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是什么意思
聞雞起舞是什么意思
一個詞語可能有好幾種意思,可能有些意思你不知道,那么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聞雞起舞是什么意思
〝聞雞起舞〞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wén jī qǐ wǔ,釋義: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借以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亦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成語介紹
【漢語拼音】wén jī qǐ wǔ
【詞語解釋】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后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即時奮起行動。同時比喻意志堅強,有毅力有耐心的有志之士。
【成語性質(zhì)】褒義詞
【成語用法】聯(lián)合式;賓語、 謂語。
【使用技巧】多用于
象征或是比喻的修辭手法中,是引用典故的用詞手法。
近反義詞
【近義詞】 發(fā)憤圖強、自強不息、孜孜不倦、廢寢忘食、鍥而不舍、持之以恒、頓學累功、催人奮進。
【反義詞】 茍且偷安、自暴自棄
涉及人物
祖逖(tì)【266-----321年】,劉琨(kūn)【271-----318年】
祖逖(266~321),字士雅 。河北范陽逎縣(今河北淶水)人(有傳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漢族。中國東晉初有志于恢復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將。父親祖武,任過上谷(今河北懷來縣)太守。父親去世時,祖逖還小,他的生活由幾個兄長照料。祖逖的性格活潑、開朗,為人豁落,講義氣,好打不平,深得鄰里好評。他常常以他兄長的名義,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給受災的貧苦農(nóng)民,可實際上他的哥哥們并沒有這個意思。著名的“聞雞起舞”就是他和劉琨的故事。后因朝廷內(nèi)亂,北伐失敗。
劉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定州邢邑)人。中國西晉時期名將。漢中山靖王之后,美姿儀,弱冠以文采征服京都洛陽,“人稱洛中奕奕,慶孫越石”。廁身以帥哥才子聞名的文學政治團體“金谷二十四友”之中,因年紀最小,排名最后。為司州主簿時,與祖逖聞雞起舞,逐漸成為一個成熟的男人,八王之亂又經(jīng)永嘉之亂,神州陸沉,北方淪陷,只有劉琨堅守在并州,是當時北方僅存的漢人地盤。后因愛慕劉琨發(fā)兵幫助的鮮卑首領拓跋猗盧被兄弟殺死,沒有兵力與各族爭斗,投奔遼北,后因遼北內(nèi)部爭權而死。詩僅存3首,卻與左思齊名。
成語出處
1、《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2、《資治通鑒》:“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成語事例
擊楫誓清,畢竟英雄得。 宋·松洲《念奴嬌·題鐘山樓》
成語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
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fā)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起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叫醒,對他說:“你聽見雞叫了嗎?”劉琨說:“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祖逖說:“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古文
初,范陽祖逖,少有大志,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同寢,中夜聞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為軍諮祭酒。逖居京口,糾合驍健,言于睿曰:“晉室之亂,非上無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爭權,自相魚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今遺民既遭殘賊,人思自奮,大王誠能命將出師,使如逖者統(tǒng)之以復中原,郡國豪杰,必有望風響應者矣!”
睿素無北伐之志,以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給千人廩,布三千匹,不給鎧仗,使自召募。
逖將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陰,起冶鑄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進。 (選自袁樞<<通鑒紀事本末>>《資治通鑒》《晉書·祖逖傳》)
譯文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叫醒劉琨,說:“這不是不吉利的叫聲。”就起床舞劍。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現(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fā),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tǒng)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發(fā)誓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前進了。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fā)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1]
成語啟示
只有不斷努力,才有可能獲得成功。不經(jīng)過努力奮斗,就不能成就事業(yè)。
古籍示例
《舊唐書.卷一二九.韓滉列傳》:今見播逐,恐失人心,人心一搖,則有聞雞起舞者矣。
金.元好問〈木蘭花慢.對西山搖落〉詞:不用聞雞起舞,且須乘月登樓。
《醒世姻緣傳.第七回》:今當邊報狎聞,羽書傍午,正忠貞薪膽之時,主憂臣辱之時;聞雞起舞,滅此朝食,正當其會。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貶義。
手不釋卷是什么意思
〝手不釋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shǒu bù shì juàn ,釋義:釋:放下;卷:指書籍。意為書本不離手,借以形容十分勤奮好學。
成語解釋
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1]
成語典故
原文:
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涂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曰:"在軍中常苦多務,恐不容復讀書。"權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令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惟不讀易。至統(tǒng)事以來,省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鬃友?quot;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孟德亦自謂老而好學。卿何獨不自勉勖邪?"蒙始就學,篤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后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今論,何一稱穰侯乎。兄今代公瑾,既難為繼,且與關羽為鄰。斯人長而好學,讀左傳略皆上口,梗亮有雄氣,然性頗自負,好陵人。今與為對,當有單復以鄉(xiāng)待之。"。密為肅陳三策,肅敬受之,秘而不宣。權常嘆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jié)好學,耽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并作國士,不亦休乎!"
