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向更高的英語水平邁進
怎樣向更高的英語水平邁進
摘要:對于達到較高英語聽力水平的人來說,要想再提高,所要做的工作就會涉及很廣的內(nèi)容,比如對于各種slang的掌握、對于文化差異的把握等等。聽力水平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搞得比我還胖!)我覺得外研社的《英語中級聽力》《英語高級聽力》就不錯,雖然其中的news有可能過時了,不過訓練聽力還是綽綽有余的。尤其是Listen To This:3的語速很快,就我個人的感覺,難度超過了專八的news。
怎樣向更高的英語水平邁進
練聽力的話,聽CNN很不錯。沒條件?自己樹個鍋蓋不就得了!就是內(nèi)容有點單一,討論的很多都是國際大事,不過那速度聽起來才叫過癮,有時每分鐘超過200個word,我很喜歡Larry King主持的interview。聽了一年后,聽力水平會提高很多。其實聽力是要配合詞匯量的。比如聽政治news,一點都不懂國際組織名稱肯定要吃虧,專四(TEM4)的聽力要求是能聽懂VOA或BBC的standard news,其實是很好的練習基準點,有條件的話可以聽聽ABC或CNN,難度會大大增加,增加一次的聽力量,盡可能多選諸如news feature report或talk show等超過半小時的量。
精聽和泛聽結(jié)合。還嫌不夠的話,多看看進口大片,最好是原聲的。主要就是要培養(yǎng)抓住語流的本領(lǐng),盡量減少語流在腦子里停留的時間,說到底就是熟悉度的問題。想想我們是怎么聽母語的,再想想我們又是如何聽英語的,總結(jié)一下自己現(xiàn)在的不足,是單詞量不夠大還是因為自己由于音發(fā)得不準對聽力造成干擾。
對于達到較高英語聽力水平的人來說,要想再提高,所要做的工作就會涉及很廣的內(nèi)容,比如對于各種slang的掌握、對于文化差異的把握等等。聽力水平的提高是日積月累的,不要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搞得比我還胖!)我覺得外研社的《英語中級聽力》《英語高級聽力》就不錯,雖然其中的news有可能過時了,不過訓練聽力還是綽綽有余的。尤其是Listen To This:3的語速很快,就我個人的感覺,難度超過了專八的news。對于很古怪的英語,比如要你聽懂馬來西亞英語,要怎么辦呢?多找材料聽么!(這不是廢話嗎!)其實地域的不同使得英語的發(fā)音習慣也不同,有的地方的人發(fā)r音很奇怪,聽沒聽過俄羅斯人說英語,發(fā)的有些音和東南亞人發(fā)音差不多。學同聲傳譯的時候,也就是拼聽力的時候了,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聽懂source language,能為中間的轉(zhuǎn)換贏得寶貴的時間。
千萬不要局限自己聽力訓練的范圍,也就是聽力材料要廣泛多樣。記得,材料的選擇很重要,要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求質(zhì)量而不是求數(shù)量!
幾乎每個英語學習者都想說出一口漂亮的美國音或英國音,只怪自己土生土長,由于漢語的四個rigid音調(diào)再加上各地不同的dialect的干擾,使得發(fā)標準音的難度大大增加了??梢哉f,發(fā)音的規(guī)范與否,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交際的效果。尤其是對于從事英語口譯職業(yè)的人來說,好的發(fā)音能使interpreter和listener的距離拉近。好象除了加強模仿和細心總結(jié)外,就沒有別的方法了。
我覺得李陽倡導的crazy English中的“三最”發(fā)音方法很有見地,長期如此訓練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其實模仿也有很大的學問。我覺得很多英語句子都需要“一氣呵成”的,也就是不妨鍛煉你的肺活量,盡量在說中等長度英語句子時不要換氣,這樣能很好地控制語音的起伏。要盡量揣摩英美人士說話時用感情帶動語調(diào)的特點。注意句子中失去爆破,吞音和連音的特點。其實很多人說英語是美語和英語混雜,美語以casual著稱,英語以嚴謹和明快的節(jié)奏感聞名。所謂的mid-Atlantic English就是能在不同的交際場合靈活地運用美音和英音。沒人強求你一定要說美語還是英語,但在盡可能的情況下能始終堅持一種標準最好。當然,foreigners能明白不同的發(fā)音,就象我們能聽懂老外說的奇怪的普通話一樣。典型的美音喜歡卷舌發(fā)[r]音,還有hot中的o發(fā)[ɑ]等。我剛學美音時對encourage中ou發(fā)音覺得很奇怪(你發(fā)現(xiàn)了嗎?),現(xiàn)在是習慣了。總之是要牢記一些不同的發(fā)音特點,還有就是大膽地說出口,不要覺得別人和你發(fā)音不同就不敢堅持自己正確的發(fā)音。多聽聽老外的發(fā)音是很有好處的,他們說的就是標準,當然,他們也許也會有地方音的。
聽磁帶是很好的選擇,多模仿。其實有人就是急于說得溜,對語音也不太講究了,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功,語音地道,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好處。
談到模仿,李陽聽爛了好幾盤磁帶,你有沒有?
