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2)
三、布置作業(yè)
1、摘抄描寫月亮的詩句。
2、背誦課文。
3、收集有關山水的詩文,舉行賽詩會。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第四段。
2、指導背誦課文。
3、舉行山水詩歌朗誦會。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通過前兩節(jié)課的學習,你覺得小外甥是個怎樣的孩子?
他的愛幻想的特點深深地影響了我,此時我站在甲板上也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四段。
二、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啟發(fā)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著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請你閉上眼睛。
四、播放錄音,展開想象
1、播放課文完整的錄音,學生閉目靜聽,感受文章的整體意韻美。
2、啟發(fā)學生幻想。
現(xiàn)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個人。你久久地凝視著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陽,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風雨……請你展開幻想的翅膀,在廣大的天空中盡情地飛呀,飛……
(學生閉目遐思、幻想。)
3、引導學生把幻想的東西說出來。(出示“討論區(qū)”)
三、指導背誦課文。
1、根據(jù)課文的思路理清敘述順序。
2、逐段進行指導背誦,學生選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舉行山水賽詩會。
1、四人小組內(nèi)先背誦,推薦一位在班級里比賽。
2、每組一位代表上臺朗誦。
(推薦學生代表四位作為評委。)
3、總結賽詩情況,宣布優(yōu)秀選手。
五、作業(yè)(見“測試區(qū)”)
課后小記:
本文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想象的能力。月亮如詩,就要學生在《春江花月夜》的樂曲聲中展開無盡的遐想,進行拓展。同時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回憶以往學過的有關月亮的古詩,以及進行有關山水的詩句進行朗讀、背誦,增加學生古詩方面的積累。
望月優(yōu)秀公開課教案
1、教學目標
讀準字音,有感情的朗讀;明確“干戈、骨肉、雁、蓬、明月”的意味;體會作者的親情及語言風格。
2、學情分析
學生學詩普遍不深入,讀仰臉歌子,揣摩體味不夠;想象力不夠;缺乏學科間的聯(lián)系。
3、體會真摯的親情。 " 明月"的意味。
4教學過程 4.1 一課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簡介作者
白居易,綽號”詩魔 “,唐朝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其詩明白曉暢,感情真摯,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本節(jié)要學的 《望月有感》接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詩風……
活動2【導入】讀詩
一、學生初讀。
二、教師范讀。強調(diào)”於“讀”yv",二聲。
感情基調(diào):傷感,深沉。
活動3【導入】釋詞
干戈:原意是兩種兵器,指代戰(zhàn)爭。
骨肉:比喻血脈相連的親人。
雁:借指遷徙別離。
蓬:同上。
明月:喻團圓。
活動4【導入】詩意討論
一、學生討論。
二、師生互動。
明確:
時勢艱難兵荒馬亂,家業(yè)空空;
兄弟逃難旅居異地,各自西東。
戰(zhàn)亂以后處處寥落,田園荒蕪;
骨肉分離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離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無不垂淚;
今夜思鄉(xiāng)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活動5【導入】賞析
一、教師提問。
二、學生書面表達。
三、教師總結。
詩人凄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xiāng)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人在這里以綿邈真摯的詩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xiāng)愁的圖景,從而收結全詩,創(chuàng)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這首詩不用典故,不事藻繪,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情韻動人,堪稱“用常得奇”的佳作。
活動6【導入】課堂訓練
一、這首詩是一首()言()詩。其中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分別是( )
( )。這兩聯(lián)都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二、”月亮“在詩人的世界里都有那些意味,請分別舉例說明。
望月有感
課時設計 課堂實錄
望月有感
1一課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簡介作者
白居易,綽號”詩魔 “,唐朝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 ,其詩明白曉暢,感情真摯,為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本節(jié)要學的 《望月有感》接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一詩風……
活動2【導入】讀詩
一、學生初讀。
二、教師范讀。強調(diào)”於“讀”yv",二聲。
感情基調(diào):傷感,深沉。
活動3【導入】釋詞
干戈:原意是兩種兵器,指代戰(zhàn)爭。
骨肉:比喻血脈相連的親人。
雁:借指遷徙別離。
蓬:同上。
明月:喻團圓。
活動4【導入】詩意討論
一、學生討論。
二、師生互動。
明確:
時勢艱難兵荒馬亂,家業(yè)空空;
兄弟逃難旅居異地,各自西東。
戰(zhàn)亂以后處處寥落,田園荒蕪;
骨肉分離漂泊流浪,失散途中。
離群孤雁相隔千里,形影相吊;
同根兄弟隨風飛散,恰似秋蓬。
天涯海角共看明月,無不垂淚;
今夜思鄉(xiāng)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活動5【導入】賞析
