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必修一《沁園春·長沙》教學設(shè)計
教學設(shè)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shè)想和計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一《沁園春·長沙》教學設(shè)計,歡迎參考!
高一語文必修一《沁園春·長沙》教學設(shè)計(篇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品味詩歌語言的表現(xiàn)力,體會詩的宏闊意境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提高詩歌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反復運用進而掌握朗讀的方法,自由發(fā)揮想象并合作探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詩人開闊博大的心胸和以天下為己任的抱負,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運用聯(lián)想、想象體會并把握詩歌形象,理解詩的意境。
2、難點:體會詩中所運用的情景關(guān)系并掌握一般詩歌的鑒賞方法。
朗讀法、聯(lián)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正式上課之前,我想先請同學們跟我來一次穿越,(多媒體播放抗戰(zhàn)時期中國國內(nèi)的片段,炮火連天,山河破碎;然后畫面轉(zhuǎn)入一座山頂,其下可見河流樹木)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此刻你就站在山頂,秋日的天空顯得無比遼闊、高遠,遠處有一只雄鷹在展翅飛翔,漫山火紅的樹林,山下是滾滾而去的長河,河面千帆相競……而你就站在山巔,你會有何感想?
請學生暢談,教師稍作評價并總結(jié)。
現(xiàn)在我們回到課本,通過一首詞,走進1925年的那個秋天,看看毛澤東在我們剛才所體驗的情境中都看到、想到了什么,都生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
這首詞就叫《沁園春 長沙》 板書
2、簡要解題(可根據(jù)學生情況簡化)
詞,因句式長短不齊,又叫長短句,最初被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稱為詩的一種別體,有人將它稱為“詩余”。
詞有詞牌,或稱詞調(diào),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shù)、句數(shù)、韻律,每句的字數(shù)、句式、聲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規(guī)格。作者按照不同的規(guī)格去寫,又叫做“填詞”。詞按字數(shù)多少,分小令、中調(diào)、長調(diào)?!肚邎@春》屬于長調(diào),分上下闕,也叫雙調(diào)。本課的“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是題目。
沁園春:相傳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后來被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詠其事,此詞牌由此而得名。
二、聽讀全詩
1、布置思考題:①詞中表現(xiàn)了哪些主要景物?其典型特征是什么?
?、谠~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
2、播放配樂朗誦,注意字詞讀音,感受詞中所抒情感。
3、請學生讀,注意節(jié)奏、停頓,控制語調(diào)、重音,其他學生評價,教師簡要總結(jié)。
4、師生齊讀,進一步感受理解。
5、回答思考問題:
?、俸锏南娼?碧綠清澈),山(多),林(紅),舸(多),鷹魚(有力)
?、讵毩⑸钏?,憶舊言志,胸懷天地宇宙。
三、鑒賞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起句)【湘江一去不復返的壯景,更易使人緬懷逝去的崢嶸歲月】
1、點明時間——寒秋(指深秋),地點——橘子洲
2、為增強詞的表現(xiàn)力,語序被打亂(前三句正常語序應(yīng)是——深秋,詩人獨立于橘子洲頭,望著湘江北去。)“獨立”前置,就像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主人公從背景中推出,凸顯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并將讀者的視野不斷擴展。
3、關(guān)于“獨”。李白有“獨坐敬亭山”的閑適,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里有隱適,晏殊的“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是落寞中的超脫,而毛澤東的“獨立寒秋”,表現(xiàn)的是一種卓然超群與大氣無畏。
4、關(guān)于“秋”。屈原“哀秋冬之緒風”,宋玉言“悲哉,秋之為氣也”,杜甫更有“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古人筆下的秋景多是蕭殺悲涼、清冷慘淡,而毛澤東筆下的秋景是怎么樣的呢?看下文。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鋪敘)
1、一個“看”字引出一幅秋景圖,沿著詩人的視野你看到了什么?能否嘗試著概括一下其特征?
