)績。金川正因為在下鄉(xiāng)時選擇到落后的寇家七隊,才有可能在上千名知青當中,脫穎而出,下鄉(xiāng)當年就成為九站公社的知青標兵。同時,我們必須承認金川是福將,無論走到哪里,只要他肯努力,不僅知青和社員支持他,而且老天爺都在幫助他。后來1975年1月1日(元旦)那天,金川被調到雹災重災區(qū)寇家六隊當隊長的時候,不僅以曾憲才同學為首的二十來名新老戶知青支持他,廣大社員也擁護他。他與同他一起調去的管生產隊長劉忠富密切配合,以“三項指示”為綱,抓革命促生產,實行定額管理,有效地調動了社員和知青們的生產積極性,寇家六隊當年就大豐收,生產隊被選為公社的先進典型,集體戶也被評為公社先進集體戶,社員們的年收入人均達到了五百元左右(當時國營企業(yè)一般工人月收入三四十元,年收入不到500元)!
自助者天助,有志者事竟成!金川認為,任何成功都是努力的結果。如果你沒成功,要么是你努力不夠,要么就是你缺乏領導藝術。所謂的領導藝術,就是強迫人的藝術!為了被強迫者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讓他干他眼前不愿意干的事情。只要你出于公心,心懷坦蕩,維護大家的根本利益,即使你平時做了一些得罪人的事情,大多數的人仍然會擁護你。
【作者:姜星桓(公眾號:咱們村)】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