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磨課心得:國學傳承,我們在路上
2017年11月28日上午,有幸參加了有阜陽市教育學會小學語文教學專業(yè)委員會主辦,太和縣王成杰名師工作室協(xié)辦,太和一小承辦的“阜陽市小學教育教研活動之磨課活動”。聆聽了太和一小付麗老師和阜陽市北城小學的葉慧老師帶來的精彩國學課,受益匪淺。
第一節(jié)課是太和一小付麗老師執(zhí)教的三則《論語》。從開課伊始,她帶領孩子們學習古代拜師禮儀,然后了解孔子,簡介《論語》。學習第一則論語,先從注釋理解詞語,連詞成句說出譯文的方法,然后學習第二則,稍加點撥,最后學習第三則,徹底放手,讓學生自己說出意思。這種先扶后放的教學方法,讓我深切的體會付老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教學方法。而本節(jié)課最精彩之處,莫過于觀摩課尾聲時,付麗老師指導孩子們要用辯證的眼光,“去其精華,取其糟粕”的學習國學經(jīng)典。總之,聽付麗老師的這節(jié)課后,堅信孩子們以后真的是“腹有論語氣自華”。
來自阜陽北城小學的葉慧老師所執(zhí)教的《道德經(jīng)》,不僅讓我感受到執(zhí)教教師的深厚的語文素養(yǎng),也感受到她游刃有余的課堂掌控能力。首先用《孔子拜師》引出老子,瞬間讓孩子產(chǎn)生對老子的崇敬和向往之情,然后通過不同版本的書和介紹海外印刷的1600多版本的《道德經(jīng)》從而勾勒出老子的形象,這樣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介紹老子,一下子讓學生們帶著虔誠、崇敬的情感走進文本。而且在教學過程中,葉老師帶領學生,運用多媒體教學,古文今學的多媒體教學方法,讓學生把文本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句話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比如《戰(zhàn)狼2》的視頻插入,戰(zhàn)爭圖片的展示,很好的輔助學生,懂得“要做有道之人,不做無道之夫”的道理。最后,葉老師引導學生鞏固積累,三讀“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引出“知足常樂”一詞,引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容易: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困難”。再次舉例用玩手機和寫作業(yè)作比較,從而讓學生明白:什么時候都不能放縱自己,要學會克制自己…
阜陽市教研室周鵬主任在觀摩活動總結時說:“國學經(jīng)典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我國文化瑰寶之一”。就讓我們共同努力,一起行走在弘揚傳統(tǒng)文化,傳承國學經(jīng)典的路上吧!
【本文作者:王成杰名師工作室楊曉夢(公眾號:太和教研)】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