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穎而出的意思是什么
脫穎而出的意思是什么
脫穎而出[tuō yǐng ér chū] 的意思:
穎:尖子。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形容本領(lǐng)全部顯露出來。
近義詞:嶄露頭角
反義詞:深藏若虛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脫穎而出一詞與毛遂自薦的典故相關(guān)。穎;尖子,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人的本領(lǐng)全部露出。毛遂在自薦的時候遭平原君拒絕,平原君以錐子和布袋作喻,說毛遂沒有能耐,毛遂則繼續(xù)以錐子之喻反駁,后來毛遂得以跟隨,果真起到重要作用。
毛遂,春秋時期薛國(今屬山東省滕州市)人,死后葬于今天的滕州市官橋鎮(zhèn)火車站所在地,后因民國年間修津浦鐵路遷至官橋火車站西,并有王學仲題寫“毛遂之墓”。相傳毛遂倉口(今南沙河鎮(zhèn)倉口村一帶,春秋時期屬滕國)人,身為趙公子平原君趙勝的門客,居平原君處三年未得展露鋒芒。公元前257年,他自薦出使楚國,促成楚、趙合縱,聲威大振,并獲得了“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的美譽。
【成語典故】
秦兵圍困邯鄲的時候,趙國派遣平原君請求救兵,到楚國簽訂“合縱”的盟約。平原君約定與門下既有勇力又文武兼?zhèn)涞氖晨投艘煌?前往)。平原君說:“假如用和平方法能夠取得成毛遂巨像功就太好了;假如和平方法不能取得成功,那么,(我)就在華屋之下用“歃血”的方式,也一定要‘合縱’盟約簽定再返回。隨從人員不到外邊去尋找,在門下的食客中選取就夠了。”
平原君找到十九個人,其余的人沒有可以選取的,沒辦法補滿二十人(的額數(shù))。門下有(一個叫)毛遂的人,走上前來,向平原君自我推薦說:“毛遂(我)聽說先生將要到楚國去簽訂‘合縱’盟約,約定與門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邊去尋找。如今還少一個人,希望先生就以(我)毛遂湊足人數(shù)出發(fā)吧!”平原君說:“先生來到(我)趙勝門下到如今(有)幾年了?”毛遂說:“到而今(有)三年了。”
平原君說:“賢能的士人處在世界上,好比錐子處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顯現(xiàn)出來。如今,處在(我)趙勝的門下已經(jīng)三年了,左右的人們(對你)沒有稱道(的話),趙勝(我)也沒有聽到(這樣的)贊語,這是因為(你)沒有什么才能的緣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請留下!”毛遂說:“我不過今天才請求進到囊中罷了。如果我早就處在囊中的話,(我)就會象禾穗的尖芒那樣,整個鋒芒都會挺露出來,不單單僅是尖梢露出來而已。”平原君終于與毛遂一道前往(楚國)。
那十九個人互相用目光示意嘲笑他,但是他都沒有因此放棄。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于華屋之下,必得定從而還。士不外索,取于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于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于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于此矣?”
毛遂曰:“三年于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廢也。毛遂到了楚國,與十九個人談?wù)摚艂€人都折服了。平原君與楚國談判“合縱”的盟約,(反復(fù))說明“合縱”的利害關(guān)系,從太陽出來就闡述這些理,到太陽當空時還沒有決定,那十九個人對毛遂說:“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劍柄登階而上,對平原君說:“合縱’的利害關(guān)系,兩句話就可以決定。
今天,太陽出來就談?wù)?lsquo;合縱’, 日到中天還不能決斷,(這是)為什么?”楚王對平原君說:“這個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說:“這是(我)趙勝的舍人。”楚王怒斥道:“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說話,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劍柄上前說道:“大王(你)敢斥責(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國人多。現(xiàn)在,十步之內(nèi),大王(你)不能依賴楚國人多勢眾了,大王的性命,懸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責(我)是為什么?
況且,毛遂(我)聽說湯以七十里的地方統(tǒng)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諸侯稱臣,難道是由于(他們的)士卒眾多嗎?實在是由于(他們)能夠憑據(jù)他們的條件而奮發(fā)他們的威勢。今天,楚國土地方圓五千里,持戟的士卒上百萬,這是霸王的資業(yè)呀!以楚國的強大,天下不能抵擋。白起,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豎子罷了,率領(lǐng)幾萬部眾,發(fā)兵來和楚國交戰(zhàn),一戰(zhàn)而拿下鄢、郢,二戰(zhàn)而燒掉夷陵,三戰(zhàn)而侮辱大王的祖先。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趙國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卻不知道羞恥。‘合縱’這件事是為了楚國,并不是為了趙國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責(我)干什么?”
楚王說:“是,是!實在象先生說的,謹以我們的社稷來訂立‘合縱’盟約。”毛遂問:“合縱’盟約決定了嗎?”楚王說:“決定了。”于是,毛遂對楚王左右的人說:“取雞、狗和馬的血來:”毛遂捧著銅盤跪著獻給楚王,說:“大王應(yīng)當歃血來簽訂‘合縱’的盟約,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宮殿上簽定了‘合縱’盟約。毛遂左手拿著銅盤和血,而用右手招喚那十九個人說:“先生們在堂下相繼歃血。先生們碌碌無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依賴別人而辦成事情的人啊。”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上。”
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nèi),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縣于遂手。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jù)其勢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以楚之強,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shù)萬之眾,興師以與楚戰(zhàn),一戰(zhàn)而舉鄢郢,再戰(zhàn)而燒夷陵,三戰(zhàn)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知惡焉。
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
毛遂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于堂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簽訂“合縱”盟約之后歸來,回到趙國,說:“趙勝(我)不敢再鑒選人才了。趙勝(我)鑒選人才,多的千人,少的百人,自以為沒有失去天下的人才;今天卻在毛先生這里失去了。
毛先生一到楚國,就使趙國的威望高于九鼎和大呂。毛先生用三寸長的舌頭,強似上百萬的軍隊。趙勝(我)不敢再鑒選人才了。”于是把毛遂作為上等賓客對待。平原君已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勝不敢復(fù)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數(shù),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于九鼎大呂。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勝不敢復(fù)相士。”遂以為上客。
脫穎而出詞語造句:
1、愿意擔當責任的人,不論身處何地,都比別人容易脫穎而出。張開雙臂,迎接責任吧!小事負責,大事也負責,成功必將屬于你。
2、由于黨的重視,一批青年作家脫穎而出。
3、虛榮心強的人,與其說是為了脫穎而出,不如說是由于自以為出類拔萃,因而不惜耍弄欺瞞,謀略的手段,使虛榮心獲得最大的滿足。
4、要創(chuàng)造一種環(huán)境,使拔尖人才能夠脫穎而出。
5、這位才華橫溢的畫家現(xiàn)在終于脫穎而出了。
6、人才脫穎而出和小雞破殼而出有著同樣的道理,小雞只有啄殼才能破殼而出,不致被憋死在里邊。而人才也要象小雞一樣啄殼才能脫穎而出不于被埋沒。懦夫從不開始,弱者死在路上,只有強者才能穿過。
7、惟有從默默無聞的人群中脫穎而出的天才,才是能更新國民的活力和精力的天才。
8、為他人服務(wù)是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唯一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