一、教師提問。
二、學生書面表達。
三、教師總結。
詩人凄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lián)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如果此時大家都在舉目遙望這輪勾引無限鄉(xiāng)思的明月,也會和自己一樣潸潸淚垂吧!恐怕這一夜之中,流散五處深切思念家園的心,也都會是相同的。詩人在這里以綿邈真摯的詩思,構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鄉(xiāng)愁的圖景,從而收結全詩,創(chuàng)造出渾樸真淳,引人共鳴的藝術境界。
全詩以白描的手法,采用平易的家常話語,抒寫人們所共有而又不是人人俱能道出的真實情感。清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常語易,奇語難,此詩之初關也。奇語易,常語難,此詩之重關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白居易的這首詩不用典故,不事藻繪,語言淺白平實而又意蘊精深,情韻動人,堪稱“用常得奇”的佳作。
活動6【導入】課堂訓練
一、這首詩是一首()言()詩。其中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分別是( )
( )。這兩聯(lián)都運用的修辭手法是( )
二、”月亮“在詩人的世界里都有那些意味,請分別舉例說明。
《望月》反思
《望月》是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趙麗宏所寫的散文。該文用詩一般的語言寫了舅甥倆望月、聊月、想月,語言雋永,感情真摯,形散而神聚。教學的重點是感受望月的樂趣及小外甥的聰明好學、想象力豐富,是對學生進行自然美、人文美、人性美啟蒙教育的上好教材。我設計該課教學時就想到,應該讓學生感受到這詩意的課堂是自然的,它連著生活的源泉;這詩意的課堂是夢幻的,它讓人遐想聯(lián)翩;這詩意的課堂是智慧的,它給以學生展示的空間。
在教學完成后,我有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一、巧用教材,詩意裁剪
教材不過是個例子,對教材進行再創(chuàng)造,充分把握文本特點,教學則事半功倍?!锻隆肥且黄獦O為優(yōu)美的散文,許多語句如果分行寫,就成了詩。如何把握住這形散而神聚的特點,讓學生感受到這詩意的美?我就以“月”為切入點,讓學生讀后說看到月會聯(lián)想到什么,產(chǎn)生對月的情感,激發(fā)對月的向往,也強調(diào)了本文就是圍繞月來寫,幫助學生遵循作者的思路理出課文的線索:“我” 與小外甥在江輪的甲板上望月、聊月、想月,使學生在對課文的深入學習中,更容易品讀出作者圍繞“月”所描寫的“眼中月”、“詩中月”、“心中月”。
二、深層品讀,詩意感悟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學中學生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默讀、分角色朗讀、教師范讀等多種不同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享受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讀的過程中把內(nèi)心的情感自然而然地表露出來,不同形式,不同層次,深入情境,發(fā)揮想象,活化景物,領悟不同的“月”,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熏陶。
三、揣摩表達,詩意延伸
學習語文,不僅要透過語言文字中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要學會文章的表達方法。課標在第三學段的階段目標中明確提出“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揣摩、學習表達的方法”,這篇課文中兩次出現(xiàn)了省略號,體會這省略號的用法,是難得的學習寫法的素材,因此必須要引起學生的關注。舅甥倆對詩時出現(xiàn)第一個省略號,“我久久凝視月亮消失的地方,輕輕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是第二次出現(xiàn)省略號。我讓學生對比兩個省略號所代表的不同含義,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體會意猶未盡、言簡意賅的內(nèi)涵。
四、課堂生活,詩意拓展
注重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樹立大語文觀,巧妙地進行詩意拓展,體現(xiàn)“語文即生活,生活處處皆語文”的理念。在學習舅甥對詩部分,學生個人自讀、同桌分角色讀、指名表演讀、師生對詩、分男女生對詩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出這些都是描寫月的詩句。緊接著讓學生補充自己的課外積累,領略“詩中月”的美,感悟月給詩人所帶來的不同感受。
五、把握生成,詩意評價
我在結尾恰當?shù)匾肓酥袼芗伊_丹的話:“美無處不在,關鍵是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稱贊學生擁有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一定也善于表現(xiàn)美,而學生通過自己融入深情地讀表現(xiàn)出月色之美,證明了他們是有這能力的。
正如王崧舟老師所說:“語文用形象作詞、用感情譜曲。語文看上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鮮明的畫,讀出來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語文是折射五千年中華文明的一滴水珠,應該從這滴水珠中,使學生體悟到中華文明的博大與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國傳承民族的精神。”這詩意的語文,這詩意的課堂,詩意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用他們純真、空白的兒童心靈去感悟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激發(fā)他們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體味人類感情的真善美,促進其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看了望月公開課教案及反思還看:
望月公開課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2)
上一篇:望洞庭教案及反思
下一篇:為人民服務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