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腳后跟疼是什么原因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病,主要原因有跟腱周圍炎、跟部滑囊炎、跟骨骨刺、跖腱膜炎等以下就是學習啦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老人腳后跟疼的原因:
1、腳后跟血液的供應
在人體中,離心臟最遠的地方是足尖,其次是腳后跟,因此,腳后跟血液的供應往往不太理想。且一旦腳后跟遭受外傷,恢復起來也較慢。特別是進入中老年階段,足部血管壁彈性降低、管徑變小,供血更加受到影響。此時,外界的不良刺激,很容易就會引起腳后跟疼痛。這也是腳后跟疼最常見的原因。
2、腳后跟的脂肪減少
人體的腳后跟部有脂肪,這些皮下脂肪會形成一層穩(wěn)妥的纖維墊,保護人體的腳能夠腳踏實地而骨質又不被磨損。而老人的腳比較消瘦,皮下脂肪有減少的趨勢,纖維墊自然也會變薄。一旦腳后跟滑囊得不到纖維墊的保護,行走時就會受到外傷、磨擦、擠壓,從而引起滑囊炎,誘發(fā)腳后跟疼痛。
3、跖筋膜勞損
從解剖學來看,腳后跟部位的跖筋膜起于跟骨前緣,止于五個跖骨頭底。隨著年齡的增加,跖筋膜容易出現(xiàn)勞損,特別是扁平足者,易出現(xiàn)增厚、水腫等,甚至長出保護性骨刺,引起慢性炎癥,觸及可引起疼痛。另外,腳后跟部位的骨本身病變,如跟骨骨折、跟骨畸形、跟骨腫瘤、跟骨周圍的滑囊炎、類風濕病等,也會導致腳后跟疼。
老人腳后跟疼怎么辦?
1、推拿療法
(1)患者俯臥。醫(yī)師從其患肢小腿腓腸肌起至跟骨基底部,自上而下?lián)崮θ嗄?分鐘,再用禪推法自上而下推3遍,重點在三陰交、中封、太沖、照海、昆侖、申脈等穴,以局部有熱脹輕松感為度。(注:禪推法是用拇指指端、羅紋面或偏峰著力于一定位或經(jīng)絡穴位上,沉肩垂肘,以腕關節(jié)懸屈,運用腕間的擺動帶動拇指關節(jié)的屈伸活動,以使之產生的功力輕重交替、持續(xù)不斷地作用于經(jīng)絡穴位上的推拿手法。)
(2)患者俯臥。醫(yī)師用兩手拇指推其腳后跟的跟腱及兩側至足底,可用重手法,反復數(shù)十次。
(3)患者俯臥,腳后跟疼痛的一側屈膝90度,足底向上。醫(yī)師摸準腳后跟部位的壓痛點,一手握住患者的踝部使之固定,另一手先用掌根由輕而重的拍擊壓痛點15次,再用掌擦法擦腳后跟1分鐘。推薦閱讀:腳后跟疼,可采用中藥外洗療法
(4)患者俯臥,腳后跟疼痛的一側屈膝90度,足底向上。醫(yī)師在其腳后跟的壓痛點和周圍用掌擦法擦腳后跟3分鐘。
2、護理療法
選擇寬松、合適的鞋子穿,鞋內可加軟墊;長期堅持足部鍛煉,并注意勞逸結合,不過久的站立或者行走;每晚用溫水泡腳,并用手部輕輕揉搓腳后跟部位。
3、內服療法
取雞血藤30克,熟地30克,當歸15克,牛膝15克,地龍15克,丹參15克,威靈仙12克,透骨草12克,木瓜12克,皂角刺9克,穿山甲9克,三七末9克。
將上述藥材按照常規(guī)煎煮方法煎煮3次取汁。注意穿山甲要先煎,丹參要后入,三七末要沖服。在藥汁中兌入少許酒,分3次服用。每日1劑。
4、浸泡療法
取透骨草30克,尋骨風30克,老桑枝30克,海桐皮30克,威靈仙30克,牛膝30克,姜黃30克,川芎20克,桂枝20克。
將上述藥材全部置于鍋中,倒入1500毫升食醋浸泡3小時,然后以文火煮沸,去渣取汁。往取得的藥汁中加入米酒100毫升,然后趁熱對腳后跟疼痛處先熏后洗,熏洗后再浸泡足跟并用力搓揉患處20分鐘。每日使用3次。2日換藥1次。
5、食療法
(1)川芎當歸豬腳湯,取川芎15克,當歸15克,豬后腳1只。將川穹、當歸和豬腳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先以大火煮至沸騰,再以文火慢燉約1個小時。盛出,吃肉喝湯。
(2)取雞肉90克,黑豆60克,紅棗12克,川烏6克。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開文火燉煮2—3個小時,盛出,隨量飲用。適用于風寒濕痹阻經(jīng)絡導致的腳后跟疼。
(3)取羊肉90克,枸祀15克,淫羊霍9克。將羊肉切塊,與枸杞、淫羊藿一起放入瓦鍋內,加清水適量,以文火燉煮約2個小時,至羊肉熟爛為度,調味后食用。適用于腳后跟疼偏寒濕者。
老人腳后跟疼相關文章:
2.足跟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