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化學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測試題及答案(2)
初三上冊化學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測試題及答案
三、實驗探究題(共24分)
25 (12分)某化學興趣小組用火柴、蠟燭、燒杯三種實驗材料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
【提出問題】物質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猜想與假設】1.有可燃物 2.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3.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設計與實驗】
驗證 對比實驗
假設1 示例:加熱燒杯,燒杯不可燃 _________________(仿照示例填寫)
假設2 示例:常溫放置蠟燭,蠟燭不燃燒 _________________(仿照示例填寫)
假設3 示例:點燃蠟燭,蠟燭在空氣中持續(xù)燃燒 _________________(仿照示例填寫)
【得出結論】猜想正確,燃燒必須同時滿足_________個條件,只要破壞_________個燃燒的條件,就能達到滅火的目的。
【反思質疑】氫氣在氯氣中能燃燒。燃燒是否一定要有氧氣參加?
【查閱資料】鎂條能在空氣中劇烈燃燒,也能在二氧化碳中劇烈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細鐵絲可以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產(chǎn)生大量棕黃色的煙;磷能在氯氣中劇烈燃燒,放出大量的熱,產(chǎn)生大量的白色煙霧。
【表達與交流】根據(jù)上述內(nèi)容和課本中對“燃燒”的描述,你認為________________叫做燃燒。
26 (12分)某化學小組圍繞燃燒與滅火的主題開展了相關活動,請你參與完成。
【知識回憶】可燃物燃燒的必備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討論】(1)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二)與圖一相比,其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欲使圖二中的紅磷著火,可將試管從水中取出并___________后才能對試管加熱。
(2)將裝有某氣體的大試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試管罩住白磷(如圖三所示),結果觀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觀,則大試管所裝氣體可能是___________。
【綜合應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滅火,其實水有時也可以“生火”,比如鉀遇水會立刻著火,因為鉀遇水生成H2和一種堿(KOH),該反應是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共4分)
27 (4分)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煤做燃料不僅是極大的浪費,而且固體煤中含有的硫在燃燒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氣體還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
(1)若某市冬季取暖150天,每天消耗含硫1% 的煤2 000 t,該市一個冬季向大氣排放多少噸二氧化硫氣體?
(2)從環(huán)保角度考慮,請你提出一條合理化建議。
初三上冊化學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測試題參考答案
1 C 解析:煤、汽油等燃料中,除了含有碳、氫元素外,還含有少量的硫、氮等元素,這些燃料在燃燒時會轉化為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釋放到大氣中,造成環(huán)境污染;天然氣中碳元素的含量較高,燃燒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氫氣作為燃料不但燃燒熱值高、制取的原料豐富,而且燃燒產(chǎn)物無污染,是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故選C。
2 A 解析:化學反應不但生成新物質而且還會伴隨著能量的變化,這種能量變化經(jīng)常表現(xiàn)為熱能、光能或電能的放出或吸收,A正確;有些化學反應會放出熱量,如氫氣的燃燒等,B錯誤;在化學反應中放出熱量的不僅僅有燃燒反應,其他如金屬與水或酸反應、酸堿中和反應以及大部分的化合反應等也會放熱,C錯誤;人類利用的能量不完全是通過化學反應獲得的,比如水能、風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就不是通過化學反應而獲得的,D錯誤。
