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反思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反思
文嚼字這篇文章歷來認為較難,枯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呷Z文《咬文嚼字》教學反思,希望對你有幫助。
《咬文嚼字》教學反思
支教本課時,自己并沒有太多新意的教學設計。大致流程為:第一課時自主閱讀,找出本文朱光潛認為咬文嚼字的含義是什么?無論閱讀還是寫作,我們都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精神。文章1—5段 舉了哪些事例? 從哪一個方面闡述咬文嚼字的道理?
推敲的故事 朱光潛認為哪個字好?你認為哪個字好?
蘇軾的詩歌修改前后有什么不同效果?什么是套板反應?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事例?
拓展訓練:蘇小妹咬文嚼字,早梅一字師,春風又綠江南岸,到過入滿,有何差別? 古人咬文嚼字的名句??偨Y(jié)本課對我們寫作的啟示。
整個教學流程也比較大眾化,但是在拓展訓練環(huán)節(jié),當學生選字眼的時候,熱情高漲,大膽嘗試的狀態(tài)歷歷在目。推好還是敲好,學生也是各抒己見。春風又綠江南岸,學生改了一個“潤“字,也改得很妙??梢?,學生無論閱讀還是創(chuàng)作的激情還是有的,可是為什么我們的學生都不愿意寫作文呢?包括我們的老師自己也不愿意寫作文?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我覺得至關(guān)重要。
高二階段訓練的是議論文,議論文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很值得自己思考。與其一次次地讓學生艱難地挖空心思地創(chuàng)作,不如讓學生找到閱讀和寫作的樂趣,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其實,學生是愿意創(chuàng)作的,如果讓學生去創(chuàng)作劇本,他們愿意,如果讓他們演劇本,他們更愿意。如果讓他們創(chuàng)作詩歌,他們也愿意,品味詩歌,遣詞造句,也別有風味。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是我們語文教師的當務之急。
高三語文《咬文嚼字》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1.咬文嚼字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