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
高考前對物理學科思維方法的梳理很有必要,物理解題能力的提高的關鍵,在于對物理思維方法的領悟與把握,而物理思維方法具體體現(xiàn)在解題方法之中那么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學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
把“陌生”變成“透徹”
遇到陌生的概念,比如“勢能”“電勢”“電勢差”等等先不要排斥,要先去真心接納它,再通過聽老師講解、對比、應用理解它。要有一種“不破樓蘭誓不還”的決心和“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研究精神。這樣時間長了,應用多了,陌生的就變成了透徹的了。
全力上課、專心聽講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不要以為老師講得簡單而放棄聽講,如果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可以當成是復習、鞏固,盡量與老師保持一致、同步,學習規(guī)范。有不同看法下課后再找老師討論,不能自搞一套,否則就等于是完全自學了。入門以后,有了一定基礎,則允許有自己一定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允許有自己的東西,學得越多。
深挖課本,提煉精華
書上有內容的引入,推導,吸取書中的精華。這個過程,就是所謂,“把書讀薄了”,然后,再對理解的內容進行擴展,推論,變成自己的理解,這就是所謂“把書讀厚了”的過程,在腦子里,書從厚到薄再到厚,就是兩次不同層次的深化。
堅持做筆記
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
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摘記,自己在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后要經???,要能做到愛不釋手。
學好物理有哪些學習方法
重視知識的系統(tǒng)性
要重視知識結構,要系統(tǒng)地掌握好知識結構,不能孤零零的背些定義在腦子里,要有一個對物理課本的系統(tǒng)概念,這樣才能把零散的知識系統(tǒng)起來。大到整個物理的知識結構,小到力學的知識結構,甚至具體到章,如靜力學的知識結構等等。
這種彈性擴展思考方式,會把整個物理知識串通在一起,讓人思考起來更容易。只有把握住了系統(tǒng)的結構,才作對綜合的壓軸題做到得心應手,迎難而解。
養(yǎng)成預習的習慣
學生最好能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學習習慣,這對今后的學習很重要。物理課本中有大量的依據(jù)物理現(xiàn)象進行分析推論物理結論的課文,認真閱讀后會發(fā)現(xiàn),這些課文不僅能使大家淺顯地認識物理知識,還會使大家很好地組織出解答物理問題的論述語言。
并且,物理課本中有一些引導同學們思考的小標題和小實驗的課題,在學習時間寬松時不妨讀一讀,它會使你們眼前一亮。同學們的物理思維會得到擴展,對知識的理解會深化。
要把理論和實際結合起來
我們學習物理知識不是為了背誦定義公式,也不是為了做題,而是要把它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比如說簡單機械的知識,杠桿的知識,慣性的知識等等,都是和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習了相關的知識,就要學會用這些知識去解釋研究生活中的各種現(xiàn)象,學以致用。
物理解題的六種思維方法
一、“數(shù)學方法”
物理解題中運用的數(shù)學方法通常包括方程(組)法、比例法、數(shù)列法、函數(shù)法、微元法等。從近幾年“高考”的命題實踐來看,涉及到“微元法”的相應試題應該被指認為是一類“熱點”問題。 由于一切“變化”都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才能得以實現(xiàn),“微元法”就是通過限制“變化”所需的時間或空間來把變化的事物或變化的過程轉化為不變的事物或不變的過程。操作步驟依次為:①選取元;②運用規(guī)律表達元;③疊加元求解全過程。
二、“幾何方法”
運用幾何方法來處理矢量間的幾何關系,也就成了解決物理問題的常用思維方法。例如: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1)依據(jù)切線的性質確定圓心和半徑:從已給的圓弧上找兩條不平行的切線和對應的切點,過切點做切線的垂線,兩條垂線的交點為圓心,圓心與切點的連線為半徑。
(2)依據(jù)垂徑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徑平分該弦,并平分弦所對的弧)和相交弦定理(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來確定半徑等 。
三、“圖像方法”
圖像是最直觀最簡潔的表達信息的渠道。解決物理問題的依據(jù)主要是相應的物理規(guī)律,定量給出物理量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而采用數(shù)、形轉換這一手段將給出的函數(shù)關系式以圖像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就稱為函數(shù)的圖像,它和用公式的形式給出的物理規(guī)律本質應該是一致的。但表現(xiàn)的形式不同,圖像能夠直觀、形象、動態(tài)地表達物理過程和物理規(guī)律。有時候,在解決一些復雜問題時用圖像法解題時更為明了、簡捷。運用規(guī)律解決物理問題時,既可以運用公式的表現(xiàn)形式,也可以運用圖像的表現(xiàn)形式。
四、“等效方法”
等效法亦稱“等效替代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之一。等效方法是在保證某種效果(特性和關系)相同的前提下,將實際的、復雜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轉化為等效的、簡單的、易于研究的物理問題和物理過程來研究和處理的方法。
五、“對稱方法”
對稱方法指圖形或物體兩對的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這里更多的是指物理過程和規(guī)律的對稱關系。物理學習中有鏡像對稱、時間對稱、空間對稱等。
六、“假設方法”
常有一些物理過程,其發(fā)生、發(fā)展以及變化的方向存在著多種可能,在對這些過程做出定量分析之前,往往很難對所存在的各種可能性做出正確的取舍,而此時一般需要運用“假設法”來對物理過程做出分析。“假設法”的一般操作程序為:
①對物理過程作粗略的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找出各種可能性。
②在各種可能性中不失一般性的提出假設。
③在假設基礎之上,進一步對物理過程做出精確的定量分析,求得相應的結論。
④以相應的后繼檢驗手段進行檢驗,以確定假設的真?zhèn)巍?/p>
學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相關文章:
學初中物理的方法技巧
上一篇:初中物理記憶的常見方法
下一篇:高二怎么學歷史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