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心得:暑假,教你幾招搞定熊孩子
1.溝通成問題,一天就崩潰
昨天接到朋友電話,說因為老公大聲訓斥了孩子,所以郁悶了一整夜。原因是剛剛暑假第一天,老公就興沖沖的帶著孩子去農家樂玩,期間大部分時間比較和諧,但到了吃飯的時候,其他孩子都在安靜的用餐,只有她孩子搖頭晃腦很不安分。
她老公大概礙于陌生人在場,所以只作提醒,沒有批評。孩子覺察出父親的不悅,但也鬼精的認為父親當眾不敢拿他怎么樣,所以依舊我行我素搖頭晃腦之。
飯后沒有多久就散場回家,孩子得瑟著進了家門,因為一身是汗,所以一進客廳,就立即將全身脫光,準備去洗澡。
不料身后突然響起朋友老公震耳欲聾的呵斥聲:你當眾脫衣服,有沒有廉恥之心?孩子頓時被高分貝震得愣住了,同時被這震怒嚇呆的是孩子的媽媽,就是我的朋友。
要知道,孩子才八歲,過去洗澡也一直是從客廳一路脫過去的,被灌輸要保護自己身體隱私,也是最近一周以來才開始的家庭教育。
另外,家里只有他們夫妻在場,怎么就成了“當眾了”?
我突然想到什么,就告訴朋友:你老公這句當眾,其實是對孩子白天不滿的殘留,因為吃中飯的時候,你兒子當眾不守規(guī)矩了。
朋友哀嘆:才一天啊,家里就雞飛狗跳了,接下來兩個月還不得翻了天啊……
其實這哪里和暑假有關系,明明是大人和孩子的溝通出現(xiàn)問題啊。借助我的經(jīng)驗之談,但凡和孩子出門之前,都會約法三章,哪些不能做,哪些需注意。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在規(guī)則范圍內玩得更盡興,大人在規(guī)則之內適當放權,不用和監(jiān)工似的時刻盯著孩子。
另外,孩子吃飯時經(jīng)過大人反復提醒仍然搖頭晃腦,這其中可能包含了其他信息,要么是要引起父親注意,證明之前父親的注意力不在他身上。另一個原因是他根本不餓,所以用搖頭晃腦的方式在反抗吃飯這件事。
如果父親有所覺察,停下來去探尋一下孩子的真正需要,就不會從之前的忍者神龜變成回家后的暴怒獅子了。
正面管教的創(chuàng)始人簡尼爾森說過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孩子任何不良行為的背后,都有他不被看見的動機和需求,父母如果只看到表層的情緒,那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會抓狂無力。
2.去學習班好,還是去夏令營好呢?
后臺有媽媽問我:我是雙職工家庭,孩子幼兒園大班,老人又不在身邊,不知道暑假如何安排孩子的生活比較合理,您對夏令營和補習班怎么看呢?
夫妻兩人都沒有空,又沒有老人看管,當然不能將孩子放在家里啊。補習班?才五六歲的孩子去補習班有點夸張了吧,不如說說暑期班。
我孩子在小班的時候,也去過暑期班,那是一個英語的學習機構,在上海還小有名氣,包含中餐午睡和一些簡單的學習,當時的感受是超值的,我們夫妻就當沒有暑假這回事了,仍舊朝九晚五干工作,只是換了個地方接孩子。
但一個暑期結束,除了孩子有地方去了,并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的收益。首先是機構的飲食不滿意,正餐是半冷不熱的盒飯,點心是廉價的餅干,至于學習成果嘛,可以忽略不計。
因此我覺得幼兒上暑托班,托管的意義大過一切,前車之鑒,在安全的基礎上去選擇伙食更好的機構,畢竟孩子的營養(yǎng)非常重要。如果是已經(jīng)入學的孩子,可以在暑假班老師的輔導下完成作業(yè),這個附加值可能更大一些。
第二是夏令營,現(xiàn)在國際國內的夏令營簡直呈井噴之勢,各種才藝的,野外生存的,海外游學的,種類多得讓人數(shù)不過來。
然而,就算再多,也有方法去選擇。安全第一,辦學資質第二,其次是看過往家長的評論。這三點都滿意了,就要和孩子一起去選擇,這也是培養(yǎng)他對自己的選擇負責的好機會。我兒子喜歡軍事和武器,對部隊生活充滿好奇,所以選擇了一家軍事化管理的訓練營。
這個營給我的感覺是作息非常嚴格,早上六點就起來,這對于賴床小孩是個不小的挑戰(zhàn)。至于說得天花亂墜的其他好處,我們不要去執(zhí)著迷信了。家庭和學校里幾年都沒有學到的東西,你期待交由夏令營就幾天速成?
