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解毒的卜芥
卜芥別名老虎耳、尖尾芋(《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清熱解毒;散結(jié)止痛。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guān)知識,歡迎閱讀!
卜芥功能主治
解毒退熱,消腫散結(jié)。治鉤端螺旋體病,毒蛇咬傷,瘰疬,一切腫毒初起。
?、佟稄V西實用中草藥新選》:"解毒退熱,消腫鎮(zhèn)痛。治高熱不退,毒蛇咬傷,肺結(jié)核,流感,腸傷寒,蜂窩織炎,無名腫毒,毒蜂螫傷。"
?、凇端拇ǔS弥胁菟帯罚?quot;解毒,散結(jié)。治瘰疬,癤瘡,一切毒瘡初起。"
?、邸稄V西藥植名錄》:"根狀莖:治慢性骨髓炎,鉤端螺旋體病,湯火傷;葉:治毒瘡。"
清熱解毒卜芥的原形態(tài)
尖尾芋,直立草本。地下莖粗壯,肉質(zhì);地上莖圓術(shù)形,粗3-6cm,黑褐色,具環(huán)形葉痕,通常由基部伸出許多短縮的芽條,發(fā)出新枝。葉互生;葉柄綠色,長25-30(-80)cm,由中部至基部強烈擴大成寬鞘;葉片膜質(zhì)至亞革質(zhì),深綠色,寬卵狀心形,長15-40cm,10-18cm,先端漸尖,基部微凹,全緣,葉脈兩面凸起?;ㄐ虮鷪A柱形,稍粗壯,常單生,長20-30cm;佛焰苞近肉質(zhì),管部長圓狀卵形,淡綠色至深綠色,長4-8cm,粗2.5-5cm,檐部狹舟狀,邊緣內(nèi)卷,先關(guān)具狹長的凸尖,長5-10cm,寬3-5cm,外面上部淡黃色,下部淡綠色;肉花序比佛焰苞短,長約10cm;雄花序位于上部,雄花的雄蕊合生成六角形的單體,中性花在中部;雌花序位于下部,雌花的雌蕊子房1室;附屬器淡綠色、黃綠色,狹圓錐形,長約3.5cm。漿果淡紅色,球形,直徑6-8mm,通常有種子1顆?;ㄆ?-6月,果期7-8月。
清熱解毒卜芥的化學成分
本品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焦粘酸(pyromucic acid),蘋果酸(malic acid),β-谷甾醇(β-sitosterol)。還含有氨酸(lysine),精氨酸(arginine),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蘇氨酸(theronine),,絲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亮氨酸(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膊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纈氨酸(valine)異亮氨酸(isoleucine)。另外,還含有草酸鈣(calcium oxalate)和皂毒甙(sapotoxin)。
清熱解毒卜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yīng)用
抗蛇毒作用 在注蛇毒前30min給小1次灌服卜芥水提醇沉液100g/kg,對眼鏡蛇毒、眼鏡王蛇毒和爭環(huán)蛇毒的中毒有明顯保護作用,其保護率分別為85.7%、80%和30%;但對五步蛇毒和蝮蛇中毒小無保護作用。產(chǎn)難還發(fā)現(xiàn),氯化鈉(NaC1)對眼鏡蛇毒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這說明鹽炒炮制品用于蛇傷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有一定科學性。
卜芥的臨床應(yīng)用
?、僦委熴^端螺旋體病
用鮮卜芥塊根半斤,去皮切片,加食鹽少許炒干,加水1000毫升,煎成250毫升,為1天量,2次分服?;蛴貌方娓善庸ぶ瞥山嗥?,每片相當于生藥11克,成人每天9~12片,3次分服。兒童酌減,服至痊愈為止。治療103例,治愈率93.20%。除對肺出血型療效較差外,其他類型體溫平均2.2天恢復(fù)正常。在治程中,僅少數(shù)患者有惡心、嘔吐、喉頭發(fā)癢等副作用,如加適量食鹽處理和延長煎藥時間(2小時以上),可以大大減少毒性和副作用。
?、谥委煻旧咭?/p>
用卜芥塊根去外皮,切片加少許食鹽,共炒黃焙干,研成末,裝入膠囊(每粒3分),或制成糖衣片(每片0.3克)。成人每日3次,每次3~4片或膠囊1粒。危重病人可半小時服1次,連服8次后改為每小時服1次。以后視病情逐漸延長給藥時間,每隔2~4小時服1次,直至癥狀消失。小兒劑量酌減。治療100例,其中溶血毒型21例,神經(jīng)毒型4例,混合毒型75例。除1例因被銀環(huán)蛇咬傷達9小時入院搶救無效外,其余99例痊愈。服藥最短時間為3天,總量為10.8克;最長時間為34天,總量達145.8克。其中有4例溶血毒型癥狀嚴重,采取中西醫(yī)綜合治療。卜芥對血液循環(huán)毒型、混合毒型及神經(jīng)毒型的蛇咬傷均有一定的療效,特別是對五步蛇(聾婆蛇)、小眼鏡蛇、竹葉青蛇咬傷患者療效顯著。在上述臨床應(yīng)用基礎(chǔ)上,每次劑量曾提高為成人8片,小兒4片,未見毒性反應(yīng)。
?、垲A(yù)防稻田皮炎
用卜芥20斤捶爛,與石灰5斤混勻,加水浸過藥面,3天后過濾去渣,在下田前用藥液涂擦四肢浸水部位。
卜芥解毒相關(guān)文章:
3.吸入苯后如何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