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老師的講座觀后感600字作文
于丹教授說,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生命篆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了我們的不朽,我們的墓志銘。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于丹的講座觀后感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題講座,感觸很深。
于丹老師在講座中主要是強調(diào)我們中小學生在完成必修課的同時,還要懂得孝敬父母,尊敬老師,關(guān)心他人,讓每一個中小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于丹老師首先談到“孝”。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提倡的行為,一般表現(xiàn)為孝順,孝敬。要對生活充滿感恩的心,感謝父母,尊敬老師。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內(nèi)在的一種責任。
然后談到“仁”.仁就是要學會怎樣處理兩者的關(guān)系,要充滿愛心,和善待人。《三字經(jīng)》里說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說,人在剛剛出生時,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隨著各自生存環(huán)境的變化,每個人的習性就會產(chǎn)生差異。教育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懂得一個人的痛苦,由兩個人分擔,痛苦就減少一半,相反,一個人的快樂,兩個人分享,快樂就增加了一半,與人交往,多關(guān)愛他人,使自己健康,快樂的成長。
最后談到“自立,自強,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會直接決定人生的軌跡,孩子的成長不是填鴨式的灌輸,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經(jīng)驗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規(guī),按部就班,而是要在這個處處混沌喧囂的社會中,學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有效信息。
通過于丹老師講的這堂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學習,學會做人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不會做人的話,就算學習成績再好,也不是一個健全的人。
想想自己,有時爸爸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啰嗦,有時讓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總不情愿,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到很內(nèi)疚,爸爸媽媽為了我,不知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我還不知道感恩,總?cè)撬麄兩鷼?,傷心,太不?yīng)該了。在這里,我想對爸媽說:“我錯了,我以后要聽你們的話,好好孝敬你們,好好報答你們的養(yǎng)育之恩!”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跟同學們一起快樂的學習,樹立自己的遠大目標,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做一個優(yōu)秀的合格人才。
于丹的講座觀后感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師的專家講座,十分有感觸。她教給我很多對我有幫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師的演講分為幾個主題,分別是:1.父母應(yīng)怎樣認識孩子,如何擬定合理的人生目標。2.孩子不聽話,愛發(fā)脾氣,作為家長應(yīng)如何正確引導教育。3.怎樣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師、懂得感恩。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義。其中我最有感觸的是第2個主題。
在講這個主題的時候,于丹老師先講了一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卻再一次的帶給我心靈上的震撼:從前有一個小男孩,他十分愛發(fā)脾氣。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帶到院子里的籬笆跟前,對他說:"孩子,以后你每發(fā)一次脾氣就在籬笆上釘一顆釘子。"這個男孩便照著爸爸說的去做了。第一天快結(jié)束的時候,小男孩去籬笆跟前看,他這一天就釘了30多顆釘子,()他十分驚訝,怎么自己一天中就發(fā)這么多次脾氣呢?他自己都沒感覺到。這時,爸爸走到他的旁邊說:"要想讓釘子更少就只能學會控制自己的脾氣。"小男孩就盡力控制自己的脾氣,于是每天釘?shù)尼斪釉絹碓缴伲菏畮最w、十顆、五顆、三顆,終于有一天,他高興地跑到爸爸跟前說:"爸爸,我今天一顆釘子也沒有釘!"爸爸說:"那就把釘子全拔了吧。"待小男孩把釘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對他說:"今天一顆釘子都沒定這固然很好,但你有沒有想到這上面的釘子孔還是會留在別人的心上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要亂發(fā)脾氣,發(fā)脾氣就像在別人的心上釘釘子,釘子孔會永遠留在別人身上的。
轉(zhuǎn)過頭來看看我,整天對家人發(fā)脾氣,媽媽督促我學習我總嫌媽媽啰嗦,爸爸讓我干什么我總是不耐煩,想到這里,我不禁感到內(nèi)疚:我在親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個難以磨滅的傷口啊。我要改正亂發(fā)脾氣這個壞習慣,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好孩子。
于丹老師的講座觀后感
今天早上,我觀看了江蘇教育電視臺的“于丹講座”,深有感觸。
于丹老師首先就說:“做人,就要學會自我控制。”于丹老師還講了一個故事:從事有一個小男孩,他脾氣非常暴躁,一天要發(fā)火許多次。他的爸爸拿過一塊木板,對小男孩說,日后你每發(fā)一次脾氣,就往上釘一顆釘子,一天下來,木板上竟有30多顆釘子,小男孩很是驚訝,“我不記得我發(fā)過那么多次呀!”他的爸爸對他說:“所以,你要學會自我控制。”在幾十天的努力之下,有一天他終于不再發(fā)脾氣了。他的爸爸首先給予他鼓勵,接著讓他把釘子全拔下來:“你現(xiàn)在雖不發(fā)脾氣了,但對人家造成的傷害就如這木板上的洞一樣,永遠不能磨滅。”接下來,于丹老師講了有關(guān)“孝”,和不能以自我為中心的主題。
看到這兒,我不禁聯(lián)想起我的生活。在生活中,我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發(fā)脾氣。有一次,我做完了《一課一練》,卻忘記檢查了,媽媽提醒我檢查。雖然我明知是我忘了,但我還是嘴硬“我知道的。”檢查完畢后,我開始做《補充習題》,但一做完又忘記檢查。媽媽再一次提醒了我,那時我卻顯得極不耐煩,“都怪你把我弄得心煩意亂,不然我肯定會記得檢查的”我對媽媽吼道。媽媽氣不打一處來“我好心提醒你,你還不耐煩了!”……回想起這件事情,我感到十分的慚愧,爸爸媽媽平時對我要求嚴格,學習上的關(guān)心,生活中的照顧,一切都是為了我的健康成長,而我卻經(jīng)常擺臉色給父母看??鬃釉?ldquo;色難”,易指給長輩好臉色。盡管做起來很難,我也依然要努力去改正我的不足。因為生活中有許多的挫折與失敗,我們不能被困難擊倒,要很快地進行自我修復(fù)。越快,你享受的快樂時光也就越多。
同學們,讓我們腳踏實地,不說空話地一起實踐于丹老師的理論吧,一起加油!
于丹老師的講座觀后感
什么是生活?說的通俗點,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在這個基礎(chǔ)上,再去追求理想,享受情調(diào),努力過著自己理想中的日子。若只是為生存而活的話,拋棄了理想,放棄了朋友,埋沒的親情,忘卻了情懷,那自問和那些茹毛飲血的禽獸有什么區(qū)別呢?
觀看于丹教授的講座,讓我領(lǐng)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是融入生活中的一種道德,更是追求自我完善,通向自我幸福的路。
在這個物欲橫流,信仰缺失的年代,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斥著各種誘惑困擾,不是想要的太多,而是看清的太少。激烈的競爭不僅提升著每個人的能力,同時還改變著大家的心態(tài)。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家國夢——“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無數(shù)先哲們的智慧告訴我們,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要學會自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缺點和弱勢,而后慢慢地去學習,去完善。待到機會來時,才能厚積薄發(fā),展翅鵬飛。當理想得到放飛,價值達到升華,才能真正體會到生活的真諦。
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寬容,寬容是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寬恕自己,學會放棄,坦然與淡定地面對這個大千世界,可以化解心中很多的遺憾。寬恕他人,更需要一種無畏的胸懷。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身邊充滿了真誠、熱情和信賴。
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其實只要我們從中尋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就能終身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