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鄉(xiāng)下人家教學分析(2)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鄉(xiāng)下人家教學分析
四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鄉(xiāng)下人家》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過程中,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主張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過程,并得出結論。本教案遵循這樣的思想,設計了以“自讀想象畫面,自悟體會情味,交流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充分尊重學生閱讀中的獨特體驗和理解,教師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給予及時的點撥、引導和提升。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由衷的熱愛之情。
4、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通過平凡事物抒發(fā)情感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制作課件(鄉(xiāng)村風光圖片、課文部分段落演示文稿);舒緩優(yōu)美的伴讀音樂。
2、學生準備:
家在農村的同學,想一想自己家鄉(xiāng)值得自豪的景物是什么。家在城里的同學可在家長帶領下體驗鄉(xiāng)村生活,向熟悉農村生活的人詢問鄉(xiāng)村生活情況。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媒體導入,激起閱讀興趣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的眼前會浮現出畫面嗎?什么樣的畫面?
(大屏幕打出課文插圖)你們瞧,這便是自然質樸、親切祥和的鄉(xiāng)下人家。在這幅圖畫上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給你怎樣的感覺?
這樣自然親切、優(yōu)美恬靜的鄉(xiāng)村風光,作者是怎樣用語言來描述的呢?讓我們讀讀課文。
學生自由讀文,要求: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新詞。
〖設計意圖〗
學習這篇課文目的之一,就是引導學生體會鄉(xiāng)村生活的自然親切、優(yōu)美恬靜,感受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因此,從讀課題開始,便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再通過直觀的圖畫整體感受課文描繪的鄉(xiāng)村美景,以此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掃清閱讀障礙
1、抽卡片認讀生字、新詞:
注意下面詞語的讀音:
“結出”的“結”讀一聲;“場地”的“場”讀三聲。
注意下面字的寫法:
率:中間部分的筆順是從中間到兩邊。
巢:上半部分為三個撇點。
注意下面詞語的意思:
⑴時令:季節(jié)。
讀讀相關的語段:
有些人家,還在門前的場地上種幾株花,芍藥,鳳仙,雞冠花,大理菊,它們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樸素中帶著幾分華麗,顯出一派獨特的農家風光。
“依著時令,順序開放”是什么意思?
?、普绽喊凑諔T例,按照常情。
讀讀相關的語句:
雞,鄉(xiāng)下人家照例總要養(yǎng)幾只的。
“照例”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指鄉(xiāng)下人家按常理總要養(yǎng)幾只雞鴨之類的家禽。)
?、羌徔椖铮?/p>
(出示紡織娘的照片)一種昆蟲,黃褐色或綠色。雄的前翅部有發(fā)聲器官,發(fā)出象紡車一樣的聲音。
2、小組學習,組員輪讀課文。
3、全班選讀:
指名任選一個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讀中教師相機指導,讀后學生參與評價。
【設計意圖】
這篇課文長句較多,學生不易讀好。因此在認讀生字、新詞之后,設計了組內輪讀和全班選讀,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讀通,讀順。
三、自讀自悟,想象畫面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描寫了鄉(xiāng)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場景?試著給每幅場景起個名字,在空白處標注。
2、全班交流,討論,讀有關語段。教師指點,歸納板書:
瓜藤攀檐 鮮花輪綻 雨后春筍 雞群覓食 小鴨戲水 門前晚餐 月明人靜
3、師小結:
讀過課文,這一幅幅親切祥和的農家畫面浮現眼前,正如一幅田園風光的寫意畫卷,展示著鄉(xiāng)下人家樸實自然、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下節(jié)課,我們將走進這一幅幅畫面,分享鄉(xiāng)下人家的那一份愜意。
〖設計意圖〗
讓學生疏理課文描寫了哪些生活場景,意在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給每幅場景起名字,第一可以促使學生仔細閱讀,第二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第三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讀全文,體會景物的美感
1、指名7位學生各從以上畫面中選擇一幅,讀有關的段落。
2、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默讀課文,思考:你從哪兒感受到鄉(xiāng)村風景的美麗?畫出有關的語句,他細體會,可以在空白處標注、畫批。
〖設計意圖〗
在交流之前,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自讀自悟,才能在交流時暢所欲言。
二、全班交流,領悟景中情味
按照板書中歸納的幾幅畫面說一說,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鄉(xiāng)村風景的美麗?
指名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指點,重點體會下面幾段:
1、瓜藤攀檐:
(出示演示文稿)
青、紅的瓜,碧綠的藤和葉,構成了一道別有風趣的裝飾,比那高樓門前蹲著一對石獅子或是豎著兩根大旗桿,可愛多了。
這里“裝飾”指的是什么?
“高樓門前蹲石獅”和“樹旗桿”給人怎樣的感覺?而農家小院的這種“裝飾”給人怎樣的感覺?(看書上的插圖說一說)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2、雨后春筍:
(出示演示文稿)
幾場春雨過后,到那里走走,常常會看見許多鮮嫩的筍,成群地從土里探出頭來。
你怎樣理解“探”字?
