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常用的俗語有哪些
中國常用的俗語有哪些
俗語,它還指導人們處理生活中許許多多復雜的細節(jié)問題,也能夠充分有力地幫助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表示人們對社會生活的種種態(tài)度。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中國常用俗語,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常用的熱門俗語
吃錯藥。
比喻說話辦事有違常理。“頭一兩天我老在后悔,放著明媚秀麗的桂林不要,偏偏跑到這來活受罪,真是吃錯藥!”(《廣西師范大學報》//)
吃小灶。
比喻享受到特殊照顧。“美經濟學家提醒中國外貿:‘吃小灶’不足取,以長期補貼刺激出口會破壞經濟平衡“(《中華工商時報》//)“青島隊主教練湯樂普根據(jù)這種情況,決定讓這員‘新丁’吃小灶,先單練一周,然后再隨隊訓練。”(《球報》//)
丑媳婦早晚要見公婆。
比喻不好的東西遲早要讓人知道。“而交樓標準與銷售時的承諾無法兌現(xiàn)的問題則多數(shù)因為開發(fā)商在銷售時的宣傳廣告過分夸大和美化了自己的項目。這樣雖然可以使銷售周期縮短,資金回收加快,但這種短期行為卻為今后的交房醞釀了極大的風險隱患。因為,‘丑媳婦’早晚是要見‘公婆’的。”(《北京青年報》//)
穿小鞋。
比喻暗中報復人,刁難人。“道理明擺著,不去‘祝賀’一下,把自來水公司得罪了,以后給你‘穿小鞋’,經常停水,有你受的。”(新華網(wǎng)//)
闖紅燈。
比喻超越法現(xiàn)有的規(guī)則辦事。“‘別闖紅燈’,這不僅是對我們黨政領導干部提出的要求,對于我們體育健兒來說,同樣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使自己樹立‘別闖紅燈’的意識。”(人民網(wǎng)//)“但不闖‘紅燈’基本上就不存在特區(qū),所謂的特區(qū)就是有改革的試驗權,所謂改革的試驗權就是‘闖紅燈’的權力,在體制上‘闖紅燈’的權力,改革就是一種違規(guī),不違規(guī)就沒有改革。”(東莞商務網(wǎng)//)
打官腔。
指說些官場上的辭令、口吻,或用冠冕堂皇的話來應付、推托或責難別人。“聽報告、看文件以及在新聞媒體中,常見某些領導干部‘打官腔’。”(《大連日報》//)“兒女同父母說話,沒有聽說打官腔的,因為父母是長輩、是親人。黨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講話發(fā)言,與群眾交流思想,不能打官腔。”(《人民日報》//)
中國常用的經典俗語
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辦事情。“‘閉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粗枝大葉……還在我們黨許多同志中繼續(xù)存在著。”(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
唱白臉。
白臉:京劇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對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態(tài)度。“記得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她都堅持要我背乘數(shù)表,背不出就不準我吃飯。媽媽唱白臉,爸爸就唱紅臉,所以當時我更喜歡爸爸多一點。”(四川在線//)
唱對臺戲。
比喻采取與對方相反的行動,或有意搞垮對方。“半島電視臺:同西方唱對臺戲”(《解放日報》//)
唱高調。
說不切實際的漂亮話;說得好聽而不去行動。“值得注意的是,在道德問題上我們似乎總是陷入一種誤區(qū):唱高調的受到贊揚,說實話的遭到貶損;唱高調的得到好處,說實話的丟掉實惠。”(《大連日報》//)“大凡貪官都喜歡唱高調——而且是反腐倡廉的高調。究其緣由,一為恐慌,二為掩飾。”(新華網(wǎng)//)
唱空城計。
比喻掩飾自己力量空虛、騙過對方的方法;比喻某單位的人員全部或大部不在;形容肚子餓。“在春運安全最關鍵時刻,南充兩個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竟關門閉戶,無人上班值班。昨日記者從南充市有關部門獲悉,兩個唱‘空城計’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書記受到停職檢查處理。”(《華西都市報》//)“難怪肚子大唱空城計,原來該吃晚飯了。”(席娟《我就是賴定你,怎樣?!》)
唱主角。
比喻擔負主要任務或在某方面起主導作用。“百獸聯(lián)歡猴子唱主角”(《文匯報//》)“京城百姓拜年短信唱主角一小時發(fā)送一千萬條”(//)