(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要點:
①“萬”寫山之多,“遍”寫紅之廣,“層”寫林的層次之豐富,“盡”寫紅之透徹,“漫”寫水之多,“百”寫水之多,“擊”透出猛、勁;“翔”突出輕、快,這遠比用“飛”與“游”好得多。
?、谡堄脦讉€詞組概括這幅秋景圖【絢爛多姿,生機無限】
③作者在表現(xiàn)這幅圖時有什么特點?
a.意象密集,有山、水、江、舸、鷹、魚,這些意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充滿活力與生命力
b.視野開闊,有遠眺、近觀、仰視、俯察,這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
c.組合有序,山上、江中、天空、水底;表現(xiàn)有分有總,“看”領(lǐng)起,“萬類”收束。
d.用詞極富表現(xiàn)力。(“萬”“百”表現(xiàn)數(shù)量之多,“遍”“漫”突出范圍之廣,“盡染”“碧透”強調(diào)色彩之濃,“爭”“擊”“競”體現(xiàn)競爭之烈)
e.動靜結(jié)合,對照鮮明,突出景物特征。
可以看出,這幅圖不是詞人縱目所及,順手涂抹而成,而是經(jīng)過詞人細致的藝術(shù)加工,宇宙萬物在秋日生機勃勃的自由舒展,蓬勃生長。這種藝術(shù)加工必須融入詞人的情感,才能使客觀景物有機結(jié)合,富于詩意,而這幅生機無限的秋景圖也使我們感受到詞人對人生的積極追求,盡掃千古悲秋之氣。這樣這幅圖就達到了情景交融。
現(xiàn)在看到毛澤東筆下的秋景與古人的差異了吧?(毛澤東的有豪情在,是積極充滿活力的,壯麗的)
2、以“萬類霜天競自由”作結(jié),是作者對自然特征、規(guī)律的認識和揭示,此時詞人胸中已充溢了無限感慨,接下來,詞人的心緒該奔向何處呢?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小結(jié))
1、“悵”這里表達的是由深思而引發(fā)的激昂慷慨的心緒。詞人由上文的景自然生出無限心緒,終于沖口而出“誰主沉浮”這樣的詰問,萬類有大自然掌控,那人世呢?這大地上的人世間的一切,該由誰主宰?
2、這里,詞人由景及情,最終借景抒情,積蓄的情感終于以直白的發(fā)問爆發(fā)。這一問,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胸懷天下的青年的豪情壯志,這一問,也拓寬了詞的意境,使詞有了深沉的哲理意味,這一問,還將詞人的心緒拉到了另一幅畫面,所以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那么到底開啟了什么呢?
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講解。
【第二課時】
一、回憶上節(jié)課,上闋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爛多姿、生機無限的秋景圖,并即景抒情,發(fā)出了對家國命運主宰者的詰問。
這一問題的答案你知道了嗎?我們一起看詞的下闋。
二、賞析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與上闋“獨立寒秋”形成對比,今游引起對往昔的回憶)
1、“曾”“憶”表明詞人在回憶,上闋中所表現(xiàn)的深沉思索很自然的喚起了詞人對年青時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動的思念和追憶。
2、略作背景介紹
3、“憶”領(lǐng)起下文八句,回憶當年歲月。
“崢嶸”“稠”:表明年代特點,時事艱難反襯人的奮發(fā)有為。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1、“恰”引起的是一段鋪敘,表現(xiàn)了當年人物的氣質(zhì)稟賦,精神狀態(tài)和戰(zhàn)斗行動。
“恰”“正”“方”:極寫年華之美。
“茂”“遒”:極寫才情之美。
“糞土”表明對軍閥官僚的蔑視。
2、這些句子懷人憶事,形象化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發(fā)的戰(zhàn)斗風貌和豪邁氣概。
3、最后一句寫盡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lián)想到“中流砥柱”。詞人以設(shè)問作答,照應(yīng)上闋;主宰國家命運的是胸懷家國、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tǒng)治者,立志改造舊世界的革命青年;呼喚青年,發(fā)揚蓬勃的朝氣,激流勇進,搏擊風浪,做革命的中流砥柱。
三、歸納總結(jié)
上闋寫景,宏闊的深秋意境,是壯景;下闋抒情,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是豪情。
四、作業(yè)布置
1、背誦全詞
2、查資料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詞,并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賞析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