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氣腫的癥狀_肺氣腫怎么辦
肺氣腫是一種肺部疾病,嚴(yán)重?fù)p害了人們的身心健康。那么你們知道肺氣腫有哪些癥狀嗎?肺氣腫怎么辦呢?下面就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肺氣腫的癥狀和治療,希望對你有用!
肺氣腫的癥狀
輕度肺氣腫患者:臨床體征大多數(shù)沒有什么異常的。肺氣腫病情嚴(yán)重之后出現(xiàn)桶狀胸,表現(xiàn)為前后胸廓徑變大,桶狀,脊柱向后凸出,肩和鎖骨上抬,肋間隙飽滿,肋骨和鎖骨的活動能力降低。語顫變小,叩診聞過清音,心濁音界縮小甚至消失,肝濁音界降低。呼吸音和語顫全都降低,呼氣時間延長。有時候可在患者的肺底聽到干濕啰音,心音遙遠(yuǎn),肺動脈第二心音亢進(jìn)。
肺氣腫的重度患者:就算是在安靜休養(yǎng)生息的時候,也可以表現(xiàn)出呼吸清淺快速,幾乎不能聽到呼吸的聲音。還可能發(fā)生發(fā)紺,合并肺心病右心衰竭的時候會表現(xiàn)出頸靜脈怒張、腹水、肝大,凹陷性水腫等患者臨床體征。
治肺氣腫的偏方
肺氣腫是指終末細(xì)支氣管遠(yuǎn)端的氣道彈性減退,過度膨脹、充氣和肺容積增大或同時伴有氣道壁破壞的病理狀態(tài)。按其發(fā)病原因肺氣腫有如下幾種類型:老年性肺氣腫、代償性肺氣腫、間質(zhì)性肺氣腫、灶性肺氣腫、旁間隔性肺氣腫、阻塞性肺氣腫。那么治肺氣腫的偏方有哪些呢?
1、治肺氣腫的偏方一
橘紅10克,米粉500克,白糖200克。橘紅研細(xì)末,與白糖和勻為餡;米粉以水少許濕潤,放蒸鍋屜布上蒸熟;冷后壓實,切為夾心方塊米糕,不拘時酌量食用。
本方燥濕化痰,理氣健脾,適用于痰濁阻肺所致的肺氣腫,此種肺氣腫喘而胸滿悶窒,甚則胸盈仰息,咳嗽痰粘膩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嘔惡,納呆,口粘不渴,苔白厚膩,脈滑。
2、治肺氣腫的偏方二
生石膏30克,杏仁泥10克,冬瓜仁20克,鮮竹葉lO克,竹瀝20—30克。將生石膏、杏仁泥、冬瓜仁、鮮竹葉(洗凈)共人砂鍋煎汁,去渣,再分?jǐn)?shù)次調(diào)入竹瀝水,日分2叫次飲用。
本方宜泄肺熱,化痰降逆,適用于痰熱結(jié)肺所致的肺氣腫。此種肺氣腫的特點為喘咳氣涌胸部脹痛,痰粘稠色黃或夾血色,胸中煩熱,身熱有汗,渴喜冷飲,面紅咽干,尿哧,苔黃或膩,脈滑數(shù)。
3、治肺氣腫的偏方三
黃芪30克,白術(shù)20克,茯苓30克,乳鴿1只。將乳鴿(未換毛的幼鴿)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內(nèi)臟,放人燉盅內(nèi),加適量水,再人黃芪、白術(shù)、茯苓(洗凈),置于蒸鍋內(nèi),隔水燉熟,加少許食鹽,味精。在正餐時食用,每天一次。
本方益肺止喘,適用于肺虛所致肺氣腫。此種肺氣腫的特點為喘促,氣短不足以息,語氣乏力,苔白滑或膩,脈細(xì)軟。
4、治肺氣腫的偏方四
黨參10克,黃芪9克,白術(shù)12克,茯苓10克,甘草、半夏各6克,陳皮12克,蘇子、萊菔子各9克,白芥于12克,大棗10枚。將大棗、陳皮除外,其余各藥熬湯,除藥渣,將其湯煮大棗和陳皮,開鍋10分鐘后,吃大棗,喝湯,去陳皮。
本方健脾益氣,化痰平喘,適用于脾虛所致肺氣腫。此種肺氣腫的主要特點為喘促,氣短不足以息,語言無力,痰多質(zhì)稀,四肢倦怠,食少腹脹,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滑或薄膩,脈細(xì)軟。
5、治肺氣腫的偏方五
核桃仁50克,蘿卜子(研粉)、冰糖各10克。將冰糖先熬化,再加入上藥拌勻,制成糖塊,每日時時含化。
本方補(bǔ)腎平喘,適用于腎虛久喘。此種肺氣腫為咳喘日久,短氣息促而難以接續(xù),動則大甚,痰吐起伴,伴有腰膝酸軟,脈微細(xì)。
6、治肺氣腫的偏方六
黑蘇子、陳皮、半夏、當(dāng)歸、厚樸各9克,沉香末(沖)、肉桂各2.5克,前胡、杏仁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本方除疲降氣,適用于肺氣腫。
肺氣腫的家庭治療措施
遠(yuǎn)離空氣污染,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減少空氣污染,遠(yuǎn)離工業(yè)廢氣;少去公共場所,預(yù)防感冒。必要時可換個干凈、清新的工作環(huán)境。勿使用噴霧劑。
可以做呼吸操來改善呼吸肌功能。方法是用腹部吸氣,用胸部吐氣。用鼻深呼吸,吸氣時閉嘴深吸,吐氣慢,嘴微開,反復(fù)練習(xí)很有效。如果癥狀嚴(yán)重可低濃度吸氧。
蒸汽吸入法可有助于稀釋肺內(nèi)的痰液。首先,用一個小盒裝滿沸水。閉住眼睛,頭上蓋一條毛巾,吸入蒸汽2—5分鐘。為進(jìn)一步改善呼吸并減輕鼻充血,可在熱水中加入幾滴一種或幾種香精油。
肺氣腫目前尚無法治愈,它與哮喘一并被列為一種慢性阻塞性肺病。所以如果患上了肺氣腫,我們一定要格外注意自己的生活習(xí)慣,不能讓自己有任何危險的可能存在。接下來,小編為您介紹防治肺氣腫的注意事項。
看過“肺氣腫的癥狀”的人還看了:
3.什么是肺熱
5.肺心病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