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蛾投火成語典故及出處
飛蛾投火,漢語里的成語,讀音是fēi é tóu huǒ,作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成語飛蛾投火的相關(guān)典故,供大家參考。
一、飛蛾投火成語解釋
意思是象蛾子撲火一樣,借以比喻自找死路、自取滅亡。出自于《梁書·到溉傳》“如飛蛾之赴火,豈焚身之可吝。”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我已曾著人拏住楊景焦贊兩個(gè),正是飛蛾投火,不怕他不死在手里。」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二九出》:「下官約董吳二兄同奏權(quán)奸,正是累卵擊石,犯之必碎,飛蛾投火,觸之必焦?!?/p>
二、飛蛾投火成語典故
一天夜里,林子和客人一起坐在院子里乘涼,天很黑,四周十分安靜,只有一只蠟燭在閃著亮,林子同客人一起談古論今,大家都對人生感嘆不已。
這時(shí),一只蛾蟲撲打著粉紅的翅膀,繞著燭光飛來飛去,還發(fā)出細(xì)小的嘶嘶聲,林子用扇子驅(qū)趕飛蛾,它便飛走了。可是剛過一會(huì)兒,它又飛過來了,林子又用扇子趕走蛾蟲,它飛走不一會(huì)又飛回來,而且一個(gè)勁地朝蠟燭火不顧一切地?fù)溥^去,這樣趕走又飛來,趕走又飛來,反復(fù)七八次了。終于,蛾蟲的翅膀被燭火燎焦了,它再也飛不動(dòng)了,落在地上,焦頭爛額,還在不甘心地掙扎著那已經(jīng)烤得殘破的翅膀,直到?jīng)]有了一絲氣息為止。
看了飛蛾的這般情景,林子感慨地對客人說:“你看這飛蛾撲火該多愚蠢啊!火本來是燒身的,可是它偏偏要不顧死活地去撲火,落得這般下場!”
客人也有同感地嘆道:“誰說不是呢?可是,人比飛蛾更甚啊!”
林子說:“是的,世上的聲色利欲,引得人們拼命去爭奪追逐,何止像這飛蛾撲火?那些循此道路而不懷疑、毀滅了身軀而不后悔的人,豈不是也像這蛾蟲一樣可悲可憐又落人譏笑嗎?”
人們追名逐利,正如飛蛾投火一般。飛蛾投火被人們笑其愚蠢;而那些追名逐利以至于身敗名裂的人,不是更加可笑嗎?
三、飛蛾投火成語造句
1、大敵當(dāng)前,你一個(gè)人盲目行動(dòng),豈不等于飛蛾投火。
2、這家伙畏罪潛逃,今天自己送上門來,豈不是飛蛾投火。
3、一有美眉出現(xiàn),男士們便前赴后繼,上演了一出出飛蛾投火、絕路狂奔的悲劇。
4、又似飛蛾投火般將門撞得啪啪地響。
5、你的力量會(huì)喚起她對男人的仰望,她會(huì)像飛蛾投火,目光中露出尊敬,無怨無悔。
6、瞬間接近光速,如飛蛾投火般地朝著金色光團(tuán)沖了過去。
7、他麾下虎衛(wèi)眾高手紛紛撲向李越前,卻如飛蛾投火一般,只在須臾之間,便已所剩無幾。
8、他似飛蛾投火般將門撞得啪啪地響。
9、誰個(gè)懲辦要嚴(yán),誰個(gè)處罰從輕,農(nóng)民都有極明白的計(jì)算,飛蛾投火的極少。
飛蛾投火成語典故及出處相關(guān)文章:
飛蛾投火成語典故及出處
上一篇:放虎歸山成語含義及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