我的目的是讓孩子有個新鮮的體驗,這就和旅行是類同的,去到陌生的地方,和新群體合作,遵循新機構的要求和規(guī)范,讓他知道世界不在方寸之間,增加一些適應環(huán)境以及與人合作的經(jīng)驗,就足夠了。
3.不要將孩子養(yǎng)成無業(yè)游民的狀態(tài)
我最近聽一個鄰居說,他讀小學四年級的孫子自放暑假以來,除了胡吃海喝,就是倒頭昏睡,作息亂得一塌糊涂。
我知道他的孫子長得很胖,不愛運動。興趣愛好,除了看電視就是打游戲。放假之前每天被迫早睡早起,課業(yè)繁重沒有時間打游戲,這不一放假就像老虎歸山,別提多自在和得意了。
我問鄰居阿婆:他父母喜歡干什么啊?
阿婆皺皺眉頭:爸爸上班,媽媽就在家里啊。
我說:那他們平時起得早嗎?喜歡干什么呀?
阿婆憤憤的說:上梁不正下梁歪,我兒子除了上班掙倆錢,回到家就躺著玩手機。媳婦嘛,天天睡得日上三竿,起床就是去打麻將。
好吧,前幾天看到一句話叫做“父母在做,孩子在看”,我特別認同。如果父母沒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那孩子就只能跟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了。
我和孩子的父親就是不愛睡懶覺,所以我兒子至今睡得最晚的一次,就是上午九點。其次我們都喜歡戶外活動,他爸爸喜歡騎車,我喜歡徒步,所以這兩樣我兒子都吸收了。
他體力比一般孩子更好,都是我們經(jīng)常徒步拉力的結果,最近一次和他爸爸去騎車,一天完成了四十幾公里,回來還意猶未盡。另有一次在學校里跑微型馬拉松,在他爸爸的引導下,跑了一至三年級內的第十五名,班級第二名。
我們感到欣慰了,他還不滿意,說如果他平時多跑步,就一定能獲得更好的名次。這也顯露出一個信息,我們夫妻都是走路多過跑步,因此他跑步方面的技能就欠缺。所以說,孩子就是家庭的寫照。
說回暑假話題,我們并沒有要孩子一放暑假就迅速完成作業(yè),或者放任他到暑假結束前再去完成,我覺得這樣猛做對養(yǎng)成習慣很不好,學習是漸進的過程,應該每天累積,重視質量多過數(shù)量。
而實行每日學習計劃(計劃必須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制定),既有了生活的節(jié)奏,也讓他每天能從學習中獲得一點進步和價值感,非常好。我每天在打開電腦的時候,也是他去完成作業(yè)的時候,我們經(jīng)常會互相鼓勵,一起加油。
結束以后,我們一家三口都會出去騎車和散步,午飯后的下午時光是他和其他小孩子玩的時間,到了晚上,我們會再次出門走走,臨睡前是我和他讀英語和看書的時間。
雖然暑假很長,過程有時候也會遇到一些小反復和小挑戰(zhàn),比如他說我今天不想做作業(yè)了,還發(fā)脾氣將書放在地上。我立即深呼吸,先忍住不發(fā)脾氣,然后聯(lián)想到大人也有要懈怠和偷懶的時候,去試著理解他。
等他情緒穩(wěn)定了,我再告訴他,我們的心情是變化無窮的,偶爾釋放一下情緒沒有問題。他得到理解了,反而會回歸正題,去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暑假足有兩個月,除了去夏令營的一周里,我還會出游的計劃,多帶孩子走走,認識世界是很有必要的。但我還是會和他商量好,即便在旅途中,我們也會將作業(yè)帶著,養(yǎng)成學習習慣,比快速收獲知識更重要。
我的切身體會,看到書就想讀,每天不敲幾千字就覺得心虛,這都是習慣養(yǎng)成后的自然狀態(tài)。因此,我也希望幫助孩子在暑期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這將比獲得一張三好學生的獎狀,對他的人生更有裨益。
養(yǎng)育,即父母的修行。暑假雖然漫長,但只要提前和孩子一起制定計劃,父母自身做好榜樣,無論放不放暑托班,去不去夏令營,孩子都能不慌不忙,有規(guī)律,有自律的過好整個假期。
本文作者: 周周,多家媒體簽約作者,終身學習的媽媽,擅長親子教育,婚姻情感的文章。
微信公眾號: 周周的茶話會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