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v爽在线免播放观看,日韩欧美色,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软件,亚洲综合色网站,国产欧美日韩中文久久,色99在线,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教案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時間: 曉芬0 分享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精選5篇)

通過學習課文,學生可以加深對語言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學習。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雙龍洞的特點,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

2、感悟游記的語言美、景觀美,掌握游記的基本寫法。

3、倡議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培養(yǎng)同學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老師當導游,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游玩好嗎?汽車開動著,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樣?,F(xiàn)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同學們現(xiàn)在下車,俺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yōu)美的景色吧!

二、整體感知,擬定游覽路線

教師讓同學用自身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游覽路線。請一個同學到黑板前畫出導游圖,教師和其余同學一起協(xié)商修正。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游覽路線,為下面每個景點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游覽景點,挖掘特點

1、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⑴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路上”片斷)

⑵看!“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這么多顏色放在一起,你感覺怎么樣?(讓同學感悟“明艷”)

⑶有誰知道溪流為什么“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水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在同學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的聲音。)

⑷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想象路上的美景。(教師配樂朗誦)

2、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過渡:

路上景色如畫,但俺們目的地不在這里,俺們目的地在雙龍洞。

⑴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洞口”片斷)

⑵到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很有氣勢。誰能說說“突兀森郁”是什么樣的景象?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⑶從洞口“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卑硞兛捎靡粋€字概括外洞的特征。(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外洞”片斷)

3、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過渡:

觀賞完了外洞,順著泉源,俺們來到了洞的孔隙。

⑴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

⑵小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系著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像,小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孔隙”片斷,配錄音介紹。)

⑶請一同學上講臺,以椅子當小船,模擬作者的動作,想象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

⑷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的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指導朗讀)

4、馳聘想象,分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

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俺們就到了內洞。

⑴學到這里,大家知道雙龍洞里的“雙龍”其實是什么嗎?(同學踴躍發(fā)言)

⑵游覽過溶洞的同學見到過石鐘乳、石筍,誰能給俺們講解一下石鐘乳和石筍是怎樣形成的?沒有游覽過溶洞的同學也別遺憾,老師這就帶你們觀看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這些石鐘乳、石筍的形狀,愿想什么就想什么,給它們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內洞”片斷,出現(xiàn)一些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讓同學暢所欲言。)

⑶默讀,想想“內洞”有什么特點。(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師生概括。)

四、著眼泉水,總結全文

1、找“向導”,擬順序:

⑴課文里有一個“向導”陪著俺們一路游玩過來,大家知道它是誰嗎?(引導同學從泉水著眼,再擬游蹤。)

⑵做個小練習,把溪流的走向填下來。(教師點擊課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⑶這個“向導”不只陪著俺們,一路上也陪著作者,想想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點擊課件中的“游覽線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進洞游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反,出洞游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為中國,再擬游覽順序,使同學對作者“溪水流向、景點轉移”的寫作順序有清醒認識。

2、品語言,學寫法:

⑴俺們學習這篇游記,不只是欣賞蘊涵在游記中的語言美、景觀美,還要學會游記的寫作方法,指導俺們的習作。

⑵這篇游記篇幅不長,但給人印象深刻。作者是怎樣把一次游玩寫得這樣精練生動的呢?哪些寫法值得俺們借鑒?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⑶師生一起歸納,讓同學領悟游記融情入景、巧抓特點、總分有序等寫作方法。

五、暢談感想,學寫游記

1、雙龍洞游覽完了,俺們就要坐車回去了,你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給大伙說說?

2、暑假要到了,俺們可以借鑒這篇游記的寫作方法,把俺們在暑期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游玩寫下來。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帳、玻、扇、偏、璃、鷹、爍、鶯、蝠、蝙”等10個生字。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惟一的慰藉?!崩斫庹n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xiāng)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五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天窗給鄉(xiāng)下孩子們帶來的無盡遐想和無窮快樂。

教學難點:

能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設疑激趣

1、今天,我們學習第二課《天窗》。(板書課題并齊讀課題)

2、師:看到課題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什么是天窗?)

