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好家風主題演講稿范文
朋友們,古往今來,家風乃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為原則和品德規(guī)范。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2017年好家風演講稿范文,歡迎參考。
2017年好家風演講稿范文篇1
大家好,今天晚上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良好家風助我成長》。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基礎性教育,良好的家風是未成年人成長的基石。
家風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穩(wěn)定的風格、作風和傳統(tǒng),包括為人處事的態(tài)度和行為準則。家風還包含著我們常說的家范,家范就是人們在家庭生活中的行為規(guī)范。它們猶如一種磁場被人們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發(fā)自內心地服從和遵守某些被認同的準則。
家風是由家庭成員的態(tài)度、行為及輿論營造的,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中,表現(xiàn)在成年人處理日常生活中各種關系的態(tài)度和行為中。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正確的輿論營造良好的家風;不良的行為習慣和不正確的輿論營造不良的家風。
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性的言談舉止營造了特定的家風,未成年人在這種特定家風的熏陶下,會經過耳聞目睹接受影響。這其中,“模仿”起著重要的作用。不管成年人是否意識到自己的言談舉止會對未成年人產生某種性質的
影響,未成年人都在模仿。未成年人早期的行為習慣折射著父母親的人格和行為習慣,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大學生章某成長在一個三世同堂的家庭,祖孫三代人過著平靜和睦的生活。這個家庭從沒有和鄰居發(fā)生過爭吵。奶奶是個勤快人,每天早早起床,拿著大掃帚把整個大院打掃得干干凈凈。章某從小跟著奶奶,奶奶還專門給他也準備了把小掃帚,讓她跟在后面比畫,還告訴她:“人的雙手是個寶,勤勞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幼小的章某雖然還聽不懂那些大道理,但她愛勞動,并從勞動中體驗到了快樂。
媽媽每次帶章某去公園都要帶上一個塑料袋,把吃剩的果皮、糖紙裝進去再扔進垃圾桶。章某到現(xiàn)在也有隨手帶著塑料袋的習慣,把不用的廢棄物裝進去放到垃圾桶里。章某的父親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但他酷愛讀書,把節(jié)余下來的錢幾乎都買了書,并經常寫讀書筆記。在父親的影響下,章某從小也愛看書,從上小學起就堅持寫日記和讀書筆記,現(xiàn)在已經在報刊雜志發(fā)表了十幾篇文章。
和睦、平靜、溫馨、嚴謹?shù)募绎L為章某的成長奠定了良好的基石,她勤勞簡樸,學習成績優(yōu)秀,氣質優(yōu)雅,與同學、朋友相處得十分融洽。不管是什么工作她都做在前面,但從不與人攀比。有人說:“現(xiàn)在是競爭時代,你不覺得吃虧嗎?”章某笑著說:“我只想把我能做的事情努力做好,沒有想過吃虧占便宜,我們家里的人做事都是這樣的風格。”
再舉一個截然相反的例子。初中生王某從小家庭生活非常優(yōu)越,父母在外忙于生意,家中請了兩個保姆,一個負責家中日常生活,一個專門負責照顧王某,一切都不用王某動手。小的時候有時王某出于好奇學著保姆的樣子要擦桌子擦地,媽媽就說:“沒出息,這些事不用你干,你天生就不是干這個的命,這是下人做的事情,你要做人上人。”幼小的王某看到母親每天對保姆挑三撿四,從來沒有滿意的時候,也漸漸地以為自己天生就是人上人,好吃懶做是天生最大的幸福。
在幼兒園時,老師讓她擺一下椅子,她會說:“我媽媽說干這種事沒出息,我要做人上人。”現(xiàn)在已是初中學生的王某仍然只習慣做“人上人”,對同學、親戚、朋友指手畫腳、吆三喝四,經常要求別人為她做事,卻從來不肯為別人做一點事情。由于她的自私、懶惰、自以為是和狹隘,她沒有朋友,內心孤獨,而且學習怕吃苦,成績差,沒有人喜歡她。許多鄰居也認為王某一家粗俗、傲慢、霸道、貪小便宜,不愿意與他們來往。更可悲的是,王某的父母親仍不知問題的癥結在哪里。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家庭教育是一個連續(xù)的過程,它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帶著家庭風氣的影響;而家庭風氣不是想出來的,是由家庭中每個成員的生活和自己的操行創(chuàng)造出來的。如果成年人的言談舉止有失規(guī)范,即使是精心研究出來的教育方法也無濟于事。只有正當?shù)募绎L,才能給未成年人創(chuàng)造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良好的家風是孩子終身的財富。