很多人抱怨自己沒有一個很好的語言環(huán)境,所以自己的口語一直上不去,其實環(huán)境固然重要,自己的努力方法也很重要。我的朋友聽CNN時,覺得interview沒什么意思,老外老是兜圈子而不切入正題。我不那么認為。我更關(guān)注interview中雙方的交流甚于內(nèi)容。interview中雙方的你來我往式地對話,可以很好表現(xiàn)出即時交流的談話技巧。
我錄過許多盤LarryKing主持的interview磁帶,每次interview都有半小時以上,在那半小時中,主持人的風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Larry King 總會從不同的角度發(fā)問,其中不乏尖銳的問題;而interviewee有時正面回答,有時則閃爍其辭。相當多的情況下,interviewee會采取拖延戰(zhàn)術(shù)為自己的思考爭取時間,比如“Speaking of .......well......that may be one of the fact. But I am more concerned about.....”之類的。
很多interviewee大量采用定語后置的句子,先把中心語說出,再隨著思維的成熟和具體化將句子組織完整。interviewee還會不斷更正自己剛才的錯誤,從中我們可以學到不少有用的句子,例如他們會說what I really meant just now was that.....等等??梢哉f,我的口語是在認真聽完并總結(jié)了許多CNNinterview后得到突飛猛進的。因為學習重點已經(jīng)從單純地敘述一件事轉(zhuǎn)到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使對話更連貫和精益求精上了。
闡述事件很簡單,難就難在適時地在交際中運用讓步、遞進、婉轉(zhuǎn)、嘲諷、雙關(guān)等語氣及技巧。
不要抱怨自己沒機會接觸老外,認真研究一下對話的tape script,有條件的話,聽聽CNN或ABC的人物專訪,會有很大收獲的!
閱讀也是讓我操心最多的技能之一。
一開始,詞匯量不夠,讀起文章來總是磕磕碰碰。關(guān)鍵詞不懂,憑你猜功再怎么好也白搭!好么,我就背單詞,再閱讀起來就好多了。記得最痛苦的經(jīng)歷是外教讓我們讀尼采的The Birth of Tragedy。好家伙,晦澀難懂的美學文章,又是英文,什么酒神啊,太陽神啊,很多同學都看不下去,我是硬著頭皮,心里想著 “面包會有的,房子會有的,¥¥會有的···”(什么和什么啊?!)查著字典啃了下來。讀后的感覺啊,象是腦子里叫人灌了稀飯,玄而又玄,稀里糊涂的(說全是水么,不對,還有米;說全是米么,哪來這么多的水?!)反正是似懂非懂的,這才明白閱讀的“難”!一般的文章,在詞匯量達到1萬時,已經(jīng)是輕而易“讀”了。
閱讀沒有什么訣竅,就是先過單詞關(guān),再涉獵廣泛的材料,不要一味地讀自己喜歡的東西,你不妨也去讀讀尼采的文章(最好是睡不著覺時讀,呵呵)。
強烈推薦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國文化選本》和《美國文化選本》(楊自伍主編),有不少大家的作品,我打算全背下來(不知是不是癡人說夢),其中的議論很經(jīng)典(寫作時抄它幾句,呵呵)。為了準備考研和專八的閱讀,我做了一個月的GRE閱讀理解,那本書上說1.3分鐘一道題,那就做嘍,錯誤率總很高??墒菚r間長了,錯誤就少了,很高興速度有了保證,每次都能按時finish(比如,不論篇幅大小,共有20道閱讀問題,就是20Ⅹ1.3=26分鐘!)有種要飛的感覺。因此,速度的提高是強化出來的,不逼自己,別想速度能上一個臺階。當然,要保證質(zhì)量。平時有空就讀讀英語,看看英文,臨考時就能省下可觀的時間用于理解。要是考試時還在研究這個定語從句,那個獨立主格的,速度能快么!
想起當初考研時必須100分鐘出頭做完80道閱讀問題就后怕,大部分比八級的題還難,現(xiàn)在叫我再做肯定不行了,這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英語真的要天天看,不看會生疏的。很多東西要是讀了不理解,是對“英語”還不夠熟,讓你多看幾遍就能做對,是不是?問問自己花在“讀”的時間有多少。我曾經(jīng)花了不知多少個“3小時”讀枯燥的文學評論(是英文的哦!)你呢?
好險那,與12級臺風擦肩而過!(暗自竊笑,嘻嘻)“臺風那個吹~~~~~~,大樹那個搖~~~~~” 胖胖?;叵肫鹑ツ?月透過窗子看著12級臺風過境的樣子,send shiver up my spine,想起《白毛女》中喜兒唱過的那句······ 聽著嗚嗚的風聲,又不能出去,只好開始瞎掰嘍。雖然墨汁喝得不多(比牛奶難喝多了!),牛皮還是能吹的!說什么呢?就寫作吧。我從來不認為自己的寫作水平高,事實也是如此,唉!發(fā)現(xiàn)英語現(xiàn)在的應試作文都是“三段論”,大結(jié)構(gòu)抓住了,再添枝添葉,弄個正反對比什么的,考慮一下層層第進,論證分明、連貫,首尾呼應,最后來個畫龍點睛,升華主題,肯定能及格! 真的那么簡單嗎?
