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簡介
歷史總會重復再現(xiàn),有時甚至會有驚人相似的一幕出現(xiàn),所以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都是可貴的借鑒。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大全,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一)
屠岸賈——《趙氏孤兒》中的大奸臣
屠岸賈(gǔ),屠岸姓,名賈,是在戲劇和民間傳說中一直是以一個大奸臣的面目的角色。元代作家紀君祥創(chuàng)作的《趙氏孤兒》雜劇,影響深遠,以后的許多劇種都據(jù)此編出了精品劇目,多年流傳。
人物經(jīng)歷
屠岸賈是春秋時期晉國人,在晉靈公和晉景公時期都當過大夫的官職,他的家族就曾經(jīng)是一個貴族,祖父屠岸夷和父親屠岸擊都是晉惠公時期的大夫官職,為什么他家竟然全是大夫官職,這里還有一個要說一下,就是他的祖父屠岸夷是晉惠公身邊的一個大臣,在晉惠公權(quán)利的爭斗中,為晉惠公立下大功,為此后來被封為大夫官職。在晉國與秦國的一次戰(zhàn)爭中屠岸夷被秦軍抓獲,并
且秦穆公將他殺死了,晉惠公認為他有功就追加他為上大夫。并且令他的兒子屠岸擊世襲大夫官職。屠岸賈也因此受益。晉國開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小國,由于晉文公勵精圖治使這個小國,一下子成為了具有霸主地位的強國,在晉文公和晉襄公時期一直保持著霸主地位,到了晉襄公之后的晉靈公繼位,由于他的昏庸加之屠岸賈這樣的小人慫恿,只圖享樂漸漸的失去了霸主地位。
屠岸賈善于奉承而得到晉靈公的信任和寵愛,屠岸賈對于晉靈公惟命是從,就像一只忠實的狗,一個昏庸的君主加上一個這樣受寵的奸臣,什么樣的國家都會敗壞在他們的手上的。
晉靈公繼位時還是一個在母親懷抱的小孩,晉襄公臨終前,托付當時的相國趙盾把年幼的夷皋也就是晉靈公立為太子。晉靈公繼位以后,由于年幼開始還聽命趙盾的話,因為趙盾是有名的忠臣,晉襄公也很信任他才托付他扶持晉靈公,趙盾也煞費苦心,但是到了年長后的晉靈公,貪圖享樂親近小人,趙盾多次勸阻,反而對趙盾產(chǎn)生厭煩。這其中加之屠岸賈的慫恿和教唆有直接關(guān)系,屠岸賈為了迎合巴結(jié)晉靈公,為晉靈公專門建造豪華莊園供晉靈公享樂,晉靈公經(jīng)常與宮女姬妾在這里淫樂,而且屠岸賈還到各地選擇良家美女強行招入莊園。據(jù)說這個莊園裝修特別的豪華,屠岸賈負責建造,搜刮民財大興土木,不但有各種花鳥魚蟲,規(guī)模布局裝飾等豪華程度,在當時都是獨一無二的。屠岸賈的用心也是得到回報和賞識。屠岸賈助長了晉靈公的殘暴,晉靈公把國家大事完全忘到腦后。相國趙盾和許多大臣都很擔憂,都推舉元老趙盾出面勸阻晉靈公以國家大業(yè)為重,晉靈公對這些善意的忠勸,不但不聽產(chǎn)生怨恨不說,還開始和趙盾產(chǎn)生矛盾,這時屠岸賈也乘機煽風點火挑撥離間,更加激化了晉靈公與趙盾之間的矛盾。晉靈公心里產(chǎn)生了除掉趙盾的心里。屠岸賈這是并積極獻計獻策,決定利用晉靈公與趙盾的矛盾,掃除自己的政敵。屠岸賈多次挑撥,并且采用誣陷栽贓等手段,在晉靈公面前慫恿。晉靈公便與屠岸賈密謀派刺客刺殺趙盾,趙盾的忠貞感動了刺客,刺客知道自己被奸臣和昏君所門蒙騙,不想違背君命也不忍心殺害忠臣,告訴趙盾小心提防小人奸臣陷害后,刺客頭撞大樹自殺。但是刺殺沒有成功他們又使出誣陷趙盾有不軌行為借機殺害。由于趙盾的侍衛(wèi)識破,極力保護趙盾,屠岸賈等人就露出陰險的嘴臉,命人追殺趙盾。侍衛(wèi)拼命保護,趙盾才脫離危險,但是侍衛(wèi)被他們殺害。這次他們想除掉趙盾也沒有成功。但是趙盾在也不能阻礙他們享樂了。但是趙盾父子逃離后在路上遇到了侄子趙穿,趙穿知道原委后恨事氣憤,安頓好趙盾父子后,回到京城準備除掉晉靈公,他便假裝向晉靈公請罪,說趙盾怎么的不對,而且還連累自己,自己請求晉靈公免去自己的官職,晉靈公覺得他很真誠,勸趙穿安心供職。趙穿假意迎合晉靈公,并建議在到處尋找美女,這樣令晉靈公很高興,采納了趙穿的建議命屠岸賈到晉國各地尋找美女。屠岸賈被支走后趙穿帶人攻入宮中將晉靈公殺死。由于晉靈公荒淫無道,根本沒有人為他拼命,死后晉國百姓拍手稱快。趙盾被趙穿迎回和眾大臣商議,最后眾大臣把晉文公的兒子扶上了皇位,晉成公繼位后,由趙盾幫助主持朝政,并且以女嫁給趙盾的兒子趙朔為妻稱莊姬。屠岸賈知道晉靈公已死,知道是趙穿干的,但是不敢聲張偷偷的回來不敢出門。趙穿決定除掉屠岸賈,但是趙盾極力阻攔。結(jié)果留下了禍患。