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的成長營造良好的家風。子女的未來其實就掌握在成年人的手中。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17年好家風演講稿范文篇2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好家風,無言的教誨》。
“山仔,你看看你一頓飯竟張羅這么些盤,晚上一個屋亮這么些燈!不錯,今兒個你是有錢了,但做人不能忘本,你是農民的兒子,這個理你要永遠給我記著!”遼寧鐵嶺市著名喜劇演員趙本山的家里,傳出八十多歲老父親的吼聲。
20XX年新春伊始,當中央電視臺發(fā)起了“家風”話題的采訪時,趙本山再次回憶了上述場景。他說:“我當時頭發(fā)都白了,可我爹還當著那么多徒弟的面罵我,嫌我不夠節(jié)儉。正是有了這樣嚴厲的家風,我才樹立了自己為人處世的原則,那就是“做人心地要善良,學會尊重別人;胸懷坦蕩一些,放下一些。”
來賓們,隨著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盡管我們對這個詞耳熟能詳,但什么是家風?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官高權重,歷仕仁宗、英宗等四朝皇帝。但他嚴于教子,很注重培養(yǎng)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告誡其子:"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曾任過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名揚天下,家財萬貫。但他對自己子女的要求很高,絕不讓他們依賴自己。兒子失業(yè)后,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你們要做自立、誠實和正直的人,絕不能指望從我這拿走一個子。”
談起家風,我們敬愛的毛澤東主席之孫毛新宇說,毛家的人不經商、不賺錢。從我母親到我這一代,都是靠工資生活。“低調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風”。
周恩來的侄女周秉德女士說,伯父要求我們要和全國老百姓一樣過簡樸日子。我們周家兄妹都是普通老百姓,沒有人當大官,沒有人經商掙大錢,沒有小車子、大宅子。“踏踏實實地本分做人是我們周家的家風。”
低調、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誠實、正直……讀這些偉人家風,令人動容,也令人心生無限感慨!
朋友們,古往今來,家風乃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為原則和品德規(guī)范。作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品德力氣,家風無時無刻不在凈化著每一個家庭成員的心靈,它是最無痕的教育。
美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家族,分別叫做愛德華和珠克,如今他們兩個家族的家風已傳承八代。老愛德華是博學多才的哲學家,勤奮好學,為人嚴謹,為子女樹立了良好的風范。他的子孫中有13位大學校長,80多位文學家,60多位醫(yī)生,還有1人當過副總統(tǒng),1人當過大使,20多人當過議員。而老珠克是遠近聞名的酒鬼和賭徒,畢生玩世不恭,渾渾噩噩,無所事事。他的子孫有300多人當過乞丐和流浪者,400多人酗酒致殘或夭亡,60多人犯過詐騙和盜竊罪,7個人是殺人犯,總之沒有一個是有出息的。
事實證明,兩個家庭的家風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后代,父傳子,子傳孫,子子孫孫世世代代相濡染,相延續(xù),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向兩極發(fā)展著。所以說,家風的好壞直接決定子女的成才與否,而且不僅是眼前的這一代人。這正如蘇霍姆林斯基一句教育名言:“父親和母親們,你們在孩子身上延續(xù)著自己!”
的確,家風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它是通過日常生活影響家庭成員的生活習慣、思維方式的一種無形的力量。對孩子們則是一種無言的教誨、無字的典籍,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經常的教育。生活中,每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性格特征、道德素養(yǎng)、為人處事等,無不烙上家風的印記!
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讓我們從細微處著眼,從點滴小事做起,為著子子孫孫的美好未來,為著世界的溫馨和諧,身體力行,做“好家風“的創(chuàng)建者,實踐者,推行者,給社會留下一道道絢麗的風景,讓我們偉大的祖國成為一個高度文明、繁榮昌盛的大家庭!謝謝大家!
