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建議(2)
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寫5個生字,正確讀記“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舍”等詞語。
2、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摘抄對自己有啟發(fā)的句子。能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
3、理解三個關于科學發(fā)現的故事,能從具體事例中正確理解“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格言導入
1、師:同學們,老師這有幾句格言,誰來讀一讀?
出示格言:
功夫不負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團結就是力量。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誰來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格言?這些格言都闡明了真實的道理,所以我們也把它們稱之為真理(板書:真理),這些真理也常常成為我們的座佑銘,指導我們的言行。
2、今天,老師再送同學們一條真理,那就是──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板書課題)這也是今天要學習的一篇新的課文。
讀課題。誰能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學生自由發(fā)言。)
3、為什么說這也是一條真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自學反饋,認讀詞語:
洗澡、機械、逆時針、玫瑰、領域、司空見慣、追根求源(追溯事物發(fā)生的根源。也可以說“追根溯源”) 無獨有偶、百思不得其解(也可以說成“百思不解”。)打破沙鍋問到底(與哪個詞意思相近?──“追根求源”)見微知著、鍥而不舍。
2、接力讀課文,等會和同學們交流課文先寫了什么?接著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三、朗讀感悟
1、師讀課題。(板書:?!)課文哪些語句形象化地表述了課題的意思?到文中找找看?(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生答,師:咱們一起讀一讀。
這其中的“?”“!”分別指什么?作者這樣表述有什么好處?(表述更加直觀,更加形象、生動,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拉直”在這是指什么?(把疑問變成真理的過程。)
2、課文通過了幾個具體的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在課文的哪些段落?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3~5自然段,想一想這幾段分別寫了三個什么事例?學生回答。
3、這三個事例中,你對哪個最感興趣?就認真地默讀一讀那一段。想一想這個事例中的“問號”是什么?用“?”劃下來;由此發(fā)現的“真理”是什么?“!”劃下來。再想想從“問號”到“真理”的過程是怎樣的?出示課件:
人物
“?”
從“?”到“!”的過程
“!”
4、以下教學步驟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進行:
你對哪個事例最感興趣?給大家讀一讀吧。
事例1:
⑴這個事例中的主人公是誰?他對什么產生了疑問?(為什么洗澡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由此發(fā)現的“真理”是什么?(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學生邊回答邊點擊出示答案:
人物“?”從“?”到“!”的過程“!”謝皮羅為什么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敏銳地注意緊緊抓住問號不放反復的實驗和研究
水的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波義耳這種物質到底是什么?別的植物中會不會有同樣的物質?別的酸對這種物質會有什么樣的反應?這對化學研究有什么樣的意義?敏感地意識一連串的問題 許多實驗:大部分花草受酸堿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堿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制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堿試紙──石蕊試紙。奧地利醫(yī)生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是什么關系呢?百思不得其解
一連串的疑問反復的觀察實驗
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
⑵引讀:他認為,在北半球……; 如果是在南半球……;而在赤道……。
他的結論正確嗎?咱們同學今天回家也去實驗一下,看看結果是不是這樣。
?、沁@個真理是怎么誕生的呢?為什么謝皮羅教授能從這么司空見慣的現象中也能發(fā)現真理呢?這其中歷經了怎樣的過程?(到書上找找關鍵的詞句。)
點擊示:敏銳地注意、緊緊抓住問號不放、反復的實驗和研究。
師:一起讀一讀,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是呀,(示課件)引讀謝皮羅教授善于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事例2:
?、胚@個事例主人公是?他也是化學這門科學的開山鼻祖。他有怎樣的疑問?一起讀一讀。
(如生未朗讀好,師:這些可是困惑波義耳的謎團啊,該怎么讀?再來。)
⑵由此發(fā)現的“真理”是?齊讀。
(由此他發(fā)現,大部分花草受酸堿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堿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制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堿試紙──石蕊試紙。)
⑶這個真理是怎么誕生的呢?(到書上找找關鍵的詞句)
點擊示:敏感地意識、一連串的問題、許多實驗。
齊讀短語。從這些短語中,你又讀出了什么?
波義耳曾說:“人之所以能效力于世界,莫過于勤在實驗上下功夫。”
師:是的,(示課件)引讀,波義耳也善于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事例3:
⑴這個事例主人公是?據說是一位叫彼得的奧地利醫(yī)生。他的疑問是什么?一起讀一讀。
(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是什么關系呢?)
⑵由此發(fā)現的“真理”是什么?(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引讀,如今,人們研究夢的生理學……與夢的長短。
?、沁@個真理是怎么誕生的呢?(到書上找找關鍵的詞句)
點擊示:百思不得其解、一連串的疑問、反復的觀察實驗。
讀一讀。從中讀出了什么?
(示課件)引讀,奧地利醫(yī)生同樣善于從細小的……找到了真理。
5、的確,引讀。洗澡水的漩渦,紫羅蘭的變色,睡覺時眼珠的轉動,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善于……有所成就。(點擊,“發(fā)現、發(fā)明、創(chuàng)造、成就”變紅)
這四個詞可以互換位置嗎?為什么?(是按收獲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
6、同學們,你們讀了課文中的三個事例有什么感受?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是源于什么?能不能到書上找到個詞來說說。(如“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不斷探索”“善于獨立思考”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
誰能用上這些詞連起來說一說嗎?(生答)師:你這些話也是真理啊!這些也正是課文想告訴我們的。一起讀一讀7、8兩段。
(示課件:只要你見微知著……)誰帶著自己的感受來讀一讀?(個人讀、男生讀,女生讀)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fā)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后,就能發(fā)現真理。就能把“?”拉直變成“!”(板書)
透過這個感嘆號,你還能感受到什么?(科學家們的驚喜、興奮、激動、驕傲、自豪以及給世人的震撼……)是啊,一個“!”凝結了多少難以名狀的情感啊!謝皮羅教授激動地對世人說(指板書):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化學家波義耳驕傲地對世人說……;奧地利醫(yī)生自豪地對世人說……讓我們也堅定地說──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
7、課文學到這,同學們對課題也一定有了新的理解。
你還能補充這樣的事例嗎?
四、隨文練筆
作者運用三個具體事實說明了“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的觀點。我們也仿照課文的寫法進行一次小練筆,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比如,“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團結就是力量”
(示課件──小練筆: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功夫不負有心人”“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 ”“團結就是力量”……)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