3、下面就請同學們帶著“什么是天窗?這個問題讀課文。

4、學生帶著“什么是天窗”的疑問讀課文。(學生可說說課文的描述:“在房頂開一個小方洞,裝一塊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說一說自己見到過的天窗。)

5、天窗雖小,卻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讓孩子們的童年充滿想象,下面讓我們一起去體驗天窗的魅力。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同桌互讀課文,注意生字詞的讀音,互相糾錯正音,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指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檢查初讀和預習情況。

3.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認讀。

4、自讀課文,思考:天窗給鄉(xiāng)下的孩子帶來了什么?用書上的一句話來概括。

學生讀,讀后交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p>

5.齊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回顧課文內容。

1.回憶:天窗給鄉(xiāng)下的孩子帶來了什么?

“小小的天窗是你惟一的慰藉?!?/p>

2.問:慰藉什么意思?(安慰、撫慰)

結合自己的經歷,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安慰、撫慰呢?

二、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體會為什么說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邊記錄。

2.引導學生抓住給自己留下感受最深的詞、句、段落交流讀后感受。從而進一步理解課文。

“慰藉”安慰。也就是當孩子被大人喚回屋里,告別了疾風暴雨中的玩耍,告別了月光下草叢中的嬉戲,天窗成了惟一的心靈寄托,惟一的自我安慰。進而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體會孩子被喚回時的失落,(也可以結合自己類似的經歷體會孩子們當時的心情)又從天窗中想象出無窮的情形、故事,從而找回了失去的快樂。過程中要結合有感情的朗讀。如從“到屋里來呀!”一句中體會大人的命令、不可違抗的氣勢。從“被關在了地洞似的屋里?!斌w會孩子當時的無奈。在失落和無奈中,天窗給孩子們帶來了一片光明,撫慰了孩子們的心靈。從而理解為什么說天窗使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3.朗讀自己感觸最深的段落。

三、拓展積累

1、教師啟發(fā)提問:“在你無奈的時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讓學生談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擺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經歷像作者這樣記錄下來,為我們的童年增添一筆美好的回憶。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讀準多音字“藉”,理解“慰藉、一瞥”的意思。

2、理清課文脈絡;概括“這時候”的內容。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相關小節(jié)。

4、感受天窗帶給“我”的慰藉,體會到天窗帶給孩子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通過讀文劃句理清課文的脈絡,并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了解什么是天窗。

(一)出示圖片,初步了解“天窗”,引出課題。

1、出示圖片,初步了解天窗。

2、齊讀課題。

(二)預習反饋,通過讀帶有“天窗”的句子,梳理課文脈絡。

1、回顧預習要求,交流文中帶有“天窗”一詞的句子。

2、引導學生思考找出這些句子的原因。(有助于我們了解作者的思路,理清課文的脈絡。)

3、嘗試為課文分段,并說說理由。

4、:從這幾句句子中,我們了解到作者先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天窗,然后又介紹了天窗給我的快樂,最后說發(fā)明天窗的人是應該感謝的。

(三)學習一、二節(jié),了解什么是天窗及它的作用。

1、引讀:這句話告訴我們天窗就是——聯(lián)系1、2節(jié)說說大人們開天窗的原因。

2、交流、:天窗的作用就是采光。

二、學習4、6節(jié),理解什么時候天窗是“慰藉”,為何是“唯一”的慰藉。

(一)通過讀句子,引導質疑。

1、過渡:原本為了采光用的天窗卻給我的童年帶來了快樂。到底它帶給我什么快樂,以至在離開了家鄉(xiāng),成年之后仍常常想起這一方小小的空白?下面我們就要重點學習文章的第二段。

2、朗讀第二部分中劃出的句子,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讀出語氣。

3、理解“唯一的慰藉”,引導質疑。

(二)了解什么時候天窗成了我唯一的慰藉。

1、讀第二段,找找哪幾小節(jié)告訴我們“這時候”指的是什么時候。

2、交流讀句,用自己的話來簡要說說什么時候天窗成為我唯一的慰藉。

3、理解作者為什么說這時候,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三、深入學習5、7節(jié),展開想象,感受天窗帶給我的快樂。

