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讀本必修2《張衡傳》文言知識點歸納
高中語文讀本必修2《張衡傳》文言知識點歸納
《張衡傳》為傳統(tǒng)名篇,選自《后漢書》,是一篇精彩的人物傳記。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咧姓Z文讀本必修2《張衡傳》文言知識點歸納,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讀本《張衡傳》文言知識點
1.通假字
(1)員徑八尺 (“員”通“圓”)
(2)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禽”通“擒”)
﹙3﹚傍行八道 (“傍”通“旁”)
(4)形似酒尊 (“尊”通“樽”)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1)常從容淡靜。 古: 言行舉止適度得體。 今: 不慌不忙,沉著鎮(zhèn)定。
(2)舉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車特征拜郎中。古: 特地征召。 今:可以作為人或事物特點的征象標志
(4)覆蓋周密無際。 古:四周嚴密。 今:周到細致
(5)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古: 今:相對的或并列的幾個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
(6)衡下車,治威嚴。 古: 官吏初到任。 今:從車上下來。
3.詞類活用
(1)妙盡璇璣之正。(正,形容詞活用為名詞,道理)
(2)大將軍鄧騭奇其才 (奇,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認為……與眾不同)
(3)又多豪右 (多,形容詞活用作動詞,多有)
4.翻譯下列句子并總結(jié)句式特點:
(1)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 (狀語后置)
(2 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賓語前置)
(3)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省略句)
(4)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被動句)
5.一詞多義
因
①因入京師,觀太學(于是)
?、诿晒蕵I(yè),因遺策(沿襲)
?、垡蚱鋭荻麑?dǎo)之(順著)
④因賓客至藺相如門前謝罪(通過、經(jīng)由)
?、藓饽藬M班固《兩都》《二京賦》,因以諷諫(憑借)
?、咭驌襞婀谧瑲⒅?。(趁機)
乃
①精思傅會三年乃成。(才)
?、谒炷搜泻岁庩?就)
?、蹎柦袷呛问?,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竟、卻)
?、苷ㄈ撕?,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于是,就)
?、轄柶湮鹜烁钢尽?你的)
?、藿衿渲悄朔床荒芗啊?竟然)
?、弋斄⒄吣斯臃鎏K。(是)
?、鄬て浞矫妫酥鹬?。(于是,就)
屬zhǔ
① 平原君使者冠蓋相屬于魏(連接)
?、?衡少善屬文(連綴)
?、?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④ 舉酒屬客(勸人喝酒)
屬shǔ
?、菝麑俳谭坏谝徊?屬于)
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掌管)
?、呶釋俳駷橹斠?輩)
?、嘤辛继锩莱厣V裰畬?類)
善
①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善行)
③ 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擅長)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交好)
?、?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
?、?善刀而藏之。(通“繕”,擦拭)
高中語文讀本《張衡傳》原文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jīng),貫六藝。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yīng)。
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shù)學,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zhuǎn),復(fù)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fù)還。
陽嘉元年,復(fù)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guān)發(fā)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fā)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fā)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fā)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后數(shù)日驛至,果地震隴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quán)移于下,衡因上疏陳事。后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鹿賾制錃Ъ?,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兇倚仗,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高中語文《張衡傳》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