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18課教案
歷史教案是教師進行歷史教學的藍圖,指導著歷史教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級歷史上冊18課教案,僅供參考。
七年級歷史上冊18課教案(一)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佛教和道教產(chǎn)生的時間、傳入路線及基本教義,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深遠影響。
學習司馬遷生平及其編撰的《史記》的內(nèi)容特點,了解什么叫紀傳體。 學習秦陵兵馬俑的發(fā)掘情況及意義,想象秦陵兵馬俑的陣勢和設計原因。
過程與方法
運用談話法,了解佛教、道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運用討論法,學習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
運用競賽法,回答想象的秦陵兵馬俑的陣勢和設計原因。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談話法學習佛教、道教的基本情況,形成一種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下面兩個子目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通過學習司馬遷編撰《史記》的史實,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的精神和實事求是的治史態(tài)度。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秦陵兵馬俑的有關情況,感受當年秦始皇威征六國、一統(tǒng)天下的威武,樹立開拓進取的精神。認識到秦陵兵馬俑是中華祖先對世界文明的貢獻,激發(fā)起民族自豪感。并養(yǎng)成樂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問題,交流學習心得的品質(zhì)。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討論,學習司馬遷及其編撰的《史記》,培養(yǎng)學生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
教學準備
制作佛教的產(chǎn)生及傳人路線圖和秦陵兵馬俑投影片。
談話法,討論法,競賽式提問法。
板書設計
一、宗教
1、佛教——西漢末年傳入中原
2、道教——東漢年間土生土長
二、史學——司馬遷與《史記》
三、雕塑——秦陵兵馬俑
教學過程設計
復習過渡
秦漢時期是我國封建國家大一統(tǒng)的時期,經(jīng)濟的繁榮帶來了科學文化的昌盛,前面我們學習了秦漢時期許多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今天我們學習秦漢時期在宗教、史學、雕塑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講授新課
宗教
佛教——西漢末年從印度傳入中原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世界三大宗教指的是哪三大宗教?
生:佛教、__、伊斯蘭教。
師:佛教發(fā)源于哪里呢?
生:印度。
師:古代的印度不是國名,而是表示南亞次大陸的一個地理名稱。包括當今的印度、臣基斯坦、孟加拉、尼泊爾等在內(nèi)的一些國家。
師:佛教又是什么時候、怎樣傳入中國的呢?(出示佛教傳入中國的路線圖)請一位同學以圖上箭頭所示讀圖。
生:(發(fā)言略)
師:佛教是從印度經(jīng)西域地區(qū),即今新疆地區(qū),在西漢末年時傳入中原的。東漢初年,漢明帝派人西天取經(jīng),并在洛陽城外為取經(jīng)高僧建造白馬寺,這是我國第一座佛教寺院,自此,佛教逐漸在我國流行起來。那么,佛教為什么會在中國逐漸盛行起來呢?
生:(發(fā)言略)
師:我們來看看佛教基本的教義,佛教認為:現(xiàn)實人生就是“苦”,生老病死全都是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在來世得到幸福,而目前只有忍耐。這種教義要求人們放棄對現(xiàn)實美好生活的追求,放棄對現(xiàn)實階
級壓迫的斗爭,有利于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統(tǒng)治。于是在統(tǒng)治階級的大力提倡下,佛教在中國興盛起來并流傳至今。同學們算一算,西漢至今大約有多少年?(兩千多年)因此,佛教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請同學們來舉些例子加以說明。
生:(發(fā)言略)
師:佛教的寺院、石窟等建筑,如少林寺、南京的棲霞古寺,龍門石窟、莫高窟,大雁塔等。佛教的詞語如無常、剎那、大千世界等;佛教的人物如濟公、如來佛、觀音菩薩等。另外,佛教對我們今天的文學、音樂、繪畫、醫(yī)學等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一時期,除了佛教之外,道教也逐漸流行起來。
道教——東漢年間在中國土生土長
師:道教是東漢年間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教的思想主要起源于神仙方術和道家思想,認為生活在現(xiàn)實的世界是一件樂事,死亡才是痛苦的。追求仙境,渴望長生不死,是道教信仰的主要特征。那么,道教為什么會廣泛傳播呢?道教迎合了統(tǒng)治階級希望長生不老、盡情享樂的愿望,利用道教來維護他們的統(tǒng)治,一些貧苦百姓也想通過修煉的方式擺脫困境,因此道教得以廣泛傳播起來。道教也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如武當山、嶗山都是著名的道教圣地;道教人物如太上老君、玉皇大帝、八仙、灶君、土地、城隍等在民間家喻戶曉;道教對我們今天的文學、音樂、繪畫、醫(yī)學等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史學
(出示司馬遷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大家很熟悉,它出自于哪里呢?它出自于司馬遷寫的史學巨著《史記》 關于司馬遷與《史記》的有關內(nèi)容我們采用同學們自主學習的方式,先請大家用5分鐘時間閱讀有關內(nèi)容,然后小組討論完成下列思考題:(出示準備好的題目)
(1)簡介司馬遷其人;
(2)簡介《史記》的寫作特點(用史實說明);
(3)簡單說出紀傳體與編年體的不同;新 課 標 第 一 網(wǎng)
(4)為什么司馬遷能寫出《史記》這樣一部巨著,從中你有什么感悟;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
背景 :經(jīng)濟繁榮,國力強盛。
措施:1、政治:頒布推恩令,削奪大批列侯的爵位。解決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
2、經(jīng)濟:將地方上的鑄幣權和鹽鐵經(jīng)營權收歸中央,統(tǒng)一鑄造五銖錢。
3、思想: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興辦太學,大力推行儒學教育,任用儒生做官。實現(xiàn)思想上的大一統(tǒng)。
4、軍事:派衛(wèi)青、霍去病等多次大規(guī)模攻打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北部邊郡的威脅。
結果:出現(xiàn)大一統(tǒng)局面。
七年級歷史上冊18課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