炒魷魚。
魷魚一炒就卷起來,像是卷鋪蓋,比喻解雇、撤職。“就業(yè)問題時常困擾著大家。沒工作的人找工作,有工作的人又存在著隨時被炒魷魚的危險。”
撐場面。
指維護表面的排場;維護體面。“因為資金緊缺的原因,將于今日開幕的第六屆長春電影節(jié)走到了一個騎虎難下的境地。雖然開幕式閉幕式請來了不少港臺明星撐場面,但真正唱主角的電影人卻寥寥無幾。”(《北京娛樂信報》//)
吃不了兜著走。
比喻某人行為造成了很嚴重的后果。““沒有證據(jù)就是誹謗,我讓她吃不了兜著走。”(中華網(wǎng)//)
打水漂。
比喻白白投入而沒有收獲。“大赤包是眼里不揉沙子的人,向來不肯把余錢打‘水漂兒’玩。”(老舍《四世同堂》)“致富心切上了當四十萬元打水漂。”(《云南日報》//)
打退堂鼓。
比喻辦事中途退縮。“伏明霞:臨陣又打退堂鼓”(《體育界》/)“周先生,項目做了一半,你們公司就要打退堂鼓嗎?”(《漢語熟語學習手冊》,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常用的俗語推薦
八竿子打不著。
比喻關系疏遠或沒有關系。“就連和東方文化八竿子打不著的情人節(jié)、愚人節(jié),也大有席卷華夏之勢。”(《齊魯晚報》//)“幾萬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頁的大書,一些書的圖和文八竿子打不著,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夠圖來湊的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廈門晚報》//)
拔出蘿卜帶出泥。
比喻一個犯罪分子的落網(wǎng),帶動了另一個犯罪分子的暴露。“共同犯罪,特別是重大經濟犯罪,案犯之間盤根錯節(jié),每個案犯的存在都以其他案犯為條件。借用‘拔出蘿卜帶出泥’的說法,他們互為蘿卜,又互為泥土。在這種情況下,‘拔出蘿卜帶出泥’就不可避免。”(《中國青年報》//)
飽漢不知餓漢饑。
比喻不能設身處地為有困難的人著想。“一個法國人曾挺疑惑地問我,你們中國人為什么老把忙掛在嘴邊,簡直是不懂得享受生活,我沒搭理他,因為他是飽漢不知餓漢饑,你們國情是虛位待人,我們的國情是多人待一位。”(《春城晚報》//)“或者是他們飽漢不知餓漢饑,不知道民工等著這錢去治病救命,等著這錢給兒子交學費。”(新華網(wǎng)//)
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
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形象化表述。“這次深圳市有關方面之所以安排曾在中國證券市場翻云覆雨的兩位重量級人物出山,標準也就是這一條,‘不管白貓黑貓,能捉老鼠就是好貓’。”(《上海證券報》//)“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這是鄧小平著名的‘貓論’,是對生產力標準的一種形象化表述。”(《大連日報》//)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顧一切;不問是非情由。“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來’!”(魯迅《拿來主義》)“法海和尚見許仙不答應,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他關了起來。”(《西湖民間故事·白娘子》)
不要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
告誡人們進行經濟活動等時不要孤注一擲,要多留幾條后路。“營銷專家告誡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進一個籃子’,否則一旦市場突然發(fā)生變化,企業(yè)就可能因產品的崩潰而元氣大傷。”(《銷售與市場》/)“‘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是大家所熟知的經典投資理念,主旨是強調分散風險。”(《中國經營報》//)
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
與近似,也有遇到困境后應有所變通,不要固執(zhí)一種選擇。“媒體不如多宣傳一下——條條大路通羅馬,不一定是考上大學才有出路。讓家長和考生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中國教育報》//)“孫伯淵知道馬寶山非常能干,有一次跟他說,人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你應該憑自己的實力另謀發(fā)展。”(《北京晚報》//)
中國常用的俗語有哪些相關文章:
2.中國勵志俗語大全
3.常用俗語大全
5.中國民間經典俗語