晉成公繼位后,趙盾的忠貞功勞得到了肯定,趙盾一家名譽得到了恢復而且家族也得到了榮耀,與同朝官員和睦相處,一心輔佐晉成公重新恢復霸業(yè)。也不想造成過多的殺劫。因此屠岸賈得以幸免,以此給他改過自新的機會。但是屠岸賈的秉性就是不端,雖然表面上都過的去,但是心里依然想尋找機會恢復受寵的地位和呼風喚雨的野心。不久趙盾病逝,晉成公也在征討陳國的途中病逝,這樣晉景公繼位,晉景公和晉靈公一樣的昏庸荒淫無度,屠岸賈又被啟用,因為屠岸賈在迎合晉景公荒淫淫樂著方面很會使用手段。這樣屠岸賈抓住機會對趙盾的后人加以迫害,雖然趙盾已經(jīng)死了,但是這奸詐小人羅列了一系列罪狀加以誣陷,昏庸的晉景公就相信了屠岸賈的謊言,并且命他處理趙盾之罪。他將趙盾的兒子趙朔以及趙氏一家老小全部殺害。最后清點人數(shù)時發(fā)現(xiàn)了趙朔的夫人莊姬不見了,莊姬是晉成公的女兒,屠岸賈又挑撥晉景公,莊姬已經(jīng)有身孕了,如果不除掉留下趙氏骨肉,將來回成為禍患。屠岸賈殺害趙氏一家,連一個還沒有出生的嬰兒他也不放過,就是想斬草除根,《趙氏孤兒》的悲慘故事因此也就上演了。因此也制造了歷史上的一宗大慘案。歷史上影響很大。
屠岸賈陷害趙氏一家滿門抄斬。趙氏冤情在十五年后的晉悼公繼位時才得以昭雪。晉悼公繼位時年紀雖小,但是具有膽識和謀略,欲清除前代留下的奸臣,舉賢任能。當時的能臣韓厥被晉悼公任命為中軍元帥,韓厥提出了為趙氏一家伸冤,晉悼公是一個明智之君,也很佩服趙盾一家對晉國的忠誠和貢獻,于是命韓厥將趙氏遺留下來的后人趙武招回,屠岸賈當時還在朝中為官,韓厥為了不出現(xiàn)意外,秘密的將趙武接回,晉悼公當著眾大臣的面,肯定了趙氏幾代人的功勞。當年殺害趙氏一家的屠岸賈就在一旁,這個害人誤國的奸賊嚇的跪在地上。晉悼公當時就宣布讓趙武將一手炮制趙氏滿門命案的元兇屠岸賈于武科場亂箭射死,以安慰趙氏冤魂于地下。屠岸賈陷害趙氏一家在歷史上有很大的影響,戲曲《趙氏孤兒》中的程嬰公孫杵臼為了保護趙氏孤兒的忠義行為,受到后人的尊敬,山西的藏山古廟就是為了紀念和追憶程嬰 公孫杵臼而修建的。已經(jīng)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屠岸賈奸詐陰險殘忍可恥下場得到了應有的懲罰,也留下了一代奸臣的罵名。
晉獻公時的大臣趙衰輔佐公子重耳,歷千辛萬苦19年,對重耳返國成為晉文公功勞甚大。晉文公去世后他又輔佐晉襄公。他去世后他的兒子趙盾成為首輔大臣。晉襄公早早去世,
太子尚是幼兒。從國事考慮,趙盾想迎晉文公的另一個兒子、晉襄公的弟弟為君??商拥哪赣H日夜啼哭、下跪追問:“先君有什么罪過,為什么要拋棄他的嫡子而另找國君呢?”此情此景下,趙盾就又改變主意,立了太子(即晉襄公之子)為晉靈公《史記·晉世家》、《史記·趙世家》。心結(jié)在此時就已埋下。
到了晉靈公長大成人,與趙盾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僵。言不聽、計不用,后來更想殺掉趙盾。趙盾趕忙逃跑,還沒跑出晉國國境的時候,他的弟弟趙穿殺掉了靈公。襄公的弟弟黑臀繼位成為晉成公。趙盾返回來又當了首輔大臣。
晉國的太史董狐據(jù)此寫道:趙盾殺了自己的國君。趙盾說:殺國君的是趙穿,不是我啊?董狐說:你是首輔,你逃不出境,歸不討賊,不是你是誰呢?孔子老人家聽到此事后也認可董狐的說法。(《史記·晉世家》)
后來晉成公在扈邑會見時去世,其子繼位為晉景公。趙盾此時也病逝了,他的兒子趙朔繼承了爵位。趙盾時埋下的隱患這時突然暴發(fā)了,晉靈公時的寵臣屠岸賈做了司寇,主管政法工作。開始追究殺晉靈公的舊案。抓一批人、審訊一批人、懲治一批人,這就順理成章牽到了趙家。屠岸賈遍告所有的將領(lǐng)說:做臣子的人殺害了國君,他的子孫卻還在朝為官,這還怎么能懲治罪人呢?請各位誅殺他們。他和將領(lǐng)們率領(lǐng)軍隊在下宮攻襲趙氏,殺死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并且滅絕了他們的家族。
史上記載稱屠岸賈是不請示國君就擅自動手的(《史記·趙世家》),但就和趙盾說趙穿殺靈公與他無關(guān)一樣,沒有人相信屠岸賈是在晉景公不知道的情況下敢這樣滅掉一個國家重臣、功臣的家族。
趙氏被滅族后,得門客和家臣護佑,為趙朔留下遺孤,即趙武。十五年后,晉景公得了病,找人算卦,算卦的說是曾建立過功勛的大家族后代不順利,因而做怪。另一大家族的首領(lǐng)韓厥跟晉景公提出和分析了趙家的歷史,并說趙家仍有后人在世,于是景公依靠韓厥的部下,迫使將軍們認可趙氏孤兒趙武。并一起攻打屠岸賈,誅滅了屠岸賈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史記·趙世家》)
事情就是這樣。一方面,按照春秋戰(zhàn)國時的主流價值觀,按照孔子老人家君君臣臣的學說,屠岸賈的所作所為都是值得肯定的。他為寵信過自己的靈公報仇,他作為司寇維持法紀,是能說得過去的。就晉而言,他是忠臣。另一方面,惡吏酷吏從來都是君王得心應手的工具,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屠岸賈當然是秉晉景公之意而出頭維持朝綱的,但情形一變,君王翻云覆雨,一推六二五,惡吏酷吏們就惡名獨擔,成了被千秋萬代唾罵的丑角 。
屠岸賈滅趙
原文
