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范文(2)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范文
《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你認識老師說到的這些人嗎?(凌琳、李紅懷、周杰倫)
一、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1、板書課題,讀好課題。[從題目入手,讀出停頓和重音。]
2、齊讀句子“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抓住統(tǒng)領全文的句子進行教學。]
二、品味奇麗,感悟奇特。
1、作者在德國哥廷根看到了怎樣奇麗的的景色?用橫線畫出來,在旁邊寫下自己的感受,并感情朗讀。
2、檢查匯報,教師相機出示有關句段:
(1)“家家戶戶……正是這樣!”
(2)“走過任何……耐人尋味的。”
重點品味第三自然段:
A、借助圖片,理解詞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
[教給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聯(lián)系圖片、展開想象、感情朗讀]
B、展開想象,說說會有些什么花,開得怎么樣?
C、徜徉花海,指導讀出感情
[觀看圖片,聆聽講解,加深理解,讀出感情。]
D、角色互換,感悟奇特。
E、師生合作讀文1——3自然段。
三、品味夢境,走進作者。
1、小結過渡:35年前的美麗情景讓季先生把德國當作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他多想回去再看看美麗的哥廷根啊!1980年,他率領中國學術代表團再次來到了德國哥廷根,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配樂范讀末段,學生談感受。
3、出示句子:“我做了一個花的夢,做了一個思鄉(xiāng)的夢。”
要求:結合課文,選擇其中一個開頭,續(xù)寫一兩句話。
4、走近作者。[從景及人,感受作者博大的胸懷。]
四、三讀課題,總結全文。
1、三讀課題,升華情感。[一讀課題,記住一個國度;二讀課題,記住一種精神;三讀課題,記住一位作者。]
2、作業(yè)布置:1、背誦第三自然段;2、摘錄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
敘事:
我在2008年5月8日參加肇慶市小語會在懷集舉行的肇慶市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時使用了該教學設計??紤]到上課學生來自縣區(qū),所以在課前談話環(huán)節(jié)模仿了特級教師孫劍峰老師用過的方式:你認識老師提到的人嗎?我先在黑板上寫下自己的姓名,意圖是拉進與學生的距離;接著說出該校校長的名字,意圖告訴學生老師的問題不難,留心生活就有答案;最后說出的是臺灣人氣偶像周杰倫的名字,意圖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躍氣氛。這一環(huán)節(jié)經修改后,比較適合學生,較好的幫助學生在課前進入了狀態(tài)。
與設計一不同的處理還有在板書課題后,刪減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環(huán)節(jié),改為指導學生讀好課題,我是希望在一上課就傳達給學生這樣一個信息:老師喜歡聽學生們有節(jié)奏、有感情的朗讀,哪怕是課題。同時還抓住了課文中的重點句“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引出下文。
教學設計中第三處修改在于品讀第三自然段的教學中。在這份設計中,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有效,老師特別在課件中引入了兩幅色彩艷麗的圖畫,引導學生通過結合具體的景色理解重點詞“花團錦簇、姹紫嫣紅”,并告訴學生詞語還可以通過繪聲繪色的朗讀來加深理解。這樣的修改,在課堂上受到了較好的效果。
教學設計中第四出修改在于引導學生在角色互換中體會“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精神境界。這個環(huán)節(jié)在上課中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好像并不理解老師的做法,所以氣氛比較沉悶,顯得拖沓。
第五處修改在于引導學生從德國人的精神境界中去走進本文的作者,一方面讓學生認識這樣一個作者,另一方面又拓展了教學內容,加大了課堂教學容量。
最后一處修改在于結束時讓學生三讀課題,這是我比較滿意和得意的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成功地將課堂教學氣氛推向了高潮,讓人意猶未盡。
縱觀整節(jié)課,由于教學環(huán)節(jié)的細部處理更貼近學生的知識水平,所以,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得比較自然,教學效果比較理想,而我也因這節(jié)課的教學獲得了本次比賽的第一名,獲得了代表肇慶市參加廣東省第七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大賽的資格。但這節(jié)課的設計還存在不足,過分強調了人文性,而忽略了語文味;課堂教學的亮點不夠明顯,高潮不突出。為了在省的比賽中獲得好成績,我們決定繼續(xù)修改設計,從廣州市的學生實際出發(fā),設計出更貼近學生的教案,于是便有了教學。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