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技巧必知方法
中考當中,基礎知識作為中考語文當中的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字義,成語俗語涵義,以及古詩詞與文言文的默寫,此部分內容滿分為30分,占中考總成績的四分之一。
基礎知識部分有3個突出的特點,一是量比較大,要求掌握780個詞語,200個成語,20個俗語,以及31篇古詩詞和24篇文言文;二是中考當中的考查比較細微,重視具體字詞涵義,以及不同語境當中的運用;三是此部分內容大部分需要學生進行識記。
那么這些大量的基礎知識,怎樣去進行復習呢?在此我們給出以下復習建議和方法,幫助同學們更好地進行復習,提高學習效率。
第一,梳理匯總。這是基礎知識復習首要的工作,把要掌握的字詞以及成語俗語,還有要背誦的篇目整理到一起,這樣把知識集中到一起,不僅能夠做到一目了然,心中有數,又便于攜帶和記憶。
第二,合理規(guī)劃,循序漸進。語文基礎知識部分的一個特點就是量比較大,并且許多內容需要進行識記,對于這樣的學習內容而言,最有效的復習方法就是循序漸進,具體操作就是將這些知識進行分配,依據自己的具體復習情況合理地規(guī)劃到每一天當中,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化整為零。
第三,找出重點難點,區(qū)別對待。在復習的過程中,要依據自己的情況找出重點和難點,也就是那些自己沒有記住或者記憶不清,甚至是存在偏差和錯誤理解的知識。復習中,可以先自己進行理解,然后再對照詞語或者成語的含義,對比自己的理解是否準確到位,那些理解準確的詞語可以一帶而過,理解上有問題的就需要重點記憶。
通過這樣的復習,就能對數量較大的基礎知識部分有一個扎實牢固的掌握,為了避免遺忘,要進行多輪鞏固,第一遍全面復習,第二遍重點復習不知道含義和理解有誤的,這樣一遍一遍逐漸縮小范圍,最后一定能夠熟練掌握基礎知識部分,保證中考當中30分的基礎知識不失分,再去通過后面的閱讀和作文,挑戰(zhàn)高分。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基礎知識的考查范圍固定,題型也比較穩(wěn)定,只要平時用心,注意積累,就能夠拿到,得分不難,丟分極其可惜,不僅要掌握具體的知識,更重要是掌握有效的復習方法,提高學習的效率。
中考說明文閱讀是中考語文考試中的一大難題,不過大家不用擔心,任何試題都會有解題技巧的,下面考試吧整理了關于中考說明文閱讀的技巧,供大家參考。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技巧必知方法
1、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對象和目的)。
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
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2、說明文的語言: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3、說明方法:一般回答三個字,要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復交叉的現(xiàn)象。
③.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④.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⑤.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⑧.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qū)別是:定義要求完整,而詮釋并不要求完整,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梢灶嵉?。
⑨.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⑩.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
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里到外,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后,左到右,整體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筑物或實體)。
邏輯順序(先結果后原因,層層遞進,現(xiàn)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時間順序則是說明事物發(fā)展、演變,例如介紹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于讀者理解。(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5、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6、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并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7、中心句:出現(xiàn)的位置開頭或結尾,有時在句中。判斷,多為概括性較強的句子。敘述句、描寫句、闡釋句、疑問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體文章也如此。
ü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對策:(1)思考該段說明的內容,不僅要注意主要的,還要注意次要的。(2)緊扣表秩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還有”等詞語,參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
8、說明語言
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
對策:答:(1)不可以。(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1)表態(tài)(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余”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么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么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__詞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周密性、科學性。
類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xiàn)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并體會。
類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xiàn)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么。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見考點:
(1)對說明對象及說明特征理解。
(2)對說明方法辨識與理解。
(3)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
(4)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
(5)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
(6)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的評析。
(7)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體會。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技巧必知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