2017年好家風演講稿范文篇3
在我們開始今天的話題之前,先和大家分享三個案例:
第二個也是去年9月6日晚,李雙江的小兒子和一同伴分別駕駛寶馬和奧迪車,在北京海淀區(qū)西山華府小區(qū)門口因小事毆打業(yè)主夫妻兩人,事后業(yè)主報警處理此事,打人者被帶到警局接受調查。8日李雙江親自到醫(yī)院向受傷者真誠道歉,在病床前深深的鞠躬,稱:“我沒有教育好兒子,我對不起你們夫婦,我寧愿你們用棍子把我打一頓。”臨走前,李雙江承諾一定會“給個說法”,不會放縱自己孩子犯的錯,并承諾將負擔全部費用。一周后,15日,北京市公安局通報消息說,李雙江的小兒子李天一因行為構成尋釁滋事犯罪,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7條之規(guī)定,由政府收容教養(yǎng)1年,已送交執(zhí)行。
第三個來自網(wǎng)上一篇博客:《向貪官鄭道訪的母親致敬》,詳細了解了原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鄭道訪的母親韓素清教子故事,兩件事印象深刻:一是1994年,鄭道訪剛剛調任四川省交通廳副廳長時,赴任前特意回家看望年邁的老母親,不到兩天就收到各種禮金三萬多元。韓素清老太太硬是逼著兒子將這筆錢交給了組織。另一件是在鄭道訪離家的前一夜,老太太專門把全家大大小小幾十口人召集到起來開會,當著兒孫的面把自己攢下的一千元錢交給鄭道訪救急用,并在這次家庭會議上,老太太為了讓兒子安心做個清官,給家人約法三章:一是不能隨便接受別人的禮品和吃請;二是不準答應幫助別人辦事;三是全家任何人都不能去找縣、鄉(xiāng)、村領導辦私事。雖然這沒能阻止鄭道訪成為貪官,但最終因韓素清老人嚴格的家訓及清正的做人原則,幾十名務農的鄭家子弟沒有一點犯罪痕跡。
我用這三個案例來說明什么是“家風”。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習慣和生活作風。上述個案,代表了三種不同的家風。我們聽過一句話: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什么原因?就是家風。家庭是一個小社會,孩子出生后,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家庭是第一所學校,對其人生信仰、價值觀、人格形成、性格情趣、為人處事等等方面都構成決定性的影響。在家庭中,孩子被家風熏染,潛移默化地打下了人生畫卷的底色。有了這樣的底色,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即使再走彎路,本質也不會變壞,而且最終還會回到正道上。
做父母容易,做家長不容易。孩子出生,我們自然升格為父母;做家長就要擔負起教育子女的責任。這個教育決不是說教,最重要是身教。如果能建立并傳續(xù)良好家風,就是對家族最大的貢獻。我們進入城市生活,很少有機會縱向觀察一個家族的興衰,如果去了解古代名臣,往往能看到一個家族世代為官的現(xiàn)象。曾國藩家族的“勤敬”家風、梁啟超家族的“寒士”家風都十分有特點。從這種層面上講,家風是決定一個家族的成敗興衰的最重要的因素。
對于我們普通人,能夠樹立什么樣的家風?怎樣樹立家風?我們不妨先從一件小事看看副主席的家風:
齊心,原中顧委副主任,在回憶錄《與丈夫習仲勛相伴58年,這輩子無比幸?!分杏涊d:50年代,在參加一次晚會的時候,我聽見有人在我身后議論說:“習副的夫人穿著怎么那么土啊!”我聽了,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回家后對仲勛說了,他聽后笑著說:“土比洋好!”
