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六課知識點匯總
高二政治必修三學科中有很多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點也是多且雜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伪匦奕诹n知識點匯總,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六課知識點
1. 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2.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見證:漢字與史書典籍
(1)漢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載體。文字的發(fā)明,使人類文明得以傳承,標志著人類進入文明時代。 漢字為書寫中華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為中 華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識。
(2)史書典籍:是中華文化一脈相傳的重要見證。我國史書典籍的特點:規(guī)模之大、存留之豐為世界所罕有。
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還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漢字傳載、史學典籍存?zhèn)?、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俸x: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所謂“求同存異”,就是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所謂“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鑒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積極成分。
②意義:這種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對外域文化的理解。
4. 如何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1)在近代中國,再創(chuàng)中華文化的輝煌與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斗密切相關。
(2)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才能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3)今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中華民族的文化史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中華文化在繼續(xù)更加壯麗的篇章。
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第6、7、8點組合)
6. 中華文化的獨特性:
(1)中華文化中的文學藝術在世界文學藝術寶庫中獨樹一幟。(文學藝術對于反映人們的精神生活、展示人們的精神世界有獨特的作用)。
(2)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學技術是一個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之一。)
?、俚匚唬涸诠糯?,中國的科學技術成就長期處于世界的前列,對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②特點:總的來說,我國古代科學技術注重實際運用,具有行實用性和整體性的特點。
③意義:中華民族在認識、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國人民勤勞、 智慧和艱苦奮斗精神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生命力、創(chuàng)造力的生動體現(xiàn)。
7. 中華文化的區(qū)域性:
(1)成因:我國幅員遼闊,各地自然條件千差萬別,經濟社會發(fā)展程度不同,受歷史、地理等因素的影響,各地區(qū)的文化帶有明顯的區(qū)域特征。
(2)不同區(qū)域文化之間的關系: 不同區(qū)域的文化,長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鑒、相互吸收,既漸趨融合,又保持著各自的特色。
8. 中華文化的民族性:我國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都為中華文化的形成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9. 多民族文化對中華文化的意義
(1)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關系:中華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體,中華文化呈現(xiàn)多種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中華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們都足中華文化的瑰寶,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3)各民族文化的關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共同創(chuàng)造中華文化。
(4)意義:它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對共同擁有的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顯示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高二政治必修三練習題
1.“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下成其禮俗,乃圣人用賁之道也。”其意是說,圣人通過觀察天象,來了解時序的變化,通過觀察人類社會的各種現(xiàn)象,可以用教育感化的手段來治理天下。這表明
A.人們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和發(fā)展文化,也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B.科學理性和人文主義是中華文化的兩大特征
C.中國古代文化充滿了神學的神秘主義色彩
D.文化源自于古代圣人的“先知先覺”
2.德國地理學家馮·李希霍芬將中亞與中國進行絲綢貿易的商道稱為“絲綢之路”。然而,商人們運輸?shù)牟粌H僅是商品,在進行商品交換的過程中,古希臘的哲學、科學,中國的印刷術,阿拉伯人的數(shù)學等文化也相互交流。這充分印證了在很長的人類歷史中
A.文化從產生就處于傳承和創(chuàng)新狀態(tài)
B.商業(yè)貿易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
C.古代的商人們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
D.不同文化既沖突又共處是世界文化發(fā)展的主流
3.學習型社會的核心內涵是
①全民學習 ②活到老學到老 ③終身學習 ④把學習作為人的第一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①④
4.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藝術是瑰寶、是黃金,但是,光繼承,不改革創(chuàng)新,它將永遠是舊市場上的古玩。如能在新的歷史時空,與時俱進,展翼雄飛,是令人神往的。這段話主要說明
A.沒有文化的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積累
B.繼承是發(fā)展的必要前提
C.文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就是要完全拋棄傳統(tǒng)文化
D.對于傳統(tǒng)文化要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5.徐悲鴻是中國現(xiàn)代美術的奠基者、杰出的畫家和美術家。他把西方藝術手法融入到中國畫中,他的素描和油畫則滲入了中國畫的筆墨韻味。這說明
A.在實踐中進行了文化創(chuàng)新,做到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B.中西畫法混合就能畫出名畫
C.文化創(chuàng)新離不開傳統(tǒng)
D.文化創(chuàng)新是一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
6.下列對于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確的有
①對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功不可沒 ②能與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諧相處
③囊括了大量外域文化 ④有利于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經濟日報》載文指出,必須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文化事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中的指導地位,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全面推進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解放和發(fā)展文化生產力。在新世紀新階段,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根本的是
A.堅持“雙百”方針 B.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tǒng)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C.把握社會主義這個核心要求 D.堅持文化多樣性
8.當前,我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熱衷于過“洋節(jié)”,而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卻備受冷落,有識之士對此深表憂慮。熱衷于過“洋節(jié)”、冷落本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現(xiàn)象
A.是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文化交流的必然結果
B.不利于繼承弘揚民族精神與增強民族凝聚力
C.是國際敵對勢力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的結果
D.反映了西方先進文化逐步代替中國落后文化的趨勢
9.漫畫《不能讓中國新生代姓“西”!》告訴我們
A.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惰性的力量和保守的因素
B.我國悠久的文明進程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
C.在經濟全球化中要加強民族文化教育
D.我們要有選擇地借鑒和吸收外來文化
10.近年來,世界各地出現(xiàn)的“漢語熱”,折射出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巨大潛力,這個觀點肯定了
A.文化包括語言、文字等非意識形態(tài)
B.經濟發(fā)展是文化發(fā)展的基礎,一定的文化是由一定的經濟決定的
C.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D.文化的力量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
看了“高二政治必修三第六課知識點匯總”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