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
《閃亮的名字——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集中發(fā)布了10位“最美巾幗奮斗者”名單和先進事跡,下面是小編分享的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歡迎大家閱讀。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1
布茹瑪汗從小就被父親教導,邊境線安穩(wěn)國家才能安穩(wěn),人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這句樸實的話語成為布茹瑪汗一生堅守的信條。
早年間,在巡邊守邊的過程中,布茹瑪汗發(fā)現,很多邊界線上因為沒有界碑,出現了被自然或人為擾動的現象。望著綿延的邊境線,布茹瑪汗想到了一個辦法,她要在石頭上刻出“中國”兩個字,并把石頭沿國界線埋下去,以此充當延續(xù)的界碑。
布茹瑪汗常說,中國的領土,每一寸土地都是有生命的,都應該留下中國的烙印。幾十年來,在石頭上刻字成了布茹瑪汗最大的愛好。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忘了時間、忘了回家,有多少次被石頭劃破了雙手、被雨水浸透了衣衫。
1986年7月的一個早晨,布茹瑪汗像往常一樣到山口巡邊。剛到邊境線,她就發(fā)現其中一座界碑被人為挪動過。來不及多想,布茹瑪汗掉頭就往派出所趕去。
守衛(wèi)家鄉(xiāng)、守好祖國的邊境線,依靠個人的力量肯定不行,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布茹瑪汗的影響下,如今,她的5個子女也都成為了護邊員。
作為一個母親,布茹瑪汗每天牽掛的除了自己的子女,還有她軍營哨所里的孩子們。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2
1961年,19歲的布茹瑪汗·毛勒朵跟隨丈夫在東古拉瑪安了家。深受父親愛國守邊情懷影響的她,毅然扛起了守邊的重任,成為東古拉瑪通外山口的一名護邊員?!@里海拔4290米,常年積雪覆蓋,是帕米爾高原中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一處邊防隘口。
巡守在祖國邊境線的布茹瑪汗·毛勒朵發(fā)現這里雖然有邊界線,但卻沒有界碑,“親手刻下界碑”,成為她最大的心愿。如今,年近八十的老人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她第一次將“中國”兩個字刻在石頭上時,喜不自勝的將那塊兒石頭深深的抱在自己懷中。如今,五十多年過去了,邊境線上十多萬塊大大小小的石頭上,都留下了她親手刻畫的痕跡。
布茹瑪汗·毛勒朵的家距離東古拉瑪山口有六十多公里的山路:這條路并不平坦,溝壑縱橫自不必說,暴風雪更是常常突然而至;腿腳被劃出血痕已是家常便飯,惡劣天氣身陷險境也已不計其數......一次次早出晚歸的巡邊,她經歷了太多的九死一生。
鄉(xiāng)鄰們不能理解她的愚癡,甚至丈夫都覺得她太過偏執(zhí)了,但她覺得自己這一生不曾虛度一天,“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事,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p>
再也沒有比言傳身教更有說服力的了。在布茹瑪汗·毛勒朵的感召下,她的五個孩子,三個兒子與兩個女兒,如今都是護邊員。曾經在年幼時埋怨媽媽總不回家、總不能照顧他們的買爾干,現在已經是當地護邊員小組的組長。他很驕傲的說,“當我像她一樣成為護邊員時,才明白了邊境線的意義;我開始欽佩媽媽,為她驕傲。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3
布茹瑪汗是烏恰縣吉根鄉(xiāng)的一名普通牧民。吉根鄉(xiāng)人口不足2000人,卻有著綿延100多公里的邊境線。1961年,19歲的布茹瑪汗與丈夫來到帕米爾高原上的冬古拉瑪山口,成為這里第一批義務護邊員。
冬古拉瑪山口是吉爾吉斯斯坦等中西亞國家通往南疆地區(qū)的重要通道,4200多米的海拔使得這里積雪終年不化。“風吹石頭跑、四季穿棉襖”,漫長而寒冷的冬天給巡邊護邊工作帶來極大困難,但布茹瑪汗從沒退縮過。
布茹瑪汗從小就被父親教導,邊境線安穩(wěn)國家才能安穩(wěn),人們才能有幸福的生活。這句樸實的話語成為布茹瑪汗一生堅守的信條。
早年間,在巡邊守邊的過程中,布茹瑪汗發(fā)現,很多邊界線上因為沒有界碑,出現了被自然或人為擾動的現象。望著綿延的邊境線,布茹瑪汗想到了一個辦法,她要在石頭上刻出“中國”兩個字,并把石頭沿國界線埋下去,以此充當延續(xù)的界碑。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4
一位白發(fā)蒼蒼、身軀佝僂的老人,站在祖國“西陲第一哨”的界碑前,與斯姆哈納邊防連官兵一起面向五星紅旗莊嚴宣誓。她就是獲得“人民楷?!眹覙s譽稱號的布茹瑪汗·毛勒朵,也是邊防連官兵心中的“冬古拉瑪大媽”。
