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我的空中樓閣》知識點
高一語文《我的空中樓閣》知識點
《 我的空中樓閣》是臺灣著名作家李樂薇的作品,編入高一語文課本中,那么有哪些知識點要學好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我的空中樓閣》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我的空中樓閣》鑒賞要點
1.點題之筆
本文題為“我的空中樓閣”,“空中樓閣”一語雙關:既指“我”居住的“小屋”建于山上,在煙霧迷蒙中,猶如構筑在天空中的樓閣一般,又指幻景中的“空中樓閣”,理想中“獨立”“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
文章前一部分重在自然景物的真實描寫,盡管有著豐富的聯(lián)想、想像,但寫的是實實在在的山、樹、房屋的形勢、情姿。后一部分則重在人對自然景物的感受。明明是極小的“袖珍型”花園,有限的圍墻,而“我”卻因有無限的“領空”而陶醉;明明是“高高的山坡”,崎嶇的“山路”,“我”卻把它稱做“幸福的階梯”“空中走廊”。文章最后點題,寫“小屋迷于霧失樓臺的情景中。讀到這里,我們會恍然大悟,其實作者所寫的小屋是虛構的,只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生活居所,是作者向往的自由生活所在。
2.托物言志
作者窮盡筆力寫自己心愛的小屋,但并不是純客觀地寫小屋,而是在描寫中處處滲透著作者的主觀感情,使各種各樣的景物帶上強烈的主觀色彩,寄寓著作者的主觀志向和情趣。因此,這些外在景物實際上是作者內(nèi)在精神的體現(xiàn),所謂小屋、綠樹、花、山,它們的活力、輕靈、自由、開放,無不是作者自身精神外化了的景物特征。由此可以推知,貫穿于全文的對小屋與周圍環(huán)境的描摹與贊美,強烈地表達著作者對自由生活、獨立人格的追求與向往,這就是作者的“志”。以對小屋的描寫為例,作者特意讓小屋踞于“高高的山坡”上,強調(diào)“山路和山坡不便于行車”,這里已暗含遠離“人境”之意;文章最后,作者又特意強調(diào)這小屋已成了“空中樓閣”,而這空中樓閣又占了“地利之便”,可以充分享受自然,而不需人為的裝飾,表明了作者對超然物外的自由和獨立生活的向往。全文雖未明言情志,情志卻無處不在,景語即為情語;景物描寫越生動、形象,蘊含的情志就越具有感染力。
3.多角度描寫
本文從多角度、多側(cè)面描寫小屋及周圍的環(huán)境,構成一個立體的畫面,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這里有近看,樹點綴了小屋,給小屋設置了一個美妙的綠的背景,使小屋“含蓄而有風度”;有遠觀,小屋在樹之間若隱若現(xiàn),凌空而起,“輕靈而自由”。還有仰視:“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有俯瞰:“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此外有白天所見,有夜晚所見;有從屋外對小屋的描寫,有屋內(nèi)對屋外的捕捉;還有對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的描寫與想像,可謂筆法靈活,變化多端。
總之,作者以心愛的小屋為焦點,從各個角度進行觀察和描繪,寫出了小屋在各種視角下的各個方面,寫出了小屋的神韻。只有心靈自由,襟懷開闊,胸無塵滓,而且愛屋情篤,才能如此放縱筆墨,視點任意東西南北。
4.生動的語言
生動的比擬。作者將景物人格化,賦予景物以人的動作、神態(tài)和精神,從而展示作者的志向和情趣。這樣的語言比比皆是,如:“小屋的出現(xiàn),點破了山的寂寞。”“樹的美在于姿勢的清健或挺拔,苗條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這棵樹使小屋給予人另一種印象,使小屋顯得含蓄而有風度。”
巧妙的比喻。參看“有關資料”。
對稱的句式。文中很多地方使用這樣的句式,不僅強化了語言的節(jié)奏感,而且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事物的差別,或者精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感覺和情趣。例如:“花好比人的面龐,樹好比人的姿態(tài)。”“樹的動,顯出小屋的靜;樹的高大,顯出小屋的小巧。”“論‘領土’,只有有限的一點……論‘領空’卻又是無限的……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
高一語文《我的空中樓閣》作者簡介