3、群雞覓食:
出示:
從他們的房前屋后走過,肯定會瞧見一只母雞,率領一群小雞,在竹林中覓食;或是瞧見聳著尾巴的雄雞,在場地上大踏步地走來走去。
這是農家常見的場景。從這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中你體會到怎樣的美感?
師小結:
聳著尾巴的雄雞,“大踏步地走來走去”,如同一個盡職盡責的丈夫在保護著自己的家人,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具有濃厚的人情味。
4、門前晚餐:
出示:
天邊的紅霞,向晚的微風,頭上飛過的歸巢的鳥兒,都是他們的好友,它們和鄉(xiāng)下人家一起,繪成了一幅自然、和諧的田園風景畫。
觀察書上的插圖,看著圖說一說,這是一幅怎樣的風景畫?
師小結:
將近晚上,紅霞輝映,晚風輕拂,倦鳥歸巢,在這奇妙的大自然的懷抱里,邊享用晚飯,邊閑話家常,好一幅鄉(xiāng)村晚景圖!
有感情地朗讀這句,喜歡的就背一背。
〖設計意圖〗
本文教學的重點就是引導學生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因此,在精讀中采用了“自讀想象畫面,自悟體會情味,交流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教學。以“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鄉(xiāng)村風景的美麗?”展開交流,給了學生較大的自主閱讀空間和感悟空間,使學生形成多元的獨特感受,在交流中體會作者抓住與農人關系密切的普通事物,仔細觀察,發(fā)掘美感的表達方法。
三、討論探究,明確課文主旨
1、師:
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發(fā)現無論在房前屋后,還是在小河里,無論在春天,夏天還是秋天,也無論在白天、傍晚、還是深夜,鄉(xiāng)下人家都有著它獨特的、迷人的美。
齊讀最后一段。
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討論:
“獨特”、“迷人”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它在課文中起什么作用?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師:這是課文的中心句,起到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鄉(xiāng)下人家獨特、迷人的生活環(huán)境和樸實歡快的生活,抒發(fā)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3、回顧全文,作者是怎樣寫出這獨特、迷人的風景的?
(寫作順序、寫作方法)
教師邊勾畫板書,邊小結:
這篇課文,按照房前屋后的順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間的順序交叉描寫,在寫法上抓住最普通的農家生活場面,寫出了鄉(xiāng)村生活的特點,向我們展示了樸實自然,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贊揚了鄉(xiāng)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的生活。
〖設計意圖〗
圍繞最后一段展開討論,意在由此回到課文的整體,回味鄉(xiāng)村詩意的美,重溫寫作的順序,感悟寫作的方法。教師的小結將這些學習目標進行了疏理,幫助學生提升了認識。
四、配樂賞讀,摘抄課文佳句
師:這么美麗的畫面,這么生動的語言,讓我們配著優(yōu)美的音樂再把課文讀一讀,再來感受一下這如詩如畫的意境。
指名配樂分段讀全文。
把你喜歡的句段摘抄下來,多讀幾遍。稍后隨著音樂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
配樂賞讀,進一步陶冶情操,積淀語感。摘抄美文佳句,并讀給大家聽,意在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完成課后的作業(yè)。
五、拓展延伸,自讀“閱讀鏈接”
師:感受了鄉(xiāng)下人家如詩如畫的生活,讓音樂陪伴著我們,繼續(xù)跟隨詩人戴望舒到雨后的小徑走一走,感受一下“天晴了的時候”。
全班輕聲誦讀《在天晴了的時候》。
【板書設計】
鄉(xiāng)下人家
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瓜藤攀檐鮮花輪綻雨后春筍雞群覓食小鴨戲水門前晚餐月明人靜
房前屋后
春夏秋
白天傍晚深夜
〖設計意圖〗
“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是課文的中心句,起著總結全文的作用,集中概括了鄉(xiāng)下人家的一幅幅生活畫面,因此,從此句中提練出了幾個關鍵詞,統(tǒng)領板書。
一幅幅生活場景橫向鋪開,有助于學生在頭腦中按順序呈現畫面,也有助于教師在總結全文時勾畫板書,點明寫作順序。
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是本課的一項學習任務,也是教學的難點。在總結全文時,教師在板書的下方,邊勾畫板書,邊列出課文的寫作順序,與弧線、箭頭相配,易于學生形象感知,突破學習難點。
【特別建議】
在第一課時,“給每幅生活場景起名字”的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聽取學生的意見,幫助學生提煉語言。如有學生的說法更合理,完全可以換用學生的,不要把教師的預設強加給學生。在學生概括有困難的情況下,教師可以啟發(fā)、引導,為學生做出示范,然后放手讓學生去概括。
教學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教師在引導學生討論時,要目標明確。教師在總結時,要充分利用板書呈現的一幅幅“畫面”,邊講解邊勾畫,讓學生形象地感受到哪里是“房前屋后”,哪里是“春”、“夏”、“秋”,哪里是“白天”、“傍晚”、“深夜”,從而整體感受課文的表達方法。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