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內(nèi)容
老師像紅燭,照亮了知識的路程。老師像春雨,把點點滴滴的知識撒在我們的心里。老師像園丁,把幼小的我門培育成一個懂得知識的大數(shù)。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1
《莊子》故事兩則 ——《惠子項梁》《莊子于惠子游于濠梁》
選自《莊子》,作者是先秦著名哲學(xué)家、思想家、文學(xué)家、道家大師莊子,世與老子并稱,代表作《莊子》,又稱《華南經(jīng)》;莊子的思想淵源于老子,司馬遷曾指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但是他不僅繼承而且發(fā)展了老子“天道無為而自然”的思想,無論就理論的豐盈以及研究的深度與廣度來說,莊子都比老子高明。而且,莊子的學(xué)識也極淵博,“于學(xué)無所不”,因此,《老子》只類似一首長篇哲理詩,而莊子的文章則是洋洋灑灑的哲學(xué)長篇,已然形成專題論文的風(fēng)格了。
《惠子相梁》這則故事辛辣地譏諷了醉心于功名富貴者的嘴臉,表現(xiàn)了莊子對功名利祿的態(tài)度。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這個故事在《莊子》一書里顯得別具一格,它雖然由莊子和惠子的辯論組成,但 輕松、閑適,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并為之深受感染。
A 詞語:止:棲息。于是:在這時。全:完全,確實是。
一詞多義:
嚇:模仿鴟發(fā)怒的聲音。例句: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動詞,威嚇,恐嚇。例句: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嚇我邪?”
B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例句:夫遠(yuǎn)出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
譯文:從南海起飛飛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樹不棲息,不是竹子的果實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原文:子非魚 ,安知魚之樂?
譯文: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原文: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譯文: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
原文: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 。我知之濠上也。
譯文:請從我們最初的話題說起。你說‘你哪兒知道魚快樂’的話,說明你已經(jīng)知道我知道魚快樂而在問我。我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的。
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2
《曹劌論戰(zhàn)》
選自《左傳·莊公十年》,舊傳為春秋時期魯國的左丘明所作,近人認(rèn)為是戰(zhàn)國時人所編,為編年體史書,是一部史學(xué)名著和文學(xué)名著。《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與《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并稱“春秋三傳”。
本文通過記敘曹劌對戰(zhàn)爭的有關(guān)論述和指揮長勺之戰(zhàn)的史實,說明要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并掌握戰(zhàn)機(jī)才能取勝的道理,表現(xiàn)了曹劌的政治遠(yuǎn)見和軍事遠(yuǎn)見。
A 詞語:小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古今異義:
①犧牲:古指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犧牲玉帛,弗敢加也。)今為正義而舍棄生命。
②鄙:鄙陋。(肉食者鄙,未能遠(yuǎn)謀。)今指行為不正直。
③忠:盡力做本職。(忠之屬也。)今:忠誠,忠實。
④獄:案件。(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今指監(jiān)獄。
⑤情:以實情判斷。(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今:感情。
⑥雖:即使。(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今:連詞,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應(yīng),表示承認(rèn)甲事為事實,但乙事并不因為甲事而不成立。
⑦再:第二次。(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今:又。
一詞多義:
①故:所以,故逐之;原因,公問其故。
②以:憑,靠,何以戰(zhàn);把,必以分人。
③焉:語氣助詞,相當(dāng)于“呢”,又何間焉;作兼詞,于此,在此,懼有伏焉。
④其:作代詞,指齊軍的,下視其轍;作代詞,指戰(zhàn)勝的,公問其故。
⑤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忠之屬也;作代詞,指曹劌,公與之乘;
語氣助詞,無意義,公將鼓之;作代詞,指齊軍,登軾而望之。
詞語活用:
①神弗福也:“?!泵~作動詞。賜福,保佑。
②必以情:“情”名詞作動詞。(以)實情判斷。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
①原文: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
譯文:(曹劌)于是進(jìn)見(魯莊公),(曹劌)問:“憑什么作戰(zhàn)?”
②原文:必以分人。應(yīng)為:“必以分之人”
譯文: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③原文:忠之屬也。
譯文:(這是)盡了本職一類(事情)。
④原文:可以一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
譯文:可以憑借這一點來打戰(zhàn),(如果)作戰(zhàn),就請允許(我)跟著去。
⑤原文:公將馳之。
譯文:魯莊公正要驅(qū)車(追趕)。
倒裝句:
原文:何以戰(zhàn)? (應(yīng)為:“以何戰(zhàn)”)
譯文:憑借什么作戰(zhàn)?
