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預防小兒結核病_預防小兒結核病的措施
結核病的易感者主要為小兒,小兒結核病的傳染源主要是成人患者,尤其是家庭內傳染極為重要接觸活動性肺結核。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預防小兒結核病的措施,希望對你有幫助。
預防小兒結核病的措施
1、加強初級保健
要依靠城鄉(xiāng)基層醫(yī)療網的力量,充分發(fā)揮各級醫(yī)生包括農村醫(yī)生的作用。臨床證明結核的發(fā)病與小兒的健康狀況和生活環(huán)境有密切關系。應注意合理的營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以及對麻疹百日咳的預防等措施。
2、發(fā)現病例及早防治
早期發(fā)現是患兒早期治療的先決條件。通過接觸者檢查小兒有無結核感染或患病是早期發(fā)現結核病的一個重要途徑。其次在OT反應呈強陽性的小兒中要特別注意做早期發(fā)現工作,結核病雖是一種慢性而極頑固的傳染病,但如能及早診療認真隨訪是完全可以痊愈的。
3、進行宣教,重視隔離
進行廣泛衛(wèi)生宣教工作,使群眾對結核病有正確的認識作好結核病人家庭的消毒隔離工作。保護小兒,使不受傳染。集體機構,如托兒所幼兒園及小學校的保育員及教師應定期檢查有無結核病,一旦發(fā)現活動性病人應離開工作崗位,并徹底積極進行治療。家庭內雇用保姆或聘請補習教師應先進行胸部X線透視,保證無結核病。此外注意其他預防措施,如乳牛的管理乳品消毒,婚前檢查,孕期檢查,宣傳不隨地吐痰等。
4、卡介苗(BCG)接種
1908年卡氏(Callmette)和介氏(Guérin)二人應用牛型結核桿菌在5%甘油膽汁馬鈴薯培養(yǎng)基上,經過13年230余代的反復培養(yǎng),病菌失去致病的性能然后制成菌苗(卡介苗BCG),接種到人體使受種者產生對結核病的免疫力。
小兒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除現病史,既往史和BCG(卡介苗)接種史外,應特別注意家庭病史,肯定的結核病接觸史對診斷有幫助,又應注意發(fā)病前急性傳染病史,特別是麻疹、百日咳等常為導致結核發(fā)病的誘因,此外需詢問過去有無結核過敏表現如結節(jié)性紅斑、皰疹性結膜炎和結核菌素陽性反應等。
兒童患者主要表現為低熱和結核中毒癥狀,呼吸系統(tǒng)癥狀多不明顯,如出現咳嗽、多痰、咯血或呼吸困難等,多為病情已經嚴重的表現。
肺部物理征不明顯,與肺內病變不成比例,只有在病灶范圍廣泛彌漫或有空洞時,才有相應的體征,淺表淋巴結輕度或中等度腫大,肝脾可輕度腫大,此外應注意有無高度過敏表現,如結節(jié)性紅斑、皰疹性結膜炎和瘰疬性面容等。
小兒結核病的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在全身療法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小兒機體的抗病能力,使特效的抗結核藥物更好地發(fā)揮抗菌作用。首先應注意合理的營養(yǎng)和休息,選用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其中以維生素A及C尤為重要,患兒應居住在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室內。嚴重的結核病型有發(fā)熱等中毒癥狀及高度衰弱患兒應臥床休息。病情較輕者,可根據具體情況作適當的室內、外活動。
2.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
抗結核藥物的原則是早期治療、適宜劑量、聯合用藥、規(guī)律用藥、堅持全程、分段治療。
目前常用的抗結核藥物可分為殺菌藥物及抑菌藥物。殺菌藥物包括全殺菌藥物如異煙肼,半殺菌藥物如鏈霉素及吡嗪酰胺。抑菌藥物如乙胺丁醇和乙硫異煙胺。
3.化療方案
(1)標準療法 一般用于無明顯自覺癥狀的原發(fā)性肺結核。每日服用異煙肼、利福平和/或乙胺丁醇。
(2)兩階段療法 強化治療階段使用3~4種殺菌藥物,目的在于迅速殺滅敏感菌及生長繁殖活躍的細菌。鞏固治療階段是聯用兩種抗結核藥物,目的在于殺滅持續(xù)存在的細菌以鞏固療效。
(3)短程療法 快速殺滅體內處于不同繁殖階段的細胞內外結核群。通常四種藥物聯用,共2月,2~3種藥物,共4個月。若無吡嗪酰胺,療程可到9月。
猜你感興趣:
2.什么是結核病
3.如何防止肺結核
4.肺結核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