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要怎么學習地理_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地理對于初中生來說是一門全新的科目,這一宏觀廣大而復雜的地理環(huán)境是學生難以成功感知的,理解和記憶的,從而使其成為一門較難學的課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地理的最強動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初中生要怎么學習地理_如何激發(fā)初中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一、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直觀化
比如在學習七年級地理“經線,經度以及東西半球的劃分”這一知識點時,我采用做游戲的方法。做游戲之前,師生看書經線圖后,歸納總結經線經度的排列規(guī)律(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越往東越大就是東經,越往西越大就是西經),東西半球的分界線(西經20°和東經160°兩條經線組成的經線圈,為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游戲的過程是這樣的:首先找?guī)酌瑢W圍成一圈,圍圈同學的個數是360的約數,我習慣找24名同學,每個同學的頭上戴有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用圖畫紙或紙殼做好的標有經度數的頭飾,頭飾分別標有0°、15°、30°、45°……165°180°、165°……45°、30°、15°。這24名同學按順序圍成圈站在教室的中間,其余同學坐在這24名同學的外圈的座位上。游戲開始,每個參加圍圈的同學先看好自己頭飾的和左鄰右舍的同學的頭飾的數字并記下來。然后手拉手做律動轉圈,并隨時停下來面朝圈外后坐在地上,這樣不參加游戲的同學便于觀察這24名同學頭飾的度數。然后老師指定一名同學后,這名同學向大家招手,其他同學判斷這名同學在東經還是西經?多少度?在東半球還是西半球?或者老師按下列順序提問,全班同學觀察并按順序回答下列問題:誰在西經15°?誰在西經45°?西經用哪個字母表示?他們倆誰在東?誰在西?分別在東西半球的哪個半球?誰先看到日出?東經15°在哪?東經15°和西經15°哪個先看到日出?西經45°和東經15°之間相差幾度?相差60°還是300°怎么計算?東經度一定在東半球嗎?回答完這些問題之后,參加游戲的和沒參加游戲的同學可以一對一的換位置,然后老師再提出類似的問題,或稍難一點的問題。通常情況,一個班有四五十個學生,這樣一節(jié)課下來,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參與了互動。學生對這一節(jié)的內容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主要是在游戲中進行的。七年級非常喜歡做游戲,所以學生完成這節(jié)課的任務就不算難事兒了。
二、復雜的內容簡單化
不管學習哪一科目,問題一復雜了,很多同學就不愿意動腦筋了,對學習的內容也就失去了積極性,這個時候老師要把問題簡單化,這樣學生對學習內容就會重新產生興趣。比如我們在學習八年級地理“我國的地形和地勢”的時候,“我國的地形和地勢”這張圖的內容比較多,看起來比較亂。針對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簡化的:首先老師說出重點內容讓學生在圖上一一指出,然后老師再把剛才學生指出的內容用簡圖的方式畫在黑板上,學生一看老師畫的圖真的簡單明了,最后讓學生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畫出我國的地形和地勢簡圖,這一任務,學生能順利完成。學生非常喜歡畫,并且產生一種自豪感——我也會畫地圖了。進而在樂趣中學會了知識?!拔覈牡匦魏偷貏荨笔前四甑乩淼闹攸c,通過這種方法,復雜的地形地勢就被簡單化了。用同樣的方法,可以學習七年級地理“大洲和大洋”的有關內容。本節(jié)重點是大洲和大洋的名稱,輪廓,相對位置,及洲界線。我們可以把復雜的大洲形狀簡單化——把大洲的形狀都變成規(guī)則圖形,這樣就給人一種清晰的感覺,從而便于記憶。
三、合理利用圖片、視頻等資源
我們在學習“中國的旅游業(yè)”的時候,考慮到書中的圖片資源比較單調,于是我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搜集足夠的圖片以及視頻資源,再加上自己的親身經歷,結合自己的感受,生動地向學生展示了這節(jié)課。記得有一次全校的領導和老師都聽了我講的這節(jié)“中國的旅游業(yè)”。當時的課堂上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特別高,我在一張一張地一邊解說一邊播放清晰的圖片或視頻,有關于自然風光的,有關于名勝古跡的,有關于民族風情的。學生們都睜著明亮的大眼睛認真觀察,有的同學略翹起屁股,想要站起來,有的同學不由自主的說了出來“我也要去”。有位領導評價說:“圖片和視頻的效果都這么清晰,看了之后有如身臨其境之感”。課后總結時,我向同學提出一個問題“同學們學了這節(jié)課之后,有什么想法?”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回答,其中一個同學大聲回答道:“我要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畢業(yè)后賺好多錢,然后帶著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游遍祖國的大好河山”。這名同學回答后教室里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您猜一猜,這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效果怎樣?積極性高不高?這節(jié)課的效果之所以這么好與充足的圖片和視頻是分不開的,如果沒有這些圖片和視頻,單憑華麗的辭藻是不能達到這個效果的。在學有關八年地理“黃河的治理”的時候,新課前用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了滾滾的黃河水,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黃河的含沙量真的很大,所以學心理就產生了一種想法:黃河的含沙量這么大?這沙子是從哪里來的?對所流經的地區(qū)會產生怎樣的影響?怎么治理黃河?等一系列問題。這樣學生就有興趣一步一步地認認真真的跟著老師的思路往下聽課,效果也很好。
四、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地理
平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的問題及地理現象,體會到學習地理的有用之處,從而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因地制宜發(fā)展農業(yè)”時,同學們都知道南方由于降水多適合大面積種植水稻,而北方由于降水較少不適合大面積種植水稻,可是為什么人們都喜歡吃北方生產的稻米,那是因為北方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糧食和瓜果糖分的儲存,所以北方產的糧食和瓜果的糖分往往要比南方的多。再比如,我們可以根據影子的長短來判斷:太陽的直射、斜射、斜射的有多厲害,從而知道地球表面由于緯度不同,各地獲得太陽光的熱量多少也就不同,斜射越厲害,單位面積里獲得太陽的熱量就越少。結合所學的知識,緯度越高,地面上等高的物體的影子越長,單位面積里獲得太陽的光熱就少,氣溫越低。根據影子的長短來判斷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與四季的變化等等。在教學中密切聯系實際,我們還可以利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把地理知識緊密聯系實際,學生才能認識到掌握地理知識對他們現在和將來的學習、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總之,興趣的培養(yǎng)是多方面的,也是很重要的。只有潛移默化地把它運用到實際教學中去,學生才能在上地理課時感到輕松愉快,才能覺得足不出戶已游遍全球,才能感受到上地理課是一種享受。學生興趣倍增,成績斐然。
相關文章:
5.初中怎樣學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