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八卦理論
每一種學說都有一種理論,陰陽八卦也不例外,你知道陰陽八卦的理論內容包含,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供大家學習借鑒,希望對你有幫助!
陰陽五行八卦理論
陰陽五行和八卦理論。“五行”具體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五行”學說同今天的數(shù)學、物理、化學一樣,一直是中國古代先賢從事各種研究的工具與方法,無論道家、醫(yī)家、兵家、儒家、史家、雜家、歷算家都必須精通“五行”。八卦,是陰陽、五行的延續(xù),也或將萬物分作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離、坤和兌。八卦通常運用在方位、測卦、風水等學科上。而最能將八卦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是梅花易數(shù)這學科。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用“—”代表陽,“— —”代表陰,用三個這樣的符號組成八種形式,叫做八卦。陰陽五行八卦圖給大家以圖形的形式繪制出來了.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圖中的符號按照順時針下來依次是:坤(代表地),震(代表雷),離(代表火),兌(代表沼澤),乾(代表天),巽(代表風),坎(代表水),艮(代表山)。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六十四卦,用來象征各種自然現(xiàn)象和人事現(xiàn)象。列為上面是坤卦,下面是坎卦就叫“地上有水,是師卦”,而如果是上面是坎卦,下面是坤卦,也叫“地上有水”但卻叫比卦。在《易經(jīng)》里有詳細的論述,我就不多作敘述了(其實我也弄不太明白,呵呵)。八卦相傳是伏羲所造,后來用來占卜!
五行與健康的關系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中和所有事物都分不開的,人的長相、身材、性格等方面也和五行息息相關,根據(jù)生辰八字五行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身體健康狀況。
一、金形之人。金形之人,從體形上看多較削瘦,骨態(tài)較露,節(jié)突出。頭,肩,腹,手,腳都較小。從五官看,臉形偏方,膚色較白.金形之人,較強悍,多心急,能當機立斷。但也能沉穩(wěn)觀察事態(tài)發(fā)展。金主肅殺,嚴而有威。因此,金形人多官將之材。金耐寒,畏火,不耐暖熱,所以,要特別小心春.
二、木形之人。木形之人,從體形上看如樹型,身材多挺直瘦長,頭較小,身背較寬。手足也小,皮膚略青.木形之人屆于勞碌型,命中多操勞,有任勞任怨之佳行.木喜春夏,畏秋冬。所以,木形之人如感風邪極易傷肝,而且多在秋冬季。因為肝屬木,故木形之人在秋冬時,一定要加強肝的保護,注意營養(yǎng),不要過于疲勞,以防染上肝疾。
三、水形之人,適合于秋冬,秋冬之季,金水相生.春時,木泄水氣顯枯;夏時,火蒸水氣呈涸。所以,春夏時,水形之人容易染病,而且多屬腰腎,不可不防。
四、火形之人。從體型上看,火形人面尖頭小,肩背寬,身體強壯,手足也較小.火形之人膚色偏紅?;鹦沃?,脾氣易暴躁,不重視錢財,變化無常,信用較差,能從全面考慮問題,但缺乏做的勇氣,耐力較差。火喜春夏,不耐秋冬。夏火懼冬水,一旦秋冬感子外邪,容易生心臟方面的病癥。心臟病的人多怠于秋冬,與此有關。
五、土形之人肉飽滿,四肢勻稱。土形人臉圓頭大,膚色較黃。土形人,心地溫和,不喜歡趨炎附勢,也不弄權玩勢,適合于做慈善事業(yè)。土性不而春夏,得時于秋冬。所以,當春夏之時,土形人感染疾病,容易傷脾,導致消化吸收方面的疾病。
心理健康:
八卦是古代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無極生有極,有極是太極,太極生兩儀(即陰陽),兩儀生四象(即少陽,太陽,少陰,太陰),四象演八卦,八八六十四卦”,此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中國古代漢族醫(yī)學家們根據(jù)四象劃分人體陰陽之氣,并以此與人的生理特點和外表形態(tài)來解析人的個性類型。
一、太陰型人。心理特征是貪而不仁,表面謙虛正經(jīng),內心城府很深,好得而惡失,喜怒不形于色,坐看別人成敗,再決定自己的動向。這種人體內陰陽不和,緩筋厚破,面色陰沉暗黑,雙目常下視,故作卑躬屈膝,春夏易患病。
二、少陰型人。心理特征是貪圖小利,常存害人之心,對他人失敗而滿足,為他人有獲而嫉妒,缺乏情感。這種人六腑不調順,行動鬼祟,站時躁動不安,行時俯伏難直立,春夏易患病。
三、陰陽和平型人。心理特征不計名利,心境安寧,不貪欲妄想和過分歡欣,不與人爭,善適時令,以德感人而無所畏懼。這種人陰陽之氣和諧,血脈調順,舉止大方,態(tài)度嚴肅,目光慈祥,開朗坦蕩,光明磊落。
四、太陽型人。心理特征是過于自信,意氣用事,高談闊論,好高騖遠,且庸俗平常,不知改過。這種人多陽而無陰,挺脗凸肚,身軀向后反張而兩膝曲折的樣子,秋冬易患病。
五、少陽型人。心理特征是自尊心強,愛虛榮,善交際,不愿默默無聞,自我炫耀。這種人經(jīng)脈小而絡脈大,氣外泄,立時愛仰頭,走路時搖晃,喜歡兩臂肘反挽在背后,秋冬易患病。
看了"陰陽五行八卦理論"的人還看了:
1.五行八卦是什么
陰陽五行八卦理論
上一篇:五行八卦圖的擺放知識講解
下一篇:陰陽五行與天地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