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知識點
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知識點
細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個重要方面。那么在考試中有哪些是一定要掌握的知識點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知識點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的分類比較
細胞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個重要方面。總的來說,它是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按照人們的設計藍圖,進行在細胞水平上的遺傳操作及進行大規(guī)模的細胞和組織培養(yǎng)。當前細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術領域有細胞培養(yǎng)、細胞融合、細胞拆合、染色體操作及基因轉移等方面。通過細胞工程可以生產有用的生物產品或培養(yǎng)有價值的植株,并可以產生新的物種或品系。
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的基本概念
細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高中概念)是指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通過某種工程學手段,在細胞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按照人們的意愿來改變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從而獲得新型生物或特種細胞產品、或產物的一門綜合性科學技術。
(大學概念)應用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原理和方法,通過某種工程學手段,在細胞整體水平或細胞器水平上,依照人們的需要和設計來改變細胞內遺傳物質或獲得細胞產品的一門綜合科學技術。
細胞工程與基因工程一起代表著生物技術最新的發(fā)展前沿,伴隨著試管植物、試管動物、轉基因生物反應器等相繼問世,細胞工程在生命科學、農業(yè)、醫(yī)藥、食品、環(huán)境保護等領域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更具體概念)是指應用現代細胞生物學、發(fā)育生物學、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理論與方法,按照人們的需要和設計,在細胞水平上的遺傳操作,重組細胞的結構和內含物,以改變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即通過細胞融合、核質移植、染色體或基因移植以及組織和細胞培養(yǎng)等方法,快速繁殖和培養(yǎng)出人們所需要的新物種的生物工程技術。
21世紀合成生物學的發(fā)展,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DNA或基因合成技術,人工設計細胞的信號傳導與基因表達調控網絡,乃至整個基因組與細胞的人工設計與合成,從而刷新了基因工程與細胞工程技術,并將帶來生物計算機、細胞制藥廠、生物煉制石油等技術與產業(yè)革命。
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主要技術及原理
類型 | 主要技術 | 原理 |
植物細胞工程 | 植物組織培養(yǎng) | 細胞的全能性 |
植物體細胞雜交 | 細胞膜的流動性 | |
動物細胞工程 | 動物細胞培養(yǎng) | 細胞的增殖 |
動物細胞融合 | 細胞膜的流動性 | |
單克隆抗體 | 細胞的增殖 | |
胚胎移植 | | |
核移植 | 細胞核的全能性 |
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與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比較
項目 | 動物細胞培養(yǎng) | 植物組織培養(yǎng) | ||
培養(yǎng)基 | 狀態(tài) | 液體 | 固體 | |
組成 | 成分 | 葡萄糖、動物血清、氨基酸、無機鹽和維生素 | 蔗糖、植物激素、礦質元素、維生素和有機添加物(如甘氨酸) | |
相同點 | 都包括無機鹽、維生素和有機物 | |||
不同點 | 一是添加的能量物質不同:動物細胞培養(yǎng)為葡萄糖,植物細胞培養(yǎng)為蔗糖;二是有機添加物不同:動物細胞主要添加氨基酸,植物組織培養(yǎng)添加促進分裂和分化的物質——植物激素和甘氨酸等;三是動物細胞需添加動物血清。 | |||
細胞來源 | 由于動物細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動物細胞應取自動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齡動物的器官和組織。 | 由于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因此植物組織培養(yǎng)可選擇任意離體的植物組織或器官(外植體)。 | ||
培養(yǎng)過程 | 需用胰蛋白酶處理,以分離細胞和防止貼壁生長,包括原代培養(yǎng)、傳代培養(yǎng)和細胞系。 | 植物組織培養(yǎng)以獲得植株為目的時,經歷脫分化、再分化等過程。 | ||
主要應用 | 制備蛋白質生物制品,如病毒疫苗、干擾素和單克隆抗體等;大面積皮膚移植;檢測有毒物質的毒性等。 | 快速繁殖、培養(yǎng)無病毒植株;生產藥物、食品添加劑、香料、色素和殺蟲劑;制造人工種子;培養(yǎng)轉基因植物。 |
2017年高考生物細胞工程植物體細胞雜交與動物細胞融合比較
項目 | 植物體細胞雜交 | 動物細胞融合 | |
相同點 | 原理 | 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 |
方法 | 利用物理(振動、離心、電刺激)、化學(PEG—聚乙二醇)促融。 | ||
不同點 | 過程 | 植物體細胞雜交需先用纖維素酶或果膠酶去掉細胞壁形成原生質體后融合,融合形成的原生質體還需誘導產生細胞壁,動物細胞融合直接進行。 | |
方法 | 動物細胞融合除可利用物理、化學促融外,還可利用生物促融,如滅活的仙臺病毒促進細胞融合。 | ||
目的 | 培養(yǎng)植物新品種 | 制備單克隆抗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