上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臺灣文壇出現(xiàn)了一段真空時期。這一時期的臺灣作家沒有前一代的文學遺產(chǎn),縱的只有中國古典文學,橫的只有外國文學。而臺灣社會由農(nóng)業(yè)型逐漸轉(zhuǎn)向工業(yè)化的進程中,物質(zhì)文明發(fā)展得相當迅速,人們急功近利現(xiàn)象異常突出。面對西方文化帶來的影響和沖突,特別是面對物質(zhì)文明程度的快速提高,目光銳利的知識分子們感到:人性一方面隨著文明程度的提高而得到釋放,另一方面這釋放了的人性又常常表現(xiàn)出負面效應,從而又給自身帶來了新的束縛。
高一語文《我的空中樓閣》內(nèi)容結構
一、二自然段為第一部分,交代小屋的位置。一開始,作者用了“山如眉黛”這個現(xiàn)成的比喻,似乎看不出什么奇特之處??伤纱松l(fā)下去,便帶出一個新鮮的比喻來:“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點。”獨出心裁,熨貼自然,使“山”、“屋”的形象呈現(xiàn)出新穎動人之態(tài)。前一比喻是不可或缺的鋪墊。后一比喻的光彩又使前一比喻脫去凡俗,頓然生輝了。這只不過是輕描淡寫的一筆,那普通的山,平常的小屋,便已經(jīng)有些韻致了。且看第二筆:“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瓏地立于山脊一個柔和的角度上。”“柔和的角長”把“眉梢”的美具體化了;小屋“玲瓏”地立著,與山的契合是那樣清新,那樣自然。這個倒裝句簡潔而灑脫,浸泣著濃郁的感情色彩,把作者的感受完美地表現(xiàn)出來。
第二部分,從“世界上有很多已經(jīng)很美的東西”,到“輕靈而自由”。通過小屋點綴山,樹點綴小屋的精巧布局,顯現(xiàn)出小屋“凌空”的姿態(tài)。寫小屋點綴山的效果,作者用“點破”山的寂寞,“增加”景色的風采來說明。接著,又連用四個比喻表現(xiàn)“山上有了小屋”而給人的美感:“好比一望無際的水面飄過一片風帆。以“飄”、“掠”的動態(tài)寫靜止的美,出奇制勝,氣韻生動,這是作者發(fā)揮想象的能動作用而產(chǎn)生的形象的變戊。后一對隱喻,則直接點出它給人的色彩印象和氣氛感覺。語言簡潔秀逸,呈現(xiàn)出錘煉文字達到爐火純青地步的那種瀟灑風姿,把山和小屋寫得如此令人神往,令人陶醉。這是作家善于體察,善于聯(lián)想,善于精微地表現(xiàn)內(nèi)心獨特感受的結果。寫樹“點綴小屋”,很有層次。先用“一片純綠色”抹那一脈青山。山上的樹是“無花樹”,本來無花,作者卻偏要拿花來作比較,從而突出了“樹的美”。其次,又用“許多樹”點綴小屋,用對比的方法陪襯出“小屋的靜”、“小巧”、 “別致出色”。再其次,用“一棵高過屋頂?shù)拇髽?rdquo;點綴小屋,著意突現(xiàn)綠的以調(diào),綠的蔭蔽,使小屋另添一種風韻,“顯得含蓄而有風度”。最后,采用仰視的的巧妙角度,一個遠鏡頭便把小屋推向空中:在樹的遮掩、簇擁下,小屋“若隱若現(xiàn),凌空而起,姿態(tài)翩然”,“輕靈而自由”。聯(lián)想奇瑰、浪漫,字里行間已暗暗蘊含著題目的“空中”二字了。
第三部分,從“小屋之小”到“以及一天一個美夢。”轉(zhuǎn)入直接對小屋環(huán)境的描繪。先扣住小屋的“小”字做文章。屋小,“是受了土地的限制。”把這塊土地戲稱為“領土”,除了詼諧風趣之外,還含有這是“獨立”的地盤的意思。寫“領土”,小中還有?。?ldquo;這條小路是我袖珍型的花園大道。”“領土”是“有限的”,和“領土”相對的“領空”卻是“無限的”。寫“領空”,作者換用了對偶句: “足以舉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顧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綠野阡陌。”寫出小屋在地上雖受到“限制”,空間卻是“無限的”、自由的。這里突出了作者對“空中”的偏愛,對能盡情“游目騁懷”的向往。接下去,扣住“領土”寫“有形的圍墻圍住一些花”:紫藤、月季、喇叭花……;扣住“領空”寫“無形的圍墻也圍住一些花”:“……那是上帝玩賞的牡丹或芍藥,我們叫它云或霞。”寫得五彩繽紛,奇光耀眼,渲染了小屋環(huán)境的美好。寫罷視覺的官感,再寫呼吸時受到的誘惑??諝馇逍碌贸銎?,竟使人產(chǎn)生了聞以襲人香氣的錯覺與興奮。小屋窗多,光線好,但也有“例外”的時候。作者用優(yōu)美瀟灑的抒情筆調(diào),用新奇瑰麗的比喻,描摹了破曉或入暮時,他對光線變化的細微觀察和獨特感受。