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立夏的民俗有哪些 立夏的民俗活動
青草蘆葦和紅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懸在天空的一輪火熱的太陽蒸曬著,空氣里充滿了甜醉的氣息。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020關于立夏民俗_立夏節(jié)氣習俗,希望大家喜歡!
立夏民俗
立夏過后,便是炎熱的夏天,人們在立夏吃一些食物,往往寄托著祈福保平安的愿望。如民間認為,在立夏日吃蛋拄(意為“支撐”)心,吃筍拄腿,吃豌豆拄眼。
浙江在這天,有給小牛穿鼻的習俗。江西一帶還有立夏飲茶的習俗,說是不飲立夏茶,會一夏苦難熬。
立夏日的種.種習俗大部分與預防痊夏有關。清代《浪跡續(xù)談》:“杭人謂自立夏多疾者為痙夏?!悲d夏就是中暑。夏季炎熱,有些人不能適應氣候,吃不好,睡不好,一到暑季人就瘦下來,南方稱此為疰夏,北方有“苦夏”或“枯夏”之說。由此可見,如何度過好夏天,我國古人很早便極為重視。因此自古以來就出現(xiàn)了大量立夏民俗。
吃立夏飯
舊時,鄉(xiāng)間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和白粳米煮成“五色飯”,后演變改為倭豆肉煮糯米飯,菜有覺菜黃魚羹,稱吃“立夏飯”。
系立夏繩
痙夏是夏日常見的腹脹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尚有以五色絲線為孩子系手繩,稱“立夏繩”。
吃海蝦
閩南地區(qū)立夏吃蝦面,即購買海蝦摻入面條中煮食,海蝦熟后變紅,為吉祥之色,而蝦與夏諧音,以此為對夏季之祝愿。
吃“腳骨筍”和君踏菜
立夏日,寧波習俗要吃“腳骨筍”,用烏筍燒煮,每根三四寸長,不剖開,吃時要揀兩根相同粗細的筍一口吃下,說吃了能“腳骨健”(身體康健)。
再是吃軟菜(君踏菜),說吃后夏天不會生痱子,皮膚會象軟菜一樣光滑。
四川、巖坦山區(qū)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
吃“腳骨筍”,寓人雙腿也像春筍那樣健壯有力,能涉遠路,寓意拄腿。
穿耳朵
舊時母親選擇立夏日為女孩子穿耳朵,穿時一邊哄孩子吃茶葉蛋,當孩子張口咬蛋時即一針捷穿。也有為家養(yǎng)貓兒穿耳朵、扎上紅頭繩的。
出城迎夏
古代的君王們也常在夏季初始的日子,到城外去迎夏,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
據(jù)古籍記載,早在周朝時,立夏這天,帝王要親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勵農民抓緊耕作。
吃立夏羹
湖南長沙人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湯丸,名“立夏羹”,民諺云“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個團(音為‘沱’),一腳跨過河”,意喻力大無比,身輕如燕。
浙江立夏民間時興早晨吃紅棗糯米粥、茶葉蛋,中午吃羹,在米粉糊中摻以豆腐干、蒜苗、豬肉、筍丁等,稱“立夏羹”。
吃立夏糊
閩東周寧縣純池鎮(zhèn)一些鄉(xiāng)村吃“立夏糊”,主要有兩類,一是米糊,一是地瓜粉糊。大鍋熬糊湯,湯中內容極其豐富,有肉、小筍、野菜、雞鴨下水、豆腐,等等,鄰里互邀喝糊湯。
吃“七家粥”飲“七家茶”
浙東農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風俗?!呒抑唷迸c‘七家茶”也算是立夏嘗新的另一種形式,七家粥是匯集了左鄰右舍各家的米,再加上各色豆子及紅糖,煮成一大鍋粥,由大家來分食。
七家茶則是各家?guī)Я俗约盒?a href='http://www.zbfsgm.com/hobby/hongbei/' target='_blank'>烘焙好的茶葉,混合后烹煮或泡成一大壺茶,再由大家歡聚一堂共飲。這些粥或茶并不見得是多么可口的食物,但這些儀式,卻可以說是過去農村社會中重要的聯(lián)誼活動。
杭州在立夏日最為講究。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LL -zN,叫做“七家茶”。還在茶杯內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橘,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
吃“麥蠶”
上海郊縣農民立夏日用麥粉和糖制成寸許長的條狀食物,稱“麥蠶”,人們吃二謂可免“疰夏”。
吃草莓
湖北省通山縣民間把立夏作為一個重要節(jié)日,通山人立夏吃泡(草莓)、蝦、竹筍,謂之“吃泡亮眼、吃蝦大力氣、吃竹筍壯腳骨”。
吃“光餅”
福建閩東地區(qū)立夏以吃“光餅”(面粉加少許食鹽烘制而成)為主。閩東周寧、福安等地將光餅入水浸泡后制成菜肴,而蕉城、福鼎等地則將光餅剖成兩半,將炒熟了的豆芽、韭菜、肉、糟菜等夾而食之。