3 B 解析:A項,火上澆油的化學含義是向燃燒的物質中增加油這種可燃物,使燃燒更旺,錯誤;B項,鉆木取火的過程是通過摩擦生熱,使得木柴溫度升高,當木柴溫度達到著火點時而燃燒,正確;C項,吹滅燭火,是將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著火點,錯誤;D項,向著火的電器上澆水,可能會因水的導電性而使滅火者觸電,或引發(fā)電路短路引起更大面積的燃燒,故錯誤。
4 B 解析:實驗1中銅片上的紅磷和白磷所處環(huán)境一樣,紅磷沒有燃燒說明是溫度未達到紅磷的著火點,即說明紅磷的著火點高;實驗2中溫度并沒有變化,只是提供了氧氣,水中白磷能燃燒,說明與氧氣有關,如果停止通入氧氣,白磷就不能燃燒;由此可以得出燃燒的條件是: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5 A 解析:圖a中的火柴頭垂直向上燃燒時容易熄滅,是因為火柴梗不能充分吸收燃燒放出的熱量,溫度不易達到著火點,而不是熱空氣增大了火柴梗的著火點,故A錯誤。
6 D 解析:A、B利用隔絕空氣的方法滅火;C利用移走可燃物的方法滅火;汽油的密度比水小,汽車油箱著火用水滅火,汽油會浮在水面上跟氧氣繼續(xù)反應,因此汽油著火不能用水滅火,D錯誤。
7 A 解析: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還含有氫元素和硫元素等,煤燃燒會產(chǎn)生二氧化硫、炭黑小顆粒等污染物,不是清潔燃料,A說法錯誤;液化石油氣是石油分餾后的產(chǎn)物,是石油化工的一種產(chǎn)品,B說法正確;家用燃料包括煤、液化石油氣、煤氣、天然氣等,燃燒均放出熱量,C說法正確;煤、石油、天然氣都是由古代生物的遺骸經(jīng)過一系列復雜變化而形成的,屬于化石燃料,D說法正確。
8 C 解析: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屬于不可再生能源,而乙醇、沼氣和氫氣都是可再生能源,A正確;造成“溫室效應”加劇的原因,一方面是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越來越多,另一方面是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不斷減少,兩方面都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氣體含量升高,B正確;石油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面臨枯竭的危險,化石燃料燃燒對環(huán)境的影響也不容忽視,要合理利用與開發(fā)化石能源,不能加速過度開采,C錯誤;農(nóng)業(yè)上農(nóng)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是造成水體污染的一個原因,要合理使用農(nóng)藥和化肥從而達到防止水污染的目的,D正確。
9 D 解析:氫氣具有可燃性,因此點燃氫氣前,應先檢驗氫氣的純度,A不符合題意;用濕毛巾捂住鼻子和嘴,可以避免呼吸到煙塵和有毒的氣體,B不符合題意;加油站中的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險,所以加油站要嚴禁煙火,C不符合題意;天然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泄漏后向上擴散,天然氣報警器要安裝在燃氣灶的上方,D符合題意。
10 D 解析:化學反應過程中常伴隨能量的變化,有些化學反應放熱,有些化學反應吸熱,燃燒反應放熱;金屬與酸的反應放熱;氧化鈣與水反應放出大量的熱;碳與二氧化碳反應,需要持續(xù)加熱,反應才能進行,反應過程中吸熱。
11 A 解析:取出部分木柴并架空,增大了木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使木柴因與空氣充分接觸而燃燒更旺、更劇烈。
12 B
13 A 解析: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是天然存在的,是化工原料,不是化工產(chǎn)品。
14 C 解析:二氧化碳過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塑料制品引起白色污染;氟利昂的使用會破壞臭氧層。
15 B
16 C 解析:燃燒是物質與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而有的物質與氧氣反應比較緩慢,例如食物的腐敗、鋼鐵的生銹等,這些物質與氧氣的反應屬于緩慢氧化,不會發(fā)生燃燒,A錯;可燃物發(fā)生燃燒還需要與空氣(或氧氣)充分接觸,B錯;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充分接觸空氣,增大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使木柴燃燒得更旺,C正確;用嘴吹蠟燭,是因為降低了蠟燭火焰周圍的溫度,使溫度低于蠟燭的著火點,從而使蠟燭熄滅,而非降低了蠟燭的著火點,物質的著火點是物質本身固有的屬性,一般不隨外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D錯。