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3
《鄒忌諷齊王納諫》
選自《戰(zhàn)國策·齊策一》,《戰(zhàn)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大概是戰(zhàn)國末年秦漢間人將各國史料收集起來編纂而成的。這部史書后經(jīng)漢代的劉向重新編校,得33篇,定名為《戰(zhàn)國策》。書中主要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縱橫家們的言論活動,以及他們進(jìn)行政治外交是的奇計、良策、佳言、善行,生動地反映了戰(zhàn)國時代錯綜復(fù)雜的政治斗爭和各類人物的精神面貌。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戰(zhàn)國初期齊威王接受其相鄒忌的勸諫而采納群言,終于使齊國大治的故事。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設(shè)喻,由己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qiáng)的說服力。
A 詞語:
一詞多義:
①孰:誰,我孰與徐公美;仔細(xì),孰視之。
②美:以…為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麗,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③朝:早晨,朝服衣冠,窺鏡;朝見,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
古今異義:
①諷:古: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guī)勸。(鄒忌諷齊王納諫)
今:用含蓄的話對人或物進(jìn)行揭露、批評或嘲笑。(諷刺)
②修:古:長。(鄒忌修八尺有余)
今:(學(xué)問、品行方面的)學(xué)習(xí)和鍛煉。(進(jìn)修)
③服:古:穿戴。(朝服衣冠)
今:衣服,衣裳。(運動服)
④地方:古:土地方圓。(今齊地方千里)
今:某一區(qū)域,空間的某一部位;部分。
⑤聞:古:使……聽到。(聞寡人之耳者)
今:用鼻子嗅。
詞語活用:
①朝服衣冠:“服”名詞做動詞,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詞作動詞,以…為美。
B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
①原文:皆以美于徐公。(“以”后邊省去了“我”)
譯文:都認(rèn)為(我)比徐公美。
②原文: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
譯文:全國范圍內(nèi)(的人),沒有(一個人)對皇上沒請求的。
③原文: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譯文:能在公眾場所議論(君王的過失),使我聽到的,受下等賞。
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4
《愚公移山》
選自《列子·湯問》。后漢班固《漢書·藝文志》“道家”部分錄有《列子》八卷,早已散佚。今本《列子》是東晉人搜集有關(guān)古代資料編寫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時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話傳說。
本文通過寫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qiáng)毅力,也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堅持奮斗的道理。
A 字音:仞[rèn] 垣[yuán]曲 箕畚[běn] 始齔[chèn] 窮匱[kuì]
B 詞語:
通假字:
①指通豫南:“指”通“直”。②始一反焉:“反”通“返”。
③汝之不惠:“惠”通“慧”,聰明。④亡以應(yīng):“亡”通“無”。
⑤一厝朔東:“厝”通“措”,放置。⑥隴斷:“隴”通“壟”,高地。
一詞多義:
①方:指面積,方七百里;剛剛,方其遠(yuǎn)出海門。
②且:將近,年且九十;況且,且焉置土石。
③曾:竟然,曾不若孀妻弱子;通“增”,增加,曾益其所不能。
④固:頑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堅決,吾義固不殺人。
⑤亡:通“無”,沒有,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逃跑,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⑥焉:疑問代詞,放在哪里,且焉置土石;才,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古今異義:
①懲:古:戒。(懲山北之塞)←這里是“苦于”的意思;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今:處罰。
②陽:古:山之南,水之北。今:太陽。
③陰:古:山之北,水之南。(達(dá)于漢陰) 今:陰天。
④諸:古:之于。(投諸渤海之尾) 今:各個、許多。
⑤毛:古:草木。(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今:毛發(fā)。
⑥已:古:止,停止。(懼其不已也) 今:已經(jīng)。
詞類活用:
箕畚運于渤海之尾:箕畚,名詞作狀語,用箕畚。
吾與汝畢力平險:畢,形容詞作動詞,用盡。
聚室而謀:聚,動詞使動用法,使…聚。
C 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省略句:荷擔(dān)者三夫。(譯:三個(能)挑擔(dān)的人。)
倒裝句:甚矣,汝之不惠!(應(yīng)為:汝之不惠甚矣!先說“甚矣”有強(qiáng)調(diào)意味。) 譯:你太不聰明了。
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內(nèi)容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內(nèi)容
下一篇:語文文言文知識梳理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