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李時珍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李時珍》先點明李時珍在我國醫(yī)學史上的地位接著講李時珍立志學醫(yī),然后講他編寫《本草綱目》,最后講《本草綱目》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李時珍》,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李時珍》
李時珍是明朝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他家世代行醫(yī),父親給窮人看病,常常不收診費。李時珍親眼看到醫(yī)生能夠救死扶傷,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為窮人治病的志愿。
那時候,行醫(yī)是被人鄙視的行業(yè),李時珍的父親不愿兒子當醫(yī)生,但是李時珍卻處處留心向父親學習,還暗自記下了不少藥方。有一回,父親給人看病,病人患的是一各疑難病癥,父親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說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癥良藥。從此以后,父親同意他學醫(yī)了,他二十二歲就開始給人看病。
李時珍一面行醫(yī),一面研究藥物,他發(fā)現舊的藥物書有不少缺點,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藥物只記了個名稱,沒有說明性狀和生長情況;還有一些藥物記錯了藥性和藥效。他想,病人吃錯了藥,那多危險啊!于是他決心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李時珍為了寫這部書,不但在治病的時候注意積累經驗,而且還親自到各地去采藥。他不怕山高路遠,不怕嚴寒酷暑,走遍了產藥的名山,他有時幾天不下山,餓了吃些干糧,天黑了,就在山上過夜。許多藥材他都親口品嘗,判斷藥性和藥效。他走了上萬里路,訪問了千百個醫(yī)生、老農、漁民和獵人,向他們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
幾年以后,他回到湖北蘄春老家,開始寫書。他整整用了二十七年的時間,終于編寫成了一部著名的藥物書——《本草綱目》。這部書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九百種藥物,是中藥書中的一部偉大著作。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李時珍》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3個生字,理解課文有關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4、抓住中心問題來閱讀全文,進行思維訓練,培養(yǎng)綜合概括能力。
5、體會李時珍為病人解除痛苦、立志學醫(yī)、不怕艱辛編寫《本草綱目》的堅強意志及刻苦鉆研、勤于實踐、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重點:
理解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完善的藥物學和他怎樣編寫的。
難點:
體會李時珍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和忘我的精神。
教學思路:
一、課前準備。
1、閱讀有關李時珍的書籍。
2、上網查找有關李時珍和〈本草綱目〉的資料。
二、自主質疑,直奔中心。
1、初讀課文后組織學生質疑,說說為什么說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從而引出〈本草綱目〉。
2、圍繞這本書有哪些問題,并歸納為:
(1)為什么要編這本書?
(2)他是怎樣編寫這本書的?
(3)這是一本怎樣的書?
三、研讀課文,解決問題
讓學生根據共同歸納的問題選取一個問題,深入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再互相交流。
(4)針對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要重新編寫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學書?抓住“完善”一詞進行導讀。“完善”是什么意思?
課文中舊藥物書的不完善指哪些方面?這幾個方面用什么標點連接。說說你的理解。
(5)針對第二個問題:學生找出句子后可讓學生反復讀書,對照課文插圖,展開想象,引導學生想象“山高路遠、嚴寒酷暑”的畫面,體會采藥的艱辛,抓住“親自品嘗”體會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從“拜訪”、“千百個”來體會他為了積累經驗虛心向群眾請教的態(tài)度。
(6)針對第三個問題:抓住“整整27年”來體會李時珍編寫〈本草綱目〉時間長,費盡心血,成果來自不易。從“100多萬字”、“1800多種藥物”、“被譯成多國文字”來體會這是一本巨著。從而感受到李時珍確實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
四、小結。
1、我們稱李時珍是一位偉大的醫(yī)學家和藥物學家,僅僅是因為他編寫了〈本草綱目〉嗎?
第二課時學習1、2自然段,并學習單元訓練重點。
五、板書設計
李時珍
〈本草綱目〉
1、為什么編寫? 完善
2、怎樣編寫? 不但------而且--------還------
3、一部怎樣的書? 巨著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十課《李時珍》反思
以《李時珍》一課為例:《李時珍》一課是一篇老課文。很多老師都教過許多次,課文的重點難點應把握在李時珍花了27年重新編寫了一部比較完善的《本草綱目》。為了編寫這部書李時珍花費了大量的經歷,課文中對李時珍為什么要重新編寫《本草綱目》的原因,做了明確的說明:以前的藥物書有許多有用的藥物沒有記載;有些記錯了藥性和藥效;有些沒有說明生長情況。
教了許多年,每次都是讓學生理解到舊的藥物書有不全;不對;不詳的缺點也就算比較到位了。可是學生們又對此提出了新的問題。這些“不詳”的藥物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呢?
當老師聽到這個問題時,想到中醫(yī)藥學是我們特有的醫(yī)學,學生們對這一問題提出質疑,何不利用這一契機讓學生自主的學習,進一步對此展開深入的了解呢?這不正是探究學習的大好時機,于是就順勢問學生,你們這一問題很專業(yè),就更需要你們自己花大力氣去解決好嗎?學生們欣然的同意了。這一節(jié)課繼續(xù)進行著……
由于教師的精心引導,學生們產生了探究的愿望,課下還真的用心去研究了,他們親自去了中醫(yī)門診,走訪了許多老中醫(yī),采訪了不少藥劑師,了解到中醫(yī)藥的相關知識,如果藥的形狀和生長情況沒有記全,會把許多形狀相似的中藥搞混,這樣藥性和藥效就相差甚遠。輕者不能醫(yī)治病人的病,重者會危及生命的。學生們通過自己的實踐解決了問題,同時也是對課堂知識的一個補充。學生們學習形勢靈活多樣,學習獲得了多種收效。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覺得一種教學模式的研究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念,探究式學習模式在培養(yǎng)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它不僅僅是得出教師所期望的答案,更應重視面對實際的問題應如何引發(fā)學生思考,協助學生如何自己解決問題。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