晉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初,趙盾在時,夢見叔帶持要而哭③,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④。盾卜之,兆絕而后好⑤。趙史援占之⑥,曰:“此夢甚惡,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孫,趙將世益衰。”屠岸賈者,始有寵于靈公,及至于景公而賈為司寇,將作難⑦,乃治靈公之賊以致趙盾⑧,遍告諸將曰:“盾雖不知,猶為賊首。以臣弒君,子孫在朝,何以懲罪?請誅之。”韓厥曰:“靈公遇賊,趙盾在外,吾先君以為無罪,故不誅。今諸君將誅其后,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誅。妄誅謂之亂。臣有大事而君不聞,是無君也?!蓖腊顿Z不聽。韓厥告趙朔趣亡⑨。朔不肯,曰:“子必不絕趙祀,朔死不恨。”韓厥許諾,稱疾不出。賈不請而擅與諸將攻趙氏于下宮⑩,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史記 趙世家》)
需要注意的是,此處記載與左傳多有不同,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左傳中,趙氏之禍起源于趙嬰齊私通趙莊姬。嬰齊之兄趙同、趙括為維護趙氏名譽將之放逐齊國,由此引起趙莊姬的不滿,向晉景公進讒言曰:“原、屏將為亂”,于是乃有族誅之禍。
譯文
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要誅殺趙氏家族。當初,趙盾在世的時候,曾夢見叔帶抱著他的腰痛哭,非常悲傷;之后又大笑,還拍著手唱歌。趙盾為此進行占卜,龜甲上燒出的裂紋中斷,可后邊又好了。趙國一位名叫援的史官判斷說:“這個夢很兇,不是應驗在您的身上,而是在您兒子身上,可也是由于您的過錯。到您孫子那一代,趙氏家族將更加衰落。”屠岸賈這個人,起初受靈公的寵信,到景公的時候他就做了司寇,將要發(fā)難,就先懲治殺靈公的逆賊以便牽連出趙盾,同時遍告所有的將領(lǐng)說:“趙盾雖然不知情,但仍然是逆賊之首。做臣子的殺害了國君,他的子孫卻還在朝為官,這還怎么能懲治罪人呢?請各位誅殺他們。”韓厥說:“靈公遇害的時候,趙盾在外地,我們的先君認為他無罪,所以沒有殺他。如今各位將要誅殺他的后人,這不是先君的意愿而是隨意濫殺,隨意濫殺就是作亂。為臣的有大事卻不讓國君知道,這是目無君主?!蓖腊顿Z不聽。韓厥就告知趙朔趕快逃跑。趙朔不肯逃跑,他說:“您一定能不使趙氏的香火斷絕,我死了也就沒有遺恨了。”韓厥答應了他的要求,他謊稱有病不出門。屠岸賈不請示國君就擅自和將領(lǐng)們在下宮攻襲趙氏,殺死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并且滅絕了他們的家族。
趙武滅屠岸賈
原文
居十五年,晉景公疾,卜之,大業(yè)之后不遂者為祟①。景公問韓厥,厥知趙孤在,乃曰:“大業(yè)之后在晉絕祀者,其趙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鳥噣②,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厲無道,而叔帶去周適晉,事先君文侯,至于成公,世有立功,未嘗絕祀。今吾君獨滅趙宗,國人哀之,故見龜策③。唯君圖之。”景公問:“趙尚有后子孫乎?”韓厥具以實告。于是景公乃至韓厥謀立趙孤兒,召而匿之宮中。諸將入問疾,景公因韓厥之眾以脅諸將而見趙孤④。趙孤名曰武。諸將不得已,乃曰:“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為之,矯以君命⑤,并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難!微君之疾⑥,群臣固且請立趙后。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于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遂反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趙武田邑如故。(《史記·趙世家》)
譯文
過了十五年,晉景公生病,進行占卜,占卜的結(jié)果說是大業(yè)的子孫后代不順利,因而做怪。景公問韓厥,韓厥知道趙氏孤兒還在世,便說:“大業(yè)的后代子孫中如今已在晉國斷絕香火的,不就是趙氏嗎?從中衍傳下的后代都是姓嬴的了。中衍人面鳥嘴,來到人世輔佐殷帝太戊,到他的后代輔佐的幾位周天子,都有美好的德行。再往下到厲王、幽王時昏庸無道,叔帶就離開周王朝來到晉國,侍奉先君文侯,一直到成公,他們世代都建立了功業(yè),從未斷絕過香火。如今只有君主您滅了趙氏宗族,晉國人都為他們悲哀,所以在占卜時就顯示出來了。希望您考慮考慮吧!”景公問道:“趙氏還有后代子孫嗎?”韓厥就把實情完全告訴了景公。于是景公就與韓厥商量立趙氏孤兒,先把他找來藏在宮中。將軍們進宮問候景公的病情,景公依靠韓厥的眾多隨從迫使將軍們同趙氏孤兒見面。趙氏孤兒名叫趙武。將軍們不得已,只好說:“當初下宮那次事變,是屠岸賈策動的,他假傳君命,并且向群臣發(fā)令,不然的話,誰敢發(fā)動變亂呢!如果不是您有病,我們這些大臣本來就要請趙氏的后代了。如今您有這個命令,正是群臣的心愿啊!”當時就讓趙武、程嬰一一拜謝各位將軍,將軍們又反過來與程嬰、趙武攻打屠岸賈,誅滅了他的家族。景公重又把原屬趙氏的封地賜給趙武。
