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
循環(huán)復習有利于記憶,做到事半功倍。多做練習,規(guī)范答題。回答政治主觀題要做到分點、分段,條理清楚,規(guī)范學科用語,原理同材料相結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1
1、事物發(fā)展的原因
原理:(1)內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根據;
(2)外因是事物變化發(fā)展的必要條件;
(3)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
方法論:(1)在個人成長過程中,要正確對待內因和外因;
(2)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必須把內因和外因相結合。
2、事物發(fā)展的狀態(tài)
原理:(1)一切事物的發(fā)展變化,都是從量變開始的。沒有量變作準備,就不會有質變發(fā)生。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
(2)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有必然會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方法論:(1)要堅持適度原則;
(2)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
(3)要重視量的積累(優(yōu)化結構)。
3、事物發(fā)展的趨勢
(1)新事物戰(zhàn)勝舊事物的原因:
1)新事物符合客觀規(guī)律,因而具有遠大的發(fā)展前途和強大的生命力;
2)新事物具有舊事物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
3)在社會領域中,新事物從根本上符合絕大多數人民的利益,因而必然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
(2)新事物的成長壯大一般都要經過艱難曲折的過程。
1)舊事物不會自行消亡,為了維護其自身的地位,它總是會竭力扼殺和摧殘新事物,阻止新事物成長壯大;
2)在社會歷史領域中,人民群眾對新事物的認識、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3)新事物的成長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過程。
方法論:(1)要正確對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2)要正確對待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4、堅持唯物辨證法反對形而上學
(1)分歧:
1)聯系和孤立的觀點;
2)發(fā)展和靜止的觀點;
3)全面和片面的觀點。
(2)根本分歧: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內部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源泉。
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2
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認為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辯證唯物主義物質概念概括了宇宙間一切客觀存在著的事物和現象的共同本質,而不是指某一種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
物質世界的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世界的根本屬性是運動。
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原理(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原理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發(fā)展及其構成要素,也具有客觀的物質性。人的意識是在勞動中伴隨著人和人類社會一起產生的。因此,物質世界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統(tǒng)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尊重物質運動的客觀規(guī)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fā)。
物質與運動辯證關系原理
運動是指宇宙間一切事物、現象的變化和過程。
【原理內容】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反對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
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辯證關系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tǒng)一,動中有靜,靜中有動。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不變論。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
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3
我們的民族精神
1、中華民族精神永不泯滅是中華民族歷經滄桑而不衰的原因。它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和精神特征,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的價值追求,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
2、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fā)展:熔煉于輝煌的古代中華文化之中,也玉成于近代中國人民救亡圖強、前仆后繼的奮勇抗爭之中,更彰顯于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yè)之中。
3、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tǒng)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①團結統(tǒng)一:中華民族團結統(tǒng)一精神在祖國發(fā)展的各個歷史時期都迸發(fā)出強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的企圖都不能得逞。
②愛好和平: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③勤勞勇敢:勤勞勇敢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品格,正是這種勤勞勇敢精神,奠定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立業(yè)根基;中國共產黨人在自己長期的奮斗歷程中,將勤勞勇敢精神發(fā)揚光大,使艱苦奮斗成為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
④自強不息: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4、高揚愛國主義的旗幟: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地位)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作用)
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要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上。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在當代,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tǒng)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怎么做)
5、中國共產黨對發(fā)展和豐富中華民族精神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
①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精神,就已成為現代中華民族精神的主體,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鮮明的時代性和先進性。(突出表現: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西柏坡精神)
②新中國成立后,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特別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繼續(xù)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不斷為中華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時代內容,把中華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個新水平。(突出表現: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抗洪精神和載人航天精神)
6、為什么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重要性+必要性+意義)
①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重要性):中華民族精神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②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面對世界范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要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必須高舉民族精神火炬,把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
A.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的必然要求。民族精神是民族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
B.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是不斷增強我國國際競爭力的要求。有沒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強弱的重要尺度。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升我國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保證。
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相關文章:
高中高二政治必修三必背知識點分析
上一篇:與高二政治有關的復習及知識點
下一篇:高二政治一輪復習知識點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