我在馬列學院學習后被留在中央黨校工作,單位離家較遠,所以和家人總是離多聚少,尤其是在孩子們放寒暑假時,我更是管不了他們。盡管每個星期天晚間去上班時,我都是伴著孩子們依依惜別的“媽媽再見!媽媽再見!”聲離開家的,但我卻從沒考慮過是否和孩子們多呆上一會兒,甚至是否調換一下工作,離家近一些。那時,我心里想的就是服從組織安排,不能耽誤工作,甚至孩子患了重病,我也沒有請過假,而對于時任副兼國務院秘書長職務的仲勛同志來說,他寧愿在業(yè)余時間多照管孩子們一些,有時還要給四個孩子洗澡、洗衣服,那時我們的孩子都在住?;蛉?,這期間家里沒有請保姆。對此,他視之為天倫之樂,尤其是當孩子們與他摔打著玩時,總是仲勛同志最為開心的時候。也許是仲勛特愛孩子的緣故,所以他特別重視從嚴教子。我們的兩個兒子從小就穿姐姐穿剩下的衣服或者是花紅布鞋,記得近平因同學笑話而不愿穿女孩子的鞋子時,仲勛卻對他說:“染染穿一樣”。就是在仲勛的影響下,勤儉節(jié)約成了我們的家風。
……
在仲勛同志受審查和受迫害的日子里,我和孩子們也都受到了株連。““””中我因沒有和習仲勛劃清界限一直在受審查,被列入康生的500人黑名單。僅在“五七干校”勞動就有7年之久。三個大一點的孩子尚未成年就去兵團或插隊,留在身邊的小兒子遠平在普及高中時,被剝奪了升學的權利,還是在老戰(zhàn)友的幫助下才當上了車工學徒。這段時間對我和孩子們來說,可以說是一場嚴峻的考驗,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全家人都很堅強。
在良好家風熏陶下教育孩子,教育起來事半功倍。做了十多年心理健康教育,我的結論是國外各種心理、家教方面的思想,其實都不如我國古代的家教思想更直接、更方便,他們現(xiàn)在講的各種道理,在傳統(tǒng)文化中幾乎都講到了,現(xiàn)在只是換不同的方式轉述出來。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他們繞了大圈子,把問題搞得很復雜,而我們的老祖宗直接抓住了本質,并且給了我們最便捷的方法。我們古代的傳統(tǒng)文化中,有許多幫助我們普通人樹立的家風的資源。小時候常見“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克勤克儉子弟,半耕半讀人家”等對聯(lián),就是家風的體現(xiàn)。傳統(tǒng)文化中不用說“四書五經”,就在《菜根譚》、《了凡四訓》、《增廣賢文》、《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等通俗讀物中也包含了很好的家風教育思想。這些都是為人打基礎的,對是非對錯樹立了正確的觀念,才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前面的問題案例,無不是是非不清,甚至顛倒黑白才出問題的。
樹立好家風,培養(yǎng)好習慣,我最推崇的是《弟子規(guī)》。因為弟子規(guī)中匯集了我國古代圣賢教育的精華,既有思想,又有非常具體的行為要求,便于操作。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文明禮儀習慣,一部弟子規(guī)如果能做到一半,就很好了。我們現(xiàn)在不僅課前誦讀,而且利用心理課講解。學習弟子規(guī),需要與現(xiàn)代社會相結合,在提倡終身學習的信息時代,不僅孩子應該學,老師、家長都應該學,而且身教重于言教。
對于任何人來說,一生幸福與否取決于人生晚景,而晚景好壞不是取決于自己有多少錢,而是子女是否孝敬、是否成器。所以,我們現(xiàn)在貧富都不重要,教育好子女,將來能夠走正路最重要。有的家長自以為現(xiàn)在還能罩得住,就溺愛嬌縱孩子。豈不知溺子如殺子的道理,若是培養(yǎng)出個惹禍敗家的孩子,晚年能指望他孝養(yǎng)嗎?不給家長弄出個晚景凄涼就是幸運了。好家風離不開“勤儉耕讀”,這個“耕”字,現(xiàn)代社會里或可以理解為“敬業(yè)、務本、不慕名利”,“讀”應是讀圣賢書以修身。家長是形成家風的主導者,我們能否自己做子女的表率,是形成良好家風的關鍵。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學習,提升完善自己,從自身做起樹立良好家風,為孩子樹立榜樣。而良好的家風,是留給子女最寶貴的財富,也是對家族最大的貢獻。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