人物評價
了解屠岸賈這個人是在戲劇上和評書上,知道他是春秋時期晉國的一個奸臣,他的大奸大惡只是在戲曲《趙氏孤兒》中,謀害晉國大忠臣趙盾,致使趙氏一家滿門抄斬。屠岸賈害死趙氏一家,使自己的陰謀得逞,也得到了國君的器重。害人的奸詐虛榮的心里和暫時得到了一定的滿足。但是最后屠岸賈一家也為趙氏一家當了殉葬品。后來在網(wǎng)上和書籍上也了解了屠岸賈一些其他方面的罪惡勾當,覺得這個在官場上呼風喚雨的人,不但在當時有一定的權(quán)力,而且還利用卑鄙的手段殘害許多妨礙他與國君親近忠臣,利用國君的昏庸坑害國家,坑害人民的。當時的晉靈公不是一位賢明的君主,由于他的昏庸致使屠岸賈為非作歹助紂為虐殘害忠良,屠岸賈利用晉靈公對他的寵愛,慫恿晉靈公荒淫暴虐,制造出許多暴虐之事,使當時曾經(jīng)稱霸一方的晉國,漸漸的走向衰落。屠岸賈所做的一切,得到大多數(shù)人的唾罵,他因此也成為中國春秋歷史上的一個大奸臣。
對于屠岸賈,史上少有評論,連孔子老人家對這個維護他的學說的人也未見有只言片語的說法。這里面可能有一個原因,就是屠岸賈所維護的晉王室,很快就一蹶不振,干脆丟了天下,而被屠岸賈殘酷誅滅的趙家,卻很快建立起趙氏王國,趙國成為一個強盛的大國。從成王敗寇的實際出發(fā),屠岸賈所刻意維護的東西就失去了價值。呵呵,君王或者說是一把手不爭氣,往往就這樣讓臣子或?qū)傧聻殡y,忠也不是——因為所忠的人一垮,你就順理成章成為下一個君王眼中的異類,要么被殺,要么就入了貳臣傳。不忠也不是——因為忠誠是主流文化、主流價值觀最看重的品性,誰不想被認同呢?(愚忠可不是孔子的學說,“君君臣臣”,君王要有君王的樣子,臣子才會盡忠,君王無道,愚忠便是助紂為虐。)
一向認為,屠岸賈滅趙和趙氏滅屠岸賈,是龐大的晉國很快被三大家族瓜分為趙、魏、韓三個國家的重要節(jié)點。先是君王不尊重重臣、不體恤重臣,不以天下為重,行事孟浪,在導致矛盾激化后又不能有理有節(jié)地懲戒有過錯者、團結(jié)其他重臣,而是指使惡吏輕易滅掉一個功臣重臣的整個家族。由此而使其他重臣人人自危,競相強化家族實力,百般籠絡人心,凡事以家族利益為重。整個晉國的利益格局因此發(fā)生了徹底變化。而在屠岸賈滅趙之后,又不能將錯就錯,任用忠臣強王室、弱家族,抓回統(tǒng)治權(quán),而是反手又滅了屠岸賈的家族,試想從此而后,還會有誰敢于因維護王室而挑戰(zhàn)大家族?晉王室的迅速衰敗,不就是可預計的嗎?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二)
鄭旦——春秋末年越國美女
鄭旦,春秋末年越國(今浙江諸暨)美人,與西施同被越王勾踐選為進獻吳國的八個美人中的一員,用以迷惑吳王夫差。
在越教授以禮儀,習以歌舞。精通舞技,容貌堪比西施,與西施有“浣紗雙姝”之稱。
人物生平
鄭旦為越國美女,是歷史上與西施齊名且同樣具有愛國情懷的剛烈女子,與西施同處于春秋時期。鄭旦好劍,性格剛烈。但多年來,西施是廣為人知的“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而鄭旦呢,倒是默默無聞,不為人知。
約在公元前490年,鄭旦與西施一同被越王勾踐選中,教以禮儀,習以歌舞,獻吳王為妃,以迷惑吳王夫差,離間其君臣關(guān)系。她們臨危受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扮演了使者和間諜的角色。公元前473年,越國軍隊攻占了吳國都城姑蘇,滅掉了吳國。這在一定程度上,與西施和鄭旦的犧牲奉獻是分不開的。在家鄉(xiāng)人的心目中,鄭旦是永遠的女中豪杰。他們以她為榮,他們敬仰她?,F(xiàn)今鸕鶿灣村仍以鄭姓為主,村北臨江建有鄭旦亭,以紀念這位愛國女子。
人物軼事
交友西施
鄭旦一直想和西施做好朋友,所以到處說她是美女,因為西施常常自卑,所以鄭旦總是鼓勵她要自信起來。
西施說自己腳大,鄭旦就幫她做長裙。西施說自己臉小,鄭旦就讓她照湖面,說水里的魚看到她的美而發(fā)現(xiàn)自己臉小就逃走了。 西施說自己的眼睛不如鄭旦大,鄭旦就拉西施去照井水,說兩個人的眼睛在水中看上去就像四條魚,魚不是身體長就好看的,好比眼睛不是大就算美的。
終于西施克服了自卑成了美女,愿意做鄭旦的朋友了。
默默無名
現(xiàn)今諸暨坊間,普遍認為鄭旦長得比西施還要漂亮,在他們的心目中,西施與鄭旦是密不可分的兩大美女。采訪中,有一位諸暨年輕人表示,他非常喜歡西施,但同樣喜歡鄭旦。
鄭旦的名氣為何沒有西施響亮?