上海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
食“野互飯”
杭人又有立夏食“野夏飯”之俗。是日,兒童少年成群結隊,向鄰里各家乞取米、肉。地上的蠶豆、竹筍任其采掘,然后到野地里去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自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
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以為可以避災禍。
“饋節(jié)”
蘇州立夏要吃海螄、面筋、白筍、莽菜、咸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jié)”。
“三新”祭祖嘗食
在江浙一帶有“立夏嘗新”的風俗。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叭隆敝感率斓臋烟?、青梅和麥子。人們先以這“三新”祭祖,然后人們嘗食。
春愁付詩詞
立夏這一天,古也稱春盡日,一般騷人墨客,惜春心事難免多情,春愁付諸詩詞,邀朋聚飲,留下很多傳世佳作。
吃槐豆
在我國很多地方,立夏有吃槐豆和豌豆的習俗。
槐豆,別名蠶豆、羅漢豆。立夏時節(jié),槐豆普遍成熟。民間傳說認為,吃槐豆可以壯腰補腎,插秧、耘田時不會吃力。將干槐豆炒熟食用,在廣大農村和城鎮(zhèn)居民中非常普遍,人下門認為食之可健身固齒,尤以兒童、青年為宜。
立夏這天,江南很多地方會將燒熟的蠶豆串成項鏈,讓兒童帶著出門吃。
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帶殼豌豆形如眼睛。古人眼疾普遍,人們?yōu)榱讼奂?,以吃豌豆來祈禱一年眼睛像新鮮豌豆那樣清澈,無病無災。
食李美顏
民間立夏有吃李子的習俗,還有立夏食李美顏的說法。《月令粹編》說:
“立夏得食李,能令顏色美。”就是說:婦女在立夏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能青春長駐,稱為“駐色酒”。
食夏餅、面餅和春卷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jié),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夏餅又稱麻餅,形狀各異,有狀元騎馬、觀音送子、猴子抱桃等。
面餅,有甜、咸兩種:咸面餅的用料有肉絲、韭菜等,蘸蒜泥食用;甜面餅則多加砂糖。
春卷,用精制的薄面餅,包著炒熟的豆芽菜、韭菜和肉絲等餡料,封口處用面粉拌蛋清粘住,然后放在熱油鍋里炸到微黃時撈起食用。
嘗三鮮
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
地三鮮即蠶豆、覺菜、黃瓜(或有元麥、蒜苗為其一)。
樹三鮮即櫻桃、批把、杏子(或有梅子、香椿頭為其一)。
水三鮮即海蜘、河豚、細魚(或有魚昌魚、黃魚、銀魚、子魷魚為其一)。
在常熟,人們立夏嘗新,食品更為豐富,有“九葷十八素”的說法。
吃“三燒、五臘九時新”
杭俗還有立夏日吃“三燒、五臘、九時新”之說。“三燒”者,燒餅、燒鵝、燒酒(甜酒釀)?!拔迮D”者,黃魚、臘肉、鹽蛋、海蜘、清明狗?!熬艜r新”者,櫻桃、梅子、魚時魚、蠶豆、覓菜、黃豆筍、玫瑰花、鳥飯糕、葛芭筍。
這日,杭人還必備十二種食品。有歌唱道:“夏餅江魚烏飯糕,酸梅蠶豆與櫻桃,臘肉燒鵝咸鴨蛋,螺螄菜酒釀糟?!?/p>
五郎八保上吳山
此日也有“五郎八保上吳山”之諺。“五郎”謂打米郎、剃頭郎、倒馬郎(即倒馬桶出糞者)、皮郎(典當中之小郎)、箔郎(打錫箔者);"八?!奔淳票?、面保、茶保、飯保、地保、相像保(即陰陽生)、馬保、奶保(即以育嬰為業(yè)者)。
此外,還有十三匠(即木匠、泥水匠、石匠、鐵匠、船匠、佛匠、雕花匠、搭彩匠、銀匠、銅匠、鋸匠、蔑匠、錫匠),這日也休假,多上吳山游玩。
厭祟避蛇
立夏日云南民俗關注的是厭祟避蛇。清乾隆元年《云南通志》載四,月立夏之日,“插皂莢枝、紅花于戶,以厭祟;圍灰墻腳以避蛇”。
值四月而言避蛇,與十二生肖巳屬蛇有關聯(lián),地支紀月,三月為辰,四月為已。立夏厭祟,門上插皂莢樹枝和紅花,含有黑(水)、紅(火)既濟之義。
按照古代五行說,黑為水,紅為火。這是希望通過兩者相互制約,達到一種平衡。
同時,古人不僅日常用皂莢去污,還以皂莢入藥,認為它具有殺蟲功能。將它當做厭祟之物,也著眼于除穢驅邪。
舊時五月有門懸皂莢風俗,皂莢狀若刀形,稱為“懸刀”,相傳可以嚇跑鬼怪。清光緒年間云南《騰越州志》也說:“立夏日,插皂角枝、紅花于戶以厭勝,圍灰墻腳以避蛇?!?/p>
清代《浪彎縣略志》記云南大理一帶風俗:“立夏,插白楊于門,以灰灑房屋周圍,名日‘灰城’,以避迪毒?!迸c其他地區(qū)有所不同的是,門前插白楊。
2020關于立夏民俗_立夏節(jié)氣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