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選修一王安石變法練習試題
歷史教師往往都會知道歷史試題卷的練習,將會有助于學生們去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一王安石變法練習試題,歡迎閱讀!
人教版高中歷史選修一王安石變法練習試題
選擇題
在下圖王安石的理財新法中,兩個人爭議那么大的原因是( )
A.嚴重損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B.對農民剝削過重
C.方便了不法官員從中牟利
D.政府財政收入并未得到保證
北宋神宗熙寧年間,王安石主持完成了對儒家經典《詩》《書》《周禮》三書的重新解釋,命名為《三經新義》,并作為太學的主要教科書。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改革科舉制度與整頓太學
B.發(fā)展儒家理論,弘揚儒家思想
C.為變法培養(yǎng)、選拔人才與制造輿論
D.為宋神宗治國提供理論參考
王安石說:“保甲之法成,則寇亂息而威勢強矣。”這表明王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抵御西夏與遼的軍事進攻
B.平息農民階級的反抗斗爭
C.加強禁軍對地方的控制
D.增強同大地主、大官僚斗爭的力量
王安石認為“公私常以困窮為患者,殆以理財未得其道”,下列變法措施中,與解決這一問題有關的是( )
?、偾嗝绶ā、谀家鄯ā、蹖⒈ā、苁幸追?/p>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有人反對王安石變法中的某項法令,認為它“將籠諸路雜貨,買賤賣貴,漁奪商人毫末之利”。該法令是( )
A.青苗法 B.均輸法
C.免役法 D.市易法
王安石變法“以理財為方今先急”,他的“理財”措施的主要目標是( )
A.調整封建國家與大官僚、大地主之間的關系
B.調整地主階級中士族與庶族的關系
C.調整大官僚、大地主與中小地主之間的關系
D.調整封建國家與自耕農之間的關系
王安石在《河北民》詩中寫道,邊境百姓“家家養(yǎng)子學耕織,輸與官家事夷狄”,感慨他們生不逢時,“汝生不及貞觀中,斗粟數(shù)錢無兵戎”。這些詩句表現(xiàn)了作者( )
?、賹θ弑吖俚牟粷M?、趯μ飯@生活的贊美?、蹖μ拼问赖南蛲、軐Ρ彼五钊醯臒o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王安石變法措施中,兼有打擊官僚貴族特權、增加政府收入和保障農民生產時間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市易法 D.方田均稅法
王安石對某一變法措施的效能進行評價時說,可以“廣蓄積,平物價,使農人有以赴時趨事,而兼并不得乘其急”。相關的變法措施應是( )
A.均輸法 B.保甲法
C.青苗法 D.募役法
“舉天下之役人人用募,釋天下之農歸于畎畝。”這一材料說明王安石實行募役法的主要用意是( )
A.打擊大商人 B.增加政府收入
C.保證農民生產時間 D.打擊高利貸者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變法的主要原因是( )
A.緩和階級矛盾 B.看中王安石的才能
C.維護封建統(tǒng)治 D.發(fā)展經濟
王安石變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稅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處有( )
?、偌訌妼θ嗣竦目刂啤、谙拗乒倭诺刂鞯睦妗、墼黾恿苏呢斦杖搿、軠p輕了地主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北宋時期一首詩寫道:“萬里耕桑富,中原氣象豪。河淤開億頃,海貢集千艘。”主要是稱贊王安石變法中的( )
A.農田水利法 B.青苗法
C.方田均稅法 D.募役法
王安石變法以失敗告終,導致這種結局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有( )
①觸動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谟萌瞬划敗、坌路ㄓ形:Π傩盏默F(xiàn)象?、茏兎ㄕ邞B(tài)度動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王安石變法期間,“盜賊比之昔時,十減七八”,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主要得益于什么辦法的實施( )
A.保馬法 B.將兵法
C.保甲法 D.軍隊精簡
司馬光曾說:“天地所生財貨百物,不在民,則在官,彼設法爭民,其害乃甚于加賦。”這一現(xiàn)象在王安石變法中主要體現(xiàn)在下列哪些措施中( )
?、俎r田水利法 ②免役法?、矍嗝绶ā、鼙<追?/p>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說)人之困乏,常在青黃不接之際,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貸者??嘤诓坏?hellip;…昔之貧者舉息之于豪民,今之貧者舉息之于官,官薄其息而民救其乏,則青苗之行矣。
材料二 (蘇轍說)王介甫(安石)小丈夫也,不忍貧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貧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專以此為事,設青苗法以奪富民之利……
材料三 (王安石說)臣以為,茍能抑制兼并、理財……不患無財。
——鄧廣銘《王安石》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兼并之家”“豪民”主要指哪些人?
(2)綜合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變法中青苗法的實質。
(3)據材料二分析,蘇轍站在什么立場上評論王安石變法?
(4)綜上所述,王安石和蘇轍的對立屬于什么矛盾?談談對王安石變法的評價。(6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龍曰:臣聞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勞而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今若變法,不循秦國之故,更禮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議君。愿孰察之。”
杜摯曰:臣聞之:“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臣聞“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圖之!
——《商君書》
材料二 “自議新法……言不可行者,司馬光也。”煕寧二年,保守分子唐介“數(shù)與安石爭論”,“御史中丞呂海論安石過失十事”。“青苗、免役等法,民莫不歌舞圣澤”。
請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別是針對什么變法展開的爭論?這兩次變法都遭到一些人反對的主要原因何在?變法最初都能推行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結合這兩次變法的教訓,談談你對改革的認識。
看了高中歷史選修一王安石變法練習試題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