(一)讀課文,初步感受作者是如何寫天窗給我慰藉的。

1、透過這小小的空白,我到底得到了哪些快樂呢?讓我們再來讀讀5、7小節(jié),體會體會作者感受到的快樂。自由朗讀第5節(jié)。

2、個別朗讀第5節(jié)。

(二)想象說話,理解天窗如何使我的想象豐富起來。

1、引讀第五節(jié),展開想象,結合平時所見,把風雨雷電掃蕩世界的畫面描繪得更真切、更實。

2、交流、并積累有關風雨雷電的句子。

3、通過朗讀,感受作者對風雨雷電威力的描寫。

4、并引讀:透過一塊小小的天窗,大自然的威力在我的想象中變得真實起來,難怪作者要說——雖然被關在屋里,但是通過天窗,我仿佛就置身于真實的風雨中,難怪作者要說——

(三)學習第七節(jié),想象夜的世界的美麗和神奇,進一步感受天窗帶給我的快樂。背誦積累排比句。

1、引讀第七節(jié)。

2、通過朗讀理解第七節(jié)最后一句。

3、你從什么地方感到透過天窗,這夜的世界的一切是美麗、神奇的呢?再讀讀第七節(jié),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和同桌交流交流。

4、交流,嘗試背誦第七節(jié)。

5、請學生自己編編故事,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

6、齊讀第八節(jié),讀出語氣。

7、:作者在第二部分中回憶了兒時在夏天下陣雨時被逼進屋,晚上被逼休息時,那一方小小的空白帶給他的快樂。

四、全文,布置作業(yè),編寫故事,激發(fā)學生想象的興趣。

1、課文,齊讀第九節(jié)。

2、布置課后練習。

板書設計:

進屋 唯一的慰藉

被逼 天窗

“休息” (小小一方的空白) 神奇

(多彩)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邊讀邊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別人共同分享。

2、認識本課12個會認字,能正確規(guī)范地寫好6個字。

3、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識字方法進行識字,掌握6個字的正確書寫。

三、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別人共同分享。

四、教學準備

電腦課件、生字生詞卡片。

五、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題導入,進入情境。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題目是什么呀?(巨人的花園)。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文,借助拼音認讀生字,標出自然段。

2、出示電腦課件,認讀生字。(單人讀、集體讀)

3、請同學讀全文,進一步熟悉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

(三)細讀全文,邊讀邊感悟。

1、閱讀思考,請學生想一想:

(1)巨人不讓小孩來花園玩,他做了什么?請一個同學讀讀第1、2自然段。

(巨人把孩子們趕跑了,又沿著花園壘了一道圍墻。)

(2)小孩子不來花園后,花園什么樣?請一個同學讀讀第三自然段。

(花園里,鳥兒不愿唱歌,樹木也不肯開花,陪伴巨人的還是那厚厚的積雪。)

(3)孩子們來到花園后,花園又是什么樣呢?請同學們讀讀第四自然段。

(孩子們走到哪里,哪里就開出鮮艷的花朵,鳥兒也唱起動聽的歌。)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讀文。

(1)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花園里有孩子玩和沒有孩子玩時景色有什么不同。

(花園里沒有孩子玩時,鳥兒都不愿唱歌,樹木也不肯開花,陪伴巨人的還是那厚厚的積雪。而有孩子玩時孩子們走到哪里,哪里就開出鮮艷的花朵,鳥兒也唱起動聽的歌。)

(2)請同學們自己先練習讀讀花園里沒有孩子玩時景色的句子。然后讀給全班同學聽。

①尤其是“春天到了,到處都是鮮花和小草?!弊x這句話時可以請學生先說說他所見到的春天的景色,也可以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描寫春天景色的錄像。讓學生在此基礎上練習朗讀,讀出春天的美麗。

