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教育故事分享:給孩子向上的力量
編者按:在教學中,老師全身心地投入,激情洋溢,給孩子一種向上的力量,可是非常關鍵的。
竇桂梅老師將對教育事件的思考,融入她的課堂里,用積極的情感激發(fā)出巨大的潛能,給孩子向上的力量。
讓孩子的認知與情感協(xié)同發(fā)展,我們需要喚起他們對生命的關注,喚醒他們的情感,并且給予他們正確的評價。教育的過程就是以心理活動為基礎的認知與情感過程的統(tǒng)一。認知活動總是在情感活動的調節(jié)下進行的,它們互相促進,也互相制約。如果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就需要認知與情感的協(xié)同發(fā)展,讓孩子有感情地學習,積極的情感會激發(fā)出巨大的潛能,給孩子向上的力量。
教育的對象是有生命的人,教育是社會化的活動過程,我們需要回到情感的原點去探求其真正的意義。人的生命在于超越最原始的狀態(tài),具有自我認知和幸福感,從這一點上來說,生命是可貴的,而不是泛化的,每一個生命都有其存在價值,生命的存在是一種狀態(tài),但不同于一般動物的狀態(tài),因為人能夠認識自己的狀態(tài)。我們需要讓孩子的認知與情感協(xié)同發(fā)展,讓他們自由地成長,啟迪他們的天性,否則,他們會以另一種面孔面對我們。
特級教師竇桂梅對此曾有沉重的思考:
那是上學期的一個下午。高年級一個班的10多名學生氣勢洶洶地來到我辦公室,羅列了他們班主任一大堆“罪狀”,并要求更換、嚴懲這位老師。當我心平氣和地傾聽并且提出具體建議的時候,他們流露的言語和表情依然是不依不饒……
老師有缺點,處理問題的方式肯定不合適,可以讓學生批評甚至指責或更換。但學生對待老師的處理方式是否恰當?我發(fā)現(xiàn),除了語氣太蠻橫,所表現(xiàn)出的對老師的鄙視甚至責罵,讓我這個當老師的心情特別沉重,因為我了解這位老師,她并不是那么可恨惡毒。
我也曾遺憾地看見過有的學生面對自己父母的幾句嘮叨,顯出急不耐煩的情緒,甚至罵罵咧咧;我也看到有的學生常常因為別人的一點點小小失誤而大打出手……
我們的學生怎么了?
歲月的荏苒,學生的眼神,漸趨失卻了童稚時的純真,自詡為智者,以為看清了世間的所有真相。他們不再敬畏生命,不再感恩他人,而生活在抱怨、指責、牢騷之中。
“我們的孩子怎么了?”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問:我們的教師怎么了?我們是不是將情感滲透到了教育中,我們有沒有幫助孩子協(xié)同發(fā)展認知與情感?
難忘的一課
在完成了對《難忘的一課》重點研讀后,竇桂梅老師放了一段《思鄉(xiāng)曲》。在這悠揚婉轉的樂曲中,竇老師動情地說道:“同學們,讓我們來共同個朗誦臺灣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的《鄉(xiāng)愁》。”
在竇老師深情朗誦的帶領下,師生共同朗誦起這首描寫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張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后來呀/鄉(xiāng)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讀完后,樂曲也結束,竇老師望著沉醉于詩中的學生們,激動地說道:“看得出,此時此刻,大家的心已經(jīng)沸騰,還有什么話能足以表達我們那份心情呢?只有那一句——”她停頓了一下,望了一眼全班學生,學生們立刻領悟,自豪地大聲回答:“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聲音鏗鏘有力。
“對,放聲朗讀,來表達你們此時的心情吧!”竇老師激動地揮了下手臂。
早已被激發(fā)出情感的學生們再次大聲喊道:“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聲音一遍一遍在教室里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