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語文>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4)

時間: 文娟843 分享

  第六課時

  鴻門宴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距關,毋內(nèi)諸侯(同“拒”,據(jù)守;同“納”,納入)

  (2)要項伯(同“邀”,邀請)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違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同“早”,早上)

  (5)令將軍與臣有郤(同“隙”,隔閡,嫌隙)

  (6)因擊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7)拔劍切而啗之(同“啖”,吃)

  (8)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絲毫)

  2.古今異義

  (1)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古義:指意外之事 今義:十分,很

  (2)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

  古義:指小人離間之言 今義:詳細敘說

  (3)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古義:兒女親家 今義:因婚姻而產(chǎn)生的夫妻關系

  (4) 沛公居山東時

  古義:指崤山以東地區(qū) 今義:省名

  (5)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

  古義:黃河以北、對南地區(qū) 今義:省名

  3.一詞多義

  (1)故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連詞,所以)

  故遣將守關者(副訶,特意)

  君安與項伯有故(名詞,故交,老交情)

  不如因善遇之(動詞,及,比得上)

  (2)如 沛公起如廁(動詞,往,去)

  勞苦而功高如此(動詞,像,如同)

  然不自意能先人關破秦(動詞,料想)

  (3)意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詞,意圖)

  (4)舉 舉所佩玉塊以示之者三(動詞,舉起)

  殺人如不能舉(形容詞,盡)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動詞,道歉,謝罪)

  (5)謝 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動詞,感謝)

  乃令張良留謝(動詞,兼有道歉和告辭之意)

  4.詞類活用

  (1) 名詞作狀語。 吾得兄事之(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鳥一樣用翅膀)

  (2) 名詞作動詞。 沛公軍霸上(駐扎)/ 道芷陽間行(取道)/ 籍吏民(登記)/ 范增數(shù)目項王(用眼示意) /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稱王)

  (3) 形容詞作動詞。 素善留侯張良(與……友善)/ 豪毛不敢有所近(接觸,沾染)

  (4) 形容詞作名詞。 此其志不在小(小的地方)/ 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

  (5) 動詞使動用法。 臣活之(使……活)/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使……隨從)/ 交戟之衛(wèi)士欲止不內(nèi)(同“納”,使……納入)/ 拔劍撞而破之(使……破)

  二、文言虛詞

  1.以

  (1) 介詞,把。 具告以事

  (2) 介詞,用。 請以劍舞

  (3) 介詞,憑。 不然,籍何以至此

  (4) 連詞,來。 項王未有以應

  (5) 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樊噲側其盾以撞

  2.為

  (1) 動詞。 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結成)/ 軍中無以為樂(作為)/ 使子嬰為相(做)/ 竊為大王不取也(認為)

  (2) 動詞,表判斷,相當于“是”。 我為魚肉

  (3) 介詞,被。 吾屬今為之虜矣

  (4) 介詞,替、給。 君為我呼入

  (5) 介詞,對,對于。 為之奈何

  (6)) 句末語氣詞,常用在疑問句末。 何辭為

  3.因

  (1) 動詞,趁機。 不如因善遇之

  (2) 副詞,于是,就。 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

  4.且

  (1) 副詞,將。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且為之奈何

  (2) 連詞,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5.之

  (1) 代詞。 起,立而飲之(指代“酒”)

  (2) 動詞,到。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3) 助詞,的。 今日之事何如

  (4)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6.于

  (1) 介詞,對。 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

  (2) 介詞,對于。 貪于財貨

  (3) 介詞,比。 長于臣

  (4) 介詞,在。 得復見將軍于此

  7.與

  (1) 介詞,同。 未得與項羽相見/欲呼張良與俱去

  (2) 連詞,和。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3) 動詞,送與。 則與斗卮酒/欲與亞父

  8.而

  (1) 連詞,表并列。 勞苦而功高如此

  (2) 連詞,表修飾。 項王按劍而跽

  (3) 連詞,表承接。 拔劍切而啗之/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9.然

  (1) 助詞,形容詞詞尾,相當于“……的樣子”。 沛公默然

  (2) 代詞,這樣。 不然,籍何以至此

  (3) 連詞,然而。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此天子氣也(語氣詞“也”,表判斷)

  (2) 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者……也”,表判斷)

  (3)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者……也”表判斷)

  (4)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者也”,表判斷)

  (5)此亡秦之續(xù)耳(語氣詞“耳”,表判斷)

  (6)客何為者(動詞“為”表判斷,相當于“是”)

  2.疑問句

  (1)誰為大王為此計者(疑問代詞“誰”,表疑問)

  (2)君安與項伯有故(疑問代詞“安”,表疑問)

  (3)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疑問語氣詞“為”,用在句末,表疑問)

