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必修三前六課知識點
因為高二開始努力,所以前面的知識肯定有一定的欠缺,這就要求自己要制定一定的計劃,更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會白白流淌的,收獲總是自己的。小編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歷史必修三文學知識點》,助你金榜題名!
高二歷史必修三前六課知識點
一、李贄的離經(jīng)叛道
1、李贄離經(jīng)叛道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1)中國社會內(nèi)在矛盾空前尖銳。
(2)江南一帶工商業(yè)者成為社會上不可忽視的力量。
(3)社會吏治腐敗,奸佞當?shù)馈?/p>
(4)李贄目睹了官場的污濁和道學家的偽善,不愿與他們同流,形成了離經(jīng)叛道的不羈性格。
2、李贄的思想主張: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儒家經(jīng)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論。他認為是非標準依照時代變化而變化,反對以孔子的是非為標準。他批判道學家“存天理,滅人欲”的虛假說教,強調(diào)人正當?shù)乃接?/p>
二、明清時期的三大進步思想家
1、黃宗羲的思想主張:
(1)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猛烈抨擊,尖銳地揭露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
(2)提出“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3)影響:黃宗羲的政治主張抨擊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對以后反專制斗爭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顧炎武倡導經(jīng)世致用:
(1)主張走出家門,到實踐中求真知,力求解決國計民生的現(xiàn)實問題。
(2)著述《天下郡國利病書》。這部書記述了山川形勢、物產(chǎn)風俗、民生利弊,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3)影響:顧炎武以他崇實致用的學風和鍥而不舍的學術實踐,開一代樸實學風的先河。
3、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1)思想來源:他繼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發(fā)展。
(2)思想主張:王夫之認為世界是物質(zhì)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在認識論方面,他認為主觀的認識是由客觀對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過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認識的。他還認為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
(3)影響: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啟示了近代人們的思維方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進步思想家思想的積極意義:
黃宗羲、顧炎武和王夫之三位進步思想家對傳統(tǒng)儒學的批判繼承,促使我國傳統(tǒng)文化重新煥發(fā)了生機,對后世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
高二歷史必修三前六課知識點
1、理學興起的背景
①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道教迅速傳播,儒學面臨危機;
②隋唐時期,儒學家提出“三教合歸儒”(三教合一)的主張,儒學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發(fā)展;
③到宋代,逐漸確立了一個以“理”或“天理”為核心,融合儒、道、佛三家的新儒學體系,即理學。
2、主要內(nèi)容:
程朱理學(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
①“理”是世界萬物的本源,主宰萬物;
②“理”體現(xiàn)在社會上是儒家道德倫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③要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觸萬事萬物才能明“理”)
④當人的私欲與天理發(fā)生沖突時,就要“存天理,滅人欲”
王陽明的心學:明朝——王守仁(王陽明)
①王陽明把理學發(fā)展為“心學”
②王守仁“致良知”學說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進一步發(fā)展了“仁”的思想,強調(diào)自我修養(yǎng)和奮發(fā)立志。
3、宋明理學的評價
①壓抑人性,扼殺人生自然欲求;
②重視主觀意志力、崇尚氣節(jié)強調(diào)社會責任感等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
高二歷史必修三前六課知識點
(一)詩歌
1、《詩經(jīng)》: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風雅頌;四言為主(現(xiàn)實主義)。
楚辭:戰(zhàn)國屈原新體詩歌《離騷》(浪漫主義)
3、漢賦:司馬相如(鋪成排比,文采華麗)
4、唐詩: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詞:蘇軾、李清照、辛棄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視,常用散曲抒發(fā)愁悶情懷。關漢卿《竇娥冤》
(四)小說
1、唐代:傳奇《柳毅傳》、《南柯太守傳》
2、宋代:話本
3、明清時期興盛原因: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達和市民階層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書(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紅樓夢》、《聊齋志異》、《儒林外史》
(五)戲曲
1、原始—漢唐:儺舞
2、唐:梨園
3、兩宋:南戲,形成完備的戲曲形式
4、元代(黃金時代,標志戲曲的成熟):雜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戲之主):王實甫《西廂記》,湯顯祖《牡丹亭》
4、清代:京劇,新的高峰
高二歷史必修三前六課知識點相關文章:
高二歷史必修三前六課知識點
上一篇:高二歷史高考知識點總結(jié)
下一篇:高二歷史上下冊的總知識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