因為四大美女都是她這樣的人夸出來的,由于美女找不到朋友,所以夸出來的美女更有名氣。
自古江南多佳麗,但產(chǎn)生過歷史影響的不是很多,有必要進行收集整理,像鄭旦這樣的愛國女子即使放在今天,仍有很強的教育意義。歷史文化如果沒有人物進行串聯(lián),就是僵化和教條的東西。為此,他建議評選浙江古代四大美女,而他自己心目中的浙江古代四大美女除西施、鄭旦外,還有大喬和小喬(一說為浙江義烏人)。
鄭旦之死
鄭旦與西施,是越王勾踐送給吳王夫差的一對美女。她們來自同鄉(xiāng)同村,入?yún)堑穆氊熛嗟?,但鄭旦的命運沒有西施好。就連她的死,也始終是個謎。后人關(guān)于鄭旦之死,有多種文學的聯(lián)想。
史書記載,吳王夫差見西施、鄭旦大悅,收西施于姑蘇臺,收鄭旦于吳宮。后鄭旦“郁郁不得志,經(jīng)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黃茅山”,史官稱,鄭旦之死,乃“妒西施之寵”。臺灣柏楊先生在他的《皇后之死》一書中這樣寫道——兩位美女沒有辜負她們所受的長期嚴格訓練,進宮后不久,就把吳王宮的其他得寵的漂亮小姐,統(tǒng)統(tǒng)擠掉;把吳夫差先生吃的死脫。不過,兩位美女之間,西施與鄭旦,美貌相同,生活背景相同,所受的教育相同,可以說沒有一樣不相同??墒?,在吳夫差先生色迷迷的尊眼里,卻有了差異,大概西施女士的調(diào)調(diào)正適合他的調(diào)調(diào),他就也特別寵愛西施。相形之下,鄭旦女士就感覺到寂寞,美麗的女孩子最悲痛的是受到冷落,過了一年,她竟憂郁而終。吳夫差先生難過了一陣,把她安葬在黃茅山,立廟祭祀。嗚呼,鄭旦女士這種下場,使人疑問叢生,可能兩位同是越國的美女發(fā)生內(nèi)斗。然而,無論如何,西施女士名傳千古,而鄭旦女士卻與草木同朽,默默無聞……然而,距鄭旦女士之死,已兩千四百年矣,僅此一見,又流傳不廣,哀哉。
共叔段--春秋時期鄭國人
鄭武公十年(前761年),鄭武公娶申國國君之女武姜為夫人。武姜分別于鄭武公十四年(前757年)、鄭武公十七年(前754年)為鄭武公生下兒子寤生和共叔段。 武姜的長子寤生是難產(chǎn)而生,少子共叔段是順產(chǎn)而生,武姜因此不喜歡寤生,而喜歡共叔段。鄭武公二十七年(前744年),鄭武公病重,武姜想立共叔段為太子,屢次向鄭武公請求,鄭武公不肯答應。同年,鄭武公去世,寤生繼位,是為鄭莊公。
鄭莊公元年(前743年),武姜請求將制地作為共叔段的封邑,鄭莊公說:“制地是形勢險峻的地方,虢叔曾經(jīng)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可以聽命?!蔽浣谑钦埱蟾膶⒕┏?今河南滎陽)作為共叔段的封邑,號太叔,世稱京城太叔或太叔段。
共叔段到京城后,積極擴充自己的勢力范圍。共叔段讓鄭國西部與北部邊境地區(qū),既聽從鄭莊公的命令,又聽從自己的命令。作為試探,鄭莊公并沒有干涉,共叔段轉(zhuǎn)而將這兩處地方作為自己的封邑,并進一步延伸到廩延。廩延是黃河重要的渡口,與衛(wèi)國相鄰,位置非常重要。從京城到廩延距離很遠,共叔段掌握鄭國近半壁江山。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共叔段的勢力已經(jīng)很大。鄭莊公二十二年(前722年),共叔段認為時機成熟,于是開始做反叛鄭國的最后準備,他下令修理城郭,儲備糧草,補充武器裝備,充實步兵、車兵,準備襲擊鄭國都城,其母武姜則打算作為內(nèi)應打開城門。鄭莊公在共叔段準備公開反叛之前,便得知共叔段的起兵日期,于是命令子封率領(lǐng)二百輛戰(zhàn)車進攻京城。京城的人都反對共叔段,共叔段逃到鄢地(今河南鄢陵)。同年五月二十三日,鄭莊公的軍隊在鄢地擊敗共叔段,共叔段再度逃到衛(wèi)國的共地(今河南輝縣),因此故稱共叔段。
當時,衛(wèi)國國君衛(wèi)桓公因弟弟州吁驕橫奢侈,于是罷免他的職務,州吁便出國逃亡,請求與共叔段結(jié)交為朋友。鄭莊公二十五年(前719年),州吁弒殺衛(wèi)桓公,自立為君。州吁繼位后,聯(lián)合宋國、陳國、蔡國替共叔段攻打鄭國。聯(lián)軍包圍鄭國都城東門五天后撤軍。共叔段死后,家人子孫四處逃散。鄭莊公的兒子鄭厲公繼位后,態(tài)度有所改變,他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后于鄭?!惫彩宥蔚淖訉O始稱“公孫段氏”。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三)
秦開——戰(zhàn)國時期燕國將領(lǐng)
秦開,出身魯國秦氏,戰(zhàn)國時期燕國將領(lǐng)。早年在東胡做人質(zhì),很受東胡的信任,通曉民情風俗。燕昭王姬職即位后,秦開逃歸燕國。后于公元前300年大破東胡,迫使東胡北退千余里,還曾渡過遼水進攻箕氏朝鮮,直達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大寧江流域博川郡境內(nèi)的博陵古城)為界,取地兩千余里。燕國置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修筑燕長城。
人物生平
