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題需提高信息的提取能力
從歷史材料中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分析問題,提煉觀點,或從中選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觀點?!边@是高考考試能力的基本要求。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臍v史解題需提高信息的提取能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學生在歷史有效信息提取能力方面的缺陷
1
提取信息不全面
●淺嘗輒止,一葉障目。
由于年齡的緣故,中學生普遍具有淺嘗輒止、一葉障目的毛病,看到一段材料、一則試題,往往得到一點信息就以為全面理解了。2003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3題與1998年全國高考歷史試卷第7題就用幾乎相同的圖片內(nèi)容命題:“圖中犁耕方式開始于何時?”部分學生不仔細觀察就選擇了A項(春秋戰(zhàn)國),因為牛耕最早出現(xiàn)于春秋時期。但是圖片反映的是一種比較先進的牛耕方式二牛一人犁耕法,這種方法卻是西漢時期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shù)進步的主要表現(xiàn)。
●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目前,全國高考歷史試題中 出示的材料往往為一組,但學生最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是孤立地分析每則材料,而無法將所有材料聯(lián)系起來進行整體思考。2003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試卷第36題要 求“以世界眼光觀察與理解”6幅圖片材料,自擬題目,寫一篇小論文。這一試題對材料的整體思考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為每則材料既有一個標題,又有一個說 明,如第5則材料是“1972年周恩來與尼克松在宴會上”的照片,照片的說明文字是“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該題的注意事項第2條明確提出“應(yīng)突出一個主 題,并涉及本題提供的所有材料”。因此,要想很好地回答這一問題,就應(yīng)該對題示所有的6則材料的主題進行提煉,要從整體上考慮所有6則材料所反映的核心問 題。
●只見表面,不見實質(zhì)。
2002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28題要求從“秦磚漢瓦”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在題干中作 了如下提示:“人們從商周青銅器不僅看到了那一時期的各種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當時的冶煉技術(shù)、生產(chǎn)水平、文字、藝術(shù)和社會生活等各種情況?!边@ 段提示提醒考生,不僅應(yīng)注意表面現(xiàn)象(即顯性信息),如“各種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要深入思考善于發(fā)現(xiàn)表面現(xiàn)象背后的深層問題(即隱性信息),如“冶 煉技術(shù)、生產(chǎn)水平、文字、藝術(shù)和社會生活等各種情況”,遺憾的是學生卻無法從秦磚漢瓦所顯示出的文字看出中國文字的變化(由小篆向隸書的變化),無法從秦 磚漢瓦中看出秦漢時期的建筑技術(shù)的進步。
●只見主體,不及其余。
在目前的全國高考歷史試題信息源中,既有文字又有圖 表和圖片;既有材料正文還有一些輔助信息,如材料來源、材料提示語、圖片和表格標題。在答題時,有的學生往往只注意材料正文而忽視其他信息源。如2003 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28題,該題在題干中“觀察下列關(guān)于唐代婦女的三彩陶俑照片”的字樣對圖片作了重要補充,它透露出以下信息:時間屬唐代;主要對象 是婦女,原素材唐三彩是彩陶且為陶俑(俑是古代的一種殉葬品,往往與當時的現(xiàn)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學生的回答來看,許多學生忽視了唐
2
提取信息不準確
●不能理解喻意。
1995年全國高考上海歷史卷第45題是一道值得借鑒的高考試題:“西方某學者說:‘美國沒有童年,只有青壯年’。這一說法你是否同意?請簡要解釋你的 回答?!痹诖?,我們只能從其材料的喻意角度來分析該題,這里西方某學者所言并非本意,“美國沒有童年”并不是說在美國沒有小孩子,而是喻指美國歷史沒通常 所說的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美國“只有青壯年”則喻指的是美國一建國就確立了成熟的資本主義制度。此題如果不能理解其喻意,根本無法解答。在該 題出現(xiàn)多年后,我將這一問題用于課堂練習,發(fā)現(xiàn)許多同學仍對此題頗感迷惘。
