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無題閱讀答案及譯文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下面給大家?guī)硪恍╆P于李商隱無題閱讀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問題一:
1。首聯(lián)選取了哪些意象?創(chuàng)設了怎樣的意境?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東風是無力的,百花殘敗凋零的。兩意象既交待了離別的時間(暮春)。也為詩歌渲染了一層凄涼無奈的意境。抒發(fā)了男女主人公在離別即將來臨時心情的痛苦難堪。
2.頷聯(lián)通過哪些意象的創(chuàng)設,表達了什么情感?現(xiàn)在人們賦予它怎樣的新意?
春蠶絲盡,蠟炬成灰。表達了對對方刻骨銘心的思念。
新意:比喻戀人別后相思之苦。新意:比喻人們?yōu)槟撤N理想而執(zhí)著追求,無私奉獻。
問題二:
1.為什么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兩個“難”連用有何深刻含義?
“相見時難”的“難”指困難,“別亦難”的“難”指難受,兩個“難”意思不同。見面本來已很困難,所以分別時也更令人難受。
2.“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妙處?
“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jié)的景物特點,渲染離別的氣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覺。
3.請賞析千古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以雙關、對偶和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這句話的本義是:我的思念如春蠶吐絲到死才能停,我的淚水像燭淚燒成灰燼方流盡。今人常用來形容為國為民服務,盡心盡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這種獻身精神。
4.“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屬雙關語,暗指對情人的思念。
5.理解“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妙處。
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暗钤启W改”是對青春年華的逝去表示憂慮?!案摹弊?,見出別離之久,相思之苦。“應覺月光寒”忖度對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聯(lián)“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間必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拓展閱讀:
譯文
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jié)。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fā)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賞析
相見時難別亦難,說的是義山當時的處境艱難,離開徐州到長安后想進翰林院,向令狐綯說明此時,也就是找熟人走個后門,令狐陶升官之后,為了避嫌謝絕見客,致使義山處境尷尬,相見難,離別又不甘心,所以出此名句。
東風無力百花殘,當時義山已經(jīng)很大年紀,東風無回天之力挽救百花的凋零,映射自己留不住青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此名句獻給所有為理想奮斗終生之人。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和上句呼應,青春難留,云鬢斑白,蠟炬燃盡,月光甚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最后一句起死回生,由深深地“到死”,"成灰"的絕望,到‘無多路’,可見作者還是對綯抱有希望,不肯決絕。
從現(xiàn)在來看,此詩不難看出也是寫給令狐綯,希望他看到之后體會到自己的心情,也希望綯能感受到自己并沒有絕望,而是繼續(xù)等待綯這個救命稻草的幫助。
李商隱無題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 李商隱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