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3篇
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3篇
身為白衣天使的護士們每天陪伴病人的時間比家人的還多,但是她們從來沒有怨言,她們一直經(jīng)堅守崗位。下面是學習啦小編跟大家分享的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篇1
親愛的患者朋友們:
你們好!我,是十五樓一個平凡的護士,今天在這里,我想通過書信的方式與您共同理解一個耳熟能詳?shù)脑~語——“白衣天使”。也許您會說,嗨,這不就是你們護士的稱謂嘛,我想說的是,您一半說對了,一半?yún)s未能真正的理解„„
“白衣天使”對于百度來說,即是穿白大褂的護士。意思是說:她們純潔、善良、富有愛心;他們救死扶傷,童叟無欺。她們被比喻為是奉上帝的差遣到人間來治病救人的天使。 人們都喜歡把護士比喻白衣天使。而對于醫(yī)院來說,護士則是一個大家庭里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之一,而對于您,護士只是最最普通的朋友,姐妹,親人„„ 作為“天使”,我們會一直保持著春風般的甜美微笑,羽毛般的溫柔言語,玉蘭般的整潔儀表,耐心的為您分析,解釋,指導各種疑惑,焦慮的問題。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們會用一切的美好幫助您增加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和力量,產(chǎn)生藥物都不能起到的作用。
作為護士,隨著醫(yī)學模式的不斷進步,我們的工作也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打針、發(fā)藥,還要把注意力放到患者所處的環(huán)境、心理狀態(tài)、物理因素等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因素上。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摸索進步,將我們的工作崗位由護士站,醫(yī)生辦公室等通通搬進了病房,通過深入病房和你們交流,以動態(tài)性,反饋性的形式來滿足你們基本生活的需要,保證患者的在院安全問題,穩(wěn)定患者焦躁,不安的心理情緒,并進行針對性的飲食生活指導、以及相關疾病健康教育指導。這更需要我們不斷學習加強理論及技術基礎知識去保證護理工作的條理性、科學性和高質量。所以當我們在你們面前像孩子似的抱怨著“嗨~又要考試了,三天一大考,兩天一小考”的時候,這也是護理部的長輩們?yōu)榱硕酱傥覀兊膶W習,為了保障護理工作的安全性下像小學生時代一樣幫助著我們的成長,關切著患者的需要。
在我們十五樓這個年輕的科室里,踏進來就會聽到我們不斷的嘮叨,入院時王偉就無微不至說著“爺爺,您的指甲怎么留那么長了,我?guī)湍艏舭?,好?”,晨起時楊文敏滿腔熱忱的說著“奶奶,今天早上洗臉刷牙了沒,我來幫您梳個漂亮的頭發(fā)吧”,責任護士刑善偉關懷備至的忙著協(xié)助中風患者進行床上活動和肢體的功能鍛煉,下班前,護士長鄂麗麗為患者們做著入院介紹,連我們都會背了呢“您好,我是這個科室的護士長,我姓鄂,鄂爾多斯的鄂”而我們總會在旁邊搗亂“爺爺,爺爺,是肚子餓了的餓,您要是餓了,就找護士長”每次病房里,都是洋溢了快樂的微笑。
其實,我們上班,說不辛苦,那都是假的,但是,在病房里和你們共同肩負著戰(zhàn)勝病魔的擔子,和你們一起快樂康復著,和你們一起建立著最幸福的依賴感,是我們上班時間中最期望的事,所以,借用一首歌的歌詞,請不要任性在新的角落獨自承受 ,請不要拒絕感動 ,一意孤行當灑脫,我想給你我所有的顏色,照亮整片天空,我們敞開心口,只想你的牽手,我會陪著你一起一起走„„
十五樓護士 王偉
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篇2
親愛的患者:
你好!