秦開是戰(zhàn)國時期燕國將領(lǐng),很有德行和才能。早年在東胡做人質(zhì)。東胡人非常信任秦開,秦開于是借機掌握東胡的風土人情、軍事地理等情況。一次販馬途中,蓄謀已久的秦開脫離隊伍,恰巧燕國的隊伍巡防經(jīng)過。秦開回國后,燕昭王任命他為大將,秦開便開始訓練兵士。
當時燕昭王勵精圖治,國力已經(jīng)逐漸強盛,眼看東北邊境百姓遭難,他下定決心徹底平定邊患。對于帶兵打仗的人選,他思考很長時間,最后決定將率軍驅(qū)胡重任交給在東胡做過人質(zhì)的秦開。秦開非常富于作戰(zhàn)經(jīng)驗,久經(jīng)沙場,百戰(zhàn)百勝,并對東胡的情況十分熟悉。
秦開回國后率軍迎戰(zhàn)東胡,燕軍自西向東,由媯水流域(今北京延慶境內(nèi))向密云地區(qū)的漁水(今白河)、鮑丘水(今潮河)流域推進,一路斬關(guān)奪隘,馬踏平川,東胡軍雖奮力抵抗,卻無法阻擋燕軍凌厲的攻勢,只得一路退卻,燕軍乘勝追擊,接連收復失地。在接連勝利的情況下,燕軍士氣更加旺盛,一鼓作氣向東北追殲東胡。東胡一直退卻到一千多里外的今西遼河上游。此時的秦開站在燕北邊地,謀劃安定策略。秦開效法趙國,動員軍民大修障塞,于是修建成西起造陽(今河北張家口)東到襄平(今遼寧遼陽)的長達兩千多公里的燕國北長城。后來,燕國在廣袤的新領(lǐng)土上陸續(xù)設(shè)立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用以防御胡人的侵略。燕國在幅員上一躍超過趙、齊、韓三國,僅次于秦、楚兩國,在列國中位居第三。
后來,秦開率軍向東渡過遼水進攻朝鮮半島的箕氏朝鮮政權(quán),奪取兩千多里土地,直達滿番汗(今朝鮮清川江以西大寧江流域博川郡境內(nèi)的博陵古城)為界。 于是燕國據(jù)有遼寧全境及朝鮮半島部分地區(qū)。
田不禮 ——戰(zhàn)國時期宋國重臣
田不禮(?—前295年),一作佃不禮、一作田不禋。戰(zhàn)國中期人物。宋康王的大臣,是宋國滅亡的罪魁禍首之一。前299年被宋康王派遣入仕于趙。趙惠文王三年(前296),趙武靈王任命其為代安陽君(即公子章)之相。此年支持代安陽君發(fā)動了沙丘之亂,被公子成與李兌攻殺。
簡介
田不禮(?—前295年),一作佃不禮?!赌印放c《呂氏春秋》記載宋國有田不禋,禋與繁體的禮字形相近,故可以確定為同一人。
田不禮,宋國重臣?!赌印放c《呂氏春秋》把田不禋和唐鞅并列,稱此二人是宋康王的重臣,也是宋康王亡國的兩個最大罪臣。
出處
《史記》(趙世家)
“三年,滅中山,遷其王於膚施。起靈壽,北地方從,代道大通。還歸,行賞,大赦,置酒酺五日,封長子章為代安陽君。章素侈,心不服其弟所立。主父又使田不禮相章也”;
“田不禮之為人也,忍殺而驕”
“主父及王游沙丘,異宮,公子章即以其徒與田不禮作亂,詐以主父令召王。肥義先入,殺之。高信即與王戰(zhàn)。公子成與李兌自國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難,殺公子章及田不禮,滅其黨賊而定王室”
《資治通鑒》(周紀四)
“……公子章強壯而志驕,黨眾而欲大,田不禮忍殺而驕,二人相得,必有陰謀。夫小人有欲,輕慮淺謀,徒見其利,不顧其害,難必不久矣。……”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四)
韓聶--縱橫家,政治家
公仲使韓珉之秦求武隧,而恐楚之怒也。唐客謂公仲曰:“韓之事秦也,且以求武隧也,非弊邑之所憎也。韓已得武隧,其形乃可以善楚。臣愿有言,而不敢為楚計。今韓之父兄得眾者毋相。韓不能獨立,勢必不善楚。王曰:‘吾欲以國輔韓珉而相之可乎?父兄惡珉,珉必以國保楚。”公仲說。士唐客于諸公,而使之主韓、楚之事。-《戰(zhàn)國策-韓三》
“天下爭秦有六舉,皆不利趙矣。天下爭秦,秦王受負海內(nèi)之國,合負親之交,以據(jù)中國,而求利于三晉,是秦之一舉也。秦行是計,不利于趙,而君終不得陰,一矣。天下爭秦,秦王內(nèi)韓珉于齊,內(nèi)成陽君于韓,相魏懷于魏,復合衍交兩王,王賁、韓他之曹,皆起而行事,是秦之一舉也。-《戰(zhàn)國策-趙四》
韓珉相齊,令吏逐公疇豎,大怒于周之留成陽君也。謂韓珉曰:“公以二人者為賢人也,所入之國,因用之乎?則不如其處小國。何也?成陽君為秦去韓,公疇豎,楚王善之。今公因逐之,二人者必入秦、楚,必為公患。且明公之不善于天下。天下之不善公者,與欲有求于齊者,且收之,以臨齊而市公。”-《戰(zhàn)國策-韓三》
韓珉獻書于齊曰:秦悔不聽王以先事而后名。今秦王請侍王以三、四年。齊不收秦,秦焉受晉國。齊秦復合,使?反,且復故事,秦昂曲盡聽王。齊取宋,請令楚、梁毋敢有尺地于宋,盡以為齊。秦取梁之上黨。干梁從,以功勺,秦取勺之上地,齊取河東。勺從,秦取干之上地,齊取燕之陽地。三晉大破,而攻楚,秦取鄢,田云夢,齊取東國、下蔡。使從親之國,如帶而已。齊、秦雖立百帝,天下孰能禁之。-《戰(zhàn)國縱橫家書-韓珉獻書于齊章》