譯文:
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沒有文化知識,孫權鼓勵他學習史書與兵法。呂蒙總是推說軍隊事多沒有時間學習,
孫權說:"時間嘛,要自己去擠出來。從前漢光武帝在 行軍作戰(zhàn)的緊張關頭,手里還總是拿著一本書不肯放下來呢!為什么你就沒有時間呢?"
停了停, 孫權又說:"你的事情總沒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學問, 而只是要你翻閱一些古書,從中得到一些啟發(fā)罷了。"
呂蒙問:"可我不知道應該去讀哪些書?"
孫權聽了,微笑著說:"你可以先讀些《孫子》、《六韜》等兵法書, 再讀些《左傳》、《史記》等一些歷史書,這些書對于以后帶兵打仗很有好處。"
呂蒙聽了孫權的話,回去便開始讀書學習,從此手不釋卷,并堅持不懈。最后做了吳國的主將,有勇有謀,屢建奇功。
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三國 魏 曹丕《典論 自敘》:"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
原文
凡先生之游⑴,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所至厄塞⑵,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⑶;或⑷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⑸坊肆⑹中發(fā)⑺書而對勘⑻之。或徑行⑼平原大野,無足⑽留意,則于鞍上默誦諸經(jīng)注疏⑾;偶有遺忘,則即坊肆中發(fā)書而熟⑿復之。選自《亭林先生神道表》。
注釋
(1)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旅行。先生,指顧炎武。
(2)厄塞:險要的地方。
(3)曲折:詳細情況。
(4)或:有的。
(5)即:靠近,引申為走向。
(6)坊肆:街市中的客店。
(7)發(fā):打開
(8)對勘:核對校正。
(9)徑行:直接行走。
(10)無足:沒有值得。
(11)諸經(jīng)注疏:各種經(jīng)典著作的注解疏證。
(12)熟:仔細認真。
譯文
凡是顧炎武外出旅行,都隨身用許多馬和騾子裝書。到了險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詢問這里的詳細情況;有的與平時聽說的不一樣,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開書進行核對校正。有時直接走過平原曠野,沒有什么值得留意的,就在馬背上默讀各種經(jīng)典著作的注解疏證;偶然有忘記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打開書仔細認真地查看。
文章解讀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許多人對顧炎武的最初認識,恐怕就源于這句充滿愛國激情的名言。這位明末清初的愛國主義思想家、著名學者,自幼勤學。他6歲啟蒙,10歲開始讀史書、文學名著,對待讀書做學問老老實實,認認真真?!额櫻孜涫植会尵怼芬晃模梅浅>喌恼Z言,栩栩如生地刻畫了一個好學不倦的顧炎武。凡顧炎武所到之處,書始終伴隨左右,"以二馬三騾載書自隨"坐在馬背上背誦經(jīng)黃,"偶有遺忘",還要找書認真復習。可貴的是顧炎武并不是讀死書,一旦發(fā)現(xiàn)與平日所聞不合,還要打開書進行核對校正。正是有這一精神,顧炎武根據(jù)實地考察,完成一部集文獻資料與實地歷史考察相結合的著作--《天下郡書》。
顧炎武簡介
顧炎武(1613-1682)本名繼坤,改名絳,字忠清;南都敗后,改炎武,字寧人,號亭林,自署蔣山俑,學者尊稱為亭林先生。漢族,南直隸蘇州府昆山(今屬江蘇)人 。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語言學家。與黃宗羲、王夫之并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儒。明末諸生,青年時發(fā)憤為經(jīng)世致用之學,并參加昆山抗清義軍,敗,幸而得脫。后漫游南北,屢謁明陵,卒于曲沃。康熙間被舉鴻博,堅拒不就。其學以博學于文,行己有恥為主,合學與行、治學與經(jīng)世為一。著作繁多,以畢生心力所著為《日知錄》,另有《音學五書》、《亭林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