生命,如此鮮活、明亮的存在,有時的它,是頑強的,義無反顧的來到這個世界,傲然挺立于塵世中,百折不回;有時的它,卻又是脆弱的,煢煢孑立、踽踽獨行于世間,萬般堅韌,而飽經(jīng)風霜后,卻也疲憊的不堪一擊。站于極限端的我們,見證過多少來來去去,縱然脆弱,我們依然攜手共濟的戰(zhàn)斗前線,緊緊的拽住,只愿它留下,就如以往那樣,鮮活、明亮的存在著。
我們的身份,可以是女兒、是妻子、是媽媽,穿梭于形形色色的角色之間,切換自如。然而,我們在你身邊的陪伴,無關種種,只因,你于我不同。
和你交談,再平常不過的溝通,關乎點滴,千百迂回,卻是我們了解你內(nèi)心的關鍵。也許在你眼里,我們只是個護士,也許對我們你還不能敞開心扉,面對你的不信任,更甚是質疑的眼神,我們回饋的卻是耐心與微笑,不因什么,只因你于我不同。我們可以做你的知己,聽你傾訴你的無可奈何;我們可以做信箱,接納你寄出的祈愿與憂心忡忡;我們可以做影子,讓你不再孤身一人與病魔做斗爭;我們可以做清風,撫平你緊鎖的眉頭。時間是一味良藥,磨平了你的棱角,靠近、靠近......慢慢的消除異見。
疾病的侵蝕,難忍、心慌,我們明白你的惴惴不安;初到迥然相異的環(huán)境,不適、緊張,我們明白你的手足無措;面對陌生的我們,打量、懷疑,我們明白你的囿于成見。但請你相信,陪伴,是無言的關心。我們也會有情緒,也會有自己的無可奈何,卻默默的藏匿于一處、謹小慎微的不去碰觸,然后微笑,不讓你看出一絲端倪,不為自己而影響了你的情緒,這仿佛也成了我們必修的一門技術。絕不在你們面前露出自己的不開心,這是準則,也是我們自己奉為圭臬的原則。因為,你于我不同。
我們很少陪伴家人,很少與他們一起談心,作為子女卻不能繞于膝下,然在失落之余,卻能時時與你促膝長談,誠心了解你內(nèi)心的想法,以予你更好的照顧,使你更加的舒心。慢慢的,這便成了我們的默契,你述說你的惆悵,我致以最誠摯的關心,你習慣了我們時常的噓寒問暖,漸漸的計行言聽。你于我不同,亦或是,我于你不同。
決心做一名護士的我們,之前可能亦是個容易焦躁的小姑娘,不懂何為耐心;可能是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不懂何為細心;可能是躲在父母希翼下天真的孩子,不懂何為責任心。可是慢慢的,我們都學會了,在潛移默化中,慢慢的體會,直到將它們?nèi)谌胄愿瘛?/p>
我們相處也許是經(jīng)年累月般,亦或轉眼之間,在熟悉的過程中,或有些許隔膜,但「人之相識,貴在相知?!箿贤?,成了我們?nèi)蘸笙嗵幍闹攸c,我們所能付出的是所有的小心,及盡的愛心,或許是之前從未展露過的輕柔細語,因為是你,待之所不同。我們需如此,也應如此,只因你于我不同。
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篇3
提醒你紗窗壞了,該修了。多大的事呢?
提醒你注意衛(wèi)生,要安全。多大的事呢?
提醒你換副手套,別忘了。多大的事呢?
但如果類似的善意積累起來,就成了大事,成了能感動所謂“對立面”的大事。
人生病了,去醫(yī)院,就會很自然地認為,“我把自己的一條命托付給你們醫(yī)生護士了”。沒錯!不過,有沒有想過,醫(yī)學再進步,終究有治愈不了的病痛。這個世界,沒有神仙。
人生病了,來醫(yī)院,就會很自然地認為,“你是來向我求助的,所以一切都要聽我指揮、接受管理”。對嗎?事實上,如果真能把醫(yī)護的職業(yè)操守融入骨髓,所謂的醫(yī)患矛盾、護患矛盾,可能本身就能減少許多。
我們見過太多發(fā)生在醫(yī)院里的矛盾,也見過太多掛在醫(yī)院里的,患者給醫(yī)生護士的錦旗、感謝信。但這樣一封4人護理組寫給接觸了多年的患者和家屬的《感謝信》,太特殊了。
它特殊,因為你可能幾乎沒聽過、沒遇過這種情形。但它又是正常的,因為只要有了更多包容、理解、支持,這種“特殊”將會成為“習慣”。
如果不是巧合,我恐怕永遠看不到這封《感謝信》。如果不是包容,這封《感謝信》的誕生還不知道會在何時、何地。
許多行業(yè)都做過“換位”的嘗試,但在醫(yī)療衛(wèi)生領域,實際操作的換位是很難的,于是,心理的換位就顯得格外重要。但在固有的思維定式里,發(fā)生在這一領域的角色換位也的確是艱難的。畢竟,生病本就痛苦,如果再白跑幾趟樓、被冷落幾分鐘、要交那么多錢,多少會有些“苦上加苦”的味道。
但這種角色的換位,又必須是被不斷強調(diào)的。如果社會缺乏了理解,缺少了包容,缺少了感恩之心,何以和諧?
只要目標一致,不妨包容些。
包容就好! 崔駿
看了“護士致患者的一封信 ”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