②在讀到“巨人的花園里,鳥兒不愿唱歌,樹木也不肯開花,陪伴巨人的還是那厚厚的積雪。”這句話時可以請學生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然后再請同學們練習朗讀。

③請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體會出當時的荒涼,巨人原來一點都不快樂的心情。

(3)請同學們再讀讀花園里有孩子玩時景色的句子。

①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當孩子再次來到花園時,花園什么樣。

②然后請同學們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最后可以請同學們對比讀,進一步體會里有孩子時的美麗與沒有孩子時的荒涼。

3、請同學讀讀5、6自然段。

(1)想想最后又怎樣了。

(巨人被深深地感動了,他推倒了圍墻,而且請孩子們到花園來玩。)

(2)請一位同學讀讀巨人最后所說的那句話。

(“我有許多美麗的花??墒悄銈儾攀亲蠲利惖摹!保?/p>

(3)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巨人終于明白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別人共同分享。)

4、請同學們說說:你喜歡這個巨人嗎?為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可采取分組讀、師生共讀等方式。

板書設計

巨人的花園

趕跑孩子壘圍墻請回孩子推倒圍墻

鳥不唱歌動聽的歌

樹木不開花鮮艷的花

厚厚的積雪

共同分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詞語。

1、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讀后請學生評議。

2、出示詞語,在讀詞語中鞏固漢字讀音。

巨人圍墻傷心積雪含淚

(同桌互相檢查讀音)

(二)學習會寫字。

1、請同學們先自學會寫字,讀一讀這些字。分析字形,想想哪幾個字不大好記,有沒有好的方法。

2、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在個人學習的基礎上,由組長帶領組員討論每個字的讀音、結構、記憶方法。

(各組學習時方法很多,可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記字方法。)

3、請同學們自己組詞。

4、請各組在全班匯報,介紹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

(1)左右結構的字:

語淚

(2)獨體字:

(3)半包圍結構的字:

巨厚

(4)包圍結構:

(三)指導書寫。

1、請學生讀讀本課要求會寫的字。

2、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寫?

3、請同學們認真看課件的演示,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請學生練習書寫。

5、教師糾正,注意讓學生認真觀察范字,對比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字哪兒寫得好,哪兒還需要改進,從而提高學生寫字的水平。

(四)結合“我的詞語庫”積累詞語。

嬉戲陪伴傷心欣喜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巨人的花園景色的變化過程。

3、明白“快樂要與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巨人的花園景色的變化過程。

2、明白“快樂要與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導入:(板書:的花園)

同學們,在你們印象當中花園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會用什么詞來形容花園呢?(生答)剛剛同學們各自說了自己印象當中的花園,也用自己積累的詞語描繪了花園的景色,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著名童話作家王爾德筆下的《巨人的花園》,看看這個花園是什么樣的。

2、將板書補充完整。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巨人的花園”

1、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同桌可以相互討論、交流比較難讀、難寫的生字。

2、教師適當提醒:“拆”字是翹舌音,書寫時最后一點不能忘。注意“牌”字的書寫筆順。

3、交流初讀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覺得巨人的花園是一個怎樣的花園呢?(學生的答案應該是多種多樣的,重點是:美麗、凄涼)

三、品悟語言,深入理解“巨人的花園”

1、引導:同學們,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花園很美?又是哪些地方讓你覺得花園很凄涼呢?請你自由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并作適當?shù)呐ⅰ?/p>

2、交流:走進“美麗”的花園

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園里長滿了柔嫩的青草……秋天結出豐碩的果子。

(1)引導:這里有哪些美麗的景象?(柔嫩的青草、星星似的美麗花朵、桃樹、唱歌的小鳥)

(2)配樂指導朗讀。

(3)順讀而導:是啊,花園是如此美麗,春天各種鮮花競相盛放,秋天桃樹結出豐碩的果子。那么,讀著這么美妙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呢?(當學生說到仿佛聽到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時,課件出示句子:“我們在這兒多么快樂!”孩子們歡叫著。)