  (4)能復飲乎(疑問語氣詞“乎”,表疑問)

  (5)公豈敢入乎(副詞“豈”與疑問語氣詞“乎”,表反問)

  3.省略句

  (1)毋從(之)俱死也(前面省去主語“你”,后面省去動詞賓語“之”)

  (2)項王則受璧,置之(于)坐上(省去介詞“于”)

  (3)欲呼張良與(之)俱去(省去介詞賓語“之”)

  (4)拔劍撞(之)而破之(省去動詞賓語“之”)

  4.倒裝句

  (1)大王來何操(操何,賓語前置)

  (2)沛公安在(在安,賓語前置)

  (3)客何為者(為何,賓語前置)

  (4)因擊沛公于坐(于坐擊沛公,狀語后置)

  5.被動句

  吾屬今為之虜矣(介詞“為”表被動)

  【課堂演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交,老交情

  B.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道歉,謝罪

  C.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夫妻

  D.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詞作狀語,像鳥張開翅膀一樣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且為之奈何

  B.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

  C.拔劍切而啖之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D.不然,籍何以至此

  而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2)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3)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4)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答案:1.C(兒女親家) 2.B(代詞,這樣/連詞,然而) 3.略

  第七課時

  秋水(節(jié)選) 非攻(節(jié)選) 察今(節(jié)選)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涇流之大(通“徑”,直)

  (2)不辯牛馬(通“辨”辯認)

  (3)其有仁茲甚(通“滋”,更加)

  (4)不如小決使道(通“導”,疏通,引導)

  (5)澭水暴益(通“溢”,上漲,漲大)

  (6)故擇先王之成法(通“釋”,舍棄,拋棄)

  2.一詞多義

  (1)表 使人先表澭水(名詞作動詞,設立標記)

  循表而夜涉(名詞,標記)

  (2)始 始吾弗信(副詞,開始)

  于是焉河泊始旋其面目(副詞,才)

  (3)法 此先王之法也(名詞,法則、法規(guī))

  而法之以為治(名詞作動詞,效法)

  3.詞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秋水時至(按時令)/順流而東行(向東)

  (2)名詞作動詞。 莫能名者(說明)

  (3)形容詞使動用法。 軍驚而壞都舍(使……壞)

  (4)形容詞意動用法。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以……為少,以……為輕)

  二、虛詞

  1.而

  (1)連詞,表并列。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2)連詞,表修飾。 東面而視

  (3)連詞,表承接。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

  (4)連詞,表遞進。 今水已變而益多矣

  (6)動詞,如同,像。 軍驚而壞都舍

  2.以

  (1)連詞,相當于“而”,表承接。 不隨以止也

  (2)動詞,認為。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3)動詞,作為。 而法之以為治

  3.之

  (1)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 涇流之大

  (2)助詞,無義。 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

  (3)助詞,的。 而知日月之行

  4.于

  (1)介詞,與。 有要于時也/有似于此

  (2)介詞,表被動。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5.則

  (1)連詞,表轉(zhuǎn)折,相當于“然而”“反而”。 今至大為攻國則旨知非

  (2)連詞,表承接,相當于“就”“那么”。 其所善者,吾則行之

  6.與

  (1)連詞,和。 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2)介詞,同。 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4.焉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句中語氣助詞)

  三、文言句式

  1.判斷句

  今至大為攻國(動詞,“為”,表判斷)

  2.疑問句

  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疑問語氣“乎”,表疑問)

  3.倒裝句

  (1)涇流之大(大涇流,定語后置)

  (2)我之謂也(謂我,賓語前置)

  (3)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莫若己,賓語前置)

  4.被動句

  (1)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見……于,表示被動)

  【課堂演練】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其不仁茲甚 通“滋”,更加

  B.而法之以為治 名詞作動詞,效法

  C.故擇先王之成法 選擇

  D.使人先表澭水 名詞作動詞,設立標記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組是

  A.東西而視

  則噪而相逐

  B.有要于時也

  有似于此

  C.涇流之大

  將崇極天之峻

  D.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矣

  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3.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

  (2)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已若者”,我之謂也。

  (3)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

  (4)有道之士,貴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益所見知所不見。

  答案:1.C(通“釋”,舍棄,拋棄) 2.D(介詞,同/連詞,和)
看過"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 "的還看了:

1.高中語文必修3文言文

2.高二必修3語文必背文言文

3.中考語文文言文總復習

4.高三語文文言文復習知識

蘇教版語文必修三文言文專題復習教案(4)

第六課時 鴻門宴 【重點梳理】 一、文言實詞 1.通假字 (1)距關,毋內(nèi)諸侯(同拒,據(jù)守;同納,納入) (2)要項伯(同邀,邀請)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21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