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馬蘭頭的唯美散文:馬蘭
學習啦:馬蘭頭是一種田間常見的食物,它身材嬌小,葉片細長,有纖細的鋸齒邊,莖一節(jié)節(jié)地呈現(xiàn)淺紫色,像珠管似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馬蘭頭》這篇文章吧!
原本打算清明回家順便挑些魂牽夢繞的馬蘭頭,可是天公不作美,下了很大的雨,只好作罷。明人王磐《野菜譜》里記載:路邊叢生的馬蘭頭會阻礙馬的通行,故名“馬攔頭”。我聽來覺得有夸張的嫌疑。馬蘭頭身材嬌小,最多寸把高,葉片細長,有纖細的鋸齒邊,莖一節(jié)節(jié)地呈現(xiàn)淺紫色,像珠管似的,如此纖柔,恐是連小雞小鴨都攔不住,更何況身體碩大的馬匹?
年幼時,每到農(nóng)歷三四月份,我們幾個年齡相仿的女娃便挎著籃子去田埂上挑馬蘭頭。為什么用個“挑”字呢,因為馬蘭頭靠著根年復一年地發(fā)芽生長,所以我們只取它們的葉苗,根都留著。如果用“挖”字,怕是要斷了馬蘭頭子子孫孫的根莖了,豈不罪孽深重。別的女娃挑馬蘭頭都挎?zhèn)€店里買的黃褐色竹籃,我挎的則是個小藤籃。那個時候家里有幾臺織布機,所以有很多包裝維絲的花花綠綠的包裝帶子。這些藤帶成了父親手中的七彩魔杖。他用一個黃昏就能把這些五顏六色的包裝帶借助幾根竹篾編出漂亮且?guī)Щy的籃子。去挑馬蘭頭的裝備除了籃子之外,還需一把刀。剪刀用久了,無名指的皮會被磨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選了一柄廚房里用的鏟飯糍刀代替剪刀。鏟飯糍刀呈倒三角形,刃很寬,一下能鏟好幾朵馬蘭頭,而且有圓潤的木柄當抓手,用起來簡直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我們披著金色陽光作衣,穿梭于綠野田間,看著簇簇叢叢生機勃勃的馬蘭頭,邊哼歌邊輕快無比地挑著馬蘭頭。鄉(xiāng)下女娃們往往從小就手腳利索。個把小時,大伙兒的竹籃里都滿溢出一番翠綠清香。挑馬蘭頭的過程中,我們還會想出很多有趣的小插曲。有時會在路邊地角挖個嫩萵苣,直接扒皮吃,莖肉微苦,有乳白色的汁液流下來,我們不管不顧;有時會摘蠶豆耳朵,在蠶豆地里竄來竄去,比賽誰摘得又多又快;再或者摘新月似的青蠶豆吃,脆脆澀澀的,現(xiàn)在絕計下不了嘴。那時候,家鄉(xiāng)還有大片的“花草田”(土話),開滿鋪天蓋地的紫白小菊似的花朵?,F(xiàn)在才知道,那種花叫苜蓿。我們挑好馬蘭頭就坐在田埂上賞著花海,嗅著花香,聽著鳥叫,看著蜂飛蝶舞。有時候,還會有一尾水蛇“嗖嗖”地從水溝里昂頭游過,我們齊聲驚叫。水蛇哪里見過這聲勢,趕緊游到茭白叢里躲起來了。
關于馬蘭頭,明代《野菜譜》提到:“二三月叢生,熟食,又可作齏”。中醫(yī)認為,馬蘭頭性涼味辛,無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尿消腫的功效。經(jīng)常吃馬蘭頭,對高血壓、咽喉炎等許多疾病都有好處。頭茬馬蘭頭可以直接清炒,滴點麻油,加幾星白糖,口感微涼,回味清香。四五月份,馬蘭苗兒竄高之后,需要滾水里抄一下,去其寒涼,放點春筍切絲爆炒,味道也是鮮香無比。夏末秋初馬蘭便開出淺紫的花朵,花蕊呈鵝黃色,像小雛菊。開的時候,成片紫色,頗為清新,招人喜愛。是故馬蘭頭又有“紫菊”之名,倒也貼切。
二零零八年,我的家鄉(xiāng)洛西開進了龐大的推土機,把一片片崗灘推平了,把一道道田埂填高了。次年,田間地頭的馬蘭都沒有像往常一樣探出嫩綠的頭來。大部分馬蘭頭都沒有逃過那次劫難。后來,母親不知從哪里掘來了一把馬蘭頭的根,栽在屋后的地里。一到早春,馬蘭頭竟也蓬蓬勃勃生長起來了。推土后的這幾年,我們因為母親的勤勞智慧,每年還有時令的馬蘭頭吃。幸甚至哉,文以詠志。
作者:山小山
公眾號:南湖文學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