三十八年,伐宋。秦昭王怒曰:“吾愛宋與愛新城、陽晉同。韓聶與吾友也,而攻吾所愛,何也?”蘇代為齊謂秦王曰:“韓聶之攻宋,所以為王也。齊強,輔之以宋,楚魏必恐,恐必西事秦,是王不煩一兵,不傷一士,無事而割安邑也,此韓聶之所褥于王也?!鼻赝踉唬骸拔峄箭R之難知。一從一衡,其說何也?”對曰:“天下國令齊可知乎?齊以攻宋,其知事秦以萬乘之國自輔,不西事秦則宋治不安。中國白頭游敖之士皆積智欲離齊秦之交,伏式結(jié)軼西馳者,未有一人言善齊者也;伏式結(jié)軼東馳者,未有一人言善秦者也。何則?皆不欲齊秦之合也。何晉楚之智而齊秦之愚也!晉楚合必議齊秦,齊秦合必圖晉楚,請以此決事?!鼻赝踉唬骸爸Z?!庇谑驱R遂伐宋,宋王出亡,死于溫。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并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史記-田世家》
韓相公仲珉使韓侈之秦,請攻魏,秦王說之。韓侈在唐,公仲珉死。韓侈謂秦王曰:“魏之使者謂后相韓辰曰:‘公必為魏罪韓侈。’韓辰曰:‘不可。秦王仕之,又與約事?!拐咴唬骸刂隧n侈也,以重公仲也。今公仲死,韓侈之秦,秦必弗入。入,又奚為挾之以恨魏王乎?’韓辰患之,將聽之矣。今王不召韓侈,韓侈且伏于山中矣?!鼻赝踉唬骸昂我夤讶巳缡侵畽?quán)也!令安伏?”召韓侈而仕之。-《戰(zhàn)國策-韓三》
鄧析——名辨之學”倡始人
鄧析(前545-前501), 河南新鄭人,鄭國大夫,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辨之學”倡始人。與子產(chǎn)同時,名家學派的先驅(qū)人物。他是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革新派,他第一個提出反對“禮治”思想。他的主要思想傾向是“不法先王,不是禮義”。
簡介
鄧析的法律思想主要有:①反對“刑書”,私造“竹刑”。他不但反對舊的奴隸主貴族,也反對以子產(chǎn)為代表的繼承周禮的新貴族。他不滿子產(chǎn)所鑄刑書,私自編了一部適應新興地主階級要求的成文法,把它寫在竹簡上,叫做“竹刑”。②私家傳授法律。傳說,他聚眾講學,招收門徒,傳授法律知識與訴訟方法,還以類似訟師身份幫助民眾打官司(被戲稱為春秋末期的律師)。
生平
子產(chǎn)執(zhí)政時曾任鄭國大夫,是一位具有法家思想萌芽的政治家與思想家?!盾髯印し鞘印氛劦剑亨囄觥安环ㄏ韧?,不是禮義?!彼磳⑾韧踝鳛樽约盒Хǖ陌駱?,是我國歷史上最早反對禮治的思想家。
欲改舊制,私造“竹刑”。他比子產(chǎn)還要激進,對子產(chǎn)所推行的一些政策不滿,曾經(jīng)“數(shù)難子產(chǎn)之政”。甚至對于子產(chǎn)的鑄刑書他也多有批評,于是自編了一套更能適應社會變革要求的成文法,將其刻在竹簡上,人稱“竹刑”。晉人杜預說:鄧析“欲改鄭所鑄舊制,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書之于竹簡,故言‘竹刑’?!睂τ谥裥痰木唧w內(nèi)容,我們雖然不得而知,但從古人的評價即可看出,它是要改變鄭國的舊制,既不效法先王,不肯定禮義,也不接受當時國君的命令,只能是體現(xiàn)新興的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東西。
傳授法律知識,承攬訴訟。鄧析還聚眾講學,向人們傳授法律知識和訴訟方法,并幫助別人訴訟?!秴问洗呵铩氛f:鄧析“與民之有訟者約,大獄一衣,小獄襦褲。民之獻衣而學訟者不可勝數(shù)?!毕喈斢谑杖÷蓭熢V訟費,大家發(fā)現(xiàn)干這項工作收益不錯,于是又紛紛參加他的法律培訓班。他擅長辯論,有人稱他“操兩可之說,設(shè)無窮之詞”,但廣大民眾對于他的成功卻十分敬佩。
在訴訟的過程中,他敢于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以非為是,以是為非?!痹谒某珜拢崌霈F(xiàn)了一股新的思潮,“鄭國大亂,民口歡嘩?!睂Ξ敃r的統(tǒng)治者造成嚴重威脅。繼子產(chǎn)、子大叔而任鄭國執(zhí)政的姬駟歂對付不了這種局面,于是“殺鄧析,而用其竹刑?!彼麄儦⑵淙硕闷浞ǎ梢娖渲裥痰暮侠硇?。
另外,晉國的趙盾、趙鞅、叔向、士會等,也具有法家思想的萌芽。趙鞅曾在晉國鑄了鐵鼎,即將趙盾所作的法典鑄在鐵鼎上。它與子產(chǎn)鑄刑鼎、鄧析作竹刑一樣,都是法家先驅(qū)者制定法律和將法令條文公諸于世的一種重大舉措,這是對“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奴隸制的禮治的否定。與此同時他們還提出過“治國制刑,不隱于親”,“同罪異罰,非刑也”等主張法律平等、公正的執(zhí)法原則。所有這些都成為后世法家思想的重要來源。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五)
公叔痤——戰(zhàn)國時期魏國大臣
公叔痤(?―公元前361年),戰(zhàn)國時期魏國大臣。公叔痤在田文死后,擔任魏國相國,并娶魏國公主為妻。
公叔痤有知人之明,但為國家利益考慮得相對少一些,為自身的利益考慮得多一些。他排擠吳起,是出于保全相位的需要,并不是不知道吳起對魏國的重要性。薦舉公孫鞅,是直到病重才提出。太史公司馬遷于此特著一筆,“公叔座知其賢,未及進”,很有深意。若過早地推薦公孫鞅,可能會取代他的職位,而在臨終時鄭重托付,博得薦賢之名,對自身利益也沒有什么影響。假如從人才流失的角度來論魏國的成敗,公叔痤是應負一定責任。