●不能排除無效信息。
在部分材料尤其是表格材料中,有的信息起到一種迷惑作用。2003年全國高考文科綜合卷 第41題第2小題引用了4幅餅狀圖表,要求從中概括出2001年我國跨省流動人口的主要流向,圖表中的“其他”事實上就是起到干擾作用的無效信息。中國有 34個省級行政機構(gòu),表中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6省占流出人口的59.3%,而其他28個省級行政機構(gòu)合計流出人口才占40.7%,這足以 說明流動人口以前述6省為主,而這6個省處于中國內(nèi)地,相對東部沿海地區(qū)而言屬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至此結(jié)論已經(jīng)可以得出。另一組圖即“流動人口城鄉(xiāng)結(jié)構(gòu)”同 樣屬無效信息,對解答該題不起決定性作用,因為這一組能提取的信息是人口由鄉(xiāng)村流向城市但選項中卻沒有類似的表述。
●不能結(jié)合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準確理解材料的真實意思。
在閱讀歷史材料時,囿于年齡和經(jīng)驗,學生往往忽視特定的歷史條件,從而作出錯誤的判斷。1992年全國高考歷史卷中“人說惠王”一題就需要結(jié)合特定的歷 史條件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該題題干為“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說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國危,左右太親者身危,今天下婦女兒童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 商君反為君大王更為臣也。’”然后問文中的“人”代表了哪個階級的利益。這里的“人”對惠王說的這段話的真實意思是什么,是肯定商鞅變法還是否定商鞅變法 呢?材料已經(jīng)提供了一定的歷史條件“孝公死,惠王代后”,即支持商鞅變法的秦孝公已逝,新的秦王剛剛即位,在這種新舊交替的時候,“人”委婉地說商鞅已經(jīng) 對惠王構(gòu)成威脅(“大王更為臣”),其真實意圖是借惠王之手中止商鞅變法,由此可見此“人”代表的是商鞅變法觸犯了其既得利益的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
如何培養(yǎng)學生提高歷史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
1
重視審題訓練
在審題訓練中,我強調(diào)審時間、審地點、審關(guān)鍵詞句、審提示語、審材料來源、審問題(根據(jù)材料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有時又可以反過來給考生以提示),這些都可以作為信息提取能力培養(yǎng)的基本方法,如果我們將這些方法用之于信息提取能力的訓練,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
目前的一些重要考試對一些問題的關(guān)鍵詞都采取加著重號(或加粗、或用不同字體表示)的方式,為考生避免犯審題的錯誤而發(fā)揮出真實水平提供了便利條件。但 此舉也養(yǎng)成了部分學生的依賴心理,他們認為考試中既然已經(jīng)給了我們提示,就沒有必要再多費心思。但是目前全國高考試卷中信息源尤其是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 用,著重號無法標注,這往往使得平時缺乏訓練的考生手足無措。因此,平時訓練中我們應(yīng)該在語言和文字方面加強訓練。文字訓練時應(yīng)該重點隱含,即對關(guān)鍵詞不 作標注。語言訓練時教師可以故意用平淡的語氣來敘說重點字詞。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用停頓、加重、放慢等語氣來突出重點,但訓練時則恰恰相反,各種可能突出 重點的方法全部隱含,模擬考場上無人提示的情況。
3
加強對非文字信息源的關(guān)注
非文字信息源的大量采用是近年來全國高考歷史命題的重要特點也是未來高考命題的一種趨勢。新一輪課程改革也突出了非文字材料的地位,在教材中不再稱“插 圖”而改稱“圖片”,它已不再是教材的點綴,這是史學“左圖右史”傳統(tǒng)在新時代的表現(xiàn)。近年來各種模式的全國高考卷的歷史試題中出現(xiàn)了大量的普通表格、柱 狀圖、曲線圖、餅狀圖等多種類型的圖表,各種類型圖表的采用,是將其他學科的一些科學方法用之于歷史學,是學科整合的結(jié)果,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加強對非文字信息源的關(guān)注是高三文科師生的當務(wù)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