早晨來到,山中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靜,一片安謐”,隨著晨曦的擴散,視野的擴大,“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作家捕捉到這個異常新鮮的感覺,用“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開發(fā)一些”,便將光線微茫時的那種情韻,表現(xiàn)得非常充分。夜晚降臨,他又喻之為“花瓣微微收攏”。這是作者精微觀察、悉心體味之所得。末尾的議論,富有哲理性:光線隨時間變化,自有其科學道理,并非杜撰的神話中的奇光異彩;光線有了這種變化,更逗人情思,產(chǎn)生浪漫的遐想。 “山上的環(huán)境是獨立的,安靜的。”這是對第三部分的小結。接著,作者用抒情的贊美的語調(diào)暗暗扣題:“身在小屋享受著人間清福,享受著充足睡眠,以及一天一個美夢。”以“人們”影射“空中”,表明小屋雖是“空中”樓閣,“我” 卻不是沒有凡人欲念的神仙。
第四部分,從“出入的交通要道”到“月影之側(cè)的空中樓閣。”直接點題,寫空中樓閣。先鋪墊,把山坡和山路比做樓閣的“階梯”和“走廊”。作者以小屋為中心,抒寫沿山路出外與歸來時的心情,實質(zhì)上是含蓄地寫山高,作好點題的準備。山高路遠,安步當車,“往返于快樂與幸福之間”,其樂無窮。“我替山坡起了個名字,叫幸福的階梯,山路被我喚做竄中走廊。”引出“空中走廊”,便已切近題目了。走廊既在“空中”,樓在何處,讀者已可想見。 “我把一切應用的東西當做藝術,我在生活中的第一件藝術品------就是小屋。”作者一下就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到本文的主體形象上了。這小屋,白天“是清晰的”,前面已描述得很充分;“夜晚它是朦朧的”,何以見得?請看:“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山下的燈把黑暗照亮了,山上的燈把黑暗照淡了”------山下燈多,太亮,反而不美;山上燈少,疏疏落落,“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煙,淡如霧”,一派迷離恍惚,依稀朦朧,山也顯得虛無,樹也覺得縹緲。
行文至此,作者已把樓閣置于如煙如霧的夜色籠罩之下,“空中” 的氣氛烘托夠了,便把筆端直接指向小屋-------- 小屋迷于霧伯樓臺的情景中,它不再是清晰的小屋,而是煙霧之中、星點之下、月影之側(cè)的空中樓閣!點題點得多妙,真是水到渠成!我們不得不驚嘆作者精湛的藝術技巧和純熟的語言表達能力,竟使這普通的山和平常的小屋,幻化出令人如此心曠神怡的美妙境界!
最后三句話為第五部分,寫小屋室內(nèi)之好得益于自然的美,抒寫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趣。“門外有幅巨畫-------名叫自然”一句,概括全文,點明文章思想真諦-----揭示自然的美。大自然,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空氣的污染,沒有塵世的傾軋,是臺灣土地上的凈土。作者對處在自然懷抱中的小屋的由衷贊美,委婉含蓄地表露了對臺灣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竟力渲染“樓閣”遺世而獨立的“空中”感,也流露出他匿跡遁世的消極情緒。“空中樓閣”這個成語,本意就是指海市蜃樓,以“我的空中樓閣”命題,說明小屋原本是虛幻的,在臺灣現(xiàn)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這種“獨立”、“安靜”的環(huán)境的;同時,也反映了作者想解脫而不可得的深沉痛苦。
這篇文章給我們以這樣的啟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物中,往往蘊藏著豐厚的內(nèi)涵。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蟲一鳥,一人一事,乃至一點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瀾,皆可隨意擷取,點化成文。關鍵在于作者能否用閃光的思想將這些事物照亮,于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尋常的東西,從而獲得獨特的感受;作者是否善于從一個新穎的表現(xiàn)角度,用別具風采的語言將其表達出來,從而做到“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倘能如此,我們也會筆下生花,寫出意境雋永,耐人尋味的散文來。
看了<高一語文《我的空中樓閣》知識點>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