那年,19歲的布茹瑪汗隨丈夫來到海拔4290米的冬古拉瑪山口,成為祖國西陲邊境線首批女義務護邊員。60公里的邊境線,她一守就是半個多世紀,并用漢語和柯爾克孜語在10萬余塊石頭上刻寫“中國”字樣。這些石頭,被人們稱為“中國石”。
談起“中國石”背后的故事,還得從1964年說起。一天,有牧民群眾向邊防哨所舉報,4名不法分子進山偷挖野生珍稀藥材,連隊官兵迅速進山抓捕。由于邊境線上沒有明顯標志,加之地形復雜,不容易辨認方向,官兵只好去山口附近找布茹瑪汗。當她帶領官兵趕過去時,不法分子早就逃之夭夭。
這件事對布茹瑪汗觸動很大,她決心在沒有界碑的邊界線用石頭刻上“中國”,既為巡邏官兵做標識,又對不法分子進行警示。于是沒有上過學、更不會寫漢字的布茹瑪汗讓邊防連官兵教她一筆一畫地寫“中國”。
至今,布茹瑪汗還記得刻下第一塊“中國石”的情景。那天,她邊放羊邊跪在亂石堆上,用手蘸著雪水寫下兩個不規(guī)則的“中國”,然后握著尖石一筆一畫地刻著,雖然手被磨破了,“中國”二字卻永遠印記在她心里。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5
對布茹瑪汗而言,熱愛祖國是一種信仰——這已經成為家風并得以傳承。
布茹瑪汗有3個兒子、2個女兒,都是護邊員。她對子女說:“我過去吃的苦像山那么多,你們現在也要守護好祖國的邊境線。”
布茹瑪汗的兒子買爾干從12歲就跟著媽媽巡邊護邊。如今,40歲出頭的他已是當地護邊員小組組長?;叵脒^去,買爾干紅了眼眶:“小時候埋怨媽媽為什么總不回家,為什么不能像其他人的媽媽一樣給我們做熱飯熱湯,只知道她在邊境線上巡邊,還常常受傷。成為像她一樣的護邊員后,才明白了邊境線的意義,開始欽佩媽媽,為她驕傲?!?/p>
“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國家就是最大的好。”布茹瑪汗說。今年國慶前夕,布茹瑪汗榮獲“人民楷?!眹覙s譽稱號。當她蹣跚走向領獎臺時,遠在近萬里外的國境線,她的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為她驕傲,喜極而泣。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6
“擁軍愛軍”是布茹瑪汗常年堅持的另一件事。她記不清救治過多少凍傷、摔傷、被困暴風雪的“兵娃”,給他們媽媽般的愛與呵護。
1999年,浙江籍戰(zhàn)士羅齊輝巡邏時被困暴風雪,雙腿嚴重凍傷。得知情況后,布茹瑪汗迅速將他抬進氈房,把小戰(zhàn)士的雙腳揣在自己懷里暖著,讓兒子麥爾干宰山羊接熱血救治。經過1個多小時急救,羅齊輝的腳開始恢復知覺。
2004年,邊防戰(zhàn)士胡紅利帶領7名戰(zhàn)士出發(fā),原計劃巡邏8天后到達冬古拉瑪山口。天氣突變,他們被困半山腰。暴雨之夜,布茹瑪汗和兒子背著干糧摸著石頭一點點向前挪,趕了十幾個小時山路,將“救命”的干糧送到戰(zhàn)士們手中……
布茹瑪汗有一個習慣:只要有空就織毛衣、毛褲、毛襪子,用的是自己手工捻的羊毛和駱駝毛,給“兵娃”們準備過冬衣物;戰(zhàn)士們的鞋襪、衣服濕了,她就守在火堆邊一件件烤干;衣服破了,她一件件補好……
布茹瑪汗家生活并不寬裕,可只要邊防戰(zhàn)士巡邏經過她家或來做客,一家人都會把氈房讓給戰(zhàn)士們住,自己搬到放雜物的小氈房里。每年建軍節(jié),布茹瑪汗還會提前準備好酥油卷餅、奶茶,宰牛羊,請邊防戰(zhàn)士到家里慶祝節(jié)日。
“他們就像我的孩子?!辈既悻敽?jié)M是憐愛。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7
布茹瑪汗·毛勒朵是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吉根鄉(xiāng)冬古拉瑪通外山口的一名護邊員。這里海拔4290米,是帕米爾高原中國通往吉爾吉斯斯坦的一處邊防隘口。布茹瑪汗記得,當她第一次將“中國”兩個字刻在這里的石頭上時,欣喜地將那塊石頭抱在懷中的情景。
布茹瑪汗的父親是孤兒,自小和5個兄妹為巴依(富戶)家放牧謀生。新中國成立后,全家開始過上好日子。對于來之不易的新生活,布茹瑪汗的父親十分珍惜,彌留之際叮囑子女:“這里是解放軍吃著草根才得到解放的,你們要守好邊境,像待家人一樣待解放軍?!?/p>
那時,很少有女性放牧巡邊,但布茹瑪汗每日早出晚歸,將越境的牛羊趕回來,查看有無陌生人進出邊境。冬古拉瑪山口離布茹瑪汗的家有60公里山路,繁重的巡邊工作讓她照顧不了家庭;一路上,懸崖、亂石灘、溝壑密布,她的腿腳經常被尖利的巖石劃出道道血口,很多次受困于暴風雪中……護邊生涯里,危險無處不在。
布茹瑪汗對于邊境線的守護執(zhí)著得近乎“偏執(zhí)”,鄉(xiāng)鄰笑她癡傻,丈夫也和她鬧過矛盾。然而,她無怨無悔。“父親說過,邊境線安穩(wěn)國家才能安穩(wěn),人們才能有幸福生活,我做了應該做的事,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辈既悻敽拐f。
2022最美巾幗奮斗者發(fā)布儀式觀后感心得7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