(4)指導學生讀出孩子們的快樂。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知道了花園是既美麗又凄涼的,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學習了“走進‘美麗’的花園”這一部分,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走進‘凄涼’的花園”,那么它的凄涼到底體現(xiàn)在哪里呢?這篇童話又想告訴我們怎樣的道理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來學習。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步欣賞了花園中美麗、迷人的景象,可是,是誰讓花園里美好的春天轉眼就變成漫長的嚴冬的?(巨人)

二、品讀課文,明白道理

(一)走進巨人的言行,感悟巨人的自私

1、自主學習,默讀課文第3~6自然段,找出巨人說的話和他的行動,了解巨人的性格。

2、分角色朗讀,師相機指導。

3、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自私冷酷)

4、可是,后來巨人變了。你們看,他和孩子們在一起快樂地玩耍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最后兩個自然段。(齊讀)

5、思考:巨人有了哪些變化呢?(拆掉了圍墻、把花園給了孩子們)巨人改變前,花園又是怎樣一番景象呢?

(二)趕走孩子們后,花園的變化

1、默讀課文第7~9自然段,說說巨人趕走孩子們后,花園有了哪些變化。

2、交流:走進“凄涼”的花園。

(1)小鳥、桃樹和花草與之前有何不同,為什么會這樣?

賞析句子:小鳥不肯在他的花園里唱歌……馬上縮回到地里睡覺去了。(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小鳥、桃樹和花草對巨人的自私深表不滿,對孩子們充滿同情。)

(2)說說花園的寒冬景象是由哪些景物組成的。

賞析句子:高興的只有雪和霜兩位……繞著圈子用力跑。

(用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細致地描繪出雪、霜、雹在花園里肆虐的情景,形象地寫出了巨人的自私帶來的惡果。)

(三)醒悟后的巨人

1、默讀課文第12~15自然段,在文中找出哪些詞語、句子體現(xiàn)了巨人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1)他輕輕地走下樓,靜悄悄地打開前門,走進花園里。

(2)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輕輕抱起他,放在樹枝上。

(3)巨人對他們說:“孩子們,花園現(xiàn)在是你們的了。”他拿出一把大斧子,拆除了圍墻。

點撥:“輕輕地”“悄悄地”說明巨人害怕嚇到孩子們。并且他親手拆除了圍墻。

2、賞析并指導朗讀,讀出巨人的悔悟。

(四)明白道理

1、當巨人拆除了圍墻,孩子們和巨人友好地玩耍??吹酱朔跋?,你懂得了什么?(共同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2、聯(lián)系生活談體會,在生活中你有與別人分享快樂的經歷嗎?說說你是怎樣與人分享快樂的。

三、回顧寫法,了解表達特點

1、小結:因為巨人的自私、冷酷,他趕走了孩子們,孩子們離開了花園后,花園變得凄涼;又因為巨人的善良、寬容,他把花園給了孩子們,孩子們又回到了花園,花園又變得美麗。

2、你們覺得作者寫作時用到了什么方法?(對比)

3、這種對比有不同景色的對比,有巨人不同行為的對比,還有巨人不同感受的對比。作者就是在這樣的對比中,將一個神奇的童話故事呈現(xiàn)在了我們眼前,與此同時讓我們也感受到了童話的奇妙。

[教學板書]

26巨人的花園巨人

自私、冷酷

寬容、善良

孩子離開

回到花園

凄涼

美麗

共同分享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學反思]

這篇童話充滿童趣,運用了很多修飾詞,有利于學生積累運用。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jié),揭示快樂要與大家分享的道理。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jié)變得跌宕起伏,留給學生想象的空間,同時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xiàn)出來。我讓學生在朗讀中學會根據(jù)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初步感受對比的方法。

本課教學中學生們的表達欲望和表現(xiàn)欲望已被激發(fā)出來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課堂的節(jié)奏變慢了,使教學時間不夠,后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有點粗糙,看來得下節(jié)課補上了。

201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