寫作是講究細致的,即使你再滿腹##,寫下來都是拼錯的單詞,別人看了也會搖頭的,欣賞的興致蕩然無存!因此要想寫得好,基本的東西要高標準掌握。多注意比如I am 不要寫成I’’m之類的小規(guī)則。寫作是講究結(jié)構(gòu)的,天馬行空地采用stream of consciousness手法,會讓人覺得不知所云的。很多指導寫作的書都會談到這一點。
寫作是一種藝術(shù),我們都不喜歡看見用詞太general,沒什么創(chuàng)意的文章。這才是重點。
用詞一定要準確,具體,如何具體呢?不要老用總括性的詞,比如“牛”,別老想到cow!還有bull, ox, calf(我就是plumpcalf!)等等,“笑”也有很多種,什么giggle, grin等,我要說的是寫文章時盡量具體點,用詞具體!
怎么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多看看小說!我們能從小說中學到不少具體的詞。用的句子要地道,談何容易啊!我的方法就是“拷貝”!不要說“抄”么,那多難聽,是不是。我copy后就paste,象在資源管理器中復制文件一樣,呵呵。要是你是存著應付的心理,抄了也“白抄”!借鑒別人的句子,對于學習者是無可厚非的。效果好不好,就要看你如何“抄”了。不是要講抄的技巧,我是在強調(diào)把你抄的東西轉(zhuǎn)化為自己的東西,消化吸收。
平時背背范文。要認真研究一下別人是怎么寫的,看你自己寫會遵循什么思路,用什么例子和句型。把別人好的句子,好的論證手段融入你的文章中,你的“抄”就會有不小的心得!我看了別人的好文章,都會贊嘆不已,想著自己能寫出這樣的就好了,然后就有背下來的沖動,口里默默念著,就記住了。然后一有機會就“試試”,主要是強化自己對原句的理解,在參透了范句的精華后,那個句子就是我的啦,呵呵,狠吧!
所以要想真寫得好,多背背好文章!
另外就是多掌握幾種構(gòu)思的技巧,我們都說開頭很重要,不妨多花點時間在開頭上。
還有的就是公文體的寫作,什么通知啊,報告啊,商業(yè)文書會不會?itinerary呢?英語的論文會寫嗎?啊呀,五花八門的。其實只要多注意一下格式,多操練一下,就沒什么問題,這些都是實用的文體,我們會經(jīng)常接觸的。
筆譯時是要靠“靈感”的,至少我那么認為。
我們固然可以學習很多的翻譯理論,早有奈達的理論,近有Peter New mark的,有很多介紹翻譯的書,如張培基的《英漢翻譯教程》、呂瑞昌的《漢英翻譯教程》等。也有很多介紹翻譯技巧的書,五花八門,我較喜歡看的是劉宓慶的《文體與翻譯》。有一種感覺,就是雙語都得很好地掌握。我自己常做的練習就是“視譯”,這本來是訓練口譯的一種方法,就是看著原文,心里譯成target language。常拿著《英語世界》來練習,因為它對照式排版方便了即時檢驗與學習。每期《中國翻譯》雜志后都附有漢英、英漢翻譯練習,精選優(yōu)美的文章,有張培基的譯文和孫致禮的譯文。選文有過《落花生》等好文章。我常常花去整個晚上練習篇章翻譯,再拿參考譯文對比,做到最后常??梢员吵鰠⒖甲g文了。這有個好處,就是多了一種參考。比如I didn’’t have enough to eat at that time.這句話,在口語中譯成“我那時吃不飽。”,在書面語中就譯成“我那時忍饑挨餓。”因此翻譯講究文體,建議大家也去看看《文體與翻譯》,看后會有個總體的理解。
筆譯是要常練的,還有就是平時要多充實自己,多看英語原文雜志和中文書籍,在看的時候,想想如何翻譯成目的語,久而久之,你的水平就能提高。“靈感”,說穿了來自平時的積累,比如你的中文不行,翻譯起英文時就不順,翻譯腔很濃,歐式句子比比皆是,自己往往還察覺不出。因此好的檢查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譯作放它個兩三天不理,以后才認真修訂,就會發(fā)現(xiàn)一大堆錯誤和不合習慣的譯句;還有個方法是讓別人提提意見,說不定人家的意見能讓你的譯作增色不少。
不要說沒時間練習,哪怕你擠出丁點時間翻譯幾個句子,都會有收獲的,筆譯的練習見效不會很快,要有足夠的耐心,好好練他個把月,你的功力就會今非昔比的!要想見效快,強度一定要大,要多“研究”,很多人不會去研究參考譯文,只是對照一下就了事了,大不了照著改,其實應該看看別人是怎么翻譯的,有什么可取之出,要掌握的別人翻譯的 “思路”,而不單是“成果”,這樣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