人物生平
擔任相國
魏武侯九年(公元前387年),公叔痤在田文死后,擔任魏國相國,并娶魏國公主為妻。當時吳起在魏國擔任西河(今陜西渭南合陽一帶)郡守,威望很高,曾率軍伐秦,攻取五座城池,固守西河,屏障魏國,使秦軍不敢東向。
公叔痤對吳起非常畏忌,便想害吳起。公叔痤有個仆人對他說:“吳起很容易除掉?!惫屦钫f:“如何下手?”仆人說:“吳起為人有節(jié)操,廉潔而重視聲譽,你可以先向魏武侯說:‘吳起是個賢明的人,我們魏國屬于侯爵一級的小國,而且和強大的秦國接壤,臣恐怕吳起不想長期留在魏國。’魏武侯必然要問:‘那怎么辦呢?’你就乘機向魏武侯說:‘君侯可以把一位公主許配給吳起,他如果愿意留在魏國就必定欣然接受,如果不愿意留在魏國就必然辭謝。以此就可以試探他的想法?!缓竽阍儆H自把吳起邀請到你的府上,讓公主故意發(fā)怒而輕謾你。吳起看見公主那樣輕賤你,他想到自己也會遭到輕賤,就會辭而不受?!庇谑枪屦钜烙嬓惺?,吳起果然看見公主輕謾公叔痤就辭謝魏武侯。魏武侯因而對吳起有所懷疑而不信任他。吳起害怕魏武侯降罪,于是離開魏國而到楚國。從此,公叔痤穩(wěn)踞相位,多年執(zhí)掌魏國權(quán)柄。
謙遜賞地
魏惠王八年(公元前362年),公叔痤擔任將領(lǐng),率軍與韓、趙兩國聯(lián)軍在澮水北岸交戰(zhàn),大敗聯(lián)軍,擒獲趙國將領(lǐng)樂祚。魏惠王得知勝利的消息后,十分高興,親自到城郊迎接公叔痤,并宣布賜田地一百萬畝作為公叔痤的食祿。公叔痤倒退幾步,然后拜了兩拜辭謝,不敢領(lǐng)賞。他反復說明,軍隊英勇善戰(zhàn),具有一往無前的斗志,不避艱險,百折不撓,全賴吳起當年訓練有方,是吳起的功勞;在戰(zhàn)場上,察看地形,分析敵我雙方形勢,提供決策方案,使得三軍將士心明眼亮,目標明確,是部下巴寧、爨襄的功勞。再說還有魏惠王制定的軍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保證軍隊的戰(zhàn)斗力。而他自己只是看準進攻敵人的時機,便擊鼓進軍不敢懈怠,這算什么功勞。公叔痤的謙遜受到魏惠王的嘉許,于是賞賜給吳起的后人二十萬畝土地,巴寧、爨襄每人各十萬畝土地。
魏惠王說:“公叔痤難道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嗎!已經(jīng)替我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還不遺忘賢者的后代,不掩蓋能士的功勞,公叔痤怎么能不得到好處呢?”所以再賞賜給公叔痤土地四十萬畝,加上起初賞賜的土地一百萬畝,使他擁有土地一百四十萬畝。
薦才去世
當時,公叔痤任用衛(wèi)國公族公孫鞅擔任其中庶子。公孫鞅喜歡研究刑名之學,公叔痤知道他有才干,但還未來得及向魏惠王推薦。恰逢魏惠王九年(公元前361年),公叔痤病重,魏惠王親自前去探望公叔痤,說:“您的病如有不測,江山社稷將怎么辦呢?”公叔痤回答說:“我的中庶子公孫鞅,雖然年輕,但有奇特的才能,希望大王將全部國事交給他,聽任他去治理?!蔽夯萃跄蛔髀?。魏惠王剛要離去,公叔痤屏退左右說:“大王如果不任用公孫鞅,那就一定要殺死他,不能讓他離開魏國?!蔽夯萃鯖]有答應,出來后對左右大臣說,“難道不可悲嗎!憑公叔痤的賢能,卻對我說在國事上一定要聽從公孫鞅,難道不是很荒謬嗎?”魏惠王走后,公叔痤召來公孫鞅向他道歉說:“今天大王詢問可以做相國的人,我推薦你,看大王的表情是沒有答應我。我應當先盡忠君之禮,后盡人臣之責,對大王說如果不任用公孫鞅,就應當殺死他。大王同意我的建議。你可趕快離開,不然將被捉拿。”公孫鞅說:“魏王不能聽您的話任用我,又怎能聽您的話殺死我呢?”公孫鞅始終不愿離開。
不久,公叔痤去世。當時公孫鞅得知秦孝公求賢,于是在埋葬完公叔痤后,向西投奔秦國,并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實施其著名的商鞅變法。
孔鯉——孔子的兒子
孔鯉(前532年-前483年),男,漢族,山東曲阜人。字伯魚,孔子的兒子。
因其誕時魯昭公賜孔子一尾鯉魚而得名??柞幭瓤鬃佣???柞幹抻诜蛩篮蟾募蕖K姓y(tǒng)孔家后代都是孔鯉之子孔伋的后裔。
孔鯉是孔子的獨根苗,生時,魯昭公特送去一條大鯉魚祝賀,孔子便給兒子起名孔鯉,字伯魚。孔鯉比孔子先故,一生無建樹。有人說'孔鯉對孔伋說'你父不如我父',對孔子說'你子不如我子'。(后人傳說,也只是孔伋有成就后之說,孔鯉去世與孔伋出生是同一年)
因為是至圣之子,述圣之父,故被宋徽宗封為"泗水侯",孔氏子孫尊為"二世祖"。
其子孔伋繼承孔子學說并有所發(fā)展,著《中庸》等儒家經(jīng)典,故被元帝封為"沂國述圣公",氏子孫尊為"三世祖。
所有正統(tǒng)孔家后代都是孔鯉的兒子孔伋的后裔。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簡介相關(guān)文章:
★ 歷史名人
★ 中國歷史人物故事
★ 歷史名人
春秋戰(zhàn)國歷史人物故事簡介
下一篇:秦朝歷史人物故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