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五《中國建筑的特征》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
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必修五第十一課選了梁思成先生的《中國建筑的特征》這篇文章。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恼Z文必修五《中國建筑的特征》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必修五《中國建筑的特征》問題探究
我們在前面讀了錢鐘書的《談中國詩》,現(xiàn)在讀了梁思成的《中國建筑的特征》,一個是講中國的詩,一個是講中國的建筑,兩人研究的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lǐng)域。但是,我們卻發(fā)現(xiàn),他們的研究方法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錢先生說,談中國詩必須要有比較的立場,即不僅要有縱向的比較,而且更要有橫向的比較,“意中就有外國人和外國詩在”,這樣才能居高臨遠,“對本國詩盡職”。他運用這個方法,不僅看出了中國詩的特征,而且看出了中國詩和世界詩歌的相通相融的關(guān)系。梁思成先生沒有宣示他用了比較的方法,但實際上卻也是用了這一方法,他通過中西建筑的比較,發(fā)現(xiàn)了中國建筑的特征,發(fā)現(xiàn)了中國建筑木材結(jié)構(gòu)中的框架式原則對人類建筑業(yè)的巨大貢獻。而且,他也同樣地發(fā)現(xiàn)了中西建筑的“可譯性”,原來中國建筑和西方建筑只是形式不同,其內(nèi)容和功用卻是完全相同。
錢鐘書先生根據(jù)內(nèi)容和形式的辯證關(guān)系,對中國格律的作用進行了深入的探索,指出“一篇里不許一字押兩次韻的禁律限制了中國的詩篇幅”,可是,“詩體也許正是詩心的產(chǎn)物,適配詩心的需要”,“簡短的詩可以有悠遠的意味,收縮并不妨礙延長”,正是因為篇幅簡短,才使中國的詩“從‘易盡’里望見了‘無垠’”,形成了特有的“富于暗示”的詩風。錢先生的這一論斷,對中國格律的作用給予了科學的分析。無獨有偶,梁思成先生也運用同樣的方法,對中國建筑的法式的作用進行了研究。梁先生說,“我們?nèi)暄赜貌l(fā)展下來的慣例法式”,“無論每種具體的實物怎樣地千變?nèi)f化,它們都遵循著那些法式”,法式對于建筑“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時也有極大的運用的靈活性,能有多樣性的表現(xiàn)”。
更有趣味的是,錢鐘書先生通過對中外文藝思想史的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的詩歌、繪畫乃至哲學,都是“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而梁思成先生通過對中外建筑史的研究也同樣發(fā)現(xiàn),中國“很早就創(chuàng)造了先進的科學的梁架結(jié)構(gòu)法,把它發(fā)展到高度的藝術(shù)和技術(shù)水平”。中華民族的這種超前思維超前智慧超前創(chuàng)造,的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跡。
從上述情況看出,錢先生和梁先生各自耕耘在不同的領(lǐng)域,他們在事業(yè)上的成就也是各不相同,但是他們的研究方法卻有著許多的相同之處。這件事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fā),我們許多人以后不一定當建筑學家,也不一定當文學評論家,但是,我們可以從他們的文章中學到研究和探討問題的方法。讀錢文如此,讀梁文也如此,其實讀任何一個名人的文章都應當如此。只要我們?nèi)绱俗x書,就可以從中學到智慧,增長才于,將來也就可以同樣地成為名人。你以前是這樣讀書的嗎?請你回頭再把學過的文章溫習一下,舉一二篇文章為例,說說你的體會。
語文必修五《中國建筑的特征》探究思路
可以說,每篇課文都可以給我們深刻的啟發(fā),例如:
朱自清先生的《咬文嚼字》一文能給我們以創(chuàng)新思維的啟示。作者對“套板反應”很是反感,認為“一個人的心理習慣如果老是傾向‘套板反應’,他就根本與文藝無緣”。可以說本文正是作者突破“套板反應”,推陳翻新的典范。首先題目就是創(chuàng)新,“咬文嚼字”向來是一個貶義的成語,作者卻借用過來賦予嶄新的意義,說明自己的文學主張。其次,郭沫若將“是”改為“這”,是當代文學界公認的善于煉字的典型,郭沫若本人也以此自詡,作者卻能廣征博引,從中發(fā)現(xiàn)新的煉字的規(guī)律,使人有茅塞頓開的感覺。再如作者提出“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字的聯(lián)想意義“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離”,“一個作者在用字上面離不掉‘套板反應’,在運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個人生態(tài)度方面也就難免如此”,這些觀點都是別出心裁,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是作者講出的新穎別致的道理。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處處使人覺得作者視點新,事例新,道理新,通篇洋溢了一種創(chuàng)新的氛圍。
林庚先生的《說‘木葉’》啟示我們,要善于從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發(fā)現(xiàn)問題。“木”“木葉”“落木”“樹”“樹葉”“落葉”,這都是我們天天見到的詞語,可是我們卻從來也沒有想過其中有什么學問。但是,作者不囿于俗見,從中發(fā)現(xiàn)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詩家們都愛用“木葉”而不用“樹葉”?為什么詩歌中只見到“樹”或“葉”而不見“樹葉”連用?為什么明明是描寫“落葉”,詩人們卻偏偏要寫成“落木”?作者順著這些問題深入探索,終于揭開了其中的謎團。這種探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對我們的學習是很好的啟示。
聞一多先生的《孟浩然》啟示了我們,鑒賞詩歌和文學作品,要采用知人論世和比較的方法。作者的研究對象是孟浩然的詩,然而始終把孟浩然這個人、這個人所處的時代和環(huán)境,與他的詩聯(lián)系在一起研究。從這個人所處的時代考察這個人,從這個人考察這個人的詩。由于采取了“知人論世”的方法,文章寫得扎實,富于說服力。文章還把詩人孟浩然與其他詩人,比如陶淵明、蘇軾、杜甫、王維、劉長卿和十大才子做比較;把隱士孟浩然與歷史上隱士龐德公、同時代隱士做比較。在比較中,孟浩然其人、孟浩然其詩就給了讀者更清晰的印象。
語文必修五《中國建筑的特征》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