17 A 解析:可燃冰是一種礦物燃料,故A說法正確;由題意知可燃冰是甲烷分子與水分子形成的晶體,不能用水的化學式表示,故B說法錯誤;可燃冰的開采能解決能源問題,但仍然要研究更清潔的新能源,故C說法錯誤;甲烷是溫室氣體且甲烷燃燒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也會產(chǎn)生溫室效應,所以要關注開采造成的環(huán)境問題,故D說法錯誤。
18 B 解析:發(fā)現(xiàn)火險或遭遇火災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可以在第一時間得到救援,降低災害的程度,A正確;室內(nèi)電器著火,應先切斷電源,若直接用水滅火,容易造成電器短路等更大災害,B錯誤;不能逃生時,應沉著應對,等待救援,不要采取跳樓等極端措施,C正確;逃生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墻壁跑離著火區(qū)域,可以避免燃燒產(chǎn)生的有害氣體和煙塵對人體的傷害,D正確。
19 D
20 B
21(1)可燃物 (2)開門使室內(nèi)空氣形成對流,氧氣更充足 (3)A
(4)降低溫度至可燃物著火點以下
22(1)使面粉充滿整個金屬筒,與空氣混合均勻 (2)① (3)嚴禁煙火(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模擬粉塵爆炸實驗的有關知識??扇嘉镌谟邢薜目臻g內(nèi)急劇地燃燒,在短時間內(nèi)聚集大量的熱,使氣體的體積迅速膨脹而引起爆炸,且可燃物與氧氣的接觸面積越大,燃燒得就越劇烈,放出的熱量就越多,爆炸越劇烈。因此,在油庫、面粉加工廠、紡織廠和煤礦的礦井內(nèi),都標有“嚴禁煙火”的字樣或圖標,同時還要保持通風透氣。
23 (1)石油 二氧化硫(或SO2) (2)太陽能(合理即可) (3)BC
解析:(1)煤、石油和天然氣是三大化石燃料;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它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之一。(2)人類正在開發(fā)和使用的新能源有潮汐能、氫能、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核能等。(3)A選項大力發(fā)展火力發(fā)電,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高能耗,不符合“低碳經(jīng)濟”理念;B選項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產(chǎn)業(yè),有利于減少二氧化碳的產(chǎn)生,符合“低碳經(jīng)濟”理念;C選項優(yōu)化建筑設計,增強室內(nèi)自然采光,減少照明用電,有利于節(jié)能減排,符合“低碳經(jīng)濟”理念。
24 (1)①隔離可燃物 ②使溫度降低到著火點以下 (2)水的密度比油大,油會浮在水面上,水的沸點比油低,導致暴沸,油滴飛濺出來在空氣中劇烈燃燒 蓋上鍋蓋(或加大量青菜)
解析:(1)圖①關閉閥門,可阻斷液化氣,隔離可燃物;圖②澆水可降低溫度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以下。(2)往燃燒的油鍋里加水,水的密度比油大,油會浮在水面上,水的沸點比油低,導致暴沸,油滴飛濺出來在空氣中劇烈燃燒,因此油鍋里的火焰不但沒有熄滅,反而燃燒更劇烈。蓋上鍋蓋或加大量青菜可使火焰熄滅。
25【設計與實驗】點燃蠟燭,蠟燭可燃 點燃蠟燭,蠟燭燃燒 將燃著的蠟燭扣入一只燒杯內(nèi),蠟燭逐漸熄滅 【得出結論】 三 一 【表達與交流】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化學反應
解析:明白物質燃燒所需要的條件,即物質具有可燃性、達到著火點、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此實驗是對比實驗,從假設1可知燒杯是不可燃燒的物質,后面的就要填寫可燃物;假設2是沒有達到物質的著火點,后面就要填寫達到著火點的物質;假設3是可燃物與氧氣充分接觸,后面就應填寫氧氣不充分時的燃燒。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據(jù)資料可知鎂的燃燒發(fā)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熱以及鐵絲和磷的燃燒現(xiàn)象,總結燃燒的定義。
26 【知識回憶】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交流討論】(1)減少污染(或環(huán)保) 擦干 (2)氧氣(或空氣)
【綜合應用】放熱 2K + 2H2O 2KOH+ H2↑
27(1)解:整個冬季消耗煤的質量為2 000 t×150 =300 000 t。
硫的質量為300 000 t×1%=3 000 t,設一個冬季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為x。
S+O2 SO2
32 64
3 000 t x
=
x=6 000 t
答:一個冬季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硫氣體的質量是6 000 t。
(2)改用天然氣或其他清潔能源,或者把煤進行脫硫處理。
看了“初三上冊化學第七單元燃料及其利用測試題及答案”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